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能”就是熊

“能”字的基本义是“才能、本领”,如:她精明能干,是个女强人。它作动词时,可当“能够、善于”讲。如《木兰诗》:“安能辨我雄与雌?”意即:怎么能够分辨出我是男是女?它还常作形容词,意思是“有才干的”,如:能工巧匠、能者为师。然而,当初我们的祖先造这个字,却是为了表示一种动物---熊。

“能”是个象形字,产生比较晚,最早见于周代的金文(图1)。造字者将其表现得极其生动:圆圆的脑袋,外张的大耳朵,肉乎乎的脖子,肥硕的身体,还有一个短短的尾巴,就连脚趾也有所表现。整体看起来,俨然就是一头缓缓前行的大笨熊的样子,非常清楚地表现出了此字的本义:熊。另外,古人也将传说中的一种形似熊的兽称为“熊”。如《说文》:“能,熊属。足似鹿。”再加《左传·昭公七年》:“梦黄能入于寝门。”意即:梦见一头黄能(熊)走进了卧室。

(图1)

大约是在天长日久的传写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发展至秦代的小篆阶段,“能”字的写法已经完全不同于它在金文中的样子了,若不知其原来的结构,此字是很难解读的(图2)。

(图2)

此后各种书体中的“能”字,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隶书阶段,“能”字便成为一个左右结构、完全被笔画化的字了(图3、4)。

(图3)隶书

(图4)楷书

由于“熊”力大无穷,这在古代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所以它才会被引申为“才能、本领”之义。为以示区别,人们又在其下方加了个“火”(楷书变为四点)字,从而创造了新字“熊”,来表示“能”的本义。

在古代,“能”也可直接用来指“有才能的人”。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贤能为之用。”意思就是: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它还可被引申为“友好、亲善,和睦”。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素不与曹参相能。”意即: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

“能”作副词时,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意即:(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

在物理学中,“能”是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如“热能”。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鸟兽希毛,其性能暑。”这里的“希”字就是“稀”义。所谓“能暑”就是“耐暑”,因此,这里的“能”应该读nài(奈),即通“耐”字。到了后世,“能”与“耐”连结成一个词,表示本领或技能很高。

能”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能”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熊”字有关,如“罴”(pí)字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