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札记:头手足经络和手(掌)头同气
《黄帝内针》把头部经络分为头顶、面额、头部后侧以及头部两侧等四个区域来求同气。
头顶区域的同气是厥阴经,在手为劳宫穴,在足为太冲穴。面额区域,也就是额头和面部主要是阳明经同气,在手为合谷穴,在足为陷谷穴。头部后侧区域是太阳经同气,在手为后溪穴,在足为申脉穴。头部两侧为少阳经同气,在手为中渚穴,在足为足临泣穴。
这是一个大致划分,实际上头部循行的经络比较多,考虑的因素也要多一些。黄帝内针的特点是在经刺经、在络刺络,始终要坚持随证治之。
比如说,面额主要是阳明同气,但还有其他经络循行,前额及两眉之间有太阳经和督脉,目外眦附近有少阳经,脸颊有太阳经,等等。
再比如说眼睛的问题,在体表循行的有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内里连目系的还有少阴经、厥阴经。
头部经络除了跟手足经络同气,《黄帝内针》还讲了手(掌)头同气。把双掌相合,轻轻拢起来,像不像一个人的头部?
两个掌根以及小拇指相合处,正好是太阳经循行处,是不是可以对应头部的后侧?
按这个意思来理解,手背就是头的两侧,正好是少阳经循行处。中指交汇处,就是头顶,厥阴经赫然在此。前面大拇指相合处,就相当于面额,恰恰又是阳明经循行之域。把这个想明白了,头部的好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两侧的偏头痛,可以在少阳经上求同气,那手部中渚穴就是理想的同气点。如果是耳鸣耳聋,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在少阳经、太阳经、阳明经上求同气?
比如鼻部不适,大拇指指背关节正好对应鼻子,在这里用针,鼻部的一些不适症状大多有效。眼睛的不适,也往往可在这里求同气。
其实我们的四肢,无论是哪一肢,竖起来就像一个人。以左上肢为例,手掌部分就相当于头部,一路对应下去,手腕就是颈项,手臂前部就是躯干上焦,肘部就是躯干中焦,肩部就是躯干下焦。
由于肘部以上禁针,通过倒换到腕部求同气。也就是说,左上肢这一段,从理论上讲,可以对治身体很多不适之症。
同理,下肢也是如此。脚掌就是头部,脚踝就是颈项,小腿下侧就是躯干上焦,膝盖就是中焦,下焦胯部可以倒换到上焦踝部求同气。
黄帝内针所讲的一些穴位或同气点,不是让大家刻意记住穴位(同气点)功效来用针,而是以这些穴位(同气点)为坐标连出经线、分出络属,以此来明确同气区域。
黄帝内针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某类病症怎么治,而是运用规律作用身心,促进人体阴阳自和。黄帝内针的要旨是用中、调中、归中,学习黄帝内针,就是学习执两用中。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