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力”与“劲”,这篇文章说得够明白!

常说中国传统武术有内家外家之分,王芗斋大师似对此说持否定态度。王老的意思是说,习拳要讲拳理,合理则为是,不合理则为非,如此而已,不管他是什么家。通常,形意、八卦、太极被认为是内家,其他门派则是外家。也有人把通背划为内家,但笔者对此知之甚少,无法置评。粗略地说,内家讲劲,外家讲力。内家追求的是力量的灵活合理细腻,所以一辈子都在摸劲。外家则追求力量的强度与运动速度。或者说,内家讲用意,外家讲用力,王芗斋先生称其发展的拳术为“意拳”,可见“意”已占有中心地位。通常力和劲同义,但在拳学中又有本质的不同。

力与劲的区别

外家拳和内家拳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即两种拳都是以一张一弛来运动的。但也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点,那就是内家以张为蓄,以弛为发,即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而外家拳则“以弛为蓄、以张为发”,正好相反。

总之,不论什么运动,脱离了一张一弛的规律是绝对无法进行的。而且,根据人身的自然规律,还总是在张时吸气,而在弛时呼气的。我们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称为劲,弛时呼气便是内劲,一张一弛轮换而行,一内一外互为其根,可见决无外劲脱离内劲。也无内劲脱离外劲,关键问题只是在于起作用的是哪一种劲。用内劲作为发劲的称为内家拳,用外劲作为发劲的便称为外家拳了。所以内家拳并非只有内劲,而只是以内劲为用罢了。外家拳正相反。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统一的用力都直接的称为拙力。它使人们的运动不协调,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这样运动的效率当然就很差。例如举重,一般初学的人就屏住气往上举,不但吃力,并且不讨好,甚至还会扭伤。一般人在小孩时期的用力相当协调,也就是所谓整劲,渐渐成长后,在劳动或运动中培养成局部用力习惯,以后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练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的原因,便是要防止这种条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绝对不许用力。因此,谈到用劲,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习惯,而这是很不容易的。

按外劲或内劲的本身来看,它们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这算是劲,分不出彼此有什么优劣。但如结合某种运动的具体目的来看时,就可以比出优劣来了。例如举重,按这种运动的目的来看,显然外劲就占了绝对优势,你想把石担往上举时呼一口气,那能行吗?当然不行。一呼气全身一松,石担就有往下掉的可能,所以往上用力是不能呼气的,呼气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车,这就必须用内劲才行。人们在打夯时,总是唱起号子,以便加一把劲,这就是因为他们用劲时总是呼一口气,若是用“闷口劲”来打夯,当然也就会不得劲了。还可以在物理概念上来说明一下内劲在武术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谓内劲就是以弛为用、以张为蓄的用力方式。

于是从能量的变换上说,张就是能量的积蓄过程,弛就是能量释放过程。如果需要一种顶劲、抗劲,如耕地、举重等,就应在张的过程中起作用。能量的增加引起了张力或压力的增加,于是就克服了阻力而做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种打击力、推动力,如打铁、射箭、开炮等,就应在弛的过程中起作用,能量释放的结果就使铁锤、箭或炮弹得到必要的加速。因此,在技击上讲,用内劲就像开炮、射箭的推动力和打铁锤的打击力。用外劲则多呈现出顶撞或相互对抗的局面,最后是力大者胜。

内劲的张弛蓄发,初练时比较粗糙,即所谓直来直去,不能持久,有停顿,身体上也会发生凹凸和缺陷。进一步即须曲中求直,圆转运行,在一张一弛的过程中力量虽在不断地变化,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匀,全身亦可始终保持松开,以满足太极拳的原则要求。根据简单的物理概念就可知道,在各种运动中,只有圆圈运动才能在外力变化的作用下仍可保持均匀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于圆圈运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松开状态。至于太极拳所谓“四两拨千斤”和“以静制动”,更是舍掉转圈便不可能了。

练拳的懂劲与否,主要的考验就是对敌。下面就按一般常见的对敌方式,顺次说明用劲的粗细。最粗的要数斗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种摔跤,在斗牛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而且其中也有粗细之别,如果是硬把人扳倒,这是外劲比较粗;如果能爽快地把人摔出去,内劲就比较细了。再其次是拳击和击剑,已开始讲究步法和利用体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劲为主。然后便是少林拳,其身法灵便,拳沉脚重,历代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还缺乏贯通而流于驳杂,以致仍难越出“手快打手慢,有力打无力”的范围。所以欲达到“岂以力胜,快何能为”的程度,只有真正练好拳才行。一旦练到相当细腻的境界后,自然就会明白前人所言不虚了。

老前辈们说拳时二者混用,有时是通常同义的力和劲,比如练功或推手时对你说“别使劲儿”,说的就是“别用力”;有时说的又是拳学上不同的力和劲,比如提到“拳劲”就决不是通常的力。老先生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语言用法上的混淆,但学生们,尤其是初学者经常被弄得满头雾水无所适从。那么,力和劲在拳术上究竟区别何在呢?粗略地说,劲是意中力。一个人担水劈柴日常劳动用的是力而不是劲,这样的力也称本力。老前辈们又称其为拙力、僵劲(这个劲和力同义,但习惯上没人说僵力)、注血之力。

初学者身上只有本力,要么不用力,要用就是笨劲,因为也使不出别的劲来。所以是使劲也不对,不使劲也不对。学的人还紧着问“是使劲对还是不使劲对?”。老先生要是回答“都不对”,问的人就更糊涂了。练外家拳也要下苦功也有技巧,但一般来说道理比较好懂。内家拳既难学又难教,你有时简直不知道老先生在说什么,光听见说“不对”也不知道哪儿不对,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这个意中力。用意不用力,意即力也。真够体会一辈子的。

本力的最大问题是不灵活, 对方一变就跟不上, 人家就利用你的惯性打你。动手时能做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的,必是用意中力。用拙力肯定不是丢就是顶。姚先生给我讲拳时说:“拍人如拍球”,意思是,用拙力的人,你一拍他就顶,结果像球一样就起来了。当时,姚老的儿子姚承荣年纪尚小在一边站桩,姚老为给我演示,过去一拍,承荣果然一下子弹起来,脚跟都离了地。据说承荣现在在开武馆,应当练得很不错了。其次是本力的爆发性相对较差,很难做到一触即发。

初学者身上只有本力自不用说,对练了几年身上有了一点意中力感觉的内家练习者仍然要不断去除本力的影响,否则,动起手来,一着急,从娘胎里带来的本能的用力方式就会不知不觉又出来了。克服本能是非常困难的,建立起新的适合于技击的本能反应必须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这就是姚宗勋先生所说的“脱胎换骨”。大成拳的习练者终生站桩就是在脱胎换骨。克服用力本能只是克服不适合于技击的诸多本能的目标之一,但应当是主要目标。

大成拳的习练者要想不断去除本力的影响,就要随时对自身是否不自觉地使用本力有所觉察,王芗斋在《大成拳论》一文中对此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横隔膜一发紧便是错误。愿学者宜慎行之万勿忽视”,文中说的身心不可用力就是指的常人所用的本力。这里要补充的是,技击发力时横隔膜必须紧,这时发紧不是错误。因为不紧不能试声,内力无法鼓荡,发力效果会因此大减。

外家拳的习练者则简单方便得多,因为习练过程中所用的力就是日常劳动用的力。这种用力方式与生俱来,不用重新下大功夫去学去改,只需要在原基础上加大力度即可,所以与日常劳动用力只有量的不同而无本质差异。外家拳习练者也要下苦功训练,但不管是何门派也不管具体的技巧方法为何,用的力都是本力的加强和延伸。对一般人来说,力大胜力小是天经地义,所以走增大力度的训练方向很多时候可以奏效。但严格说来,本力并不完全适于技击,因为本力是对付死物的劲,而技击的对手是活人。遇到内家高手靠加大力度取胜根本没门,甚至越用力越糟。其实,对内家而言,越是五大三粗拙力大的对手越容易调控。业师李文涛先生曾对我说,“咱们就是专打那一身腱子肉的”。行家会说“这劲真好”而不说“这劲真大“,就是因为他知道在技击中用力的合理性比力度的大小重要得多。所以,《太极拳论》说”以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

国外的所有搏击术都是用对付死物的力来对付活人。遇到的对手要是和死物差不多当然没问题,遇到高手则必败无疑。幸亏遇到高手的机会不多,遇到的大多也是使拙力的,双方气喘吁吁,汗流夹背,老前辈们称之为“累傻小子”。因此,国外的所有搏击术都应归于外家范畴,或者说用的都是本力。按外家方式训练的中国或东亚选手在搏击比赛时遇到欧美或西亚选手先天上是吃亏的。按体重分级虽会好些,但人家骨骼断面大,格斗时都用拙力,肢体碰撞时人家是以粗撞细。我国选手很多时候用抱摔取胜,这是因为大多数国外格斗术中缺乏近身缠斗训练。遇到能在近距离发力的对手,去抱摔就很危险。

不少外家门派练习时借助于杠铃、石锁、木板或其它器械。应当指出,器械和人不同,就算你能抓起很重的杠铃,你抓人的时候人也绝不会像杠铃一样老实听话。内家训练一般不借助器械,因为一旦借助器械,必然是用本力而非意中力。其次是器械的重量、尺寸、材质性质都是固定的,而意念则有无限的自由想象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