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山寻塔--- 梵宇寺塔群
【多般化现 继慈感美】
--- 梵宇寺塔群 ---
得知清徐梵宇寺塔群的信息是很早的事情了,至少在2011年前后,而得知梵宇寺文殊塔的信息,则是更早的事情了。虽然近距清徐,甚至我自己就是清徐人,但是清徐西山的情况及路况却知之甚少。大约在2012年五月中旬,偶尔从网上认识了徐沟镇工作的续鹏飞先生,聊的很投缘,于是相约到清徐西山寻访,目的就是寻访梵宇寺塔群。这是我第一次探访梵宇寺,对塔群的情况一无所知,而因寺在大山中,情形复杂,只找到了寺北侧山坡上的塔群。但此事一直耿耿不断,时隔一年半的2013年10月底,和“最美祁县”采风组二上龙林山。在山门口遇一个人,遂向其打听塔群。结果他支支吾吾一直把我们带下山才说“这里没有塔群”。这事两个可能:第一他根本不知道塔群存在;第二他对我们警惕而不说,可能是后一个原因。总之,两年多之间两次寻访均未果。
距今虽已相隔将整七年,但此事根本不算完。七年来,我一直记着这个塔群。大前天休息回家,父亲问我附近有什么游览胜地,他说要和老友们出去转转,并问我是否有意一起去。我第一念生出的就是这个梵宇寺塔群。第二天一大早六点,我就和父亲他们出发,三上龙林山。
时隔七年之久,龙林山风景区似乎沉静了一点,我和续鹏飞先生第一次来时,这里还收30块的门票。今天,居然连看门的都没了,我们自行开车上山。不过,后来看门的追上了我们,最后稀里糊涂收了20块钱的停车费。
有过前两次的实地经历,再加上我一直关注这事,所以进入山林后,顺着车行道拐上庙前的山坡。冥冥之中,我仿佛感觉塔群就在这个方位,随即叫停。车上六个老头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结果,停车处的脚下就是七年来我要找的塔群。
梵宇寺,俗称马鬣寺,是龙林山中一处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始建年代未知,寺内现存最早之遗迹为塔群中的两座唐代石塔,但均无明确题记。此外,寺内残留最有价值的文物是一块“北汉碑”,碑文中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寺院的历史沿革。
唐开元二十三(735)年已是重修,可见之前即已有寺。之后几经兴废,顽强地延续着香火。到公元1942年,被“清太县”武工队彻底拆毁,理由是“日本鬼子要在马鬣寺修炮楼,扎据点”。现存梵宇寺是公元2001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梵宇寺遗址上残留的遗迹中,最大者即是塔群。梵宇寺塔群散布在寺院中轴线以西的山坡密林中,由北至南呈半环状分布约五百米。我拍摄到的树立状态的古塔及遗址共有19座,时代大约唐- 明。由于山势复杂,可能尚有散落在更深远处的零星古塔(至少有一座塔有照片而我没找到)。
塔群并非原状,是被大规模破坏以后,近年才重新垒砌起来的,所以大部分古塔实际上只是一堆散乱的构件,拼合的极其潦草马虎,单体文物价值不大。
现存塔群中的古塔全部为通身石砌,高度1-10米以上,形制多方形和六边形。其中有10座疑似原状(或拼砌和谐),另8座完全凌乱,塔遗址1处。
其中明确和疑似唐塔2座;明确和疑似宋塔3座;明确金塔1座;明确和传说的元塔2座;其余时代不明(猜测多为明代,因为很多构件与同地域明塔相似)。
梵宇寺塔群中的最大者,是文殊塔,此塔位于梵宇寺背后的山坡上,与寺院同一方位,坐北向南面对山谷,俯瞰山谷及寺院,气象雄伟。
文殊塔高10.7米,外观方形二层亭阁式,全部由砂石垒砌;塔基呈11米见方,塔座5米见方,基座均由6层巨石垒砌而成;塔身中空,双层塔身均南向辟门,底层塔门为火焰型券门;塔身由8层巨石砌筑,第1层周雕火焰型壸门22个,但壸门内无装饰,其余为素面;塔室亦方形,叠涩结顶;之上深远的塔檐为束腰形叠涩四层,束腰下涩雕饰精细的莲瓣错落3层;塔檐之上为半开之莲花装饰,形成二层塔座。
二层塔身坐落在半开莲瓣之上,由3层巨石砌造。第1层可能是束腰,因信徒缠绕红布,有无装饰看不到,塔身素面,塔门亦无火焰装饰。据说塔室有造像或其他纹饰。第二层塔檐由两层叠涩结顶。塔顶设仰莲瓣形成刹座;塔刹为圆形仰莲瓣托宝珠,宝珠周圆有雕饰,已风化模糊;之上应该还装有刹尖,掉落无存。
整座塔身除底层壸门、一层火焰门、及少量仰莲瓣外,再无明显的时代特征。塔身上也无明确题记(第2层塔心室内不知),但在寺内残存的北汉天会七(963)年(与平遥镇国寺同年)《北京龙林山梵宇寺记》中,明确记载“贞元十一(795)年...因造文殊石塔一所,至贞元十三(797)载庆工。七日之中,多般化现,继慈感美...”(博文题目即取自此)。参照该塔形制,基本可以确认为唐代所造。
清徐本地的众多资料均称该塔为“全国最大的唐代石塔”,这话未必准确,但如此大型的唐代石塔,多年来养在深闺,少为人知。至今仅以单体(不是“梵宇寺塔群”的名义)忝列市(县)保,确实有些亏。
因文殊塔价值高大,在塔群中地位特殊,故未列入编号。
塔群中的1号塔,塔门有额曰“资公塔”。该塔位于文殊石塔西南约500米处的山坡上,遥遥可望文殊塔。是一座形态特异的构筑物,外观六角单层亭阁式;塔基掩埋,塔座方形,露出地面一层;与文殊塔方位基本一致,南向辟券门,门顶装塔铭;塔心室化为圆形,拱券穹窿顶正中装一朵盛开的格桑花;据说,塔内原供资公石像,已失。
塔身由7层垒石砌筑,通高约4米;塔檐短促,仅用石板铺出一层;塔檐之上再额一层,作为塔顶,形似勾栏;塔顶即形成六边形平台,平台正中装素面圆形刹座及宝珠状塔刹,简洁大方。
此塔虽额曰“资公塔”,但颇有疑问。因梵宇寺历史上确有一位叫做“资公”的大和尚住持,问题是这个“资公”在塔群中另有栖身之所。而这座资公塔除了名字,塔身上没有任何题记,文献上也没有记载。
清徐本地资料上,未探讨此种情况,但两座“资公塔”都列,并说此资公塔也建于元代,还把它形容为“蒙古包式的塔”。而此塔本身并无明确的时代特征,其形制又特殊,不能与其他塔对比,因此无法判断其时代。
我觉得,这座资公塔有可能是后人补造的--- 比如,因为资公和尚对梵宇寺的特殊贡献,时隔多年明代人不知塔群中有资公塔,于是另造了一座,我也没什么依据。也可能是当时就建了两座资公塔,一座瘗藏舍利,一座用来供奉法身。这种一僧两塔的情况倒也不是孤例,五台山金阁寺就有两座“含空和尚”塔。仅为疑问。
不管是不是元代造,不管是不是资公塔,1号塔作为一座形制奇异的古塔,具有一定的参照考异价值,值得珍惜。
2号塔位于1号塔又西南向30米处,是一座六边形经幢式塔。塔身风化极严重,只剩些许纹饰,而此种纹饰在附近地域内有相似者,比如交城天宁寺及玄中寺塔群,时代特征多指向明代。塔残高约1米。
3号塔位于南塔群中,与它以下编号的塔同处一地。该塔只是一堆构件,而且没有主塔身,只摞砌2个塔座,3个塔顶及一截附属塔身。构件纹饰形制与2号塔相似。
4号塔保存较为完好,八边形塔身,各部分严丝合缝,整体效果协调,所以极可能是原状。塔基座有掩埋,现高约1.5米;塔座上雕有火焰型壸门; 塔身青石质,有风化开裂及破损;正面为仿木构关闭的乳钉门,门框、门砧、门环俱全;乳钉三排16枚;门额上不刻塔名,而是线刻一朵牡丹花;其余几面均刻铭文,现场难以识读,幸而落款清晰可辨“太平兴国九(984)年五月廿二日立”。
这是塔群中唯一的题记明确的宋石塔,而且保存完好,具有极佳的比照价值。
5号、6号塔为构件拼砌,且均为方形,塔顶构件完全相同,都雕为叠涩状。5号塔无塔身, 6号塔塔身完全风化。原塔应该是时代相同的两座塔。比照附近地域内的其他同类塔,比如交城天宁寺、玄中寺塔群、榆次乌金山塔群、柳林南山寺塔群等元、明时期的塔,这两个方形塔顶明显不同,时代可能较早。
而7号塔亦为方形,与5、6号塔顶完全相同,且塔身正面的塔门与4号塔相似,参照这些因素判断,7号塔可能是宋塔。该塔高约1米,从现状看,可能也是原物。
8号塔亦为构件拼砌,风化较重且无塔身,时代不明。
9号塔亦为拼砌,有六边形主塔身,开裂破损严重,缺失几块,但塔名清晰“监寺莲公预修塔铭”。铭文失落甚多,落款没找到。但清徐本地资料记载其为“金?安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如“承安二年”即公元1197年;若“大安二年”即公元1210年,两个年号仅差13年,无关大碍。该塔是塔群中唯一一座时代明确的金塔,塔残高1米。
10号塔是塔群中保存完好的之一,八边形经幢式形制,高约1.2米,形态轻秀,雕造精细,塔型完整,塔基下似乎还有地宫,可能是原状。但塔身完全风化,只字未存。按照塔基上的壸门形制、塔座的民俗化雕饰,和塔顶八条飞檐上狮子的形态,可以看出和附近地域内其他塔群中元、明时期的塔如出一辙。
11、12号塔,完全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构件胡乱堆砌而成,有方形、圆形、六边形及八边形构件,没有塔身。这些构件中除方形可能较早外,其余均为元、明遗物无疑。
13号塔是一处遗址,仅存八边形塔基埋于地下。
14号塔值得一提,该塔虽也是由各种构件胡乱拼凑,但是这些构件本身雕凿的极其精美细致,且形制独特。其中八边形塔顶与12号塔完全一样,其飞檐上的化生(?)形象虽然细部比例不算协调,但此种纹饰形制是我第一次所见。地理上的晋中一带,这类小型的元、明石塔数以百计,从未见过如此形制。
而其他几件塔座上,精雕细琢的民俗题材纹饰也精美异常,虽然因石质风化导致图案模糊,却依然遮不住其高明的雕凿技艺,一幅“犀牛望月”堪称代表形象。
15号塔,就是和上面提到的那座“蒙古包式的塔”同一个塔主的“资公塔”,为八边形经幢式,残高约2米。 塔顶与12、14号塔的完全相同,有奇特的“化生”雕饰,故可能也是拼凑的;塔基为圭角状有掩埋;塔座为拼凑;塔身青石质,破落甚重,但字迹清晰,可流利释读。
铭文长幅,对资公行实叙述尤祥,资公一生各阶段划分清晰,连门人、书者、石匠及众多供养人都祥列备至,且落款明确“时元贞元年七月口日”,是塔群中唯一一座题记清楚的元代塔。所以,这个塔比那个“蒙古包式的塔”更靠谱。
16号塔亦为构件拼凑,无塔身。方形塔顶可能时代较早。
17号塔为方形,保存完整,与7号塔几乎完全相同, 而其塔座更为完好,每面两个火焰式壸门残留清晰,雕凿也更加精致。尤其是方形塔顶的叠涩式形制,及飞檐上的动物轮廓,以及刹座的纹饰都与元、明之物截然不同。推测为宋代遗物,甚至更早。
该塔各部和谐完美,可能均为原装,惜亦只字未存。现塔高约1.2米。
最后是18号塔,该塔为方形单层亭阁式,塔身中空,但塔室内无常见的造像;塔基座均被掩埋,稍露出地面;塔身完整无缺,现塔残高约2.5米,如果完整暴露,当在3米左右,在塔群中仅次于文殊塔和“蒙古包式”资公塔。
该塔整体由7块巨石构件砌成:第一层为塔座,从暴露出的部分看,每面应当雕凿3个火焰式壸门;第二块为空桶式塔身,南向正面辟门,门头火焰式形制较为古老,具有北朝遗风,门框、门砧、门簪三枚具轮廓清晰;第三块为上下讹边的素面塔顶;第四块是雕凿为叠涩式的深远出檐,十分夸张,绝非晚期形制;第五、六块为形制完全相同的花瓣式刹座刹身,只是大小相差巨大;第七块为圆形仰莲瓣宝珠刹顶。
此塔虽然风化严重,塔身上下不铭一文,但仅从火焰式壸门和塔门,以及深远夸张的飞檐,即能判断出绝非晚期之物。其总体形制与文殊塔极其相似,而火焰式塔门比文殊塔形制更为古老。因此,完全可以推断其不晚于唐(至少不晚于五代)。
在《三晋古塔》等塔友较为熟知的塔书中,该塔均被著录。但是文字描述被作者主观臆断甚重,特别是判断其时代与塔主,被称为“五代志公塔”,并被广大塔友熟知并传抄,其根据是“清乾隆四十一(1776)年的碑文记载”,所幸此碑尚在。
“乾隆碑”中,确实提到了有塔“俗传五代时,志公飞钖,兹是武帝访焉,实为建祠立庵以故。寺之上坪即有志公塔矣。”
这段文字讲的,就是被广为传播,其实完全不靠谱的“梁武帝与志公访山西”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台山法华寺塔内宋代刻立的“志公和尚十二时歌”。其实老萧和志公和尚根本就没到过山西。那些什么“志公语录”都是全天下传抄的,不能说明志公曾走遍天下,这些都是后人望文附会的故事。
特别是明、清时人,没事就望文杜撰这些离谱的传说。但是关于梵宇寺这个“志公塔”却不然,“乾隆碑”的作者恰恰是否定“志公塔”的:“当年南朝金陵是都,志公即凌空飞钖,何能至是?且绝无武帝来访一事。此在昔讹传,后人误信也。”
意思是说,老萧在金陵那么远,志公就是再“飞钖”,这老头他也来不了。所以根本没有梁武帝来访一事,这是先人瞎说,后人乱信。可惜《三晋古塔》的作者,却根本没念完碑文就断章取义,把个否定志公塔的评论,当成了根据,何其谬矣!
况且,“乾隆碑”描述的这个故事,逻辑混乱,时间相差的一塌糊涂。梁武帝和志公和尚是南北朝的人,到五代时都成妖精了。再者,“寺之上坪”有一大堆塔啊,焉知就是这座?无非是看此塔形制古老,强拉硬配罢了。
在地里上的晋中一带,从东到西,诸如梵宇寺塔群这样的塔群遗迹很多,上文中即举出了不少,比如交城天宁寺、玄中寺、圆明寺塔群,柳林的南山寺塔群,榆次的乌金山塔群、太原西山的太山寺、开化寺塔群,以及清徐、古交等周边县境,尚存零星个别的此类石塔,极为普遍。包括五台山地区。
但是在这些塔群中有个共同点,就是方形石塔极少、极个别。这一区域内一旦出现的方形石塔,几乎全部是早期,具体说就是唐代的。最普遍的形制就是六边形、八边形石塔,而这两种形制的石塔,以明确题记为据,从宋到明均有,清代也极少。这其中除太原开化寺塔群中多宋金塔外,大部分时代指向元、明时期,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因此在梵宇寺塔群中,虽然大部分是残塔,但其中众多的方形构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也是个重要特征。所以我判断,这些方形构件有可能是早期(比如宋以前)的遗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