“持斋”并非吃素这么简单!道教的斋法有哪些?

我们在读道教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开经“凡诵经者,切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炁,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在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应,获福无量。”这很明显,是我们在诵经前所需要做的仪轨。

那么像“严整衣冠”“诚心定炁”等都非常好理解,但是对于“斋戒”,似乎有非常多的居士信士甚至道士都认为“斋是吃素,戒为律条”,其实这是对斋戒的混淆,那么今天就由小道,为大家探索一下源自于道家的“斋戒”。

“斋”是什么?

中华文明中早期的斋法,以《祭法》为主,为“防邪物”而“讫其嗜欲,耳不乐听,心不苟虑,手足不苟动”。这是对于有人身外部的行为方式进行的一种规范,道士称之为“洁净其体”

而《易经·系辞传》言: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由此可知,这斋法的重点,就是修心。

庄子心学更是将“心斋”体现的淋漓尽致,修心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哲学。道教中的“斋”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出“齐”与“净”的概念。

在这里,庄子和孔子都认为,祭祀之斋的“不饮酒食荤”远不如诚心定意的心斋来的更加重要。但是,在道教里面“斋定其心”和不食荤腥”要合二为一的恪守,一内一外方为阴阳和谐。

“斋法”都有哪些?

所谓斋者精明之至而所以交于神明,所以道教的斋法以贵能持之者为尊。所谓“斋有斋法,醮有醮仪”。

较为精深的有父母斋(包括在世父母的生辰,以及过世父母的祭日),恩师斋(包括度师,先生的生辰和飞升吉日)以及陆修静天师的九斋十二法,杜光庭真人的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十二种斋,灵宝派的九种斋(金箓,黄箓,明真,自然,三皇,太一,指教,三元,八节)以及起源于天师,后为三山(上清,灵宝,天师)所共用的涂炭斋,极具上清特色的绝草离偶斋法,孤影夷豁斋法等。

“身口心”三斋的具体表现

口斋者,不食味物,不恶语、不两舌,只念善言,勤诵道经。

心斋者,恋物常思非义不取,不因口腹之欲而动杀生之念,不因貌美而动邪淫之想,有欢喜不生癫狂,有魔考不生嗔怨,常于泥丸宫存思祖师金容。

持斋有什么好处?信众可以持斋么?

道教的素心斋,素乃绝扰之门,心为通神之径。所以信士道众在持此斋法时,要常怀慈悯之心,决不可杀生害命。不可驰骋田猎,遇有缘生命而随缘如法放生。坚决不做“买命放死”的假功德,比如大量购买人工饲养的鱼鳖虾蟹放到自然水体中等行为。道长认为,可以多多种植树木,建设森林。

道斋科普扩充

不过这里也不必懊恼,未能持斋者也可能法缘未至,缘分到那里了,自然就升恭敬心了,自然也不喜荤腥了。

所以能持斋者,一者可能是严守戒律,二者也可能是法缘已至,每个人的根器不同,缘分不一,因此,玄妙之处就在于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