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四河水注考略.下(修订稿20200208)
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1]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四黄河流域所涉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黄河流域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
The Yellow River of《Shui Jing Zhu[1]》
Yangniansheng
Abstract: 《Shui Jing·He Shui Zh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ocum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three-level and two-dimensionalmethod", that is, the macro level focuses on multiple comparison andinspection from the time dimension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cords (in viewof the fuzziness of the literature records); the meso level focuses on theorientation verification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with the help of Baidu map,Google Earth and other tools; the micro level focuses on the detailedexplo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data andfield surve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ime and spacedimens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macro, meso and micro, this paper focuses on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the Yellow River in Volume IV of《Shui Jing Zhu》. It is hoped that we cando our best to restore and prote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1]备注:“三层二维法”系笔者独创的系统考证方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详拙作《<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流域新考兼与复旦李晓杰老师的商榷交流》)
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水北流,迳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不如之翟。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西征赋》曰: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谓此亭也。谷水又北流入于河。
石堤山,《隋志》,宏农县有石堤山。《寰宇记》,山在宏农县西南十七里。(按此约今核桃洼至黄天墓一带之山岭)。而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八“陕州”条亦言:“石堤山,在灵宝县西南万度里,山下有石堤,魏时所建[①]。”说明清代的石堤山约位于灵宝县西南万度里(疑即今灵宝市万渡村)之南山且当时山下的石堤遗迹尚存。
张鹏飞认为此处“石堤”为石堤山下所修石堤以防止柏谷水之泛滥。自古以来,为防止河流洪水泛滥,保护农田及城池,古人以巨石修筑堤防以防洪[②]。结合地形图及附近的窄口水库干渠等综合考量本文以为此石堤除防洪外可能还有水利灌溉之功效。(当然尚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报告出炉)
柏谷水,不少学者认为沙河即古柏谷水[③],但按《一统志》:“柏谷亭在灵宝县西南朱阳镇”。而按注文“其水北流,迳其亭下”考量,则古柏谷水上游系今沿灵宝马家湾村、马河口村、朱阳镇一线的那条河流,下游可能与沙河有关。故按注文所述结合方志等综合考量其下游应今沙河有关。
杨守敬认为此处注文援引的石堤祠铭有讹文。“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守敬按:《历代史表》,魏甘露四年,豫州刺史,前为州太,后为陈骞。太为征东将军,骞为安东将军,皆非征南将军,亦不云领宏农太守,封南平公,疑此有讹文[④]。)
此处郦注“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有误,应校正为“见馈逆旅妻”。注疏本中熊会贞对此已作了校正。(会贞按:《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李善《西征赋.注》亦引之,是见馈逆旅妻,非亭长妻也。此别有所据[⑤]。)
河水又东,右合门水,门水即洛水之枝流者也。洛水自上洛县东北,于拒阳城之西北,分为二水,枝渠东北出为门水也。
门水,即今弘农涧河,而注文“门水即洛水之枝流也”从今天的角度审视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洛水即洛河水系,而门水即弘农涧河水系,弘农涧河并非洛河支流[⑥]。这种今人看来较为粗浅的错误,一方面可能是郦道元当时参考了绘制不够精确的水系地图(如分水岭界限不明确等)而作出的错误描述;另一方面从注文“枝渠东北出为门水也”结合地形图综合考量很可能是注文没有错,而当时的水系地图亦无错,因为沟通门水与洛水的“枝渠”极有可能是古人开凿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但限于相关考古资料的匮乏本文无法作出进一步的讨论;而按此思路则不可轻言注文是错误。
拒阳城,在(洛南)县东南。东晋时置县于此。《旧唐书》:隋改拒阳为洛南,旧治拒阳川。显庆三年移理清川。即今治矣。(《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四)
上洛县故城,根据2013年出版的《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中“商洛卷 商州文物/古城村遗址”的记载:汉代“上洛县故城”位于商州孝义代街村七组(原古城村),三面均临丹江,城址略成扇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城址西部残存夯筑墙垣,残高1.4米。遗址表面文化遗存丰富。王国伟、李明记等先生通过地名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陶文)的综合研究,对于“上雒古城”(孝义代街古城)遗址进行了确认。
门水又东北,历阳华之山,即《山海经》所谓阳华之山,门水出焉者也。又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水东有城,即关亭也。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世亦谓之刘、项裂地处,非也。余按上洛有鸿胪围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谓斯川为鸿胪涧;鸿关之名,乃起是矣。
门水又东北历邑川,烛水注之。左水出于阳华之阴,东北流迳盛墙亭西,东北流与右水合,右水出阳华之阳,东北流迳盛墙亭东,东北与左水合,即《山海经》所谓𦁎姑之水,出于阳华之阴,东北流注于门水者也。又东北,烛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于衡岭,世谓之石城山。
阳华之山,按门水为弘农涧河考量则“门水出焉者也”的“阳华之山”即今灵宝市南一带之山岭。
门水,灵宝的母亲河——弘农涧河。古名:鸿胪涧、鸿关水、鸿胪水、洪溜涧河、弘农河。弘农涧河 源于灵宝崤山北麓,于灵宝北寨村流入黄河。
孙靖国认为此处“最终注入门水的,是𦁎姑之水而非烛水。之所以说烛水注入门水,是因为烛水(先)注入𦁎姑之水,然后沿𦁎姑之水河道注入门水,这就是两条河流“互受通称”的真实含义,也是我们理解“乱流”的关键窍要所在[⑦]。”
盛墙亭,具体不详。
衡岭(石城山),按《寰宇记》,岭在恒农县西南三十五里。故此则衡岭与烛水均应在今灵宝市南,但具体不详。
其水东北流,迳石城西,东北合右水,右水出石城山,东北迳石城东,东北入左水。《地理志》曰:烛水出衙岭下谷。《开山图》曰:衙山在函谷山西南。是水乱流,东注于𦁎姑之水,二水悉得通称矣。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谓之方伯堆。宋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等,与建威将军柳元景北入,军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平所筑也。
方伯堆,按《元和志》,方伯堆在宏农县东南五里。按此方伯堆约位于今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东南一带。(附近的后城子村不知是否与方伯堆有关)
又东北迳邑川城南,即汉封窦门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窦门城,在函谷关南七里。又东北,田渠川水注之。水出衡山之白石谷,东北流迳故丘亭东,是薛安都军所从城也。其水又迳鹿蹄山西,山石之上,有鹿蹄,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刊。历田渠川,谓之田渠水,西北流注于烛水。烛水又北入门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
邑川城,当地学者认为邑川城位于灵宝市北10公里函谷关镇西留村与岸底村中间。在西留村与岸底村中间黄脸沟南端,沟的南北两侧,多处发现明显的城墙夯土层,上距地面3.5米,夯层6—8厘米,高0.8米—2米,宽1.8米—2.8米;下为褐色土。两村周围苹果园地下1米深处,有0.5—0.9米的碎砖瓦片。1.5—2米深处可见到墙基夯土层。遗址面积南北约1500米,东西约1000米。岸底村南1公里处的墙底村取名也与此城有关。在城遗址的东侧,弘农涧河的西岸有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断崖上多处暴露出大面积的灰坑,包含物较丰富,遗物有灰陶盆、缸、鬲残片,均斜施、竖施绳纹,素面,有少量的褐色绳纹陶钵片,鼎足等。说明该处早在龙山时期已有人类居住。从以上遗迹现象及地望看,它正处在古函谷关南七里,东临弘农涧河,即历史上的邑阳、邑川县故城[⑧]。
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山海经 · 中山经 ·中次四经》: “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隋书·地理志》:兴泰县“有鹿蹄山”即此。[⑨]
门水又北迳宏农县故城东,城即故函谷关校尉旧治处也。终军弃繻于此。燕丹、孟尝亦义动鸡鸣于其下,可谓深心有感,志诚难夺矣,昔老子西入关,尹喜望气于此也。故《赵至与嵇茂齐书》曰:李叟入秦,及关而叹。亦言与嵇叔夜书,及关尹望气之所。异说纷纶,并未知所定矣。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县,以故关为弘农县,弘农郡治。王莽更名右队。
宏农县故城(故函谷关校尉旧治处),位于灵宝市城北15公里的函谷关镇北王垛村。近年来灵宝市文管会调查发现函谷关的旧址就在王垛村梁家沟口。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城墙基一般宽为10至15米间,东城墙长约1800米,西城墙长1300米,南城墙长180米,东城门位于东城中段的函谷沟口,即关道接弘农涧地。关楼门、城基呈凹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按《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与调查关城情况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在关城东门南侧发现竖井式箭库一个,在关门北侧发现汉时铸钱的陶钱范、冶炼遗址。另外在关内还发现铜箭簇、瓦档、铜剑、封泥等重要文物。故学界多认为此处为周秦时期的函谷关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因迁函谷关于新安,同年在旧函谷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河取名)[⑩]。
刘桓公为郡,虎相随渡河,光武闻而善之。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窦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尝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赋》云:酬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谬官?袁豹之徒,并以为然。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浢津。河北县有浢水、浢泽,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从门始,盖事类名同,故作者是之。《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考其沿历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门矣。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河水又东,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二水之内,世谓之闲原,言虞、芮所争之田,所未详矣。又南注于河。
浢津,亦称陌南渡,《嘉庆重修一统志》:陌底(南)渡在芮城县东南,一名窦(浢)津,又名浢津渡,土人呼王村区里渡,通河南灵宝县. 谢鸿喜以为浢津(陌南渡)即今芮城县沙窝沟[11]。(谢鸿喜,1990)
浢水,谢鸿喜经过认真辨析后认为即今恭水,在芮城县东33里处,发源于县东北32里中条山南侧枣园村泉水处。浢水是条仅长30余里的小河,但却因“汉武微行柏谷”、“ (穆天子)次于浢水之阳”等历史典故而名垂青史[12]。值得一提的是浢水附近还有规模庞大的坡头新石器遗址。(面积约210万平方米)
窴軨,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引《平陆县志》:軨桥村在县东北60里。《嘉庆重修一统志》:窴軨坂在平陆县东北70里。谢鸿喜认为軨桥是置軨坂道中一座桥梁,桥名軨桥,史学家多将窴軨坂与軨桥等同看待,《水经注》中则“坂”与“桥”分明。[13]《水经注疏》中熊会贞援引《元和志》、《寰宇记》等便将“坂”与“桥”混为一谈。(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云,颠軨坂,今谓之軨桥。[14])显然谢氏的校勘是正确的。
闲原,亦称闲田,有让畔城,兴让里之称。其范围东自平陆县南候沟涧,西至芮城县界之浢水涧,东西十五里、南北20余里[15]。(谢鸿喜,1990) 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闲原在平陆县西四十里。
河之右,曹水注之。水出南山,北迳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晋书地道记》曰:亭在弘农县东十三里。其水西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菑水注之,水出常烝之山。西北迳曲沃城南,又屈迳其城西,西北入河。诸注述者,咸言曲沃在北,此非也。魏司徒崔浩以为曲沃,地名也。余案《春秋.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处此以备秦。时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为积古之传矣。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西七里,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坈,是以潘岳《西征赋》曰:行于漫渎之口,憩于曹阳之墟。袁豹、崔浩,亦不非其地矣。余按《汉志》,昔献帝东迁,逼以寇难,李傕、郭汜追战于弘农涧,天子遂露次曹阳。杨奉、董承外与催和,内引白波李乐等破傕,乘舆于是得进。复来战,奉等大败,兵相连缀四十余里,方得达陕。以是推之,似非曹阳,然以《山海经》求之,菑、曹字相类,是或有曹阳之名也。
曹水,今名好阳河。古名曹阳水、好阳涧。《元和郡县图志》: “后曹公改为好阳。” 4、清·《读史方舆纪要》:“好阳涧,在州西(陕州)45里。……其水出州西40里岘山,北流于河。……曹操改曰好阳涧。”“岘山,在县东35里,山连陕州界,曹水出焉。”民国·《灵宝县志》:“好阳河,本名曹阳,源出岘山,北经曹阳亭西,陈涉(陈胜)遣周章入秦,少府章邯斩于此。魏武西征,改名好阳亭,故以名。水北流至东十堡里入黄河。”建安十六年(221年),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曹阳,想到献帝的败绩,为避曹姓才改曹阳为好阳。好阳河河名存世已有1789年[16]。
曹阳亭,当地学者多认为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旧县东北十三里大王镇冯佐村西。因在曹水之阳得名。《晋书地道记》曰:亭在弘农县东十三里”;《三国志·魏志·李傕传》:李傕、郭汜“追及天子于弘农之曹阳”,皆即此。曹操改名好阳亭。
河水又东合谯水,水导源常烝之山,俗谓之为干山,盖先后之异名也。山在陕城南八十里。其川,二源双导,同注一壑,而西北流注于河。
谯水,就是焦水,亦今苍龙涧河,位于陕州城西南,向北注入黄河。
△又东过陕县北。
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迳崖峡,北流,与干山之水会。水出干山东谷,两川合注于崖水。又东北注橐水,北流出谷,谓之漫涧矣。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迳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我徂安阳也。西合漫涧水,水北有逆旅亭,谓之漫口客舍也。又西迳陕县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渎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其水又西北,迳陕城西,西北入于河。
橐水,即青龙涧河。发源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店子乡十八盘的南部及摩云岭的葫芦峪,流经陕州区和湖滨区,注入黄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漫涧即青龙涧河在今陕县菜园乡中庄川一段。青龙涧河经陕县老城南门外后入黄河,渎谷即今火烧阳沟。渎谷水发源于今陕县西张村镇前关村与后关村东边的沟里,向北偏西至南关村北流入青龙涧河,因水小所以说“近溪”,即近似溪水.青龙涧河支流雁翎关河古称“安阳溪水”。[17]。
橐山,按上述青龙涧河发源地考析疑即摩云岭一带之山脉。
安阳城,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四十里。《水经·河水注》:安阳溪水“出石崤南,西径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我徂安阳也”。唐贞观八年(625)曾移崤县治于此。北宋初,城废。[18]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一文中对对虢城、焦城、陕城地望有着较为详尽的论述:关于虢城、焦城与陕城的关系。《史记·魏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焦城在陕县东北古虢城中东北隅”这说明虢城的东北隅即是焦城,而虢城又在陕城中,为陕城的东城。由此推知,周幽王七年(公元前775年)虢人灭焦,占有了焦国的领地,后来又以焦城为基础,在其西南营建新城,使原焦城成为新虢城的一部分,即虢城的“东北隅”。虢国灭亡之后,直到西汉景帝年间,在其城西营建了陕城,形成了大城中有小城,城与城相连的格局。西晋杜预说上阳(虢城)“在弘农县东南”,使三城之间的关系又得一佐证。西汉元鼎四年,曾在陕城西边扩建新建,原景帝年间所建的陕城是在汉武帝时所建的陕城的基础上扩建,而虢城又是在焦城的基础上扩大。如果以陕城为参照,焦城就在陕城的东北,虢城当然应在陕城的东南,即杜预说的:“县东南”。(下图)梁文中亦认为郦道元所说上阳城(虢城)在陕城的东城,上阳城中有一座小城,即焦城,即郦道元对三城的记载及其关系是确信无疑的[19]。
三城具体的位置关系,如下图一所示:
图表1摘自:梁宁森《虢城、焦城与陕城考》,《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第108页
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是也。东则咸阳涧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陕津,注河。河南即陕城也。
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茅津渡。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约4公里处。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咸阳涧水,今五龙庙涧,赵永复《水经注通检今释》云:今山西平陆县西五龙庙沟涧是。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南虢的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蔡运章认为南虢故城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李家窑附近;但对南虢的由来,也有不同的说法。蔡氏等认为《水经注》所载:虢仲之所都为南虢,是说南虢的始迁之君为虢仲,这已为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号虢仲大墓所证实,这位虢仲,就是周厉王时赫赫有名的卿士虢公长父,而南虢则是由西虢东迁而来的[20]。关于南北二虢,于豪亮先生认为: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 ,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蔡运章等亦基本赞同此说[21]。按此则上述郦注所谓“三虢”,很可能便如于豪亮、蔡运章等诸先生所论。
戴延之云: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西北角河水涌起,方数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铜翁仲所投处。又云:石虎载经,于此沈没。二物并存,水所以涌,所未详也。或云:翁仲头髻常出,水之涨减,恒与水齐。晋军当至,髻不复出,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案秦始皇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余,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皆铭其胸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正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身长五丈,足六尺。李斯书也。故卫恒《叙篆》曰:秦之李斯,号为工篆,诸山碑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自阿房,徙之未央宫前,俗谓之翁仲矣。地皇二年,王莽梦铜人泣,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下文,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后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阳,重不可胜,至霸水西,停之。《汉晋春秋》曰:或言金狄泣,故留之。石虎取置邺宫,苻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未至而苻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中,于是金狄灭。
金人十二,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铸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在首都咸阳铸造过 12个巨大的铜人,史书上称之为“十二金人”。十二金人是秦汉时期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秦代铸造业的最高成就,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王双怀认为十二金人是时代的产物 ,是秦始皇销毁兵器、宣传符瑞的结果; 十二金人完全是按照“临洮大人”的形象铸造的 ,是十二尊高6.93米的铜质坐像 ,与翁仲没有什么关系 ; 十二金人的用途是充当钟鐻,所以十二金人实际上是 12个人形钟鐻[22];十二金人自东汉末年开始遭受破坏,到前秦时被全部销毁[23]。(备注:值得注意的是,按上述注文“其一未至而苻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中”显然并不是所有的金人都被销毁了,其中的一枚金人系被百姓“推置陕北河中”而逃过被人为销毁的命运;从时间维度考量郦注距苻坚之乱时较近,而以郦道元对北方水系一贯之严谨,本文认为上述郦注关于最后一枚铜人下落的记载可信度是较高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枚历经磨难的唯一可能存世的秦始皇铜人必将有其重见天日之时。)
各重二十四万斤,汪受宽先生在《“钟鐻金人十二”为官悬考》一文中说: “以当代人口测量数据计算 ,我国农村男性青年身高与胸围的比例为1:0.5148。则此铜人胸围为3.567米,其胸径1.136米”高6.93米,则体积7立方米。青铜密度8.8,“据此推算出7立方米青铜圆住体的重量为61. 6吨。秦权每斤合258. 25克,则此圆柱体折合秦23.8528万斤”。如果考虑金人下部较大 ,“则(上述郦注)金人重量 24万斤的记载是确凿的[24]。
铸金人十二以象之,据汪受宽先生考证十二金人的用途是充当钟鐻,所以十二金人实际上是 12个人形钟鐻。汪受宽先生指出:“钟鐻金人十二”,鐻,又写作虡(jù)、簴(jù),就是编钟架的立柱;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由六具钟鐻铜人承托”,则以铜质人形为鐻的编钟先秦即已有之。《过秦论》云:“及至秦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从文法上看,这句话中的介词“以”引出了方式方法,用白话说,就是销熔兵器,铸成了十二枚铜质人形的鐻,没有既铸鐻又铸金人的意思。[25]
余以为鸿河巨渎,故应不为细梗踬湍,长津硕浪,无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涛波者,盖《史记.魏世家》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献帝东迁,日夕潜渡,坠坑争舟,舟指可掬,亦是处矣。
虢山,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南二里鸡足山。《史记·魏世家》:魏文侯二十六年 (前420),“虢山崩,壅河”。《集解》:“徐广曰:在陕。”《正义》引《括地志》云:“虢山在陕州陕县西二里,临黄河。今临河有冈阜,似是颓山之余。”[26]
此处郦道元认为“(南虢即上阳城)西北角河水涌起,方数十丈,有物居水中”的怪异情形并非如当地父老云:铜翁仲所投处或石虎载经,于此沈没。二物并存,水所以涌”他经过实地踏勘发现: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故此郦善长结合《史记.魏世家》所载推析此处的水异情形(斯水之所以涛波者)可能系“虢山崩,壅河”的自然力量所致。
△又东过大阳县南。
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迳大阳城西,西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之阳也。
交涧水,今称张沟涧[27]。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交涧,一名三汊涧,……二沟合流,至此崖断支分,东南入河。即交涧水也。”
路涧水,今盘南涧[28]。《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路涧在平陆县东十里,即盘南涧。
吴山,即虞山。在平陆县北35里处[29]。《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吴山在安邑县东南32里,跨夏县、平陆界,一名虞山,一名吴坂、一名虞坂、一名盐坂”虞、吴二字,古时字形相近而通用,到战国时虞、吴二字才逐渐区别。
大阳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推析即今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南周代下阳古城遗址。下阳周代城址位于张村镇太阳渡村南约800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00米,东两宽约2000米。地表残存墙垣数段,其中一段长约200米,宽3-5米,残高4—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5 ~0.08米。城址内暴露有同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有青铜编钟、鼎、簋、豆、壶、车马器及贝等。据清乾隆《平陆县志》记载,下阳城又称“金鸡壤”,筑于两周时期,属虢之重邑。[30]。
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出虞山,东南迳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孔安国《传》:传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余里,即巅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傅说佣隐,止息于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穀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枣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则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东,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桥之东北出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迳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大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盬己丑,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乃宿于虞,是也。
沙涧水, 今圣人涧。
圣人窟(傅说隐室),平陆县城东北即傅说“版筑处”。而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处被后人称之“圣人洞”,“圣人洞”前的涧被称之“圣人涧”。按《读史方舆纪要》:“傅岩,县东三十五里,即殷相傅说隐处,俗名圣人窟,其地亦曰隐贤社。”平陆县圣人涧镇圣人涧村之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当地人俗称圣人庙),据清康照《平陆县志》记,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亭台楼阁、斗拱飞檐、傅岩屏影、涧水环绕,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虞城,即今平陆县张店镇虞国古城遗址。虞国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及四周,据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记载:该城为春秋时晋献公所灭的古虞国都城。遗址南北长2.5米,东西宽2公里,现残存城外郭南墙300余米,墙基宽15—20米,夯层厚6—8厘米。此处的虞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被晋国灭掉的虞国。“假虞灭虢”和“唇亡齿寒”尽人皆知,而“假虞灭虢”甚至被列为兵法三十六计之一。虢国国君的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但虞国国君墓地却迄今未明。1980年,从长治征集回刻着“虞侯政”名字的青铜壶弥足珍贵;由此“政”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虞国国君名。
积石、土柱二溪,《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积石、土柱二溪,在平陆县东,即马头涧。谢鸿喜认为积石溪即今西延河,土柱溪是发源与入黄河与积石溪相同的一条河流,形成“二源环麓”并南流入河,积石在左,土柱在右。(谢鸿喜,1990)
△又东过砥柱间。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迁记.齐世家》云:景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沅之证,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
砥柱山,也称“中流砥柱”。在河南省三门峡东,黄河急流中的石岛,以山在水中若柱,故名。为坚硬的闪长玢[bīn]岩构成。旧时船经三门峡神门水道下行时,应正对砥柱,才可安渡。今在其西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31]
三门,亦即砥柱山。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唐赵冬曦《三门赋序》:砥柱山之六峰,“其最北有两柱(即今鬼门岛、神门岛)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清雍正《河南通志》卷15:“康熙四十三年,陕甘总督博济等疏称:会勘三门在陕州东北四十里。两岸石山,凿分三涧,中流谓之神门,水势正溜;南岸谓之鬼门,水更汹涌;北岸谓之人门,水势舒缓”[32]。
河之右则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鸭桥也。历涧东北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风雨矣。言山径委深,峰阜交荫,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谏而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入。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尔骨焉。孟明果覆秦师于此。
崤水又北,左合西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导于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缠络二道。
崤山与崤水,辛德勇认为关于崤山地理形势最早、最详的记述,当推《水经注》。《水经注》中涉及到崤山或崤水的地方有多处,总起来看由西向东有盘崤山、崤水(入河),石崤山、石崤水(入崤水),千崤山、千崤水(入河),土崤(三崤)。这些地点虽然已不可能完全一一确指,但其大致所在还是可以推究的。
土崤,谷水即今洛河支流涧河,上源处今仍有山名马头山,在今陇海铁路观音堂站北面,当即沿用古代旧名;俱利城即今渑池县西“秦赵会盟台”处,因此辛德勇认为所谓土崤应即指“秦赵会盟台”一带的山地……土崤为东、西二崤之外的第三崤。
千崤水与崤水应是同一河流,辛德勇认为《水经注》的错讹应当是错把同一条河流上源的不同支流分成了两条各自独立的河流,即千崤水与崤水应是同一河流。从名称上看,应以崤水为主流名,千崤水作为支流汇入崤水,再北入黄河。本文认为辛氏此论有待商榷,如孙靖国前文所述的《水经注》中河流“互受通称”及“乱流”等内涵[33]。”千崤水与崤水未必如辛氏所述是同一河流(不擅改典籍,是本文所遵从的原则)。当然石崤水系崤水之支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石崤山,辛氏还认为钦吟山(西崤)亦即石崤山北陵只是石崤山的一部分;其南十里左右还有夏后皋墓所在的崤山南陵。由金银山向南十里,已到今晌屏山东北的“大槽沟”一带(直线距离),而石崤山的范围比这还要大一些。由此向西南可以再推到响屏山以西,接近雁翎关。因为发源于此的青龙涧河支流雁翎关河古称“安阳溪水”《水经.河水注》称其“出石崤南”。
千崤水与千崤山,确定了石崤山的位置和范围.也就可以推断其他几个地方的所在了。在天冶河和涧底河村附近流入黄河的这条河溪在上游有两大支源头。东支经甘豪,西支经硖石。甘豪一支东侧即谷水所出的源地马头山,因此应是《水经注》的千崤水。当然,千崤山的位置也就可以同时确定在这里了。
石崤水,千崤山西面,就是石崤山北段的“金银山”(钦吟山)。西面经硖石的一支溪流,在硖石又可分为东西两支。东面一支侧近“金银山”,当即石崤水。
盘崤山、崤水正源,其(石崤水)西应即盘崤山和《水经注》中的崤水正源。盘崤山应是指崤山山区西部接近交口河这一段。因由东西行,山路至此纡曲下降而得名,故潘岳西行至此自称“降曲崤[34]”
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巴、汉,恶南路之险,故更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今山侧附路,有石铭云:晋太康三年,宏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
辛德勇认为上述注文中的梁柳修路碑铭可以更有力地证明东、西二崤都是在崤山北道上,与南道无涉。东崤既然是指千崤山,那么相应地西崤即应指石崤山[35]。
太崤以东,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六十步,临溪有《恬漠先生翼神碑》,盖隐斯山也。其水北流注于河。
《恬漠先生翼神碑》,张鹏飞认为郦注此处所言“恬漠先生翼神碑”所指当为“恬漠先生”陵墓之碑,碑首雕刻有“翼神默”之形象,也可解释为“恬漠先生”陵墓之前所立石碑及“翼神石兽”[36]。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令焉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慈,帅工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余人,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所以也。
阏流,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河水至此,分三道包山而过,故亦名三门山。三门之南有金门、三堆、天柱诸峰,世称砥柱六峰也。其东有米堆、阏流二山,下流为十九滩,峡险连属,历百二十里至五户滩入垣曲县境,为中条、王屋之分界。
五户,五户滩,今称五福涧。
一十九滩,,黄河激流险滩所在,西自三门,东至五户滩,中间百二十里有一十九滩。
五户祠,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五户将军祠在平陆县。谢鸿喜以为旧时夏县境不至黄河,平陆县与垣曲县接壤,今五福涧正处于垣曲与夏县界口,故两县均可引之。(谢鸿喜,1990)
△又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
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历其南,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者也。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
清水,今亳清河,发源于闻喜县横岭关。《嘉庆重修一统志》:清水河在垣曲西,今名亳清河。河源出横岭山下。
清廉(营)山,今横岭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山脊横亘,故名。
古关防,谢鸿喜认为当指今横岭关。横岭关为涑水河与亳清河的分水岭。横岭关有太行第一关之誉,位于中条山东段,东扼垣曲,西接闻喜,南面黄河,北控绛县。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1400米,是轵关陉的最高峰,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
皋落城,学界多认为即今皋落村。按注文“东流迳皋落城北”则今皋落村位于河北岸,显然与注文方位描述不符。结合相关文普资料,颇疑今皋落乡白家岭遗址[5]抑或与之相关。
倚亳川水,即今垣曲沙金河。
矿谷,注文所谓的矿谷约今垣曲县城北的铜矿峪村一带。环中条山地带的晋南盆地、垣曲盆地以及黄河中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洞沟发现了至迟东汉的铜矿遗址,地质工作者1951年以来在中条山的铜矿峪、南河沟、篦子沟发现的古铜矿遗址,说明这里至迟到汉代仍在开采铜矿。附近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的千金耙矿冶遗址则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铜采冶遗址,该遗址系夏商时期的采冶遗址。2011年9月中旬至11月底,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平方米。发掘区域内清理采矿竖井、斜井、平巷、灶、灰坑、炭窑等遗迹。地层及遗迹内堆积中主要含二里岗文化期陶片,并出土亚腰形石锤、石臼、石刀等石器100余件,以及炉壁残块、炼渣、矿石、碳屑等与采矿及冶炼相关的标本若干。千金耙遗址的发掘,初次为含特殊铅的早期青铜器找到了一处原料产地,同时使中条山作为夏及商早期青铜器原料产地的立论具备了考古学及地球化学的双重证据[6]。
千金耙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
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又东南流,右会南溪水,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乾枣涧水。水出石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又南历奸苗北,马头山,亦曰白水原,西南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水色白浊,初会清流,乃有玄素之异也。
清廉城,按注文“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约今长直乡后湾遗址,但城址已无存。(《考古》1985年第10期)
南溪水,今长涧水。枣涧水(扶苏水、白水),今仍称白水 (谢鸿喜,1990)
垣县故城,今垣曲县王矛镇上亳城。(山西文物局,2006)
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
阳壶城,即垣曲古城镇南关商代城址,现已为小浪底水库湮没。(山西文物局,2006)
河水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南迳辅山。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源,不测其深。山顶周圆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岨,纔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乾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有水。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教山,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乾夏流,实惟乾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乾涧矣。
教水,今沇 [yǎn] 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教水一名沇水,俗名东河,发源历山,南流入黄河。
教山,亦名历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教山在绛县东南,一名历山,接垣曲县界。
辅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辅山,一曰西坪,俗曰鳔山。
鼓钟城(冶官),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鼓钟(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俗讹为“瞽冢”,今同善村。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舜帝之父)瞽瞍葬此。
大泉,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金澜泉、帝乡泉并在同善村,按注文“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则大泉与此二泉当有渊源。
[1]山西文物局,2006
[2]平陆县志(原创):《中流砥柱 平陆八景之一》,《平陆微联盟公众号》,2016-03-12
[3]平陆县志(原创):《中流砥柱 平陆八景之一》,《平陆微联盟公众号》,2016-03-12
[4]刘玉栋:《太行第一关——横岭关》,《三只眼传媒公众号》,2017-11-02
[5]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第1166页
[6]运城市博物馆网站:《“山西文物巡展工程——古河东·考古进行时”展览》
河水又与畛水合。水出新安县青要山,今谓之疆山。其水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东,正回之水入焉。水出騩山,疆山东阜也。东流,俗谓之疆川水,与石瓜畴川合。水出西北石涧中,东南流,注于疆水。疆水又东迳疆治铁官东,东北流注于河。
青要山,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七十里。《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三经》: “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37]
畛水,地方史志学者认为畛水发源于青崖地,西南山下日泥池濠。东北流过青崖地,合螃蟹夹水,经王黑子寨北,合白龙潭水。东南流,与猪嘴岩水会。而东,经曹村、谷堆,是为景阳川。又东,经石寺,马陵川水自西南来会。马陵川水,源于木兰山之陶沙河,亦畛水之源也。东北流经官水磨村,云水北来注之。石涧水南来注之。云水在县北三十里,官水磨南山水也。石涧水源于碾坪,东南流经滴溜泉,东经北冶、梁庄、莲花寨,入畛。《水经注》所谓石等瓜川也。[38]
河水又东,合庸庸之水。水出河南垣县宜苏山,俗谓之长泉水。《山海经》曰:水多黄贝,伊、洛门也。其水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东北流注于河。
“庸庸之水”,即横水河,发源于宜苏之南麓(横水村东),其旁有伊洛门遗址。据考证,远古时伊河和洛河在横水东南汇合经横水入黄河,后因地质变迁,改向东流。宜苏山有一南北走向的支脉,山之西有一沟叫洛沟,山之东一沟,叫谢沟(因谢姓迁居这里而命名),即为伊洛河故道[39]。
河水又东,迳平阴县北。《地理风俗记》曰:河南平阴县,故晋阴地,阴戎之所居。又曰:在平城之南,故曰平阴也。三老董公说高祖处。陆机所谓皤皤董叟,谟我平阴者也。魏文帝改曰河阴矣。
平阴县,古县名。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平阴县注引应劭曰:“在平城南,故日平阴";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河阴县[40]。
河水左会濝水出垣县王屋西山濝溪,夹山东南流,迳故城东,即濝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濝关、天井关,击赤眉别挍,皆降之。献帝自陕,北渡安邑,东出濝关,即是关也。濝水西屈迳关城南,历轵关南,迳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东流注于河。《经》书清水,非也,是乃濝水耳。
濝关,为太行八陉之一的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两汉前后称箕关;北朝时期称濝关;古濝关即为现济源市邵原镇东侧的邵原关,此关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41]。
濝水, 今东阳河。罗火金等通过实地考察认为郦氏的记载误将濝水(下游)和大店河混淆。其上游记载濝水的特点和东阳河相符,而其下游记述的特点则和大店河的特征相似[42]。
苗亭,199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济源西部王屋山主峰南麓的下冶乡长泉村西北隅的长泉古城进行发掘;古城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50米,城墙宽12米~15米。西北部城墙残高6米~7米;东北角城墙残高8米~10米,东墙南段及南墙已不复存在。城址下为一处裴李岗文化至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遗址。城内有较丰富的东周时期文化层,城墙夯土内有东周时期的陶片,确定了该城建筑的上限为东周时期,此外还发现了大量东周时期的灰坑、墓葬以及生产和生活用具;该古城在时间上正好与史书记载的东周王朝或苗贲皇修建的苗亭存在的时间相吻合,且东阳河入黄口位于长泉古城西北约8千米处,符合“濝水……径苗亭西”的地理方位。因此考古工作者认为长泉古城即为东周时期的苗亭[43]。
△又东至邓。
洛阳西北四十二里,故邓乡矣。
轵,即轵关,位于河南济源城西22公里处的封门口村东,关当轵道之险,因曰轵关,为太行八陉第一陉。是古轵道上的咽喉,为历代军事险要。
邓乡,按《括地志》,故邓城在河阳县西三十一里。而河阳县(洛阳冶戍村)西三十一里处约今小浪底水库一带,故《括地志》所载邓乡地望有误。按注文“洛阳西北四十二里”作方位距离校验邓乡约今孟津县南,但具体位置不详。
[1]Shui Jing Zhu(水经注,Notes to the Book ofRivers)(备注:《水经注》的英译,主要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总编例英译篇。)
[①](清)王士俊等修《河南通志·续通志》卷八“山川下陕州”条,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69年,第197页。
[②]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287页。
[③]汤淑君:《轩辕黄帝与铸鼎原》,《中原文物》,郑州,2002年2期,第85页。
[④]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第329页。
[⑤]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1989年,第329页。
[⑥]金城灵宝,《灵宝主要河流古今探》,《金城灵宝》(报纸)副刊,河南,2010年10月20日,第A4版。
[⑦]孙靖国:《水经注》"乱流"新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1期,第23页。
[⑧]李效民:《千古名城函谷关》,《灵宝市档案信息》(打印稿),河南,2011年5月17日
[⑨]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454页。
[⑩]李效民:《千古名城函谷关》,《灵宝市档案信息》(打印稿),河南,2011年5月17日
[1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3页。
[12]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4页。
[1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41页。
[14]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第352页。
[15]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4页。
[16]金城灵宝,《灵宝主要河流古今探》,《金城灵宝》(报纸)副刊,2010年10月20日,第A4版。
[17]金城灵宝,《灵宝主要河流古今探》,《金城灵宝》(报纸)副刊,2010年10月20日,第A4版
[18]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115页。
[19]梁宁森《虢城、焦城与陕城考》,《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第109页
[21]于豪亮:《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铜器铭文考释》,《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
[23]王双怀:《 “十二金人”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9月30日,第53页。
[24]汪受宽著:《西北史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9页。
[25]汪受宽著:《西北史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9页。
[26]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74页。
[27]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41页。
[28]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41页。
[29]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41页。
[30]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154页。
[31]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9分册.地理,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1年11月,第27页
[3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1页。
[33]孙靖国:《水经注》"乱流"新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1期,第23页。
[34]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07月第1版,第20页。
[35]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07月第1版,第23页。
[36]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第6页。
[37]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74页。
[38]孟庆德主编,中国·洛阳·新安青要山《黄帝天都文献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04,第40页
[39]仝红星、乔德位:《洛阳瀍河之源华夏农业文明之根源》(打印稿)
[40]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657页。
[41]罗火金:《古濝关考》,《中原文物》,2006-10-20,第63页。
[42]罗火金:《古濝关考》,《中原文物》,2006-10-20,第63页。
[43]罗火金:《古濝关考》,《中原文物》,2006-10-20,第63页。
[44]Shui Jing Zhu(水经注,Notes to the Book ofRivers)(备注:《水经注》的英译,主要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总编例英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