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告诉弟子这四句话,是对心学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争议
明朝,程朱理学盛行,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明朝中期,一位哲学家横空出世,他高举心学的旗帜,反对程朱理学,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此人便是一代奇人王阳明,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文能教育天下英才,武能平等宁王叛乱,可谓文武双全。
王阳明晚年用四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也就是有名的“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
四句教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第一句就在他弟子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历史上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
嘉靖六年(1527)五月,朝廷命王守仁以原官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之乱。临行前夕,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产生了一场辩论。
王畿是个比较激进的人,他说,老师的四句教可能说得不彻底,因为一切都是从心之体来的,既然心之体无善无恶,那么意之动也应该无善无恶,良知也应该无善无恶,格物也应该无善无恶,也就是说一切都无善无恶。
而钱德洪却是个老实人,他说,老师这么说肯定是对的,心体本来没有善恶,但是被私欲所沾染,心体也就有了善恶,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让心体回复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畿曰:“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话头。”德洪曰:“何如?”畿曰:“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毕竟心亦未是无善无恶。”德洪曰:“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今习染既久,觉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复那本体功夫。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王阳明年谱》)
由于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便相约第二天去请教老师。第二天,弟子们在天泉桥畔为老师践行,王畿与钱德洪趁此机会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王阳明说,我就等着你们来问我呢。你们俩都偏于一端了,要相互学习才能互补。
钱德洪说心体沾染了私欲,就有了善恶,这是不对的。心体就像是太虚,虽然太虚中有日月星辰等一切事物,但太虚是无形的,不会被这些东西障蔽。所以钱德洪要学习王畿对本体的领悟。
王畿说心体无善无恶,所以意、知、物都无善无恶,这个见解虽然正确,但是只能自己修行,不能用来指引别人。因为这四句是说跟最聪明的上根之人听的,哪怕颜回在世都不敢说自己是上根之人。其实王阳明是在委婉批评王畿,连颜回都不敢说自己是上根人,那你王畿这一套准备说给谁听呢?所以王畿要学习钱德洪的修行功夫。
王阳明最后说道,你们两个人的见解合到一起就没毛病了,无论是用来教导什么人都可以。你们以后可不能再乱改我的四句教了。
汝中(王畿字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传习录》)
说完这段话,王阳明就启程了,并死在了行军途中。因此王阳明的这段话是他留给弟子们的最终教诲,而这个故事被称为“天泉证道”。
那么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王畿与钱德洪又为何会产生争执?且听居士我细细道来: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当然王阳明有时候也说心之本体至善无恶,因为如果我们依照本心去心事,所作所为都是善的,所以心之本体是至善的。“无善无恶”与“至善无恶”并不矛盾,只是强调了不同的方面,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虽然心之本体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但是我们的意念发动时却既有善念又有恶念。而这正是王畿所质疑的地方,他认为既然心之本体是至善的了,那么我们产生的意念也应该和心体一样至善才对。所以王阳明认为王畿的说法只适合那些上根人,因为上根人一旦领悟到心之本体,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符合心之本体,至善无恶。
但是99.99999%以上的人都做不到这样,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私欲、杂念。那些出自本心的念头是善的,而那些出自私欲的念头是恶的,所以人的意念一动,就有善念、恶念之分。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心体是判别善恶的标准,所以人的意念一动,心体便知道是善念还是恶念。这种觉知能力就是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哪怕是大奸大恶之人也都有这种良知,只是他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所以无法真切的知善知恶。就像一面镜子,本可以清楚地映照出一切事物,然而镜子上逐渐沾满灰尘,昏暗不堪,就看不清楚了,只能照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但镜子还是那面镜子,镜子本身还是明亮的,只是被灰尘遮住了而已。
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并非不知道善恶,只是他们会为自己掩饰,以求心安而已。比如你要问一个惯偷他为什么偷东西,也许他会说是生活所迫,但他绝对不会说是喜欢偷东西。因为他也知道偷东西是一种恶行,所以要为自己掩饰,最后连自己都相信了。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既然人人都有知善知恶的良知,所以修行的方式就很简单了:践行那些善的念头(为善),消除那些恶的念头(去恶)。王阳明说,这种为善去恶的功夫就是格物。
为什么说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呢?首先要理解阳明心学中“物”这一概念的含义。
王阳明说的物,不是指客观事物,而是指意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你想到什么事情,那件事情就是物。你想到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想到“友爱兄弟”,友爱兄弟就是一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传习录》)
王阳明将“格”解释为“正”,格物就是正物,也就是让自己想到的每一“物”符合自己的良知。所以要把那些符合良知的念头付诸实践,即“为善”,将那些不符合良知的念头扼杀在萌芽中,即“去恶”。
久而久之,你的恶念会越来越少,心地越来越光明,就像心中的镜子,虽然沾满了灰尘,但是越擦越亮。最后,人心中的私欲全部被去除了,人的本心也就恢复了彻底的光明。
所以王阳明在临终时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对自己此刻心境的描述。此时的王阳明,心中良知已是完全光明,完全没有一丝私欲遮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