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原来要这样捂才对?
春捂秋冻
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人们跟自然相处
得出的养生经验
有的人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
甚至嗤之以鼻
有的人虽不懂但却笃信
有的人不懂却也不反对
选择美丽动人
亦或是健康快乐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但这并不能影响
“春捂秋冻”
做为一个经典的养生法则
被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就来详解一下
这其中的道理
和关于“春捂”的各种问题
春捂秋冻有什么道理?
《黄帝内经》中说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千字文》中又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记载。古人高度概括的话里把四季轮转的阴阳更替消长过程都涵盖了进去。
【春生】
一年之计始于春,经过一冬天的寒冷,自然界万物在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开始逐渐苏醒、萌发,呈现出一种向上向外的生发状态。因此,我们说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简称“春发”或“春生”。
【夏长】
经过春三月的生发,自然界万物的阳气发散在外,阳气旺盛。于是,自然界呈现出繁盛、茂盛、热烈、活跃的状态。万物在此时阳气长到了极点,所以又简称“夏长”。
【秋收】
到了秋季,气温逐渐转凉,也意味着阴气逐渐旺盛,阳气开始收敛。自然界则呈现出果实丰收、植物凋黄,万物开始肃降凋零。因此,秋季就是阳气收敛的季节,简称 “秋收”。
【冬藏】
入冬则万物寂静蛰伏,一切繁华归于平静。此时,看似毫无生机,实则阳气内藏休养生息。因此,冬季为阳气闭藏的季节,简称“冬藏”。
【春捂秋冻】
而春秋两季,正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过度阶段,都处于寒和热之间。冬季到春季,是阳气逐渐生发的时候,但冬季的寒冷仍未彻底退去。
此时,如果过早的换上薄衣服便会受寒而伤了阳气,同时使肌肤腠理闭塞而影响阳气生发。因此,春季适当的“捂”可以帮助身体阳气顺利生发。
而秋季则相反,夏季的炎热仍未退去。适当的冻一下,可以让肌肤腠理紧密,而帮助身体阳气的“收敛”。
所以,一个小小的“春捂秋冻”便已包含了季节养生的精髓,这也是“天人合一”最朴素的体现。
怎样“春捂”?
说起“捂”,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穿厚点。但是,问题就来了,多厚算厚?捂到什么程度?每个人体质不同,对寒热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所以“捂”的程度自然也不同。
当你觉得自己穿的衣服足够让周身及四肢温暖,甚至达到稍活动一下就可以微微冒汗,这算“捂”够了。
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出汗,应该以背部不出汗又周身温暖为度。所以,捂的程度是以自身感受为准的,而不是穿几件衣服。
北方的初春还会有倒春寒,寒意十足,所以“春捂”就更重要了。但随着气温上升,到了暮春时节,一天里你都觉得周身温暖的时候,就不必再捂着了。
而随着方位的南移,温度也是逐渐上升的。南方的朋友则更应该灵活处理,尤其初春的早晚还是有必要“捂”的。
身在北方的我,每次早晨走在大街上看到露着脚脖子的美女们走过时,我都忍不住想把她裤腿往下拽拽……
三阴交
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汇处在这儿啊。
输12
人们往往在疾病还没到来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很强大的。但养生的意义往往就是在于,防止你生病时看到更孱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