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有何人格魅力,刘备对他的喜爱和信任,真的超越诸葛亮吗?
刘备和法正,相当于曹操和郭嘉的关系。刘备信任、亲近法正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不代表刘备只亲近、信任法正,也不能得出结论说“法正与刘备的亲近程度高于刘备和关羽的亲近程度”。法正去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其哀痛与亲近之意无需赘言。但刘备哭法正去世不代表刘备只亲近法正,或者亲近法正超越了其他所有人,这种非此即彼的推论毫无逻辑性可言。

不说别的,庞统战死,“先主痛惜,言则流涕。”其哀痛程度与痛失法正如出一辙,能说刘备哭庞统就不如刘备哭法正?而且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仅放弃北伐大业以举国之力东征,还派人去给一生之敌曹操吊丧,并意图和其子曹丕联合。可以说为了报仇刘备是豁出去了,其亲近程度还要比别人低吗。

本质上刘备是个重感情的人,他能跟真正和自己交心的知己推心置腹。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与他义气相投的人也愿意以性命相托。关羽在曹营已经爵封亭侯,大好前程不言自明,但关羽却不管不顾地投奔前途渺茫的刘备。庞统身为谋士却不避艰险,亲涉沙场不幸殒命。刘备不避矢石亲自督战,而法正不惜以身相庇,劝退刘备。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累死军中。可以说,意气相投、君臣相得是刘备集团最大的魅力,是一群杰出人物为施展胸中抱负而共襄大业的壮美画卷。强行将这种君臣相得只归于法正一人,或者强行给这种意气相投排出个前后座次来,不仅抹杀了刘备君臣的壮美与豪迈,反而加入了哀哀怨怨的宫斗气息,这无疑是对刘备集团所有人的侮辱。

蜀汉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这不是小半个益州,而是刘备当时实控的核心地区,基本上所有的都有了。大司马府能不能管州事,估计是不能直接管,因为显然诸葛亮管不了彭羕,平时礼待彭羕,搞走他也只能靠暗地打小报告,这个显然不是上官对下官的态度,其实在刘备大部分时期,诸葛亮的权力是很有限的,或者说,包括法正,所有官员权力都有限,大权都是在刘备手上,其它官员权力是分散的,各管各的,直到关张身死,法正也亡,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权力才越来越集中。

诸葛亮在政治上的连吴抗魏,并且说服吴国联合,无愧于政治家外交家,在经济上发展农业发展人口,在军队上操练士兵,发明木牛流马运粮草,在种植水稻发展农业上也有很多发明。很多战役也有诸葛亮出谋划策,刚出山就火烧新野博望坡。诸葛亮就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法正就是一个军事家。

法正为尚书令时,诸葛亮只是署府事的军师将军。而刘巴与法正还是不同的,一来刘巴不挂将军,二来刘巴与刘备的亲近程度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讲刘备可能很讨厌刘巴,而对于这种皇帝身边的职务,皇帝的亲近信赖是非常重要的,好比之后陈祗为尚书令,其权重甚于大将军姜维。

当然也不是说法正一定就比诸葛亮高,但也没有确切的,法正一定比诸葛亮低的证据。毕竟就当时而言,双方与刘备亲近各有千秋,双方的位置也都很重要,双方的秩也都是杂号将军这个级别。法正不死,必被托孤,与诸葛亮左右相,或是其中之一为三公,皆开府,都有可能,主要看刘备最后的决定,但显然,法正不死被托孤的,地位一定是非常高,李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