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免感恩碑

优免感恩碑
关于"永宁县地粮画一、房屋宅基地、坟地俱不缴纳皇粮"的历史文献
张鼎延(1595——1659年),字慎之,号玉调,王召里德里村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历官兵科给事中,擢兵科都给事中,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后以直言敢谏,为权贵所嫉恨,被朝廷罢免官职,闲居家中十一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以荐佂起用为吏部验封司郎中、历官考功司郎中、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正卿、刑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因其官至兵部右侍郎,世称"张兵部"。公一生政绩卓著,为官清正,廉洁奉公,以国计民生为念,关心百姓疾苦,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爱戴。
清初顺治年间,张鼎延向朝廷上书反映永宁县是山区小县,经历明末战乱,人民逃亡,土地荒芜,百姓生计艰难,加之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仍,急需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他多次向河南地方官和朝廷上书,恳请皇帝减免永宁赋税,他提议将永宁县的土地统一按川地纳粮,凡是属于房屋宅基地、坟地都不缴纳皇粮,以示皇恩浩荡,以示朝廷体恤百姓之疾苦。张鼎延的奏疏得到皇帝的批准,从此有清一代永宁县的房屋宅基地、坟地都不缴纳皇粮。永宁县的土地统一按川地缴纳皇粮,永宁百姓世代受益。永宁百姓在为张鼎延立有碑,以感其恩德,分巡湖广长沙道锁青缙撰文《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碑文载入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八 艺文志。
清兵部侍郎张鼎延
查历代《永宁县志》:顺治十七年以前所欠钱粮概行蠲免。在清朝初年顺治时期,河南布政使司、河南府多次赦免皇粮地亩赋税,这与张鼎延大胆直言,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密切相关。民国六年《洛宁县志》上保存有十余篇张鼎延写的奏疏,都是向朝廷与河南布政使司、宁太守、沈屯道等地方官员请求减免赋税的。明崇祯进士分巡长沙道锁青缙撰有《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也是专门言及此事,竹水川岗坡,五等地色,地粮归一,永宁人世代受益。张鼎延也曾多次在大灾之年放粮赈济百姓,故而永宁百姓纷纷称赞张鼎延的盛德,倍受世人称颂。
自清初以来,洛宁民间有俗谚云:"兵部张侍郎,恩情胜爹娘。免了地亩税,又施救命粮。"
三百多年过去了,张鼎延上疏减免赋税,造福桑梓的故事,一流传至今,永宁百姓世代称颂。
张鼎延先后上书有:《达少司农王玉铭书》、《与(河南)布政使书》、《与朱盐台书》、《达沈屯道书》、《与宁太守书》等,以上文献俱收录于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七 艺文志。
清乾隆年间下王召村《张氏家谱》收录有:《张有福陈明越规报差事》、《乡约李通、张月,地方李柱以据实回覆事》;磨头村《张氏家谱》收录有:《优免感恩碑》(该碑立于县门外)、《详陈优免恳乞明察事》;以及锁青缙《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等历史文献,弥足珍贵。现将多年来发现的有关资料加以归拢和说明,以便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保存珍贵历史文献。对研究洛宁清代地方文化,有重大意义。
优免感恩碑
从古彰善有常,常则无遗,常则无滥也。生等先祖副都御史兑泉公①笃行纯孝,至性格天,散粮赈饥,蒙恩表里建坊。至中丞葆一公②平酋川省,拓地三千,复城数十,纬绩丰勋,炳昭今古,是以朝廷褒忠有典,奖恙无穷。
又蒙前宪鸿恩曡曡,昭则优免各差杂派,并设奉祀生③四人,继则优免嫡派后裔各差杂派,岂不至隆且渥哉!然而自明迄今垂二百余年,支分派别,户族繁多,争端屡起。丁巳④春,子舟张仁台⑤摄永篆⑥,甫下车⑦即寓彰善之至意⑧。及读邑志,而於中丞葆一公尤为拳拳⑨,彰善无遗,特查嫡派后裔,批准优免各差杂派,彰善无滥。恐召混希优免,永杜影射⑩,造具宗谱(11),盖印存案,此仁台之彰善不更盛于前哉!生等世代蒙恩,虽铭心镂骨(12)而不敢忘,故嫡派绅民恪(14)献匾额,并勒贞珉(13),以彰仁台之大德,以杜支派之讼源,显著(15)于当今,流传于后世,用垂永久,以志不朽云尔!
张中丞公嫡裔仝立
咸丰七年(16)八月中秋之吉
注释:
①【副都御史兑泉公】:此处指德里张氏四门八世祖张士益,字进德,号兑泉,以子张论贵,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故称副都御史兑泉公。
②【中丞葆一公】:此处指德里张氏四门九世祖张论,字建白,号葆一,历官四川巡抚,故称中丞葆一公。
③【奉祀生】:奉祀生员。永宁县西门里明崇祯时建有张中丞祠,祭祀明四川巡抚张论,设有奉祀生员四名,为张氏家族后裔世袭,专门负责每年春秋祭祀事宜。
④【丁巳】:指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⑤【子舟张仁台】:仁台,对知县的尊称。张知县,名字失考,号子舟,咸丰七年春任永宁县知县。
⑥【摄永篆】:摄:代理;永:永宁县;篆:指印章,这里指县印。
⑦【甫】:甫:刚;才;下车:意思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出自《礼记·乐记》。
⑧【至意】:1.极深远的用意。2.极诚挚的情意。3.志意。心意;情意。至,通"志"。
⑨【拳拳】:本意为之貌、紧握不舍,引伸为、,形容诚恳、深厚、勤勉、忠谨。
⑩【影射】:用一种暗示或说明另一种事物。有两种作用:一是起暗示、引导和提示的作用或的作用。
(11)【宗谱】:家谱,族谱。
(12)【铭心镂骨】:刻骨铭心,永记不忘。
(13)【贞珉】:指石刻碑铭。
(14)【恪】:谨慎而恭敬。
(15)【显著】:显扬昭著。非常明显。显露,炫耀。明显,引人注目。
(16)【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优免感恩碑》碑文收录于清代磨头村《张氏家谱》,该碑原立于县门外,解放后被毁。
《优免感恩碑》释文
自古以来朝廷有经常来表彰善行的规矩,经常表彰,就没有遗漏掉有善行的人,经常表彰就不会有虚妄无实的。庠生等人的先祖副都御史兑泉公张公讳士益,品行纯厚,极尽孝道,卓越的品性,感通上天。遇到大灾之年,拿出家里的粮食赈济百姓,承蒙皇恩在家乡建立石牌坊,用来表彰他的善行义举。到大中丞葆一公张公讳论,平定四川省土司头目奢崇明、安邦彦叛乱,重新开拓疆域三千里,收复名城数十座,伟大的功勋,彪炳昭示过去和现在。这就是朝廷用来褒扬忠于国家的人,有典章制度,奖励没有穷尽。又承蒙前任宪台鸿恩重重,昭示世人,优免各项差役和杂项摊派。并设立奉祀生员四人,继续优免张家嫡系后裔各项差役和杂项摊派,这样一来难道不是很隆重并且有更多的人享受皇恩吗!
然而自明朝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张氏家族分门别派,家族的户数和人数繁多,经常为此屡起争端。清朝咸丰七年春,子舟张知县代理永宁县印,刚到任就表彰有善行的人,有极深远的用意。等到他读了《永宁县志》,对于中丞葆一公勤勉忠贞,特别敬重。表彰有善行的人没有遗漏掉,特别调查张氏嫡派后裔,批准优免各项差役和杂项摊派,表彰有善行,就不会泛滥。恐怕会有一些人混进去优免差役摊派,永远杜绝这种事情,专门纂修编写了《张氏宗谱》,官府盖印保存档案备查,这是知县大人表彰有善行的人不是更盛于前代吗!庠生等张氏族人世世代代蒙受皇恩,虽然刻骨铭心,永记不忘。所以嫡系派绅士及百姓谨慎而恭敬,敬献匾额,并且撰文树碑,用来表彰知县大人的大恩大德,用来杜绝张氏各支派之诉讼的根源,显扬昭著于现在,流传于后世,永垂长久,所以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以此来使这件事永久传世不朽。
张中丞公嫡派后裔共同立碑
咸丰七年八月中秋吉日
张泽武作品集锦
金山庙村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
梦回“圣都”——金门寨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
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
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
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
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
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
《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
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
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
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
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
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
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
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
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
咏书城(古风)
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
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
张兵部谷圭拜祖
咏金门川(古风)
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
话说张论不看县令
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
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太平盛世修家谱 承前启后传家风——德里张氏编纂《张氏族谱》纪实
洛宁县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
洛宁老城西街金氏文化(一)
(七)《琅华馆帖》专集刊刻本及传世拓片
马希周之死
(八)张鼎延主持镌刻《琅华馆帖》的初衷和真实意图
兵部右侍郎张鼎延妻廉夫人的传说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一)
德里张氏家族诰封圣旨(一)
洛宁县德里张氏诰封圣旨(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三)
德里张氏家族修谱筹资大会胜利召开
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洛宁县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一)——官庄村名由来及各大家族概况
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二)——官西村西街张氏文化专刊
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三)——官西村东街张氏文化专刊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二——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三——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金门川金门寨张氏家庙(一)
洛宁县金门寨张氏家庙(二)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五——金山庙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六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为《德里张氏家乘》杀青而作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一)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二)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一)张氏得姓起源考略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二):关于张氏起源地——张城的考证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三——晋国张氏的发展迁徙及分布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四——张氏望族、郡望、堂号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五——陕西同州张氏家族渊源概况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六——德里张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金山庙村张氏家谱序(一)
洛宁县王召里下王召村张有福陈明越规报差事
永宁县王召里乡约李通、张月,地方李柱以据实回覆事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