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至善
6真相
偶尔看到一些网友转载的足以引起公愤的帖子,我一般看过了知,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相。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由多种原因汇集的结果,但每人都按照对他有利的证据找原因。小时候看女人带孩子找另一家的孩子家长评理,有时会由儿童打架,发生到大人间争吵,他们心疼孩子仅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就据理力争,这样对方当然不服。政治中的打倒***,说他是人民的公敌,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于是群众就万众一心,不辨究理的咬牙切齿,***失去了话语权,也无法辩论清白,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槌,可恨吃瓜群众代代相传,永远被别有企图的舆论裹挟,现在个人媒体时代,一些人为了吸粉谋财,不惜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所以读到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思考一下,不然脑袋会生锈的。
曾国藩(忍辱克艰)
在大厦将倾之时,他毅然决然做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但历尽艰难困苦,决非我们可以想象,他组建湘军,一没有官职,二没有财源;官场对他嘲笑,皇帝对他两端,当时处境足以肝胆俱裂,但他以天下为己任,将所有的委屈与痛苦统统转化为励志的力量。他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他要求部下“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他更是典范,经过十余年终于平定洪魔之乱,他怕功高震主,主动裁员湘军,做到了“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朝廷把棘手的事件都推给他,他从不埋怨,“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他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真是大人物大磨难,他的两个弟弟战死,他也时时处在危险中,没有大的恒心,真是完不成万难之事。人上人是从苦中苦站出来的,不是天生就顶天立地,而是磨难中日积月累,困苦中出类拔萃。后人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追贤求圣)
说实在的我不配议论这样的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在他面前,我连毛猴都不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还是怀着朝圣的心理学习。他年轻仕途顺利,但没有丝毫自满,他每天记日记,对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要勤俭、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有一次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说了几句朋友之妻的俏皮话,回家后深刻自责,责备自己禽兽不如。他要求“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时时刻刻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来约束自己。“诚、敬、静、谨、恒”始终贯彻于他的一生。这样的人物,自古几人?也许精明人认为他迂腐、不通达,但哪一座大山,会像小草一样摇来晃去?毛泽东说:他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梁启超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大人物对他的评价可谓中肯,更何况我们营营求利的草根。
达人知命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但谁又能安心命运的安排?这就是凡夫苦恼之处。曾国藩说:“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这样才能安于当下,脚踏实地做事,坦然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古来大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人谋只占三份,天意要占七份。往往是出力之人并非就是成名之人,成名之人并非就是享福之人。你看曾国藩看的多开,看得开才能放得下,不是你的,你死抓着不放,最后命都没了,为财而死的人比比皆是,财迷心窍、利令智昏,到头来黄粱美梦、竹篮打水。如果你安心知命,时时记住:“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曾国藩)”。人间即可变天堂,再苦再累福满心田。
裸虫
天地间,鸟儿带羽毛飞翔天空;鱼鳖带鳞甲游于江河;野兽长皮毛盘踞山林。人根本没有这些优点,古人称之裸虫,老天没有给人羽毛鳞甲,但给了人大脑,有了会思想的大脑,就可以超越一切!在拿破仑看来,“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人类现在可以上天入地,成为地球的霸主,足以说明思想的伟大。人与人的区别也在于思想,痛苦与快乐,贫穷与富贵也在于他的思想。可惜我们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的头脑,只会贪图享受,局限于动物的本能。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说:“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潢潦:地面低洼处的积水。襟裾:泛指人的衣服。可见人不能继承前人思想,不能用大脑处理当下人事,就如穿着衣服的牛马差不多。
允执厥中
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现在的解释是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个解释未免太浅薄,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中正之道?这是做人做事的大学问!中在哪里?你把笔平放在手指上,平衡了,那个支点就是中,这是一种不左不右、不偏不离的平衡;平衡点是最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失败,所以古人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是要集中精力、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不留后遗症。在做人方面,我们都强调做好人,但好人好心也会办坏事啊,这是我们出发点就不对,客观是什么,一件事的后效应是什么,我们很少考虑,本能的以为我对你好,所以应该有好结果,其实未必,莫名其妙的就把人待罪了,无缘无故的朋友陌生了。不能做好人也不能做坏人,前者需要智慧,后者需要聪明。左中右,就走中间路线,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两边都不选。一视同仁、没有私心、没有偏见,这样才能做到允执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