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 -1798年1月3日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清朝乾嘉时期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县令,为官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王若水点评:

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唐玄宗在位前期,他勤于政事,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王朝从此走上了下坡路。杨贵妃在此历史进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杨玉环天生丽质,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20多岁入宫被封为贵妃,得到了60岁的唐玄宗的专宠,可以说是知音相逢,琴瑟和鸣,夫妻恩爱,感情绵长。她虽没有干政的野心,但是皇帝对她的宠爱必然爱屋及乌的恩泽于杨家,杨氏家族恃宠而骄,必然败坏纲纪国法,所谓的“红颜祸水”一定程度上是不无道理的。我时常想,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为什么能做到君正后明(长孙皇后一直不让皇帝丈夫重用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而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就落得一个国破人亡的结局呢?或许老夫少妻的巨大年龄悬殊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夫妻越是恩爱,年老的丈夫就会内心越发觉得亏欠年轻的妻子,而以自己的权势去补偿她和她的家人,越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说的多些,还是回到这首诗的点评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兵犯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省),在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皇帝赐死杨贵妃。当时的普通将士如此憎恨这位倾国美人的唯一原因,就是认为她是造成如此动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杨贵妃误国误君,一手造成了战乱的局面,按理说,这样的误国误君的贵妃是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如妹喜、妲己、褒姒等),杨玉环却博得了后世大多数人的同情,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晚唐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唐元和六年(806年),白居易创作了这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极尽同情杨贵妃的遭遇,从杨女出浴,到宫廷专宠,从马嵬兵谏,到生死别离,从魂转蓬莱,到人仙相念,长爱长恨,长恨长爱,“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首诗艺术的改变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历史形象,帝妃的爱情故事长久流传。

对于这凄美的爱情故事,历史上就不乏批判之人。毕竟是皇帝和贵妃,不同于普通百姓,爱的太深是会误国的。李商隐的七绝《马嵬》讽刺地写到:贵妃凭借倾国之貌,应该可以力挽狂澜,斥退逆兵,何必仓皇逃跑呢?(“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他的七律《马嵬》又写到:四十多年的盛世天子,为了自己保命,杀死爱妻,贵妃还不如平民家的妻子莫愁女幸福呢!“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袁枚更是在这首《马嵬》诗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与其唱咏这长恨悲歌,关心帝妃的感情生活,倒不如向下看看,多了解民间疾苦,多关心百姓离合,就像杜甫在《石壕吏》中写下了老翁老妪的离别,丈夫和妻儿的离别,《新婚别》中写下了新婚伉俪的分别,因为国家动荡造成的百姓的感情悲剧是不计其数的。民间的疾苦才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国民最应关注的重点。袁枚在任沭阳(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等地知县时,推行法制,不避权贵,取得很大成绩,离任后老年时再到沭阳作客,沭阳各界百姓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爱民,民爱官。以民为本,关心疾苦,为民谋利,才是为官本色。袁枚的这首诗里深深体现了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

《苔》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李都蔚点评:

  真是机缘巧合,咱们的公众号码也能蹭上今年的网络热点。为了写这首《苔》,特意回看了梁老师带着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参加演唱的那一集《经典咏流传》。孩子们的天籁之声、梁老师深情质朴的吉他伴奏,感动了台上的评委和台下的观众,特写的镜头里定格的是评委们泛红的双眼。我的内心也被深深的打动,与其说被这首诗歌感动,不如说感动于梁老师博爱的理想情怀,感动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他们稚嫩羞涩的小脸上,溢满幸福知足的笑容,我相信他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光怪陆离的城市,来到这么酷炫的舞台。梁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像牡丹一样盛开的。这首沉寂了三百多年的《苔》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苔藓是一种低级植物,偏爱在阴凉潮湿之处生长,尽管阳光不能普照,但是它却自有自己的生命轨迹,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它们的青春依然恣意绽放。虽然花开如米粒般大小,但也会像牡丹一样怒放。这首古老的《苔》滋养了三百年后大山里的一群孩子的小小心灵,梁老师不仅让他们领略到古诗与音乐结合的优美意境,也让这首诗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其实这是一首组诗,在《苔》这个总题目下,袁枚一共写了两首诗,除了孩子们唱的这一首,还有“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如果说第一首是励志诗,那么这第二首也许更多的却是悲悯之心。由于阳光的偏爱,苔藓和红叶的心情自然也各不一样。苔藓问红叶:什么是“斜阳”啊?苔藓的这一问,不由让人心酸。同是自然造化,阳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偏爱呢?也许有人会说,世上本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梁老师也许没有教给孩子们第二首诗,但是他自己却身体力行做了那个阳光的使者,回答了三百年前袁枚的诘问。

  袁枚被称为“乾嘉诗坛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他主张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率真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袁枚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父母官,这首诗堪称他的灵性之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