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修身》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重要L】

1、《墨子·修身》原文与翻译:

①原文: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译文:君子作战虽用阵势,但必以勇敢为本;办丧事虽讲礼仪,但必以哀痛为本;做官虽讲才识,但必以德行为本。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必讲究枝节的繁盛;身边的人不能亲近,就不必讲究招徕远方之民;亲戚不能使之归附,就不必讲究结纳外人;做一件事情有始无终,就不必谈起从事多种事业;举一件事物尚且弄不明白,就不必追求广见博闻。

②原文: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译文: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徕远人。君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行了。君子不能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诋毁,那就应当自我反省,因而怨少而品德日修。谗害诽谤之言不入于耳,攻击他人之语不出于口,伤害人的念头不存于心,这样,即使遇有好诋毁、攻击的人,也就无从施展了。

③原文: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所以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强,志向一无比一天远大,庄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君子之道(应包括如下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自身具备的。凡是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举止于身体的,是无比的谦恭;谈说于嘴上的,是无比的雅驯。(让上述四种品行)畅达于四肢和肌肤,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吧!

④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惰。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根本不牢的,枝节必危。光勇敢而不注重品行修养的,后必懒惰。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所以既无智慧又不能审察,加上自身又懒惰,则必背离正道而行了。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这样)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2、《墨子·修身》原文与注释:

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务无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载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注释〕 ① 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列举一件事物都昏暗不明,就无法做到广见博闻。 ② 谮慝(zèn tè): 谮: 说坏话诬陷别人。慝: 邪恶。 ③ 批扞: 攻击,诋毁。 ④ 孩:根“亥”,本心,想法,念头。 ⑤ 诋讦(jié): 诋毁,攻击。 ⑥ 愿欲日逾: 志愿日益坚定。 ⑦ 设壮日盛: 事业日益兴盛。 ⑧ 贫则见廉: 贫穷的时候就能看出廉洁的修养。 ⑨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 隐藏于内心的,是无尽的爱。 ⑩ 动于身者,无以竭恭: 见诸于行动的,是无尽的谦恭。 ⑪ 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口中说出的,是无比的良善。驯: 善良,温顺。 ⑫ 畅之四支: 通达于四肢。 ⑬ 接之肌肤: 遍及肌肉皮肤。 ⑭ 华发隳颠: 白发秃顶。 ⑮ 弗舍: 不放弃。 ⑯ 守道不笃: 遵守道理不坚定。 ⑰ 遍物不博: 辨别事物不广博。 ⑱ 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人,不值得跟他交往。 ⑲ 本不固者末必几: 根本不牢固的,末端一定危殆。几,危。 ⑳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 勇敢而不注意修养的人,最后一定会失败。 ㉑ 原浊者流不清: 源头浑浊的,水流不清澈。 ㉒ 行不信者名必耗: 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 ㉓ 多力而伐功: 费力而自夸功劳。 ㉔ 虽劳必不图: 虽然劳苦,却一定不为人所取。 ㉕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有智慧的人,心里明白,但不多说。 ㉖ 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不求文采,而求明白。 ㉗ 彼智无察: 彼,借为“非”。既无智慧又不能审察。 ㉘ 在身而惰: 自身怠惰。 ㉙ 反其路者也: 适得其反,背道而驰,不走正道。 ㉚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 善,若不发自内心,则不能持久。 ㉛ 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行为不能从自身辨别的,不能去做。 ㉜ 名不可简而成也: 名声不能轻易得到。 ㉝ 誉不可巧而立也: 荣誉不能取巧求得。 ㉞ 以身载行: 身体力行。 ㉟ 思利寻焉: 只求图利。 ㊱ 忘名忽焉: 忽视名节。

3、《墨子·修身》【鉴赏】

 《修身》论证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墨子把修身看作道德完善的根本,认为这是成就完美人生的途径。“修身”,是中国道德修养论的传统术语,即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优良德行。修身的关键,是反省自身,按照完美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改过迁善,身体力行,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文中强调,不牢固树立修身的根本,就不能安身立命,实现对完美道德的追求。学习道德理论,要见诸行动,学用结合,言行一致,把实行放在重要地位。要明辨是非,讲究诚信,不图虚名,努力不懈,才能建功立业,完善道德品行。

墨子引导弟子修身,培育优良德行,对正面典型,给予赞扬和鼓励。《墨子·耕柱》载,墨子请学生管黔敖介绍另一学生高石子到卫国做官。卫国君任命高石子做卿士,给高石子优厚的俸禄。

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每次都把意见讲透,但就是不被采纳。于是,他愤而离开卫国,到齐国后,他对墨子说:“卫君以夫子之故,致禄甚厚,设我于卿。石三朝必尽言,而言无行,是以去之也。卫君无乃以石为狂乎?”高石子担心,自己因意见没有被采纳而离开,卫君会认为自己太狂妄。

墨子回答:“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墨子“道义胜于利禄”的价值观,只要离开符合道义,就是背上“狂”名,又有什么妨害?

墨子认为,古时周公旦讨伐管叔,辞去三公的职位,住到东方的商奄,人们都说他“狂”,但后代人都称颂他的品德,传扬他的美名,直到现在。做义事,不是为躲避别人批评,接受别人赞扬。离开,只要符合道义,虽受“狂”名,没有妨害。

高石子表白心迹说:“石去之,焉敢不道也。昔者夫子有言曰: 天下无道,仁士不处厚焉。今卫君无道,而贪其禄爵,则是我为苟啖(dàn,吃)人食也。”即现在卫君无道,如果贪图爵禄,就是白吃人家的饭食。

由此看来,高石子看重道德修养,不为利禄所动,表现出仁人义士的崇高气节。墨子听了很高兴,召来大弟子禽滑厘说:“姑听之乎!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乡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辞绝利禄,向往道义的人,今天在高石子身上见到了。

墨子有意在弟子中树立高石子的正面典型,对高石子的操行品德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积极鼓励。而对反面典型,则给予批评教育。他推荐弟子胜绰,到齐国将领项子牛手下做官。项子牛三次攻伐鲁国,胜绰三次跟从。墨子听到了,就派学生高孙子前去请项子牛把胜绰辞退,他对项子牛说:“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墨子推荐胜绰,到项子牛手下做官,意图是让胜绰制止项子牛的骄横,纠正他的邪僻。现在胜绰接受项子牛的厚禄却欺骗项子牛。项三次攻伐鲁国,胜绰三次跟从。这就像在马前,用鞭子抽打马胸,马只能后退,不能前进,要使马前进,必须在马后面抽打一样。胜绰做事,跟墨子的要求相反,口说仁义,却不实行,是明知故犯,阳奉阴违。胜绰不是不懂道理,是在他心中,俸禄的价值,超过了道义。

墨子要求弟子,把修身作为终身追求,学以致用,严格遵行,不能明知故犯,阳奉阴违。

《论语·宪问》载,孔子首次提出“修己”的概念,说:“修己以敬。”提高自己的修养来敬业,工作严肃又认真。“修己以安人。”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使人安乐。“修己以安百姓。”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使所有百姓安乐。

孔子提出的“修己”概念,包含“安人”,“安百姓”的人本民本因素,为墨子提出“修身”概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前提。《墨子·非儒》首先明确提出“修身”的概念说,认为实行仁义的人,大可以治理人民,小可以担任官职,远可以普遍施恩于百姓,近则可以修身。不合仁义,不合道理的事,坚决不做。做事,就一定要对天下有利。如果对天下不利,就坚决停止。

墨子把修身看作培育道德品质的基点。《孟子·尽心上》传承《墨子》“修身”的概念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无论人的寿命长短,都一心一意,修养自身,等待发挥才能的机遇,这是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孟子·尽心下》说:“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把“修身”看作“平天下”的手段。

战国末儒家大师荀子的著作,跟《墨子》一样,把《修身》作为全书排序的第二篇。《荀子·修身》说:“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把修身自强,看作成就圣贤的必经之路。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说:“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把修身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儒者“修齐治平”的省称,变为成语,千古传扬。墨子的修身论,跟儒家大师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学说,实质相同。这些思想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