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宿北战役中敌我的战略企图和战役过程
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提及宿北战役时说:“我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宿北战役深感责任重大,心情紧张”。并称,“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指挥的特点都是慎重,而就我个人的心情来说,宿北战役时更为紧张一些”。
1946年12月9日,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盐城前线之捷》的时评,指出:“这是五个月来粟裕将军所部的第十一次大胜仗。这十一次大胜仗歼灭蒋军足足有九万人。苏皖军民光荣的自卫战绩,最生动地证明了蒋军的必败”。这则报导充分说明了自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内战以来,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将军内线机动歼敌的正确指挥下,保持常胜之记录。
停战前夕夺要地
1946年初,正是国共两党和谈的关键时刻。1月10日,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军事冲突协议,双方颁发于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此前的7日,蒋介石连发两道密令,要国民党军队“星夜前进”“抢占战略要点”。中共中央军委针锋相对,指示刚刚胜利举行高邮战役的粟裕,率部火速赶往宿迁以北地区,指挥陇海路东段战役,攻歼拒降的日伪军,并占领该段铁路线战略要地,不让蒋介石阴谋得逞。
按新四军军部要求,粟裕指挥参战各部于11日晚正式发起战斗。粟裕驻宿迁城内,为便于掌握作战情况,便率指挥所北移至赵墩以南数里的小村落内。
11日夜,华东军区特务团发起对赵墩车站据点的攻击。经一夜激战,陇海路全线据点基本被我军拿下。拂晓前,特务团也将赵墩车站的南站台、仓库区全部攻占。伪军营部及其余两个连,被压缩在北站台票房和碉堡内负隅顽抗,周围布满了拉线地雷和触发地雷。
停战在即,粟裕十分着急。12日拂晓,粟裕亲自带着司令部作战科长严振衡和警卫人员赶往赵墩车站。到了赵墩车站南站台区,特务团团长曾旦生和政委陈茂辉,陪同粟裕进入刚攻占下的碉堡观察敌情。粟裕对曾团长说:“你们不要马上由南向北正面强攻,等天黑了,趁敌人看不见,派一个营到北站台的北面,采取南北对攻,南面牵制住敌人,从后面偷袭他,用集束手榴弹和爆破筒引爆地雷区的地雷,并将火力组接近敌人,还要注意政治攻势,可以很快解决的。”接着,粟裕又蹲在南站台一排房子后面观察战场局面。特务团指战员看到粟裕亲临战场,既担心首长的安全,又群情振奋,斗志昂扬。经过充分准备,军政攻势并举。天黑后,敌人见突围无望,又无援兵(因为电话线和铁路已被我军破坏)只得放下武器投降。敌人丢下很多美钞,但指战员们不认识,就拿美钞来烧火。粟裕一见,连忙阻止,告诉战士们收起来,说这个东西将来很有用。
至13日停战令生效前,我军在粟裕指挥下经过3天激战,拔除了西起曹八集、东到白塔埠的全部日伪军据点,控制了陇海东段铁路线300余里,打通了华中与山东两大战略区的联系,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宿北战役“心情紧张”
1946年6月底解放战争开始。9月19日两淮战役失利后,华东战场处于被动局面。11月15日,蒋介石为配合所谓的“国民大会”召开,制定了一个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大规模重点进攻计划。仅华东战场上就投入了25个整编师(军)68个旅(师)的兵力,投入兵力之多,居全国各战场之冠。因此,全国各个战场比较,在华东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最多,仗打得最激烈,战役的规模也最大。而在北起鲁南峄县南至苏中东台的500余公里的战线上,集中了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中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在内的12个整编师(军)28个旅(师)的兵力。以整编第六十九师、整编第五十七师、整编第二十六师,以及从冀鲁豫战场东调的整编第十一师,由宿迁向沭阳、新沂进犯;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二十八师及第七军,从淮阴重犯涟水;整编第六十五师、整编第八十三师、整编第二十五师,由东台再犯盐城、阜宁;整编第五十九师、整编第七十七师、整编第五十一师、整编第二十六师第一快速纵队,由峄县、枣庄、台儿庄向郯城、临沂进犯。国民党军分别从东台、淮阴、宿迁、枣庄和峄县分4路对我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形成了半包围态势,向苏北、鲁南解放区进犯,企图打通陇海路,夺取苏北,进窥山东。此时,国民党军队在兵力和态势上占据优势,我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处于相对劣势和被动地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分析认为:蒋介石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和平谈判的大门已被关闭,“边谈边打”的局面已经改变。毛泽东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方针是一无自由,二要消灭,他是不允许共产党在保持一块地方的条件下签订城下之盟的。因此,我们的方针是战争的方针,这是确定了的”。毛泽东指出:过去几个月内消灭了国民党38个旅,使有些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停止了进攻,证明打歼灭战是可能的,也是能够改变战局的。毛泽东强调:今后数月的关键仍然是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扩大歼灭战的规模,从根本上扭转战场形势,夺取战争主动权。
为了寻求正确的战略战役决策,迅速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粟裕与陈毅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探索。
12月6日,陈毅致中共中央、刘伯承、邓小平并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黎玉、张云逸电,提出4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认为各有利弊,“以集中力量确保沭阳,歼击十一师之一路为最好”。为此,要求华中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涟水附近机动位置,山东野战军集结于陇海路北沂河沿岸机动位置,以便于三日行程赶上进入战斗。
粟裕接到陈毅的方案时,正在盐城以南指挥作战。他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在4路敌军中以由宿迁东犯沭阳、新沂的一路对我威胁最大。只有集中主力歼灭这一路敌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但是,当时华中野战军主力正在盐南作战,阻击东犯沭阳、新沂敌军的兵力比较薄弱。如让宿迁之敌东进,势必形成三面应敌的不利局面。12月8日,粟裕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陈毅电。建议:山东野战军主力迅速南下歼击由宿迁东进之敌。电报认为:“若十一师增来宿迁,会合六十九师东进,以九纵单独防御决难抵住四日之久。同时如十一师东进很快,则南面战役不能结束,对我极不利。因此,我们仍建议山野迅速南下,至少进至陇海路边,以便二日内赶到参战。如因山野南下,则十一师不来,则更妙矣,我南面战役结束后,再集中力量搞十一师,则更有把握。”
陈毅于12月9日复电同意部署,“我率一纵、八师今夜移马头、沂河北岸机动位置,并兼顾打击鲁南出犯之敌。如需要南下,二夜即可到宿沭路作战”。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应待盐城作战结束,粟率一师北返,并待敌情完全明了后再考虑部署。届时请粟提出计划电告”。
同日,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报告盐南战役歼敌5000多人。
12月10日,粟裕发出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并报陈毅、张云逸、黎玉、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对全国战略形势的分析,认为:国民党军“对某些战场暂取守势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进攻某一战场则充分可能”,判断敌人“进攻重点似仍在华中”,建议“我们之重点亦应给予华中,各种战争力量均以大部分使用于主要方向”。“目前华中作战应尽一切可能求得主动,争取在整十一师未到前先歼破其一面”。
12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并告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电:“(一)庆祝盐城大胜,望对指战员传令嘉奖;(二)望粟即日北返,部署宿沭作战;(三)一师及皮旅于结束追击战斗后休息二三天,即行北返。”粟裕接到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后,立即自盐城以南的伍佑前线出发,昼夜兼程,赶到位于涟水、沭阳交界处的华中军区驻地张集,同从鲁南南下的陈毅会合,共同策划和指挥宿北战役。
12月12日,粟裕和陈毅等领导人一起,密切注视敌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部署。先后连发两电给中共中央军委,报告打破蒋介石四路进攻华东的作战部署。第一电:“为打破蒋介石解决华中问题之企图,我华东全部主力,必须分成两点作战,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之有生力量,改变此种局势。故决定以盐城、沭阳两点为突击方向,涟水及鲁南为钳制方向”。第二电:“据近日情况判断,顽有同时动作之企图”,“故我改变作战方针,以涟水、沭阳两处为突击方向,鲁南与盐城为钳制方向”。之后,他们又认真且仔细地分析敌我态势,认为敌人虽然接受前一段作战教训,采取四路同时行动、互相策应的战术,但进攻正面宽达300余公里,各路间隙甚大,仍有利于我各个击破;且台儿庄、枣庄、东台、淮阴之敌刚受到打击,顾虑重重,前进必将慎重缓慢,不易围歼;而由宿迁东进之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则十分骄狂,政治冒险精神十足;整编第十一师又刚调苏北,对民情、地形及我军情况不熟,加之沭阳、新安镇正面只有我第九纵队担任防御,兵力较少;敌军以为我山野、华野主力尚在鲁南和苏中地区,可能会大胆冒进,孤立突出,造成我聚歼之机。并于13日定下决心,决定出其不意,集中24个团的兵力,中央突破,首先围歼立足未稳之整编第六十九师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分割、阻击并视情歼灭整编第十一师,同时以28个团的兵力分别监视和阻击其他三路敌军。
具体作战部署:命令第九纵队沿宿沭、宿新公路实施运动防御,确保沭阳、五花顶阵地,保障并协同主力出击;集结郯城西南及沭阳地区的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八师、及华中野战军第七师(抽出第十九旅)于当夜隐蔽开进,准备首歼整编第六十九师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拟乘胜再歼整编第十一师,华中野战军第一师自盐城以南北移参战;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及第七师、第十纵队各1个旅,在涟水地区组织防御;第七纵队1个旅、第十纵队两个旅阻击进犯盐阜之敌,保障与策应主力在宿迁地区作战;鲁南军区第十师、滨海警备旅、第三军分区武装及鲁中军区第九师,在峄(县)东阻击进犯临沂、郯城之敌。
12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电,指出:“整十一师到达宿迁后,必配合六十九师及预备第三旅等向沭阳进攻,惟有歼灭该敌方能保持沭阳在我手中。如沭阳失守,华野主力即难在苏北继续作战,有被迫转至鲁南可能。对此点必须严重估计到。你们对此意见及部署如何,盼告。”陈毅、粟裕于12月14日午时复电报告宿北作战部署:拟于今晚开始出击宿迁东犯之敌,首先歼灭附属第六十九师之预备第三旅和第四十一旅,尔后再歼灭其余各部。“陈粟在一起指挥此战役”。谭震林指挥阻击涟水和盐城之敌。张鼎丞、邓子恢主持后勤及后方工作。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15日复电指示:“决心与部署甚好。战况望随时电告。”
果如粟裕等人所料,12月13日,国民党军按计划由宿迁出犯,陈毅、粟裕判断“顽敌有集中优势兵力乘虚进犯我沭阳之可能”。其左纵队先头部队占领晓店子、嶂山镇(宿迁以北),其右纵队先头占领曹家集、高圩(宿迁以北)等地。只是整编第十一师是否参战,仍未得到证实。为此,粟裕拟定两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是首先歼灭向新安镇进攻之敌左纵队于五花顶地区,尔后再歼灭进攻沭阳之敌。第二方案是如敌左纵队迟迟不进,而敌右纵队发起进攻,则首先集中兵力歼灭该敌于耿圩以西、颜集以南(宿迁以东)地区。为了保证不失时机地发起战役,令第一纵队、第八师于当晚向新安镇西南的新店子以北地区隐蔽开进。
12月14日,敌继续向我军进攻。中午,查明:由曹家集向来龙庵进攻之敌右纵队确系整编第十一师;向五花顶、邵店方向进攻之敌为整编第六十九师。陈毅、粟裕又根据这一情况,进一步分析判断:第一,向华东进攻之四路敌人中,东台、两淮、峄枣三路敌人因遭到我军打击,顾虑较多,进攻速度不会太快。而宿迁之敌,见我主力分别部署于盐城、涟水和陇海路以北地区,可能集中兵力乘虚进犯沭阳和新安镇。第二,敌整编第十一师(还附属炮兵第十五团及第二十五团一个营),装备精良,兵多将骄,可能冒进。整编第六十九师新任师长戴之奇是三青团中央委员,反共的死硬分子,该师曾受我歼灭性打击(曾歼其两个旅),这次必图邀功请赏,冒险的劲头可能比整编十一师还大。第三,整编第六十九师是由三个不同建制单位的旅(整编五十七师的预备第三旅,整编二十六师的第四十一旅,整编六十九师的第六十旅和第九十二旅各一个团)重新组成的,内部矛盾较多,战斗力弱;整编第十一师是刚由他区调来,对苏北地形民情不熟。第四,宿迁以北公路两侧有几个小高地,宿迁东北地形开阔,村落小而密,房屋不坚固,运河、六塘河、沭河横贯其间,不能徒涉,有利于我分割包围、各个歼敌。此时,我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已进入机动位置,可在两天内抵达进攻出发地域,向敌两翼实施突然攻击,造成战役优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这一仗如能打好,我们就可变被动为主动,南下可以围歼进攻涟水之敌,北上可以歼灭鲁南之敌,西进可以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威胁徐州,调动敌人寻歼回援之敌。陈毅、粟裕当机立断,调整部署,即以24个团的兵力,除以一部割裂敌整编第六十九师与整编第十一师的联系,并阻击整编第十一师外,集中3倍于敌的兵力,首先围歼立足未稳之整编第六十九师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尔后视战况发展,如有可能,再转移兵力会同北上的第一师(8个团)歼灭整编第十一师。命令各部队于当夜隐蔽开进:第一纵队、第八师按原计划于15日拂晓前进到新安镇西南新店子以北地区集结;第七师第五旅于15日拂晓前进至西鲍圩(宿迁北),并准备西渡沭河,控制宿新公路峒峿镇地区;第二纵队于15日拂晓前进到韩集、泰山集地区;第九纵队坚守五花顶、叶海子、来龙庵等既设阵地、迟滞敌前进,掩护主力开进;第一师昼夜兼程北上,准备参战。为策应宿、沭、新方向作战,以28个团的兵力分别监视和阻击其它三路敌人:(一)以第六师、第十纵队的第六旅、第七师的第十九旅共13个团的兵力,在涟水一带监视和阻击自淮阴出犯之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二十五师,以保障主力在宿北的翼侧的安全。(二)以第七纵队的第三十一旅、第十纵队的第三十旅及第十三旅共10个团的兵力,监视和阻击自东台,兴化向盐城进犯之敌。以上两个方向,由谭震林同志率一个指挥所在涟水城北郊负责指挥。(三)鲁南方面则以第十师及滨海警备旅共5个团的兵力,位于峄县以东,协同鲁南地方武装,坚决阻击由台儿庄、峄县、枣庄东犯之敌,确保临沂、郯城地区。并且立即于14日午时,将上述决心与部署上报中央军委。15日军委复示:“决心与部署甚好,战况望随时电告”。
随后发出宿北战役预备命令:“我为确保华中,巩固山东,决心集中主力首先歼灭宿迁出犯之敌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以利尔后作战”。此电是第一次以“华东野战军”名义发出的命令,署名“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
陈毅和粟裕始终在前线指挥所一起指挥宿北战役。战役发起之前,他们就率领前线指挥所到达宿迁东北的阴平、叶庄;战役进行之中,他们又前进到靠近主战场的司吾山五华顶。在整个战役进程中,陈毅和粟裕密切合作,紧紧把握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及时地、准确地对部队发出具体指令。据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所《宿北战役阵中日记》记载,在战役进程中(从12月14日到19日),陈、粟发出的指令共有34次。其中:标明“陈示”或“陈令”的8次,标明“粟示”或“粟令”的14次,只标明“示”或“令”的12次。此外,还有给陈士榘、唐亮及各部队的电报、指示信10件。
12月14日全天,敌整编第六十九师预备第三旅一部沿公路北犯五花顶以南阵地,遭我第九纵队一部反击后,缩回嶂山镇。敌第六十旅进至罗庄、博家湖地区。敌第四十一旅进至邵店,并以一部兵力东犯叶海子,为我第九纵队一部所阻。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率第二六七团(属九十二旅)进抵人和圩。与此同时,敌整编第十一师之第一一八旅攻我小牌坊、来龙庵阵地,被我第九纵队一部击退,敌师部率第十八旅进至曹家集地区。至此,敌第一梯队整编第六十九师全部及整编第十一师主力,已呈扇形展开,正面、纵深约为二十五公里左右,其后方补给仅宿迁一点。
敌人这一冒进态势的出现,说明敌人对我军主力的行动尚未发觉,急于按预定的时间抢占沭阳和新安镇,这正是我军割裂其战斗队形、各个予以歼灭的太好时机。粟裕为使主攻部队的战前准备工作更加充分,保持战役发起的最大突然性,给敌以出其不意的攻击,又将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到15日晚。为先求歼较弱的整编第六十九师左翼的预备第三旅,再歼该师主力,陈毅和粟裕对作战部署又作了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队的任务:以第九纵队主力继续坚守五花顶、叶海子、来龙庵阵地,吸住敌人,保障我军主力对敌达成合围,尔后协同主力向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出击;(二)以第八师、第一纵队一部及第七师的第五旅,分别围歼烽山、晓店子、嶂山镇地区之敌预备第三旅,任务完成后,由西向东攻击,协同友邻聚歼整编第六十九师主力;(三)以第一纵队主力自晓店子、井儿头之间楔入敌之纵深,切断整编第六十九师向宿迁的退路相与整编第十一师的联系;(四)以第二纵队由东向西突击,与第一纵队协同割裂整编第六十九师与整编第十一师的联系,并参加歼灭被围之敌。这一部署,一是先打弱敌,矛头首先指向战斗力较弱的整编第六十九师。二是秘密接敌,突然攻击,乘敌在运动中和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歼灭。三是四面包围,两面夹击,穿插分割,各个歼灭。
宿北战役于15日黄昏发起。华东野战军出其不意的攻击,打了国民党军一个措手不及。粟裕把穿插分割的任务交给了叶飞为司令员的山野第一纵队。这支部队抗战时期曾是他领导下的新四军部队,他对部队和指挥员十分了解。12月15日下午,叶飞率部不顾敌人飞机轰炸,勇猛穿插,其中第三旅九团参谋长俞慕耕率二营直插至敌整编十一师师部曹家集附近,钻入第十一师心脏位置,一直攻至距师部仅300米处,为切断整编第十一师与整编第六十九师的联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陈毅、粟裕命令山野第八师经彻夜激战,在16日拂晓占领峰山,并打退敌多次猛烈反扑,控制了这个关系战役全局的制高点。其余各部也奉命展开包围攻击,华野第七师五旅和第九纵队控制了嶂山以北以东阵地,进一步切断敌六十九师师部与所属四十一旅联系,使第六十九师在人和圩地区陷入重围,不断向第十一师呼救。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与前线指挥官胡琏、戴之奇之间,展开了一场惊慌失措、相互指责的呼叫。
为了不给敌人喘息机会,17日下午2时,陈、粟命令华野第九纵队归山野第二纵队韦国清指挥,全力解决人和圩之敌。18日4时开始攻击受阻,伤亡较大。6时各部停止攻击就地监视。白天经周密准备,22时30分发起总攻。第二纵队九旅从圩南攻击,第九纵队从圩北攻击,与敌展开激战。19日2时,终将人和圩之敌全歼,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被迫自杀,副师长饶少伟、参谋长张东彝等被俘,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宿北战役歼敌2.1万余人,是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也是华东战场上歼灭战规模越来越大的良好开端,是华东战局第一个转折的标志。三个月的战局表明,正确的战略意图,必须通过战役的胜利来实现。自我军放弃两淮之后,敌我双方都在重新布局,酝酿着新的更大的较量,当时敌人分四路向我压来,在战场上我处于被动地位。宿北战役的胜利,打垮了敌人四路中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从而使敌人不仅未能实现其切断我山东、华中两野战军的联系,实行各个击破“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企图,反而被我军切断了南北联系,分割成山东、苏北两坨,暴露了翼侧,处于受我军攻击的威胁之中。当时国民党的伪国大尚未闭幕,宿北战役给了吹嘘所谓“胜利”的蒋介石一记响亮的耳光。
粟裕事后多次谈起,他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豫东和淮海战役。宿北战役是第一次。他曾推心置腹地说:我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宿北战役,深感责任重大,心情紧张。这一仗是山野和华野会合后第一次协同作战,也是华东战场上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仗。直接参战的部队大部分属于山东野战军,指挥机关也是山东野战军司令部,我对指挥机关和参战部队不熟悉,感到心中无底。中央军委早有要求,“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如何完成中央军委交给的战役指挥任务,又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又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战争全局的利益,考虑到中央军委的重托,只有也只能打消一切顾虑,决心把这一仗打好。
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18日发出贺电“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此战胜利,整个苏鲁战局好转”。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为此发表题为《蒋介石孤注一掷的失败》的社论,指出:“这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十一次大捷的空前大胜利,也是今年七月以来整个爱国自卫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