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读财报(5)
流动资产中剩下的三个项目,跳到财报附注即可看懂。
持有待售资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这两个项目一看就懂,而且绝对数额很小,对企业价值影响不大,分析时无需太过关注。
正如前文所说,凡是带有“其他”两个字的科目都是一个大杂烩项目。所以,其他项目无处安放的流动资产都塞到“其他流动资产”里面来。一共四亿多,主要是预缴税费和可抵扣的进项增值税。
至此,所有的流动资产梳理完毕。我喜欢把其中最重要的几项做成饼图,直观地感受其总量和结构。
当然,更好用的饼图不是全部照抄财报数据,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调整。
例如,海螺水泥年末的其他应收款中其实大部分都是短期理财产品,实质上可归类为现金等价物中。
实际分析中,我会以财报数据为起点重构为五大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经营性应收和预付,存货,其他应收,其他流动资产。
下面来看非流动资产,从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讲起。
投资性性房地产,企业持有就是为了收租金,赚差价。
投资性房地产的要点在于计量方式。
若是以成本方式计量,那就和下面的固定资产类似,没太多需要关注的点。
若是是当下的市场价格计量,便可以把价差计入当期的利润表。某些捂地的房企为了报表好看,就常常使用这样的把戏,靠资产重估来美化利润表,但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
所谓固定资产,价值比较大,使用寿命长,表现为和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厂房设备等。简单来讲,企业买一只铅笔就不叫固定资产,买一条铅笔生产线就叫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要点在于:要计提折旧,要计提减值。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折旧和减值的部分作为当期的费用从利润表里扣除。
两种的区别在于,折旧的方法事先规定清晰,每年按部就班计提即可,企业操作空间不大;减值的方法没有规定,企业自主操作的空间大。
如图所示,海螺水泥的折旧方法清晰明了。例如,去年年末的账面价值10亿元的机器设备,年折旧率为6.33%,到今年年末的账面价值就只有10*(1-6.33%)亿元了。
但是,每年折旧6.33%只是账面价值的变动,不代表固定资产的内在价值损失了6.33%。
有时,固定资产内在价值的损失率远超折旧率。例如,10个亿买来一条诺基亚手机生产线,计划用15年。但产品更新迅速,3年后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诺基亚手机无人问津,于是这条生产线几乎一文不值,此时企业就应当计提减值。
海螺水泥在本年也计提了减值。原因是“设备陈旧,产能落后”。当固定资产的内在价值损失远超折旧率时,就应当计提减值。但在实际情况中,某些企业为了报表好看,会对这些资产的减值视而不见。
有时,固定资产内在价值的损失率远低于折旧率。例如,水电站每年按规定折旧,但其实际的发电创收能力却并没有太多损失。
而对投资者最好的情况就是,固定资产随时间而增值。从个人的角度来理解:颜值是一项注定随时间折旧的资产,花钱花精力去保养也无法完全留住。但是,好学的品质却是一项随时间增值的资产。
因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一项资产未来创收能力的体现。例如,账面价值相同的茅台酒窖和钢铁厂房,前者的内在价值远大于后者。
从账面价值看出内在价值,是一个投资者终生的必修课。
而在建工程这个项目,顾名思义就是正在建造的工程。盖厂房,上生产线这类投资往往时间较长,一旦建好了,就转入固定资产这个项目。
下面是使用权资产。海螺水泥列报的是租房的使用权,绝对数额较小,而且与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分析价值不大。
接着看无形资产。这个项目包括各种使用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
对于海螺水泥而言,主要是矿石的开采权和相应土地的使用权,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和固定资产类似,无形资产也有折旧和减值。但会计专家们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素养(专业术语,无形装逼),把无形资产的折旧叫做摊销。实际分析中,把这两个词理解成一回事就行了。
下面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和税务局认定的利润不一样,因此产生的税收也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这两个项目。(哼唧,无事生非的税务局,把情况搞复杂O(∩_∩)O)
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当于提前纳税,对股东不利;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当于延迟纳税,对股东有利。
最后是其他非流动资产。没错,又见到“其他”两字,这又是一个大杂烩项目,如图。和之前讲得一样,这个项目数额占营收越小越好,结构越简单清晰越好。
剩下的几个项目都和股权交易相关,是学习的难点,留待下次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