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林妹妹

作者冯秀珍,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渭南红学会副秘书长。喜欢古典文学,致力红学研究。有多篇散文、随笔、杂记、影视评论、小说等在多家刊物发表。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省级奖励。市级课题《论教学中的逻辑》获市优秀课题奖。

作者

冯秀珍

这个世界太喧嚣,听着听着,好吵;说着说着,烦了;过着过着,就感觉很累;走着走着,总也走不到头,时而不堪其苦。很想蛰居一隅歇一歇,静片刻,一个人细细享受孤独。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因而常常是孤独的。

早在前世身为绛珠仙草时,便孤零零地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无朋缺伴。行将枯萎时,幸得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灌溉,方得久延岁月。之后受天地精华抚育,雨露滋养,逐脱却草胎木质,渐成人形,修成个女体,此绛珠仙子是也。此仙子依然不喜与诸神各仙结伴戏嘻游玩,只是独自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后因赤霞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仙子便随同下世为人,欲以一生眼泪还报使者灌溉之恩。

虽出身林姓钟鸣鼎食之族,诗书礼仪之家,然小小年纪先经幼弟夭折,后遭慈母病逝,再历亲父捐馆,身边至亲相继离去。尚未成年,黛玉便遭遇多次人世至痛,几番生离死别。幼小的心里屡受重创,她的心痛、哀伤谁人能懂?敏感、孤独便犹如一层厚厚的壳把自己严严包裹,心伤怎能轻易示人?因而初入贾府,虽外祖母疼爱不已,众人呵护备至,但黛玉却打定主意不愿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

不说话,不走路,但却有思想,有活动,只是全都被封锁在自己的硬壳里,和寂寞相伴,与孤独相依。

元妃归省之后,念那天上人间诸景备的省亲大观园闲置下来实在寥落可惜,于是便命宝玉和诸姐妹入住,可使姐妹们尽情吟诗作赋,陶情怡性,岂不让佳人欢畅,花柳增色?宝玉兴冲冲来问黛玉想住哪一处,黛玉幽幽地笑笑:“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杆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清幽。”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幸福和精神真理。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竹子空心,象征品格虚心自持,竹节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的淡泊、清高、正直,恰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这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自该清高孤傲的绛珠妹妹入住,除她之外,谁人堪配?

深春时节,风光明媚,百花耀眼,大观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众姑娘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欢天喜地饯送花神,独不见黛玉。她怎么回事?

她记着今日的聚会,匆匆到现场打个照面签个到,之后谁也不知她去了哪里。

满园花开,带不给林妹妹一丝欢心;春风十里,吹不开林黛玉一腔愁闷。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满腹心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

她去葬花了。

宝玉遍寻不见,却听到:

“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

大家都在度春赏春咏颂春,唯她“独倚花锄泪暗洒”,在那山坡上读花解花怜花惜花葬花。面对一地凄凄落花,她伤心欲绝。哀伤如花一样的生命如此短暂脆弱,不堪风雨相欺相杀,转瞬即逝,滚滚热泪“洒上空枝见血痕”,字字血,声声泪,林妹妹的心在滴血,痛彻心扉!

“……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

这里寂然无声,葬花人孑然一身,独有一地落花空对哀哀葬花人。她与花魂对话,与鸟魂齐舞。落花无语,悲鸟哀伤,但她心中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波涛汹涌。葬花吟似一曲歌颂如花生命的交响乐,这里是一场由落花、悲鸟和葬花人共同演绎的饯别美好生命的绝世狂欢!这是葬花人为万千落花举行的一次浓情盛大的欢送会。

生命是多么崇高多么美好,但却如此短暂难留,她就像这绚丽盛放的鲜花一样,难敌风刀霜剑之逼,转瞬即逝。既然不能将美好的生命进行到底,那就高傲的死去: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如同这孑然傲立娇艳洁静的桃花,这样冷霜苦雪、污秽恶浊的尘世,自己何勘与之共生长存,同流合污: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孤独的开放,孤独的艳丽,孤独的享受生命的静美,孤独的凋落离去,与花神结伴共赴万紫千红欢乐无比温柔美丽的天国净地。

万物茂盛繁花似锦的春天,黛玉尚且如此伤感孤寂,自叹自怜,更何况秋雨连绵的漫漫秋夜。

按理来说,虽父母过早病逝,自己孤身一人栖居外祖家,确实勘怜。然而外祖母却无限怜惜。黛玉一来,作为亲孙女的三春尚且靠后,直把个外孙女当成了嫡亲的孙女来抚养,儿啊肉啊的百般疼爱,哪舍得她受一丝半点委屈?表兄宝玉也是好吃的好玩的,但凡妹妹喜欢,都紧着妹妹先吃先玩,荣国府的凤凰、贾母的心肝宝贝毫无半点怨言,反而一味地伏低做小,千妹妹万妹妹的呵护。贾府诸人无不十分看护。这样的黛玉该是非常开心快乐的,该是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在大家的呵护里无忧无虑的自在飞翔。

然而因身世、多病、寄居、以及前世身为仙子、木石前盟、感情无着落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林黛玉总是敏感多疑。哪怕在已确定宝玉为自己唯一知音、宝玉也已直言“你放心”的情况下,黛玉仍然自惭父母早逝,无人做主;身体每况愈下,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况且木石前盟的克星金玉良缘也已构不成任何威胁,钗黛二人一番肺腑长谈,孟光接了梁鸿案,二人情同姐妹,然而秋雨之夜,林黛玉一方面豁达地理解体谅这种雨夜宝姐姐不会来看望自己,一方面却又感叹秋夜冷清、秋霖脉脉,阴晴不定,“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万般凄苦孤独之下,遂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

秋雨淅淅沥沥,秋风呜呜咽咽,秋夜漫长无尽,秋灯摇曳迷离,秋花、秋草、秋灯、秋夜、秋窗、秋风、秋雨、秋屏、泪烛、残露、冷衾、寒烟、疏竹、虚窗,冷冷的秋夜,这所有冷冷的物像齐集诗人眼前,落在笔下,牵动着主人的秋梦、秋情、忧虑、惆怅、离恨、长泪。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她对自己命运和婚姻的担忧跃然纸上。

《秋窗风雨夕》凄冷凄凉凄苦凄美,荡气回肠,像一首动人的秋夜进行曲,缓缓流出潇湘妃子的心田,回荡在我们耳边。二百多年来也只有她笔下这冷艳柔美的曲子陪伴着独来独往、独自写诗、独自看书、独自伤悲、独自葬花的林妹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