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试题评析(之一)
亲切中见深刻 平易中显奇崛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试题评析
【考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试题评析】
2016年的江苏作文考题公开之后,是颇受批评的。有人说引起了一片“哀嚎” 。不少人认为,江苏2016年高考作文充溢的是“老学究”的味道。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现身之后,与往年相比,批评之声少了,溢美之词多了。有人认为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让人脑洞大开”。同样,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揭开其神秘面纱之后,专家们则是众口一词,认为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是“亲切中见深刻,平易中显奇崛”;是“空灵而又实在”,并乐观地表示“有望出现思辨好文”。甚至认为:在上帝那里,语言是取缔或赐予交流的手段;在哲学家那里,语言是思想与精神的家园;在考生那里,语言应当是无所不可的!
事实上,江苏近三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稳中略显变化。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引出“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一话语,进而拓展到“个性”与“创新”。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承袭近年来采用的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选取了人人较为熟悉的“车”作为材料元素,以此引发考生的思考和联想。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进一步体现了平稳务实、贴近考生的命题思想。材料切入点多,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语言的世界里,语言是我们诗意栖居的家园,确实是“很有语文味”,让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话说”。(南京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语)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以写丰富生活,也可以写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不难看出,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的材料本身生活气息浓,命题者的用意明确,就是为了为了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贴近生活,思考生活。你只有熟悉生活,才能认识到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语言,进而才能体会到不同的语言打开了不同的世界。毋庸置疑,“语言”,是人人所熟知的,世间万事万物无不通过“语言”来传达情谊,沟通心灵。大自然的万物,因为赋予了人的情感,无不打上生命的烙印。命题者就是为了鼓励学生透过这一特定的现象去学会思考,特别是从物与人的关系中思考人的价值。这显然与时代的价值导向相符,对考生的人生发展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作文材料将学生的目光聚焦生活寻常现象,来唤醒记忆,激活思维,展示才华。学生可以道古论今,可以抒人情,可以叙故事……这也反映了命题者“良苦的用心”、“独运的匠心”。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命题思路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数年来一贯的风格,开放性的材料就是来引领不同层次的考生各写所长。材料能与考生的思维实际相适合,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怎么写”、“写什么”上比高低,考查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和作文写作的基本功。命题者出人意料的命题思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谓视野独特,匠心独运。这在今年全国八套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是别具一格,独占风骚。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全国高考总共使用八套语文试卷,无论是新课标全国Ⅰ卷、II卷、Ⅲ卷,还是北京卷、浙江卷……都反映了关心国家前途、关注民族命运、畅谈理想人生……的时代“主旋律” ,最突出的特色是引导考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新时代里找到个人意义,让考生把个人与时代、国家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思考人生与关注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空泛,强化了高考作文的导向功能。相比之下,江苏卷就显出自己的关注生活、接地气,甚至有些“小家碧玉”的特色。这无疑是全国高考作文的一个补充,一个锦上添花,使得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呈现出多角度、多思维、多层次的特点。
当然,历年来,高考作文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作文文题的“众口难调”,对作文文题的见仁见智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作文命题对命题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的,如何烩制出一道让大部分人满意的一道“菜”,还是要颇费思量的。
笔者以为,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在命题“平稳”的前题之下,在高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原则之下,还是缺少一点江苏高考作文特有的、一以贯之的那种引领作文写作的“导向”功能。作文命题既然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那所给材料就应该是清晰的(我想这应该是首要要求),这“清晰”既包括语言层面的,也涵盖逻辑层面的。命题应该让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应该说是学生熟悉的,但似乎有点不友好、不亲切(或貌似友好、亲切)。
一方面,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虽说,“语言”是学生所熟悉的,但肯定不是很了解的,天天都与“语言”打交道,但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语言”,考生必有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之感,飘忽、迷离、朦胧……想抓住,但又柔弱无骨;想看透,但又蓝田日暖……看似贴近了学生实际,其实又不是学生实际所能理解、把握的。这跟“车”的具体可感又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虽说,“语言”是整个题目的核心,正如南师大沈国芳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命题者给出的“语言”定义显得宽泛,似乎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纳为“语言”,是把本体喻体“混在一起”。命题者在引导考生生发联想的同时,由“花解语,鸟自鸣”的“语言”,引申到“音乐、雕塑、程序、基因……”的“语言”。显然,音乐、雕塑、程序、基因……并不属于同一范畴,恰好是同一概念的无限扩大。这无疑增加了考生思维量,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同时,命题者开始就以“花解语,鸟自鸣”引入,是不是在暗示考生,本次作文的“语言”当指自然之“物语”,而不是指人类的“语言”呢?如果说,“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中的“处处”已经包含了人类的“语言”,那么用“花解语,鸟自鸣”引入,就纯属多余。如此,学生写作人类语言算不算贴题呢?纵览我们当下各界人士的“下水文”,可以看出,叙说人的“语言”的文章占据了绝大多数。
另一方面,作为高考作文的导向之一的“文体”功能不可偏废。尽管在2018年《考纲说明》中已经明确要求学生会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但这则材料的导向和去年的“车”一样,偏重于记叙、抒情。虽然,“语言”已经够生活化的了,但要在“语言”的生发上还是有所欠缺和不足的,要不然就是空洞的证明,苍白的陈说。因此,对于有专家认为的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有望出现思辨好文”,笔者不敢苟同。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以后,下水作文仍然不少于去年,一方面说明这则材料的大众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语言”是人人有话可说。这则高考作文题虽下笔容易,但架构较难。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应该”——学生应该能写出来,有谁天天不在运用、使用“语言”呢?因此,这则作文材料在贴近大众生活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维的拓展带来了一些限制。如何在“语言”上讲出一个新鲜的道理来,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颇费思量的。
这则材料的“易”,易在关注了看似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上;这则材料的“难”,难在思维的延伸性和思维的论辩性上。因此,具有作文教学的导向功能的高考作文,文体的“中庸”(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应该是其考虑的触发点和出发点。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出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本味,淡化作文教学的“功利”(应考)色彩。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朴实为文的同时,也才能朴实为人。当然,作为“空灵而又实在”的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也留给了今后高中语文教学颇多的思考。
2018年的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像一个无言的夜行者一样,再一次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过来,成功击碎了很多人的猜想与期待,同时也给千万考生提供了绽放其语言才华的绚烂舞台。”(《扬子晚报》)要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写出人人心中有,但人人笔下无的东西来,就必须在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必须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作文备考,应在让学生备思维、备眼光上下功夫,而不应只是在备素材、备模式上做文章。让学生作文走向“自然”——内心的自然,才是作文写作教学的方向。因此,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必将引导今后的语文的教与学在深入思考和探究上下功夫。(待续)
(本文发表于《阅读与写作》2018年第八期)
(作者系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中语文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