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博物馆展厅中的“第一犁”

北大荒博物馆展厅中的“第一犁”。

□文/摄 李涛

这个犁杖,简陋,陈旧,静静地卧在展台上。一幅沧桑老人的样貌。这就是北大荒博物馆展厅中的“第一犁”,74年前北大荒人使用过的“第一犁”。正是这把“犁”,让拓荒者们在亘古荒原上演绎了惊天动地、载入史册的壮举。

74年来,北大荒的先辈们将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中华大粮仓”。

何为犁?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北大荒又称黑龙江垦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两麓和小兴安岭南北的大片荒原。它的突出特点是“寒冷的世界”,冬季最低气温平均零下30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只有100至130天左右。多以草甸、沼泽、部分森林组成。这里大气降水充盈,平均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

“第一犁”的意义非同寻常,故事也同样不简单。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东北部分解放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试办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

今天的黑龙江省在当时划分为五省一市,黑龙江省在北安县,嫩江省在齐齐哈尔市,松江省在哈尔滨市,合江省在佳木斯市,牡丹江省在牡丹江市,一市即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第一个国营农场——松江省第一机械农场的成立,是在1947年6月13日。

1947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李在人在松江省建设厅担任主任秘书。这时,省长冯仲云交给他一项任务,让他负责筹建一个机械化国营农场。省政府调拨了三台旧拖拉机,一台用木炭做燃料的汽车,五名工作人员,11名技术人员。

这支队伍从哈尔滨出发来到了珠河县一面坡(尚志县)。6月13日,“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成立。冯仲云省长签署任命,李在人为场长,刘岑为副场长。

因为没有机械设备,农场就在一个俄罗斯人开设的小工厂里买了伪满遗留下来的两台四铧沙克犁,两台圆盘耙及割草机、搂草机等十几件农机具,从外县调来了旧“火犁”等,又从阿城糖厂买来了11匹役马,三台胶轮车,省政府还给了一台烧木炭的汽车。

6月上旬,大家从哈尔滨出发,来到珠河县一面坡太平沟小山子,当天搭起锅灶。场部设在小太平沟,并在一面坡车站设立了交通站。农场从当地招收了14名农业工人。

6月13日,开始开荒生产,农场正式成立。这里群山环抱,一条条山梁之间,形成了一片片狭长的低谷平原。

李在人和刘岑带领工作人员,翻山越岭,考察地势和荒原。他们先就近选了一片荒地作为基地。荒原坑坑洼洼,有的挂上犁,东颠西歪,犁铧进不了土。有的犁口入土太深,负荷过大,一下就憋灭了火。进入8月份,雨季来临,山水顺坡而下,低谷处成了水塘,高岗地地表水分也饱和了,土质更加粘重,机车无法作业,只能用“第一犁”这样的原始木犁开垦。

经过40多天的艰苦奋斗,农场开垦出了93公顷土地,再没有荒地可开了,只好另找荒原了。

几个月实践后,发现该地垦荒点土地零散,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机械耕作,1948年3月,他们全部搬迁到延寿县中和镇一带开荒。这里原始荒原一眼望不到边,地势低洼,不适合机械作业。最终也只能选择“第一犁”这样的原始木犁作业。

在完成播种面积7950亩后,经省政府同意,他们又于当年8月向牡丹江地区转移,场部暂住牡丹江市内,场名改为松江省机械农场,主力垦荒队进驻宁安县兰岗、石头一带,当年开荒两万多亩,同时接收了原县大队畜牧场和护路警察队垦荒点,并入耕地万余亩,牲畜近万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1948年底,全场干部集中在牡丹江冬训,这时发现农场战线太长,指挥不便,又把原来留在延寿的留守人员与当地农场合并,后来改称庆阳农场。其余全部人马集中到宁安县境内,场名又因地得名,1952年定名为松江省国营宁安农场。

1947年创建的农场除了宁安以外,还有通北机械农场和赵光机械农场。从“第一犁”背后的垦荒故事可以看出,当年开发北大荒是多么艰难多么不易。

回首凝望,垦荒初期生活异常艰苦,大量的修筑道路、建筑房舍、添置生活设施等繁重的劳动,肩扛、搭马架、睡地铺,经常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冬季严寒漫长,爬冰卧雪,室内冷风嗖嗖;夏季降水集中,蚊子、小咬、瞎虻成群。农忙时,每天地里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北大荒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汗水和青春浇灌出无悔的人生。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以奉献自己、报效祖国、造福人民为己任,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北大荒精神丰碑。

正是这个不起眼的“第一犁”,在莽莽荒原上支撑起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来源: 黑龙江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