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河街雕塑里的“老常德”

雕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它凝结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具有很强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河街雕塑里的“老常德”便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那些旧时光阴里的故事。

这组雕塑,我不能准确说出叫什么名字,但从栩栩如生的画面来看,算得上街头小吃。常德人爱吃,也会吃,每日清晨,街头巷尾,香飘四溢,各种小吃淋琅满目,米粉、汤圆、油条,油粑粑,应有尽有,特色各异,品种繁多的小吃充分展示了常德人在饮食文化上的智慧。

昔日大河街、小河街所在地,曾经是沅江下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尤其是停泊的大小船只形形色色,各显个性,沈从文的散文《常德的船》便取材于此。

河街雕塑以反映老常德元素的市井生活,再现老常德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市民游客的乡愁。 

他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与他们一起出生的还有一代人,他们穿梭在沅水边上的河街,背负着生存的压力,肩挑着一家人的希望。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勤劳,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日出、日落、通宵、清晨、黎明,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雨淋、冰冻,“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应该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铸就了一种共同的励志。那就是初心,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劳动最光荣,他们没有美丽的容颜,只有黑黝黝的肤色;没有华丽粉饰,只有朴实的汗水……这正是初心在劳动中闪光的表现。那捋起袖子、挽起裤腿就是最好的印证。

常德河街的每一座雕塑风格迥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故事。这些“挑夫”、“车夫”的故事曾经遍布在河街的每一个角落,向市民和游客们讲述着常德另一个年代的记忆。

他们见证了一个时代,那就是烙印。他们把青春留在了河街码头,用时光打造了河街的繁华,又在光阴的故事里与河街依依惜别,最终隐姓埋名另谋生计,不知去向。

他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故事。他们背过的货物垒起来是一座座高山,他们挑来的粮油倒出来如同滔滔不绝的沅水,她们的“黄包车”比如今的“宝马”、“奔驰”还珍贵,那是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

他们让后人不断念想,那就是憧憬。沅江、河街、水手、货船、码头、背夫、挑夫,小吃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苍桑,那是对过去一种永恒的回忆,对当下一份最好的珍惜,对未来一种美好憧憬。

河街的雕塑不但体现一个城市的个性,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与名片。

每次路过常德河街,和许多游客一样,总是被那些生动有趣的街头雕塑吸引着,也总想拍一拍,写一写,但总是感觉无从下笔,因为不知道每一组雕塑的命名和创意,网上也找不到,许多摄影大师几乎把河街每个角落都拍遍了,就是很少有拍河街深度系列图文的。我想,如果把每组雕塑的命名和创意做成二维码,让大家扫码了解雕塑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河街的雕塑,不仅繁荣了公共文化,而且提升了河街的知名度,深受游客的喜爱。沅江的流水带走了许多光阴的故事,那些过去的岁月,那些失去的流年,那些人间恩怨,那些在外漂泊流浪的磕绊,尽在雕塑的光阴里烟消云散。

“图说常德”自媒体承接各类活动的图片拍摄、新闻稿件的推送、先进典型的培树、文字材料的撰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