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之后再添赴港上市旅企,中国中免意欲扩大海外“战局”?
中国中免赴港上市的步伐再进一步,据证监会网站6月7日消息显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已经被接收。
这意味着,据4月22日宣布拟赴港上市计划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国中免就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另据《路透》旗下IFR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中免此次目标集资约546亿至780亿港元,如果最终实现,或将成为今年港股集资规模最大新股。
01
赴港二次上市进程再迈一步?
作为疫情之下旅游行业少有能维持盈利且猛增的企业,中国中免去年在A股市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神话”。以2020年4月30日股价(收盘价90.95)为参照,截止2021年6月8日(收盘价317.38)其股价已经翻了近三倍,总市值超6000亿人民币。
中国中免股价走势图
基于这样的表现,中国中免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业内的极大关注。根据中国中免4月22日发布的公告,其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并表示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具体细节目前尚未确定。
在资本眼中,乘着海南免税政策东风的中国中免无异于是座“金矿”,在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中国中免的业绩却一路“高歌猛进”。根据其发布的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525.97亿元,同比增长8.20%;实现营业利润96.94亿元,同比增长31.79%;实现利润总额96.7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0亿元,同比增长32.57%。
这样的增长势头在2021年仍旧得到延续,根据中国中免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其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对于此后的成长空间,也被市场充分看好。一方面是免税业务的红利持续释放,不久前海南省商务厅透露了过去一年海南免税业务的相关发展情况,自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到2021年5月31日,海南全岛免税店共销售免税品455亿元,同比增长236%。另一方面,中国中免自身也在不断扩展业务规模,加快自身优势壁垒的建设。
一直以来,中国中免都将“聚焦旅游零售业务,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旅游零售运营商”作为大的战略方向,在持续深耕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同时,也在加快线上一体化平台建设、全力拓展重要免税渠道资源。并积极探索外延式发展道路,寻求收购机会,稳健推进旅游零售综合体项目建设。
据了解,目前中国中免在海南还在进行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建设和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建设,其中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已经完成了免税购物中心地下结构施工,地上钢结构主体框架封顶等工作,预计2022年6月开门迎客,而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则总投资达36.9亿元,以期建设成集免税商业(建设周期21个月)与高端酒店(建设周期48个月)为一体的旅游零售综合体项目,预计在2023年开业。
另据瑞典研究机构Generation Research预测,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行业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国免税市场可能是 2020 年全球唯一可以实现正增长的免税市场,中国中免也是全球排名前十大免税运营商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免税企业。
02
对冲A股风险还是加快国际步伐?
在赴港上市渐成趋势的背景下,业绩良好的中国中免加入其中也尚在情理之中,只是在发布此消息前不久,中国中免在A股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时间回到4月13日,中国中免在上午开盘股价上涨的情况下,午后开盘却毫无征兆的闪崩跌停,杀得股民们措手不及。“中国中免跌停”的话题也直接冲上微博热搜。(详情可回顾文章:《中国中免午后跌停,免税股不香了?》)
对于当天股价为什么会突然跌停,业内也是猜测纷纷,有观点认为是中国中免有消息未披露而被机构提前知晓引发抛售离场,不过很快被中国中免否认,并在随后披露了一季度业绩快报,来印证公司基本面良好,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也有观点认为是中国中免一季度业绩不及机构的预期,尽管利润向好,但受机场租金计提,打折促销等费用增加影响,与机构预判的业绩还是有一定差距。
中国中免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公告截图
尽管后续中国中免股价再次重新上涨,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但不论是对于中国中免,还是资本市场来说,都敲响了警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便是红利如免税,也会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有业者分析认为,此次中国中免从宣布赴港二次上市到递交材料被受理动作如此之快,除了寻求更多一个的资金流动渠道,或许也有对冲在A股市场可能遭遇变动的风险。“总体而言,港股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市场,相较于国内资本环境更加开放和理性,如果在国内和香港同时上市,形成'A+H’模式,对于资本来说就可以根据其在港股的表现来判断在A股的走势,对于平衡A股的表现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一个企业决定上市计划不是一朝一夕,拍脑袋就可以决定,对于二次赴港上市,中国中免的考量一定不止于此。在2020年全球免税市场受重创的情况下,中国中免在全球排名已经升至第一位,提升国际影响力,拓展国际市场对其而言也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根据Moodie Davitt数据显示,疫情前的2018年瑞士Dufry集团销售额位居全球免税集团首位,达到76.87亿欧元,韩国乐天、新罗分别凭借60.93亿欧元、54.77亿欧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二、第三位,中国中免集团则以43.94亿欧元的销售额位列第四。而到了2020年,中国中免集团销售额上涨至66.7亿欧元稳居第一,Dufry集团则猛降至23.7亿欧元,排名降至第四位。
这样的“逆袭”对于中国中免而言来之不易,也并不稳固,未来一旦出境游重启,跨国旅行恢复,能否维持住这样的优势或者能否借机扩大全球业务占比成为摆在其面前的新考验。以韩国免税市场来说,根据韩国国家统计门户网站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韩国免税店销售(以不变汇率计算)同比增长51.6%,创2018年5月(54.6%)以来的最大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业绩极为不佳有直接关系,但这一数据仍可被解读为消费复苏的信号。
事实上中国中免此前在海外市场也已经有业务在布局,包括在香港和澳门地区、柬埔寨等地区和国家设立免税店,但其覆盖的客群仍然以国内消费者为主,距离想要成为的“世界一流旅游零售运营商”还相去甚远,如果成功在港二次上市,对于中国中免未来与全球资本接轨,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增添绝对助力。
03
“群狼环伺”龙头位置还能稳坐多久?
在稳固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中国中免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2020年王府井成功拿下第8张免税牌照开始,新一轮的申请热潮就拉开序幕,让更多企业卯足劲想要在免税市场的“蛋糕”中分一杯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明确表示在申请或者计划申请免税牌照的企业已经有包括中百集团、步步高、鄂武商A、岭南控股、百联股份、欧亚集团等在内的十余家企业。已经拿到牌照的王府井,也在加快免税业务布局进度。
根据5月28日王府井集团在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披露的免税业务进展,其首都机场的口岸免税店和海南的岛内免税店预计会在2021年开业。其中,在得到财务部或国务院的批准后,海南岛内的免税店可以随时开业。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王府井集团已经与海南橡胶集团成立海南海垦王府井日用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免税商店商品销售、保税仓库经营和保税物流中心经营。
此前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曾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松绑,可以看作是国家要大力发展免税业务的决心,对于免税市场来说更是一个积极信号。现在的海南就像一个试验场,经过多年摸索,离岛免税在海南已经经营的越来越成熟,一旦最终认定该模式行得通,也不排除未来会略加限制条件,复制到其他口岸城市的可能。
而早在去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委在《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涉及免税业务也明确提到要“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扩大口岸免税业务,增设口岸免税店”、“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和免税品种类”等内容。除海南免税市场,关于市内免税业务的布局也已经成为各家企业争相布局的重点方向所在。
不久前,欧洲如马耳他、希腊等国家已经率先开始尝试恢复国际旅行,尽管对于这样的动作国内市场观点不一,但从大趋势来看,最早2021年底最迟2022年,国际旅行就将迎来重启,至少是有条件的恢复。对于吸引出境游消费回流而快速壮大发展的免税企业来说,能吃到的红利以及加速布局业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重回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代后,中国免税市场以及中国免税企业能否保持与国际市场一较高下的能力,需要交给时间来验证。可以看到的是,选择赴港二次上市的中国中免已经为将来“补充弹药”做准备,未来资本市场是否“埋单”,中国中免又能否借此守住和扩大优势,闻旅也将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