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群专题讲座】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及影像详解

遇见夏天

小结:侵袭性肺真菌病(IFPD)是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毒素中毒)支气管、肺引起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造成的疾病。主要菌种有念珠、曲霉、隐球、毛霉、马尔尼菲、耶氏肺孢子菌、球孢子菌等等。多发生在免疫抑制人群,如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移植、艾滋病等等,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无免疫缺陷的健康人群发病也多有报道。

从临床实际经验而言,发病率最高的为曲霉菌和隐球菌,其次为耶氏肺孢子菌,而念珠和毛霉相对少见,马尔尼菲和球孢子菌都具有地域特色。曲霉菌感染可以覆盖从轻度到重度免疫抑制人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依据分型不同而多变、轻重不一。隐球菌相对其他真菌而言,最容易感染健康人群,影像表现也相对具有特征性,外周胸膜下结节与实变、蘑菇兄弟、鬼脸空洞、支气管近端堵塞等。耶氏肺孢子菌几乎只感染免疫抑制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通常<200),影像学表现为双肺中心向外带蔓延的弥漫磨玻璃影,结合临床病史与实验室检查,诊断通常不难。毛霉菌嗜血管,容易表现为肺中内带大血管附近的较大团块空洞,反晕征、败絮征。念珠菌吸入性肺部感染比较罕见,临床更常见的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来源于肠道或导管,血播至肺。影像表现为双肺多发随机分布小结节,需要与其他肺部血流感染相鉴别,诊断有赖于血培养。马尔尼菲篮状菌与球孢子菌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相对不太常见。

作者:吕群

审核:於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