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要懂一点青春期孩子的孤独

这是茵茵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茵茵是个13岁的清秀女孩,她妈妈找到我,是因为她发觉女儿升初中以后,总是闷闷不乐,问她怎么了孩子都说没事。她担心孩子有抑郁倾向,希望我能跟茵茵聊聊,开导开导她。
这是一个怎样女孩呢?
成绩好,多才多艺,乖巧懂事。家庭条件也不错,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小时候做错事父母都是批评教育,从未动手打骂。
茵茵妈妈也联系过班主任,老师表示孩子表现不错,和同学也没什矛盾。
通常茵茵对我的问题回答都是“挺好的”、“没什么特别”、“感觉一般吧”。到了第三次,一段短暂的沉默过后,我说:“刚刚我们虽然在同一间屋子,你坐在我对面,但我感觉我们好像在两个世界......”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后把目光移开。
我接着问:“茵茵,你想到什么了吗?还是有什么想要问我?”
她说想到曾经爸妈带她去看《小王子》的展览,买了很多周边,当时很开心。咨询最后她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小王子孤独吗?”
我们约定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好好聊聊这个故事,也就是在那几次咨询中,她给我读了开篇那段内容。
提到青春期,很多家长都觉得头痛,搞不懂孩子的小脑袋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他们挑战权威,情绪阴晴不定,对你的关心不但不买账,还不知感恩嫌你烦。
很多家长可能想不到,孩子们的身边围着很多人,家长,亲友,老师,同学......可是即便这样,这些孩子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独。

抑郁与孤独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对于抑郁症有了科学的认知。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学者杨文辉等人(2013)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达22.81%。
青少年时期,随着对人际(特别是同伴交往)需求的提升,孤独感也在这个时期凸显。近年来的研究也大多将孤独感作为抑郁的先行因素,且纵向研究更多发现孤独感能更稳定预测抑郁(Qualter, Brown, Munn,&Rotenberg, 2010; Vanhalst, Luyckx, Teppers,&Goossens,2012)。
2019年,欧洲的一项环境风险纵向双胞胎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出生的13到18岁的2232名青少年的孤独感。结果显示:有较多孤独感受的青少年有下列的特征:
  • 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 更频繁地从事危险行为。
  • 使用更多的消极策略来应对压力。
  • 经历更多的欺凌和社会孤立事件。
  • 青少年的孤独似乎与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背景无关。

孤独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

2018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和英国三所大学,以及一家医疗主题博物馆(Wellcome Collection)联合主持一项“孤独实验(The Loneliness Experiment)”项目,在全球范围调查人们关于孤独的心理感受。
共有来自23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0人参与,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针对孤独现象的调查。十月份,BBC发布了调查结果。项目发起人Claudia Hammond总结了5个关于孤独的真相。
① 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16-24岁的人比任何其他年龄组都更经常更强烈的体验到孤独,这种模式在每个国家都类似。
② 孤独的人社交技能并不差。研究认为,孤独感高的人不是社交技能差,只是难以应对社交场合中的焦虑,而不想去社交。
③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因为孤独而感到羞愧,因此也更容易去隐瞒自己的孤独感,不过羞愧感会随年纪增长而降低。
④ 常常感到孤独的人更具同理心。调查显示,在生理疼痛方面,孤独的人和不容易孤独的人在同理心方面差别不大。在社会疼痛方面(比如遭到排挤、被霸凌、感情受挫),容易孤独的人具有更强的同理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体会过类似的痛苦,因此对相同处境的人更有同理心。
⑤ 积极独处的人并不一定孤独。超过80%的人表示自己喜欢独处,一个人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他们中的30%表示,独处久了也会感到孤独。
可见独处可能是建设性的,只要青少年独处的时间不要太多就行。
在此之前,Larson(1994)在对青少年的观察研究中也发现:经过漫长的一天,青少年的情绪被同伴、老师和家庭成员左右,用一段时间去反省、重组和探索来整理情绪,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帮助孩子应对孤独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同伴的认可,也需要成人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与他们自己、与其他人、与这个世界的联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孤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座孤岛。

随着孩子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他们谈谈。具体而言,大人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尝试这样一些方法:

和你一样 李宇春 - N+1 Evolution

谢谢你读到这里,

愿这个世界上多一个懂他们的大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