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最狠”的对话,孔子:实话告诉你,好人就是没好报

很多话,除了看到它表面的意思,我们还应该想到,它背后想说什么。

一、质问

孔子一生最大的困厄,或许就是“厄于陈蔡”。《论语》上记载说——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地遇阻,粮食吃尽,很多弟子生病,不能前行,饥饿交迫。

这时候,生性耿直急躁的子路怒气冲冲地找来。

愠,是非常非常生气的样子。

子路见了孔子,开口就问:老师,君子也会有如此困窘的时候吗?

很多人认为子路是在疑惑提问,其实他是在质问。

在子路非常愤怒地提出这个问题背后,他的潜台词是:

老师您教导我们要做德行高尚、志虑忠纯的君子,我们信了,我们都在努力地“做君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是到头来,为什么还是会遭遇到如此困厄交加的情形?

子路真正想表达的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君子?

在这样的愤怒背后,隐藏的是一次“信仰危机”——

我们在遭遇磨难困窘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一直的坚持产生动摇。

就像,在现实之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疑惑:

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很多人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二、好人

什么叫“好人”?或许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检验。

第一,“好人”不是一个静止的称呼。

我们总以为,这个人一直“做好事”,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他一定是一个好人。
其实好人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称呼,它是一个即时状态:当一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他是一个“好人”,其他时候,他只是一个人。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认为的“好人”也会有内心阴暗的想法?为什么“好人”也会做坏事?

不要对人性有太多的苛求,人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不要认为“好人”就一定会内心坦荡,一直光明正大。

第二,“好人”不是自我感动。

很多时候,“好人”、“君子”这样的称呼,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是拿来给别人叫的,你不能把它当作自我感动。

这句话的要求是:施恩 不 望 报。

“好人”是不能奢求别人回报的。

很多时候,有人做了好事,他在心内会不由自主升起一种“自我感动”:你看,我帮了他,我做了好事。

这时候,在他心底产生的另一个想法一定是“他们会怎么报答我”?

心里一旦有了期待,就有了失望的风险。

如果被帮助的人并没有按照你设想地来回报自己,那心中难免失衡。

按照佛家的说法,要求回报的“好人”是“有漏”的,是不究竟的。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回报,那你就不是真正的“好人”。

所以,怎样才能保持心情愉快?那就是,做了好事赶紧忘掉。

第三,“好人”是需要经受考验的。

如果不必经受考验,“好人”只是别人的称赞和自己心中的自我感动,那这世界上的好人,未免也就太多。

好人是要经受考验的,这种考验就是——“好人没好报”!

如果你心里一直想着“好人有好报”,那说明你做好人的时候,其实是想要回报的,而且是想要“好报”。

如果告诉你“好人没好报”,而你还是愿意去做一个好人,这才说明,你是一个好人。

通过这三个标准,你还觉得“好人”很容易做吗?

三、君子固穷

在听到子路的质问之后,孔子听明白了他话语中的“潜台词”,于是孔子非常沉静地回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当然会有穷困的时候,但即使穷困,“君子”还是有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不会像“小人”那样无所不用其极。

——这才是君子之所以能被称为“君子”的原因。

孔子回答地很清楚:谁告诉你君子就不会遇到困窘?

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同样适用:谁告诉你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君子能成为君子,不是因为他一路坦途,平安顺遂,而是因为他也会遭遇磨难,不同的是,在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怎么选择才是决定他成为“君子”还是“小人”的根本。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你想做“君子”和“好人”的时候,那就准备好,经受磨难吧。

(0)

相关推荐

  • 【第351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章》“君子固穷”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章>"君子固穷"是何意?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音zǔ)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

  • 为什么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

    为什么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 孔子是中国自古以来地位最高的圣人,人们称其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正是因为有了他千千万万的身份低微的人才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

  •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七则佚名[先秦]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 君子固穷守正道——《论语》悟读【371】

    以道自处,固守正道.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章: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 “君子固穷”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常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 ...

  • 山东一县,是孔子论语中的颛臾城,曾叫费县,有世界最大山体雕刻

    文/史间一壶酒 学过论语的同学都知道,在孔子<论语>中有一名篇叫<季氏将伐颛臾>,记述了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 孔子一向反 ...

  • 孔子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名言

    <论语>中收录了很多孔子说过的名言语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以下是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孔子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名言,供大家参考! 孔子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名言[热门版] 1.子曰:"学而时习 ...

  • 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无限期暂停 外交部表态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发表声明称,自即日起,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表示, ...

  • 记住这三句话,做个职场中的“狠角色”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连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选择攻击对象时也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把矛头对准那些弱小且毫无气场的人. 人在单位,有人为了掩藏锋芒,却过之不及,表现出一副畏畏缩 ...

  • 七言丨感情中最狠的报复

    水星记 郭顶 - 水星记 <每日七言>总第 2964 期 若无其事,原来是感情中最狠的报复. 痛苦来临时不要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

  • 《论语》里的大千世界:孔子的多面人格

    星期五言:<论语·疏而>中有话这么形容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大概是后人对夫子的集体印象.或许我们看到孔子的各种雕塑,各种画像,习惯了他温柔敦厚的一面, ...

  • 感情中最狠的报复

    去大理 郝云 - 去大理

  • 一起涨知识。那些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俗语。一...

    一起涨知识.那些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俗语.一起来看看吧.哪些是你曾经背诵过的.值得收藏

  • 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高清视频全集

    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高清视频全集 纪录片<孔子>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英国雄狮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中国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是迄今为止中外合作拍摄的首部以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