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想念远在天堂的母亲
作者/踪影
母亲因为心血管病西去已经十七年了。每次见到和母亲年龄相近,容貌相仿的老妇人,都会联想到母亲。母亲……母亲要是活着,该多好啊!不由自主地心头一酸,禁不住泪湿眼眶。此时,母亲生前的琐琐碎碎,就会一股脑儿地涌到眼前,母亲的身影和音容笑貌,依然是那样的清晰和温暖。
母亲是姥姥的长女,也是奶奶的长媳。母亲嫁到我们王家的时候,我父亲刚刚大学毕业,奶奶刚满40岁,我最小的姑姑才上小学(后来姑姑幼师毕业)。母亲和婆婆(我的奶奶)相处了45年,婆媳二人有时候也吵过架,但都是我母亲首先妥协,跟婆婆道歉。歉是道了,但母亲也有委屈。委屈就像埋在土地一样,埋在母亲的心里,但埋久了,总会发芽的。
奶奶85岁的时候,因肺癌驾鹤西去。此时,我的母亲也老了。老了母亲总爱跟我说起从前的家事,提起奶奶刚强的一生。母亲总是会絮叨一个话题,说:“你奶奶是个刚强的女人,她人心好,就是嘴不饶人。她的一辈子不容易,你爷爷早早地去了,她35岁就带着4个孩子过日子,而且还供应了3个学生。就是我这个大儿媳嫁过来后,她还支持我出去读书,就冲着这一点,我念恁奶奶一辈子的好。”
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絮叨,她给吵过架的婆婆道歉,是因为尊重婆婆是长辈,更是因为婆婆是真心实意地对她好,拿她当亲闺女看待。母亲在娘家是长女,因为家里姊妹多,需要她照顾弟弟妹妹们,只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母亲嫁给我父亲那年二十岁了,父亲大学毕业,在外地教书。奶奶认为媳妇和儿子学问上差距太大,长期分居(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外地工作),用奶奶的话说:“那就不是个长法儿。”所以,奶奶就出主意,让我母亲到父亲教书的学校读书。
听母亲说:她那时候感觉很尴尬,执意不和我父亲一起在老师灶上吃饭,而是到学生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吃。后来因为怀上了大女儿,已经很显怀了,才辍学回家。
母亲尽管结婚后还到外地读了一年书,但与我父亲大学毕业相比,在文化上还是差距大了些。所以母亲常常在有学问,人又帅的丈夫面前有自卑感。这也许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应吧!母亲是爱得深,才觉得爱着的那个人无比的高大上了,以至于眼里就没有了自己。用张爱玲的话说:爱一个人,就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爱着我的父亲。
那年,父亲因为说错了话,被戴上“右派”帽子,被迫回故乡劳动改造。母亲说她心里松了一口气,感觉“这下可平等了。”母亲心里的“平等”,就是丈夫也是农民了,跟她的地位“平等”了。这是我父亲被平反之后,再次走上教学岗位,母亲回忆起他们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坎坷之路时,很淡然地说起她年轻时的一些事情。说这些往事的时候,母亲总是淡淡地笑着,很温馨的模样。
每当此时,我都会跟母亲开玩笑,说:是啊!我爹长那么帅,人又好。您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才遇到了我爹那样的大帅哥呀!
母亲一边数落我没大没小,脸上却总会泛起红晕,那是少女才有的羞涩。然而,那时候的母亲已经是年逾花甲的老妇人了,那爱情的羞涩依然动人。如今,母亲已经远去天堂十七年了,母亲,您依然牵挂着您的丈夫,我的父亲吧!父亲现在身体健康,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生活幸福。只是您的女儿,一想起您远去的身影,总是会追思太久,泪水迷朦。
母亲,您在天堂可好?女儿很想您,有很多话想跟您说。然而,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上,阻隔了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此时,只有借助一丝丝回忆,来慰藉思念的灵魂。
踪影于 2021/4/2
#原创散文随笔#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