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

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

  菜九段供稿

  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细目

  1.短命的汉赵结盟
  2.汉赵战争是由赵发起的
  3.汉对赵的战争应该是刘邦在主导
  4.击赵前的韩信动向
  5.张耳与韩信的会合
  6.先来查看有无李左车
  7.勘察史料地理见背水战之荒谬
  8.背水一战过程之荒谬
  9.陈馀、赵王歇,都没有死在背水一战
  10.韩信攻赵的实际路线
  11.韩信战赵的真实功绩考
  12.是谁编造了背水一战神话
  背水战,就是背水一战,是韩信灭赵的传奇经典之战,说是尽人皆知也毫不为过。如今菜九对这种家喻户晓之战役,也要千古谁识,看来菜九想以一己之力推翻两千多年的共识与定论,这是又要闯纰漏了,也太胆大妄为了嘛。韩信的背水一战是汉灭赵的唯一一役,已成为牢不可破的历史共识。换言之,现在接受的汉赵战争记录模式就是韩信一战而定,这有《资治通鉴》等正史的记录为证。菜九起先也是这样接受、这样认为的。不过,菜九做《秦楚纲鉴》时发现,韩信于此战后有很长时间的空白期,显得在赵无所事事,感觉非常不解,隐约觉着这里面肯定有不为人知的什么猫腻。因为一个旷世奇才,一个战争之神,怎么可以在刘项两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闲出鸟来。后来的研究发现,原来击赵者不仅有韩信,还应该加上陈豨。再后来,发现靳歙、刘邦也参加了对赵作战。这些韩信以外的汉击赵军事行动,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是被漠视的。如果对韩信以外的战赵汉力量作通盘考虑的话,韩信一战而定赵的历史结论,肯定要被彻底颠覆,背水一战的战果、乃至此战是不是发生过,估计也将受到严重质疑了。换一个说法是不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按韩信事迹的记录模式,是汉对赵进行了侵略战争,但历史的实际发生情况却是赵对汉的侵略在先,然后才会有汉对赵的反侵略,并且通过反侵略将赵给灭了。而这一点并非不重要。但奇怪的是,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似乎没有人关心这样的战争性质。估计人们被韩信神奇的胜利弄得神魂颠倒,都忘记还有两国是怎么打起来或者为什么要打的原因了。如果正视汉赵战争的前因后果,韩信战赵事迹即为前提已虚,后面的事情立不住脚,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因为有怀疑,所以下了一番考据功夫,结果发现,韩信史迹中的假史远不止这一端。韩信的的历史记录可谓真人假史,但每揭穿一个假史,都必须回到整个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去追寻其假何在。菜九此前对韩信的一系列研究已基本上否定了背水一战的真实性,但此战作为韩信神迹的奠基之战,仅靠否定其发生的前提尚且不够,欲否定其真实发生过,还是要综合菜九此前的功课,专门写一篇文字,来揭示背水一战的真伪。结果会不会让人大吃一惊啊——这岂止是鸡蛋里能挑出骨头来,甚至骨头里能挑出鸡蛋来。
  欲知鸡蛋是如何从骨头里挑出来的,还得追溯汉赵关系上来。因为汉赵战争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赵对汉的侵略战争,一是汉对赵的反侵略终至灭赵。
  1.短命的汉赵结盟
  韩信战赵前的汉赵关系真是一言难尽。简单来说,两国原本是盟友,后来成为敌人,这成为敌人又是由赵对汉的侵略造成的。两国结盟的时间非常短暂,可能连两个月都不到。之所以联盟非常短暂,菜九以为,是各怀鬼胎的结果。汉赵结盟的时间大约在汉二年三月,两国的情况是这样的。
  反秦时期刘邦率部先入关中灭秦,按楚怀王的决战号令,他应该享有王关中的权利。但项羽不甘心灭秦这个反秦最大战利品落入刘邦手中,便准备以武力消灭刘邦。刘邦见势力不敌,便提出王巴蜀而为项羽接受。待项羽返回彭城后,刘邦反出汉中,消灭三秦王,占有关中,并出关伐楚,攻灭了河南、殷、韩国。当时打出的旗号就是讨伐项羽分封不公,以此为前提拉拢赵加盟。这是汉与赵结盟的共同点。
  赵在分封时被项羽分为常山与代二国,张耳为常山王,原赵王歇为代王,而陈馀只分得三县,所以大为不满。史称陈馀对项羽的分封政策不满,勾结同样不满的田荣,借齐兵驱逐张耳。考虑到齐的一贯孤立倾向及兵员运动的技术难度,估计田荣对陈馀的支持,是声援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最终,陈馀逐走张耳,扶持赵歇成为赵王;赵王歇又任命陈馀为代王。赵、代二国,虽名义上为二国,实际上为一体,与项羽分封时的赵、代不是一回事。之所以陈馀很快就完成了驱逐张耳一统赵、代大业,估计是张耳统领的常山武装多为陈馀旧部,陈馀与张耳对决,那些旧交可能选择站到陈馀这一边。所以陈馀一统代、赵,没有费太多周折。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不详。
  可以看出,结盟时的汉与赵均非项羽分封的格局。汉担心项羽会因此而兴师问罪,所以先发制人出关伐楚,也正因为这样,汉才要拉赵入伙以便抱团取暖。而陈馀主导的赵与代也有与汉同样的担心,所以当汉提出结盟意愿,赵在汉满足了附加条件后加盟。与汉相比,赵、代实力要小得多,当此之际,结盟是对赵有利的。但赵对汉不信任,原因是此前的常山王张耳与刘邦有师生之谊,张耳被陈馀逐出后,投靠了刘邦。张耳与陈馀原本交好,估计陈馀也很了解张耳与刘邦的深层次关系。本来刘邦有帮老师收复旧赵的心愿及义务,但当时的局面是以反楚为首务,其余均退居次要地位,而反楚又要有赵加盟才好。所以刘邦一开始并没有着手帮张耳收复常山,而是拉陈馀之赵入伙。陈馀提出必杀张耳方可,大概陈馀想解决掉张耳,消除自己在赵、代的统治地位的隐患。此时的汉赵关系非常微妙,既有潜在的敌对成分(结盟前),也有相互借力的当前实际需要(寻求结盟与结盟后)。刘邦找了个死囚冒充张耳,赚得赵与汉结盟。《秦楚之际月表》没有记陈馀与汉结盟的痕迹,但记其逐走张耳的时间是汉二年十月;《高祖本纪》记张耳失国见汉王的时间是汉二年元月,刘邦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才知道赵地之变故。本纪又记,此年三月,汉王至洛阳,召集各路诸侯建立反楚联盟,并记了魏豹加盟之事。估计陈馀是在这个时间与汉结盟的。而要求汉杀张耳的事,应该发生在张耳归汉到三月之间,可以具体到汉王至洛阳前后,即汉二年二三月。所以汉赵联盟非常不稳定,双方都抱着相互利用的目的结盟,无论反楚成功或反楚失败,联盟的解体也是可以预期的,只是解体的形式过于匪夷所思了。

(0)

相关推荐

  • 楚汉风云人物之项羽:输是宿命,赢就怪了

    项羽乌江自刎是历代王朝兴衰的热搜,关于项羽的失败,历朝历代议论不休,主要是两点:一是不会用人,二是有勇无谋! 最具有发言权的就是刘邦了,他和项羽长期打交道,他说项羽败在不会用人! 项羽果真不会用人吗? ...

  • 项羽分封诸侯显然是草率了,天下很快就重新洗了牌!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作为联军的实际盟主,对原六国贵族和有功将领进行了封赏.他把名义盟主楚怀王改称为义帝,又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项羽的这次分封显然是有些草率了,有些人并不服气,很快,天下 ...

  • 二十九、风起云涌的灭代之战

    韩信破魏之后,有种在雾霾城市呆久了,忽然到环境幽雅的高山上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这感觉,爽. 想想看其实韩信出道很早了,项梁刚宣布革命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项家.只不过项羽不看韩信的个人简历,直接就根 ...

  • 韩信的“碟中谍”计划,三万兵马打遍半个天下

    韩信是一个独挡一面可以成大事之人. 韩信被萧何从月下追回来之后,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地位甚至在周勃和灌婴.樊哙等名将之上. 而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暗度陈仓,兵出汉中. 韩信搞定魏国后,他的下个目 ...

  • 常山王

    常山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可考者32人.其中著名者有张耳.高演.刘秉忠等. 中文名张耳 出生日期公元前264年 出生地河南开封 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 国籍中国河南开封 主要成就起义反秦 助汉讨楚 别 ...

  • 菜学速递: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

    背水一战显示了汉快速完成对赵的从侵略到灭亡过程. 背水一战为汉赵战争的组成部分,真实的汉赵战争是从赵侵占汉之朝歌(河南淇县)开始的.赵见汉败彭城,便立即抢占汉疆土. 背水一战之前,汉与赵已处于战争状态 ...

  • 千古谁识背水战3

    3.汉对赵的战争应该是刘邦在主导 赵对汉的侵略痕迹已被历史吞没,而汉对赵的作战则有<傅靳蒯成列传>记录,这也是现存史料唯一的韩信以外的汉赵战事的记载,也是汉赵战争的可靠主线.之所以放着大块 ...

  • 千古谁识曹无伤

    千古谁识曹无伤 作为历史公案的鸿门宴,其始其终都与一个人物挂上了号,这个人就是曹无伤.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刚刚出场就立即谢幕的人物.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后世甚至以为,因为曹无伤才有鸿门宴.菜九以 ...

  • 千古谁识李太白

    千古谁识李太白 [原创]酒 神----致李白 菜九段 是英雄 必然落魄 在满是俗人的俗世里 你的那份豪迈 岂能被人轻轻放过 既生于凡尘 也难免随流逐波 想和他人一样 钻营个一官半职 到头来好封妻荫子 ...

  • 附:千古谁识沛丰邑*

    附:千古谁识沛丰邑* *是为汉高祖里籍是秦代丰县的升级版. 沛丰邑,出自<高祖本纪>,说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籍贯.<高祖本纪>开篇即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汉高祖 ...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7

    7. 为什么说是蒯通在编造韩信假史呢 应该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将韩信假史的编造者定义为蒯通,对蒯通也不算公平.但这是无解的情况下勉强可以拿得出手的解决之道,毕竟蒯通在韩信事迹上有作案迹象,姑 ...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 4

    3.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韩信拜大将的过程犹如一部舞台剧,看似热闹精彩,但经不起推敲.乍一看,拜大将的决定是萧何替刘邦做的,刘邦就是个傀儡,任萧何摆布,萧何怎么说,刘邦就怎么做,而且是在什么也没有听到的 ...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千古谁识拜将台细目 引言 1.韩信真的会跑吗  2.韩信拜将的背景破绽 3.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4.拜将台对话的真实原型 5."拜将"之后 ...

  • 千古谁识战垓下

    千古谁识战垓下 看 题记:本文是<〈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的一个成果.菜九考察韩信参加楚汉最终决战始末发现,韩信并非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是在拿到汉王的某种承诺之后才参战的,从而对整个决战过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