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四:百折不挠
东汉灵帝时,有一位贤臣,名叫桥玄,字公祖,是梁国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
桥玄为人谦和,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在睢阳县担任功曹这样的小官,是县令的佐吏,主要负责考察记录官员的业绩。当时,陈国丞相羊昌贪污受贿,欺压良善,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敢怒而不敢言。桥玄暗下决心,一定要寻找时机,为民除害。
不久,机会就来了。豫州刺史周景到所辖各地巡视,来到梁国。桥玄拜见周景,列数羊昌的种种罪恶。最后,他恳切地说:“周大人,请您任命我做陈国从事,彻查羊昌罪行,我一定秉公执法,为百姓除害!”周景被桥玄的浩然正气所感动,立即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派他前去完成这个重大任务。
原来,羊昌敢于在陈国胡作非为,是仰仗着背后的大靠山——当时把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但是这次他要栽在铁面无私的桥玄手里了。
桥玄领命后,连夜带人赶到陈国,把羊昌及其宾客全部抓捕起来,一件件详细地审问羊昌的罪责。
羊昌手下有人赶紧去给大将军梁冀报信。梁冀听说羊昌被查办,立即给豫州刺史周景发了一个紧急文书,派快马送达,命令周景解救羊昌。
周景接到这个文书,不得不照梁冀之意,写了一封文书,派人拿着去陈国召回桥玄。
桥玄一心要查办十恶不赦的羊昌,替百姓除害。他收到周景的文书,毫不妥协。桥玄交还了文书,并没去向周景汇报。他担心羊昌案再受到当朝权贵的干涉,就争分夺秒地继续查实羊昌的罪恶。最终,桥玄把羊昌的罪行一件件都核查清楚,让羊昌签字画押后,用囚车将其押解进京。羊昌受到了应有惩罚。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桥玄,从此名声大噪。
过了一段时间,桥玄被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左尉、齐相及上谷、汉阳太守、司徒长史等职。桥玄在任上,刚正刚毅,秉公执法,毫不留情地严惩贪官污吏。
自汉安帝以来,法禁渐渐松懈,京城洛阳一带常有恶徒绑架孩子,勒索钱财,即使官宦子弟,也常遭绑架。很多人怕伤及孩子性命,只好拿钱消灾。恶徒屡屡得逞,更是肆无忌惮。
桥玄有个小儿子,当时才十岁,聪明帅气,天真可爱。有一天,孩子正独自在门外玩耍,冷不防来了三个歹徒,手执刀棍,把孩子劫持进院里,来到一座楼上。他们要桥玄拿钱来,赎回孩子。桥玄执意不给。双方正在僵持,负责京城治安的司隶校尉阳球闻讯带人赶到,指挥军队包围了桥家,把歹徒们困在楼上。
阳球对桥玄说:“桥大人,在下担心,如果强行冲进去抓捕,歹徒会动手伤及孩子性命。请您先给他们钱,赎回孩子,我们再想办法抓捕,好吗?”
桥玄目光坚定,态度坚决,对阳球说:“阳大人,如果我这次给了劫匪钱财,赎回孩子,就等于纵容了这种罪行,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劫匪,效法绑架勒索,那将有更多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我桥玄绝不能让这些歹徒得逞!”阳球还是左右为难,怕孩子被害,不敢下令抓捕。
桥玄见状,双眼一瞪,大声喊道:“奸人无法无天,难道为了保住我儿性命,就放过国家的盗贼吗?” 他催促阳球立即下令,上前抓捕。
阳球只好命人冲上楼去实施抓捕行动。结果,三个歹徒落网,但桥玄的儿子也惨遭歹徒杀害。
桥玄丧子,尽管悲痛万分,但是第二天,他就到朝廷请罪,并请求皇帝诏令天下:“今后凡有劫持人质的,宁可人质被害,也不得用钱财赎回人质,一定要把绑匪全部杀掉,坚决不让歹徒得逞!”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下诏,发布此令。从此之后,绑架案件就再没发生过。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桥玄的确是一个意志坚决、原则性极强的人。东汉的蔡邕(yōng),在撰写《太尉桥玄碑》时,称颂他“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百折不挠”这个成语,由此而来,意思是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百折不挠”是个褒义词。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题常考其字音、字形。“百折不挠”应读作“bǎi zhé bù náo”。考字形时,常写成“白折不挠”或“百折不饶”,这都是错的。
错误用法:
这个歹徒作案后,公干干警屡次对他实施抓捕,都被他逃脱了,他竟然还敢在这样的闹市区连续作案,简直是百折不挠啊。
辨析:“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是个褒义词,不能用于描写或赞美“歹徒”。
正确用法:
1.人生中我们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坚贞不屈的气概,可我们更需要那种低头的勇气。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