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差分DID和三重差分DDD系列讲解(一)中文论文推荐

文章题目:“新机制”政策对东部农村县级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的实证研究

摘 要: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简称“新机制”)是选今为止中国政府对农村地区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教育类转移支付。现有对于“新机制”政策效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对东部省份受政策影响的情况关注较少。本研究利用“新机制”政策中中央政府对东部六省补贴比例的差异,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的因果推断方法分析了该政策对东部农村县级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含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总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新机制”政策的补贴比例对两种类型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经费类型来看,补贴比例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影响始终是最为稳定而显著的,且大于对生均预算内总经费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影响分学校类型来看,补贴比例对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影响始终大于对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影响,

关键词:“新机制”政策;中央补贴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双重差分;三重差分

本研究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的因果推断方法,评估新机制政策中央政府的补贴比例对东部六省生均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型1为双重差分,模型2为的三重差分。

为需要解释的因变量,其中i表示县,t表示政策实施的年份, 即为第i县在第t年的教育经费情况,在本研究使用的是教育经费支出的对数;

subsidyi为样本县所在省份从“新机制”政策中获得的来自中央政府的补贴比例;

yeart为时间变量,根据各省份实施政策的年份不同,在政策开始前取值为“0”,政策开始后取值为“1—3”;

subsidyi*yeart为政策变量和时间变量的交互项;

Xit为一组随时间变化的地区经济情况控制变量,包括人口数、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等;

Zit为一组随时间变化的地区教育情况控制变量,包括学生数、教师数等;

δi为县级的固定效应;

eit为随机扰动项。

根据双重差分的原理,subsidyi*yeart交互项前的系数d估计的就是“新机制”政策的净效果。

对双重差分模型的扩展逻辑,在模型(1)的双重差分基础上加入“是否为贫困县”的虚拟变量,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这一方面是考虑适当放松双重差分模型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干预前必须存在相同的发展趋势”的限制(即双重差分的平行趋势假设);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贫困县既有可能因为本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导致教育经费的增长缓慢,或存在其他公用部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使得贫困县教育经费增长低于非贫困县,也有可能因为其具有“贫困县”的帽子从而获得政府扶贫更多的专项补助,使其教育经费获得较高的增长。无论是哪种影响,都是贫困县带来的外溢性影响(前种情况为一种负的外溢效应,后种情况为正的外溢效应),需要从政策效果中剥离出来才能获得政策的“净效果”。

为需要解释的因变量,其意义与模型(1)相同;

α0为东部六省所有样本县教育经费水平的初始均值,也就是常数项;

α1为“新机制”政策补贴比例(subsidyi)前的系数,它表示享受不同补贴比例的县在教育经费水平上的初始差异;

α2为时间变量(yeart)前的系数,它表示样本县教育经费变化的共同趋势(时间趋势);

α3为是否为贫困县的虚拟变量(povi)前的系数,它表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教育经费的初始差异;

α4为政策实施后,控制了共同驱使下,补贴比例对教育经费的影响(原双重差分中的政策效果项);

α5为政策实施后,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教育经费的差异;

α6为政策实施后,贫困县的共同趋势(是否为贫困县对教育经费变化带来的外溢性影响);

α7为控制了初始差异、共同趋势、贫困县外溢性等的效应之后,政策补贴比例的净效果。

此外,Xit、Zit、δi和eit的意义与模型(1)相同。

根据三重差分的原理,subsidyi*yeart*povi交互项前的系数α7为“新机制”政策的“净效果”。

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DID和DDD的因果分析方法评估了“新机制”政策中央政府的补贴比例对教育经费的影响。由于因变量的划分比较详细和复杂,为了更加清晰和直观地呈现评估结果,笔者将实证结果中使用DID和DDD方法并严格控制了地区经济和教育情况且加入了县级固定效应后的政策“净效果”单独整理在下表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