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萨兰达记

题记:萨兰达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与希腊科孚隔海相望。因地理位置独特,风光怡人,每年夏秋季,无数拥趸从世界各地赶来,让这条旅游线路非常火爆,也给当地人带来巨大收益。目前项目工期比较胶着吃紧,通常需要员工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最早来项目的人,已经有一年多,无论是身体疲劳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处在临界点。项目部考虑后续还需高强度的赶工期,现在必须给大家松松绷紧的神经和筋骨,决定分批次安排人员到萨兰达度假休息三日游。
阿尔巴尼亚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降雨量充沛。由于工业不发达,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保持空气清新,在低臭氧含量上得到国际组织评比几近满分的99.1。环境质量在东欧及中亚地区排名第二。
萨兰达城市好玩吗?那是怎样的一个传说?我带着疑问和向往,开启萨兰达三日游。2009年7月9日,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星期四。根据时间约定,准备下午一点钟出发。大家左等右等,超时了也不见司机开车过来接应。想到此去萨兰达路途有400多公司,要5-6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中途要停车游览,时间是很紧迫的,因此大伙都心急如焚。赶紧催促翻译柴大姐打司机电话问问。通过电话才得知,原来司机洗好车回山,想抄近路,可没料到车轮深陷泥坑里,进退都动弹不得。无奈之下,电话通知这边叫一辆车,下山去牵引,把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一阵折腾下来,车终于拉出来开到项目部,时间已是两点多。我心里开始咒骂中午那阵大雷雨,让山路变得泥泞难行。从地图上看,萨兰达是阿尔巴尼亚最南端的城市。
好不容易坐上车,下了山,开到克鲁亚镇食品批发部,购买10箱瓶装矿泉水,放到车尾。车往前行驶一段路,司机说要洗车,停靠路边的洗车棚里。等洗好车子出发,已是三点一刻钟。白白损失2个小时,能看多少风景啊。
当车子穿过都拉斯市区,往东开时视野越来越开阔,这儿大概就是阿尔巴尼亚的平原地区,有种一马平川感觉。车子呜呜向前奔驰,没人开口说话,大家的眼睛都从窗口向外看,在观赏外面的风景。远处一抹黛色的山脉,看起来比较模糊,可能距离远的原故。近处,除了零星种的玉米地,其它都是荒废田,长满了杂草。玉米株长得青翠,比人还高,上面已经结了小苞,挂着银灰色的须。路边瓜摊不时闪过车窗,看上去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还有买烤玉米棒子的小孩,一手拿焦嫩的玉米棒,一手向车子招手示意。有时还有马车或驴车,迎面而过。在离卡瓦亚城大约有四公里的地方,还看见老式火车,只有五节车厢,其中一节车厢挤着一群小孩。火车头是我从没见过的,大约年代已久,看上去非常简陋,就像是在看古董展示。
车行一个小时左右,绕过卡瓦亚城,车子拐入阿国的南北大道,四车道变成八车道。老司机猛踩油门,加速行驶,车身有轻微的抖动,感觉车速像离箭似前窜。当车子过了费里的莱瓦尼,平原消失了,开始进入山区。道路也窄了,变成两车道,路边景色也跟着变换,一会是满山坡的橄榄树林,一会是路边柳树成荫,一会儿是无人居住的崎岖山路。
到达发罗拉城,将近晚上七点。车子进入发罗拉市,在一个弯道上被交警拦下,好像是因为拐弯违章。之前我听过别人给我提示,说阿国警察比较腐败,要小心被他们敲诈。这一路来,车子都被交警拦了四次,每次翻译和司机解释说,车上坐的中国人是来支援我国重点工程。这招还真管用,最后都有惊无险安然过关,但这次任凭司机怎么解释都无效,最后还是被开单罚款两千列克才放行。
发罗拉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发罗拉湾内,外有长而突出的半岛及位于湾口的萨斯尼岛,是阿尔巴尼亚第二大海港,城市人口5.8万,是弗洛尔区首府。据翻译介绍,发罗拉古名为奥隆(Aulon),因凯撒与庞培之战场而闻名于世,后为东罗马帝国及土耳其所占领。1912年发罗拉在此宣告阿尔巴尼亚独立,故得名。两次大战期间两度被意大利占领。战后为苏联海军基地至1961年。该市现有渔场、罐头工厂、酒坊和橄榄油提炼厂等,附近还盛产天然沥青。
发罗拉城市位于海边,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沙滩海滨浴场,游人如织,景色怡人。因为时间关系,为了结省时间赶路,我们只得取消去海滩玩的原计划,只在发罗拉市区广场停留二十分钟,让大家和广场上英雄雕塑前合影留念。大家拍完照上车,出了发罗拉市区,车子就进入盘山公路。一边是山,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一边是海,一望无垠梦幻的蓝。车随路转,大海的美丽景色,使人目不暇接。后来实在受不海的诱惑,就叫司机停车(共计两次一次在海湾里,一次在山峰上),大家下车一饱眼福。有像机的掏像机,没有像机就拿手机,对着蔚蓝的海取景,一阵猛拍留影合照作记念。直到都心满意足为止,才肯上车继续前行。
车子翻过圣伊利亚山峰,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司机把车开下山进入泽尔米乌,停在一个叫危莱闵海边餐馆,准备用晚餐。由于我们有15人,点好多的主食和甜点,把餐馆厨师忙坏了。在等开饭时间里,耐不住寂寞的人,就走到沙滩上去拍照,其实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海面看去黑漆漆的,只有借着附近游船上昏暗的灯光,隐约能看见海水荡漾的波光。我拍了两张夜景,查看拍摄效果,除了看见散光灯照的一块白,其余皆是一片黑色,背景啥也看不到。等了四五十分钟后,服务生才把我们要的意大利面和米饭,端了上来。可能是真饿了,大家西哩哗啦拿起餐具,就吃了起来。并把后面上了的两份烤肉、两份比萨饼和三份海红,风卷残云式一扫而光。吃完饭看时间,已经是十点多钟。此处到萨兰达,还有3个小时的路程,时候不早了,我不停地催促同事们坐上车走人。车窗外一片漆黑,临海风景是无法看了,只能闭上眼睛养神。由于行走都在盘山公路上,弯道多又急,在车子左拐右弯之下,有3人晕车忍不呕吐起来,幸好车上带着塑料袋,才不至于弄脏车。司机一见有人晕吐,就立刻停车,让人下车吸吸新鲜空气(换换气)。就这样一路开开停停,大家都感到有些犯困,心里头希望能快点到萨兰达城。迷糊之中,直到看见远处一片长长的灯火,司机说那就是萨兰达市,才定下心。虽然看见灯光,车子却开了二十分钟的才到达。
宾馆是事先预定好的,在途中已估计到晚上八点赶不到,所以早就给服务台打过联系电话,要求务必留住床位。我们的车到达宾馆时,已是深夜过半,当我们一干人下车,拖着疲惫身体进入酒店,翻译上前对宾馆老板说明情况后,也没有进行登记手续,他拿出八把房门钥匙就塞给我们。我和阿国司机住一个房,放下行李,我就去浴室冲个凉。洗完澡,我走到阳台上,坐在躺椅里,看宾馆外面的夜景。阳台是面向大海,看着宽阔的大海,海水在灯光下荡漾,我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接一个向岸边涌来,不停地拍打海岸线,发出沙沙声响,听在耳里不觉得吵,反而感到悦耳。宾馆后园有一长方形的游泳池,里面蓄的是淡水,呈现蓝莹莹颜色。池边立着一排遮阳伞,每个伞下都放置两张躺椅,供游人休息。游泳池外面走几步就到海边。海对面万家灯火处,就是希腊的科孚岛。查阅资料得知,马蹄形的萨兰达距科孚岛仅有一箭之遥(38海里),是希腊进入阿尔巴尼亚的好地方。科孚岛位于希腊西部伊奥尼亚海,是伊奥尼亚海的第二大岛,也是群岛中最闪亮的明珠。科孚岛面积580平方公里,岛长58公里,最宽处27公里。看着看着,感觉眼皮沉沉的,我就回屋上床睡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钟,在用完酒店免费提供的早餐之后,我们按原计划路线,上午先去布特林特古遗址参观,下午再去萨米拉海边游泳。
布特林特(Butrint)占据科孚岛海峡和布特林特湖之间的小半岛,自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它是阿国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是现今巴尔干地区最好也是面积最大的古城遗址,令人惊叹不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特林特的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特林特遗址位于城南18公里,我们的车行了半小时,就到了公园门口。停车场已经停泊许多的车子,看来此处观光的人也不少。门票价格七百列克一张。买好票后,又花了两千列克雇用一名女导游,我们就进入园里去参观起来。
每个遗址景点,都塑立一块写着阿文的简介牌。通过导游小姐的陆续介绍,我们得知一些古遗址的历史传奇。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断墙残亘,石柱和旧炮台,原来都有不一般的经历。相传,布特林特为特洛伊人所建造,但现在还未发现相关的有力证据。布特林特城中残存着许多宏伟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遗址,分别代表该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在离科福岛不到十公里远的地方,布特林特通过维崴维运河(自布特林特湖流向爱奥尼亚海)与地中海相连。临海靠湖、气候宜人、优美的田园风光,这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古代的建筑师充分利用这些优点,把布特林特建成了古代重要的海运、商贸基地,使布特林特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城市人口约1万。公元2世纪,布特林特并入罗马帝国版图后,城中陆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建筑,包括3座喷泉和3座公共浴场,装饰着镶嵌板的室内竞技场等,最引人注目的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修建的高架引水渠。公元5世纪至6世纪,布特林特开始了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基督教的传播给古城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堂和洗礼堂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建筑。三廊式长方形教堂建在长31米、宽22.5米的地基上,是早期基督教堂的典型代表之一。洗礼堂是地中海地区最美的建筑遗址之一,16根花岗岩圆柱以洗礼盘我中心排列成同心圆,地板上铺有漂亮的镶嵌板。由于后来公元11世纪诺尔曼人的入侵,以及公元12世纪的大地震,再加上公元14世纪传染病的流行,使得岛上居民纷纷逃离,布特林特城渐渐走向衰败,在一副荒凉中被人慢慢遗忘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意大利考古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活动,在1928年至1941年间,地表被清理了一遍,古城遗迹终于重见天日了。在阿尔巴尼亚解放以后,阿尔巴尼亚考古学家开展了更多的发掘活动,古城堡、卫城、古集市、神庙、公共浴室以及私人住宅纷纷出土。在考古学家神奇的工作下,古城几乎完整无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布特林特是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就是殖民者侵占的目标,它先后成为希腊殖民地,罗马人的城市和主教管辖区,随后是拜占庭统治的繁荣时期,接着又被威尼斯人占领。就是现在,也能从当时建成的坚固的城墙上,可以看出布特林特城已具备相当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由于1997年初国内骚乱中遗址博物馆被抢劫,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此遗址长期缺乏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感到忧虑,于1997年把布特林特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古迹,尤其是看遗址废墟,如果你不去了解它的过去历史,充其量你只停留在看的层面上。看树林,看山上风景,看那些断墙断柱,长满青苔的石头,会让你觉得乏味无趣。因为你没有真正去欣赏它,你只有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演变过程,把自己浸润置身于人文感悟中,才使你感到十分有趣,感到非常有意义,因为你已经读懂了这些废墟的内涵。
当我们来到卫城山脚,映入眼帘是很大一片建筑群废墟,钻过扇圆形的石门,中间像个圆形舞台,地面呈土黄色,铺着方块形石板,边上还有对称的小水池,两边都有很高的台阶像是看台,引人注目。导游小姐介绍说,这儿就是圆形剧场。据考证圆形剧场建于公元前3世纪,它见证了城市的昌盛,反映这座城市繁荣时期的生活。剧场拥有25行座位,能容纳1500名观众。两侧有两座神庙所环绕,其中一座是纪念阿斯克勒匹俄斯(古希腊药神)而修建的。
2005年阿国选美女活动,就曾放在这儿举办过。可惜看不出神庙当初的原貌,只有七横八竖的断墙残壁。也许上面还刻着碑文,但我们都不识阿文,只好不看了。我们一路走马观花式浏览,沿着古老的城墙拾阶而上,七转八绕就上了山顶。山顶本是座卫城,为雄伟的石头墙所环绕。石墙的有些地方高达两米,宽3点五米。几个世纪以来,城墙一直忠贞地保卫着布特林特城,但它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在公元前二世纪,古罗马军团在亚德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海岸登陆,在强攻下,这些巨大的城墙失去了它的功效。从山顶往下俯视,整个山城三面环水,湖水像一条蓝带绕城而过。满城绿树葱茏,林中鸟语花香,远处的海、山都显得那样的幽静而深邃。果然是个天造地设的美丽城市。山顶有古炮台,大家争相合影。山顶还有间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考古学家在这儿发掘出的部分古董文物,如圆盘、花瓶、陶瓷蜡烛台,还有雕像,其中包括“布特林特神”,它那近乎完美的造型似乎成了古希腊人心目中理想的形体美的化身。瓶瓶罐罐看上去是通过人工拼装而成的,雕像有缺头断臂少腿的,还有许多古人的手工艺品,有的制作非常精美。馆里不允许拍照,在一个管理员看不见的角落,见到别人在偷拍,我也拍拿出像机,对一尊没头的塑像,按下了快门。
等我们走出布特林特园门,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半钟,我们在里面已经逛了近三小时。天气比较严热,刚来的时候还下雨,这会儿却烈日当空,酷暑难熬。有人开始催促去海边游泳,大家赶紧坐上车,让司机开往萨米拉海边浴场。

萨米拉(Ksamili)海滨浴场,位于萨兰达市以南的17公里处,这儿的海滩比市区海滩更加迷人。因为这里有四座长满绿树的小岛,可以游泳到达。时间己经到中午用餐,但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待在海滩上,大家一致同意省去这顿午餐。但我却提议,游泳也需要充沛的体力,饿着肚子咋行啊!不如找个超市,买点零食充充饥吧?车开到海边村庄,路边就有家超市,门面不大,存货倒不少,只是难找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的速食品。最后我只挑选一包熟花生米,付了150列克。正巧离超市不远之处,还有买泳衣的店,没有带游泳衣人,都去买了。
车开到了海滩边,停靠站车满为患,差点就找不到停车地方。转来转去才看见个小空隙,车正好能停进去。下车一看,来海滩游泳的人可不少啊!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中国人来这里,海滩上的人,几乎都把目光投向我们看。带阿语翻译就是方便,经热心的柴大姐和浴场老板唧哩咕噜了一阵,弄清租伞租椅的价格:四百列克一把伞两张躺椅,不用买门票。由于项目部有明文规定,除了门票外,其它开销得自己承担。好在价格也不贵,两人拼租一人就200列克,无所谓啦。换好游泳衣,下到海里,感觉海水有些凉。我是头次下海,见到蓝汪汪的海水,心里特别开心。怕脚抽筋,我活动一下手脚的关节,用手粘海水拍了拍胸口,就一个鲤鱼跃身,扑入深蓝色的海里。呵呵!感觉不错啊。我从小在乡村长大,出门就见河,玩得一身好水性。何况海水的浮力大,我即可以躺睡在水面上,也能够举起双手,站在深水中而不沉,这技巧在老家叫它踩水花,全凭脚的活动来平衡身体。至于碟泳、仰泳、自由泳等技巧更是不在话下。在海里游泳,不像在家乡河里游得那样自在。因为海里有浪,一个接一个来,不小心就会呛水,海水入嘴里有咸又苦的,我很不习惯和适应。可能是年龄或是缺乏锻炼的原因,我游到对面小岛,大约是60米的距离吧,就感觉四肢乏力,再也无力回游。后来还是搭水上小游船回岸。在上岸休息时间中,我开始观察四边风景。有人告诉我,在海滨晒太阳,太阳镜是必备的。不光是防紫外线,而是你可以尽情透过墨镜,看沙滩任何一个美女,任何一个部位,而人家不知你在看什么。只可惜我走得匆忙,忘了带,看美女不能太放肆,一敝而过之。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
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躺在沙滩椅上,看着宝石一样蓝的伊奥尼亚海,波浪起伏;看着穿比基尼姑娘姗姗而过;看着孩子在阳光下的沙滩上追逐;看着一个女人和孩子在筑沙堡,他们的轮廓线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我心里涌起一种难得的放松和喜悦,使我有一种非常的感动。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诗:“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客乡是故乡。我正在沉思着,司机利敏却把我拉起来,邀我下海去了。这时,我看见柴大姐已经游到对岸小岛,让我很吃惊。我不知道柴大姐的确切年龄,我寻思大概是年过半百了吧。想不到她的体能这么好,水性也不错,此时才让我体会到了“巾帼不输须眉”这句话的意义。面对大海,尤其是看上去很干净的大海,我看没人不喜欢它。大家都玩得很尽兴,情绪高昂,不知不觉时间过了6点钟。该回了,我催促各人收拾好自己行装,坐上车打道回宾馆。
回到宾馆,休息一个多小时,有人提议去萨兰达市中心走走,顺便找个饭馆吃顿饱饭,得到大伙儿一致响应。于是,就坐车拐个弯,来到了所谓的市中心,其实就是一条靠海滩的步行街。和国内一般的步行街一样,有很多餐馆和商店,也有许多各式的小摊贩,早已支起摊位,向过往的行人兜售他们的东西。步行街上的人很多,尤其是入夜,这儿很热闹,可能就是萨兰达夜市最热闹的场所。萨兰达城市房屋依山傍海而建,因有弯曲的海湾,呈S型带状分布。城市规模不大,没有什么的高层建筑,楼房大多在三四层之间,最高不超过六层。后山光秃秃的,只有半山腰有些稀稀落落的松树、橄榄之类的树。山顶有个小城堡,因为时间不够用,所以也就没上去游览。夜幕降临,城市亮起了万家灯火。步行街的灯光,最为华丽耀眼。我和翻译柴姐、司机利敏和一个同事,此时坐在海边餐馆二楼上,看着倒映海湾里城市夜景,小船在蓝色的海面上轻摇,人们迈着悠闲的步子来回散步。海风徐徐习来,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空气中还弥漫着烤肉的香味,感觉非常美妙。我想,萨兰达之旅将会成为我最难忘的记忆,我以后会想念她。
用完丰盛的晚餐,下楼后往回走,看表已经十点钟。此时步在行街举行的露天音乐会,还没有结束,听音乐会的人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也许因为下午游泳很累,总感觉双腿发软。只站了一会儿,便分开人群挤了出来,回到宾馆休息。
第三早上,我与柴大姐到服务台结住宿费,因店家提供的税务发票不符,就为开发票一事,电话打来打去联系,花去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到10点钟结好帐,才整装发车,一路奔向蓝眼睛泉风景点。

蓝眼睛泉(Syri i Kalter)位于萨兰达以东15公里处,阿南部德尔维纳地区的丛山密林之中,是阿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整个风景区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区内的一处泉眼常年清泉不断,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宝石般的蓝色。一泓梦幻般幽蓝的清泉,四周边缘呈铁青色,正像人眼的虹膜。涓涓泉水流入Bistrica河,并且深不可测。
车到达蓝眼睛泉门口,时间还不到十点半钟。进山的大门,就建在蓄水大堤上。有一间岗哨,由两名腰间别着手枪便衣保安收取门票。票价很便宜,才50列克一张。可能山中的溪流很大,拦河大坝里的蓄水,已形成方圆几里大一个深蓝色的湖。湖水是下游发电厂的水源,坝底有一条较宽的引水渠,一直通往水利发电厂。
当车子进入到山坳景区,你就能感觉一阵阵清凉,扑面而来。凉爽之气,洗去一路来的暑热和疲顿。下了车,我们直径往深谷里走,只见一条小溪,从深山里潺潺流出。水清见底,水流急而大。这里到处是参天大树,是那种用双手才能合抱住的大树。高大的树冠,绿荫遮日。走到现有开发出来的景点尽头,绿树掩映从中,看见了色彩鲜艳的亭台楼阁,那是两个装饰风格不同的咖啡馆。可能游客不多,穿戴一身工整的服务生,就站在门口待客目视我们。可是我们一干人只顾欣赏风景,脚步不停,像机闪个不停,每个人都感到惊叹,风光美丽尤如人间仙境。当来到座落在山溪缠绕的地中间,有一米见方的圆形水池,用鹅卵石砌成,清水四处流溢,形成圆形小瀑布。绕过水池,走上台阶,前面是一排小木房。个个都用木头板和树皮搭成的房子,造型独特,装饰非常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供给情侣们的爱巢,享受二人世界休闲时光。再往上是山道,还未开发出来,走不通,只好顺着山边小路往下走。
穿过一片树林,就来到蓝眼睛泉的泉眼处。泉眼其实是一个圆形深坑,也可以称之为潭,面积大约十个多平米。泉水是从山底里往外涌的,喷水量很大,因为泉眼里水波翻滚,发出哗哗声响,象煮沸的水。据景点碑文记载,为探明泉眼深度,潜水员下潜到五十米后,就再也潜不下去了,只能说是深不见底。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水的颜色怎么会那么蓝?而且是蓝的不一般,这是怎样一种蓝啊!它比蓝色的天要深,比蓝色的海要纯净,我似乎找不出可以形容它的词,只能用蓝宝石来形容,才能表达出我对它神迷心醉的喜爱。也不知水里面含有什么成分的元素,我找来个矿泉水空瓶,从泉流中灌满了水,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泉水入口感觉冰凉,还有点甜。见我带头,其他人也学我的样,接了一瓶又一瓶。从泉眼流出一股大水,直冲而下,形成一条常流不息的小溪,往下流不到半里处,与另两股山水汇合一起,又形成比溪大一点的河,最终注入到蓄水湖。因为泉眼是圆的,水是蓝的,由此而得名“蓝眼睛泉”,果然名不虚传。蓝色的水一路弯弯曲曲前流,一直到湖口这段,都没有改变颜色。蓝色依然如故,连水中的草和石子,看上去都是蓝的。
入湖口处的河面很宽,约有二十多米宽。这儿水质也是清澈见底,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发出蓝晶晶的光彩。此处也有两家和上游一样咖啡馆,红屋子在绿树丛林显得分外耀眼。湖边搭了一排遮阳帐篷,帐下摆放一张小桌和四条椅子。由于泉水的水温低,只有9-10摄氏度,凉意袭人,加上树荫敝日的关系,虽然烈日当空,却感觉不到热,反觉得神清气爽。于是,我们玩累了就坐下来歇歇脚。即然坐下来占位,就得消费。有人要了咖啡,也有人叫可乐等饮料的。大家一边悠闲喝着饮品,一边对纯净的湖水品头论足。当然,你还可以在这儿的大橡树下享用午餐。头顶树枝上,鸟啼蝉鸣,脚边小河清水绕足,清山秀水,环境幽雅。湖区深水处可以垂钓,也可以租个橡皮艇,放荡湖面,欣赏湖光山色。这儿的确是盛夏休假最佳的选择。有个小插曲,可能大家都没有坐过皮筏艇,皮质软不溜秋的,几个人尝试一下都不敢上去。只有李工胆子大,上去后没有平衡好身体重心,皮艇一倾,差点翻入湖中,幸好岸上人没有放开缆绳,否则落水的滋味不好受,水温冰冰凉,肯定冻的不行。不过他坐稳以后,熟练地划动双桨,驱动皮艇前进,在柳树下转了个来回,挺让人眼馋。望着湖水,我在想。圈蓝眼泉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我们一直玩到12点40分,看看天色不早,恋恋不舍地起程,因为还要去下一个景点浏览,那就是:吉诺卡斯特城堡。
离开蓝眼睛泉,进入到崇山峻岭之间。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岭。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少,也许这里是阿国偏僻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车子一路翻山越岭,朝着吉诺卡斯特城方向驶去。我们坐在车上,眼睛不停朝两边张望,领略到了阿国山区不同地方的特色景观。比如有些村庄的房子,居住在不通车的半山腰上,让人想不出是什么原因,会把房屋建到那么高的地方,而且好像还是楼房。也许是村民们就地取材,用石头、石板和木料筑成的。据说,经常有人翻山过去,偷渡到希腊,因山那边就是希腊的土地。车出了萨兰达地界,进到一个叫穆济纳的地方。就在车子翻越最后一个山岭时,将到山腰时,透过车窗看见有座山,生得很奇特。据说是地震造成的断层。山上不见长树,连草也长不多。整座山都是片状的岩层,成45度(或是大于45度)角度斜线,从山顶一直拖到山脚,而且是一轮叠一轮,远看像长着一片片鱼鳞,不得不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制造出如此巨大的杰作。俯视山脚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空旷的田野,那被农田的路和坑基,切割得星如棋布,阡陌纵横交错,好一派田园风光。车开到一个叉路口,往东一条是去希腊边境,往西便是我们要去吉诺卡斯特城的路。
也许修建的是跨国公路,路况很好,车少路宽又直。司机开车很快,路边的树景,向后飞倒而去。大约在两点二十分,车子开到了吉诺卡斯特城。站在下面,仰头就能看到古城堡巍峨的英姿,那是古堡高耸的城墙。

吉诺卡斯特(阿尔巴尼亚语:Gjirokastër)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是吉诺卡斯特州的首府。该城始建于公元四世纪,也是阿尔巴尼亚保存较为完好的最古老和最具特色的一座城市,200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它也是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故乡,还是电影《宁死不屈》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和拍摄地点。吉诺卡斯特有公路通发罗拉,。南部商业中心。近郊盛产褐煤,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烟草、皮革、纺织和食品等工业。有中世纪城堡、清真寺、教堂和博物馆等游览地。
吉诺卡斯特城被人誉之为“石头城”,那是因为当地居民,用石块依山建起了房屋和街道,用岩石片取代瓦片铺设屋顶,形成了当地民居建筑一大特色,这座城市因此得名“石头城”。从高处俯视城区,看到那一幢幢用石头搭建的房子,你没法子不发出赞叹声。选好角度,把石头城市作背景留念,大家趋之若鹜地上前,摆好POPS,,频频按下快门。位于城市最高处的吉诺卡斯特古堡,据说它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山地军事要塞之一。沿着铺石板路往上走,头顶烈日,每个人都爬得汗流浃背,衣裳湿透。等进了城堡门,里面光线阴暗,但感觉好凉爽。门票200列克一张,买了票后大家作鸟散四去,自由浏览。在城堡中心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两排老式旧大炮。据导游说,东面是意大利制造,西面是德国炮。城堡拥有88门大炮,城墙厚8米,均用巨石砌成。城堡内建成了国家兵器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的枪支、大炮、坦克等兵器。其中,还陈设了一些反法西斯战争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因不想耽误时间,管理员曾问起我看不看博物馆,被我们婉拒。
城堡上竖起的钟楼是游人必赏的景观,它的建筑风格形似教堂,与“石头城”的整体色调浑然一体。据说钟声一响,可传遍全城,令人闻之肃然起敬。在古城堡上还有一处现代景点,吸引大批游人来这里争相留影。据司机利敏介绍,这是一架五六十年代,被阿尔巴亚迫降的美军侦察机。阿尔巴尼亚人喜欢跟飞机照相,或许是为了体验一下自豪感吧。司机的一席话,引得大家纷纷上前合影留念。登上城堡的最高处,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但整座吉诺卡斯特古城尽览无余,还能欣赏到远处绵延壮丽的山脉。
这是我想起我在中学时期,看过的一本阿尔巴尼亚作家写的小说《城堡》,作家叫啥名记不清了,记得故事内容是这样的。15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将阿尔巴尼亚的一座城堡团团围住,欲逼迫城里的人缴械投降。当他们发现,软硬兼施的手腕,“朋友”的中间拉拢都不能奏效,于是决定向城堡发起攻击。先用大炮狂轰一番,然后便向城堡猛烈冲击,但他们失败了。敌兵指挥官不肯善罢甘休!他们又派骑兵攻城。与此同时,工兵也采取攻势,挖了一条暗沟,妄图到城堡内部瓦解对方,以实现夺城的梦想。可是,由于城堡里的阿尔巴尼亚人保持高度的警惕,敌人的这一计划也落了空。凶恶的奥斯曼进犯者又采取断绝水源的罪恶行动,向阿尔巴尼亚人施压。坚强的阿尔巴尼亚人节约使用每一滴水,誓死不向敌人屈服。残暴的敌人开始用新式武器,然而,这一招也以失败而告终。气急败坏的奥斯曼侵略者发起了总攻。攻城最终也未得逞,敌军总司令以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侵略行径。狼狈不堪的敌兵丢盔弃甲,仓皇鼠窜。乔治·卡斯特辽特·斯坎德培(1405-1468)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曾领导全国人民同野蛮的力量超过阿尔巴尼亚几十倍的奥斯曼土耳其侵略者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恩格斯曾评价说:是斯坎德培的利剑阻挡了奥斯曼土耳其对欧洲的进犯,保卫了欧洲的文明。
此时,我站在古朴而泛青色的城墙上,放眼望去一片断亘残痕,艾草丛生,显得那么空荡。只有墙角或草丛里,芙蓉树不甘示弱探身而出,婷婷玉立,袅娜生姿的粉红色花朵,迎风搖曳。我试着闭上眼睛暝思,幻想回到古堡从前辉煌的岁月,《城堡》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地闪现在我脑海,我仿佛听见古堡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呐喊声,英雄斯坎德培正带领他的子民,和土耳其强盗浴血奋战,城堡里每个的脸上都露出坚毅眼神…….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车子停放不开,这几点千万要注意,好多司机不知道

    车子停放不开,这几点千万要注意,好多司机不知道

  • 阿尔巴尼亚2

    w1册第3页第2行,实寄封:第17页第1行. p. 3 p. 17

  • 【1962】阿尔巴尼亚独立50周年(纪2)

    【1962】阿尔巴尼亚独立50周年(纪2)

  • 原来阿尔巴尼亚藏着这么多美丽的景色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北马其顿共和国,北接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的国旗很特别,红色的背景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鹰.这只雄鹰是民 ...

  • 行走丨庐州记

    源于"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大展这次集中国内十家博物馆藏渐江书画汇聚合肥,招惹我来到比杭州南京还远一点点的省城庐州. 合肥(庐州),一面古色古香,一面摩登时尚.大概就是这样一座 ...

  • 行走丨种云记(组章)

    [种云记] 白云从箐沟升起来 漫过酒碗 此时,我在坪子村 与张老汉算脱贫帐 盖小洋楼,补助六万 自来水免费架到家 孙子享受雨露计划 补助了两千四百元 去年,他媳妇住院报销了八千元 走在家门口新修的水泥 ...

  • 行走丨西雁随记

    温州有东.南.西.北雁,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经典.西雁,也令人怦然心动. [纸山云] 这座雕塑 是纸堆的.石垒的 还是崎云山的云朵在堆砌 可否取个新名叫"西雁叠翠" 灰白的纸层中 ...

  • 行走丨2020年珍记

    [一月] 吃惊来得特别迅速 引得恐惧强有力的渗透 众多的目光四下寻找淡定的笑容 [二月] 阳光还从天空直射下来 阴影逃遁  满城紧张 天使的行动给空街道以慰藉 放得下相聚之情 戴上口罩制造陌生感   ...

  • 何敬民丨登黄鹤楼记(行走散文)

    初夏六月,因俗务赴武汉,且须盘桓数日.我素喜游历,又是首度来汉,早早便思忖着,倘若事毕或忙中得闲,定然要顺便赏景览胜,品玩一番,也算不虚此行. 黄鹤楼位于武昌城西的蛇山之上.其山势蜿蜒绵亘,形似伏蛇, ...

  • 行走丨云门传奇:刘基过普济寺与清远楼记

    一早,普济寺小和尚慧可随师父砥上人,在大殿做完两堂早课后,起身,便听师父吩咐道:"慧可,你待早膳后,速去清远楼准备些茶点,今日有客人来临." "知道了,师父!" ...

  • 行走丨北川羌城掠影

    初到北川,有一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北川新县城是一个具有羌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地方, 高耸入云的羌碉,婉转悠扬的羌笛,色彩绚丽的羌绣,热情奔放的羌族舞蹈,甘洌醇香的青稞咂(zā)酒,无不显示出其独特 ...

  • 【西散原创】汪云飞作品丨砍柴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一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 ...

  • 行走丨十里香

    洪洞县恒富大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在县城的北面.早晨六点,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是初夏的太阳,你走出尚客优酒店大门的时候,就感觉到阳光的热度. 迎着太阳,你走在人行道上.小县城还没有完全苏醒,很少的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