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只因胃不通!千年老方,和胃催眠,献给入睡困难户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继续跟你聊聊睡眠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有些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即便是勉强睡了,也会多梦,容易醒来。这一夜,觉睡得稀碎,令人痛苦不堪。
总之,主要问题,就是入睡困难。
对此,我想说,在诸多诱发因素里,你要重视胃气不通,郁热扰神这个事儿。
我给你讲一个,我在学习中医古方栀子豉汤时,听说的案例。
故事的主人公,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连建伟老师。
连师生平,我不介绍了,避免广告嫌疑。您自己查阅吧。
一次,连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人啊,男性,年34岁,姓沈,是某厂职工。
他最近这段时间,出现一个毛病,就是入夜睡不着,躺在床上,半天都无法入睡,翻来覆去,痛苦莫名。
你问他什么感受?他告诉你,就觉得心中烦闷,热乎乎的,好像是有火,但是因为什么上火,又说不清。总之,是没有来由的心中烦,而且伴随胸中发闷的感觉。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患者一直查找原因,但是找不到。
后来,他慕名去向连师求治。
刻诊,见舌苔黄燥,脉偏数。
连师寻思良久,忽然就问了一句,你晚上吃饭不?
患者回答说,干了一天活,晚上肯定饿,所以经常和工友在一起吃饭。有时候,还会稍微饮酒。
连师接着问,吃完饭,胃胀不?
患者回忆,晚上饭后倒谈不上多难受,但是第二天白天,多少有些食欲不佳,吃不下饭,胃里头似乎不舒服。但是等到了晚饭前,就好些了。
连师叮嘱,日后必须节制夜间饮食,不要和工友大吃大喝。如果这个习惯不改,吃什么药都不行。
患者愕然,难道自己入睡难的问题,和夜里吃饭有关系?
连师未曾作答,只是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黑山栀9克,淡豆豉9克,郁金9克,陈皮4.5克,竹茹9克,神曲12克,生半夏3克,茯苓12克,甘草3克。一共是四剂。
结果,患者用药之后,很快得到好转,胃中白天不适之感大大减轻,夜里可以入睡,而且睡眠质量还特别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告诉你啊,他的问题,就在于胃气不通、郁热扰神。
你看啊,这人,舌苔黄燥,脉偏数。这个就提示我们,他有热邪,对不对?结合他胸闷、心烦、难以入睡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问题在于热扰胸膈,心神不安。
问题是,这个热,从哪儿来的?
结合生活习惯,我们不难看出,是吃出来的。
你想啊,饮食,吃的就是热量。30多岁大小伙子,吃得如果肥腻一点,就会摄取更多的热量。吃得多了,晚上再睡觉,食物和热量不被利用消化,于是日久形成胃胀、不适、食欲下降,同时还因为胃气的不通,导致热量无从消化吸收,只能憋在身体里头。这就形成了所谓“郁热”。郁热扰及胸膈和心神,患者就会烦闷、失眠。
这个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吗?
好了,既然如此,那就要解除这一团郁热,同时还要把胃气打通。
好,接下来,你看看连师的配伍——
黑山栀9克,淡豆豉9克,郁金9克,陈皮4.5克,竹茹9克,神曲12克,生半夏3克,茯苓12克,甘草3克。
这里面,栀子和豆豉,就是我开篇提到的栀子豉汤的配伍。它是源于《伤寒论》里的老方子了,迄今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这两味药配伍,有清解烦热的功效。其中的栀子,苦寒清透,可以解郁除烦,化解郁热。其中的豆豉,可以解表宣热,又能和中焦之气。两者配合,恰到好处,一升一降,把郁热打开。
在这个基础上,用郁金、陈皮、竹茹、神曲、半夏、茯苓来健脾、清热、理气、和胃。这就把中焦胃气打通了。
如此,胃气通,郁热散,患者的睡眠,自然就好了。
可见,这医案很简单,它就是中医用栀子豉汤加减,以清宣郁热、畅通中焦之法,来治疗失眠的案例。
但是,对这方子,说实在的,我还是有些保留意见。这里头用了生半夏。生半夏内服,不是说没有,临床也有先例。连师这么用,一定有他的道理和独到之处。但是我觉得,一般来说,生半夏内服还是要小心谨慎,技术不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人,尽量不这样做。毕竟,生半夏有小毒。因此,这个配伍,非专业人士,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不要盲目。这方子味道肯定不好喝,有些人甚至无法耐受。
但是,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却可以得到很大启发。因为我自己就可以观察到,临床有大量的所谓失眠患者,证属胃气不和,郁热扰及胸膈、心神。这类人,往往吃饭不规律,或饥饱不均,或大吃大喝,或嗜好辛辣厚味。日久,则容易影响到胃气的和降。胃气和降失常,日久必然生热。再加上工作、家庭的诸多烦恼和压力,这就引发了郁热扰及心神。这个现象是很普遍的。患者或入睡难,或多梦,或早醒,还有的干脆彻夜不眠,并且多伴随胃胀、食欲不振、嗳气等消化不良现象。舌脉,多属热象。
对这样的人,我建议,你要多品味本文所述的内容。从里头,你找找病根儿。用药调治是一方面,更关键是改善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可以讲,这类人如果调理得当,干预效果还是不错的。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希望你能从阅读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