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科班中医到了医院不会看病成了“二把刀”,是学校没有培养好,还是自己没学好?
●●●●大道不值一分文,路边白白送与君●●●●
那天,一个患者感叹道:“现在的中医院有名无实,里面有几个中医也是些'二把刀’。”我查了一下“二把刀”,意思是“知识不足,技术不高”。不能说所有的中医院里的中医都是这个样子,但是,确实有一些中医大夫是“二把刀”。
科班出身的中医大夫沦落为“二把刀”,这种局面让那些“传道授业解惑”者太没有脸面。其实,作为大夫都想通过临床慢慢成为一名名医,谁也不愿意背这个“二”名。可是,没办法啊,大学里学了五六年就这个水平啊。
《三字经》上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后周人,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这说明,儿子他爹行啊!只要有好的老师就能教出好的学生。不是学生不行,是老师不行。老师为什么不行?“教不严,师之惰”啊!看着是在教育,但不严格要求,这不就是做老师的懒惰吗?严重点说这叫误人子弟。如果管教育的重视,抓得严,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清清楚楚,就不愁不出人才,严格的教育才是通往成才的必由之路。老师没有给学生铺就成才之路,毕业到了社会上就少不了“二把刀”式的学生。
最近看了郝万山教授的一个长视频讲座,郝万山教授说连中医院校老师都迷糊五行理论。老师都已经在教学生了,自己还不懂,如果还在讲台上讲,那不是在愚弄更不懂的学生吗?教师都这个水准,还敢指望学生毕业后能看病?
《伤寒论》是一部中医经典,是学中医者必读书籍之一,也是国家考试的参考书之一。《伤寒论》六证辩证明晰,理法中规中矩,方药配合严谨。不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想成为一名好中医几乎是零。
学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什么病都能治。如果怀疑,那是你没有学透彻。陈修园论《伤寒论》云:“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内而脏腑,外而形身,以及邪气之生始,经输之会通,神机之出入,阴阳之变易,六气之循环,五运之生制,上下之交合,水火之相济,寒热虚实,温清补泻,无不悉备。且疾病千端,治法万变,统于六经之中,即吾道'一以贯之’之义……”
疗效怎么样?清代徐灵胎谓说:“其治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差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真乃医方之祖也。”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学术的根本,中医疗效的源头。北宋林亿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说:“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会要·医术·卷八十二》一书中记载:“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后,有以医术入仕者……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十道。”
林亿的意思就是,凡是准备学医的人,都要学习《伤寒论》。王溥撰说的更彻底,官方颁布法令,想通过医术入仕的人,要通过中医经典的考试。其中包括《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清朝吴谦主持编撰的《医宗金鉴》中指出:“《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诚医宗之正派,启万世之法程,实医门之圣书也。”非深入研究历朝历代中医发展的脉络,不会有此定见。“万世之法程”,不管发展到什么时代,这两部经典永远是必读必学的圣书。
古人看得如此清楚,视为珍宝,而我们却不珍惜。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伤寒论》、《金匮要略》就是学中医、学好中医的“纲”。
据悉,目前各大医学院校的课程中,《伤寒论》的教学所占甚少,而且还是选修课,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对这两部经典书籍还是一点不理解,更不用说六经辩治了。甚至某些人还认为经典书籍过于陈旧,古代的方子并不能有效的治疗现代的疾病。简直是数典忘祖,一派胡言。
很多有成就的老中医都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精通者,远的不说,曹颖甫知道吧,胡希恕、刘渡舟知道吧,他们的医术之所以能够名扬华夏,就是得益于对中医经典的娴熟。如果他们对仲景的著作没有烂熟于心,绝对不会有令人叹服的成就。
目前的教学方法只能说仅仅是理论层面,属于启蒙,偏偏是这个理论与启蒙都没有做好。学中医的正确路子必须有师承,没有师承都是纸上谈兵。
对经典书籍基本功就是背诵,只有背诵才能刻在脑子里。央视诗词大赛节目那些诗词高手,哪一个脑子里不是装着几百几千首诗?如果没有平时的背诵,谁敢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参赛?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克绍教授对《伤寒论》研究颇深,生前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考核学生背诵时,他低着头听,只要学生一卡壳,他马上叫你另背,不背诵到滚瓜乱熟是不会放过你的。
河南中医药大学有个80后毕业生叫臧云彩,不了解他的自己上网查。他是国医大师张磊和李可的弟子,才40刚出头,是一位年轻的“名老中医”,没有毕业时每天就有30多人找他看病,毕业后进入医院每天限号110人,还有很多人看不上。
他是本科学历,每天有20多位研究生学历的学生随他看诊,他的徒弟已经桃李满园,很多学生每日看诊至少50人,有的上百人。
他看病基本上都是用经方,疗效之好有口皆碑。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都给予通报表扬。
他为什么这么厉害?是张仲景教他这么厉害。《伤寒论》、《金匮要略》他能全部背上来,《汤头歌诀集成》上面1400多首方歌烂熟于心。
不学易不可以为医。他对《周易》和中医四大经典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造诣。现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易》和《伤寒论》课程。
患者往他诊桌面前一坐,他边把脉,边问诊,治病的条文和方剂就从脑海里蹦了出来,单一病症单一条文,有兼证则有兼证条文,条文和方剂如排兵布阵,唾手可得。正是因为他脑子里贮藏的东西多,才使他临床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因为熟背经典给他带来的好处,所以,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必须熟背经典。熟背之前,不准看各种注解,也不接受学生的提问。他的学生有的连厚厚的《黄帝内经》都能背诵。不要问《黄帝内经》有多少字,用手摸摸书的厚度就知道了。
所以,要当他的徒弟,首先要把这两部经典背上来,跨过了这道坎,就有可能成为他的徒弟,就很可能将来成为一名大医。
能背上经典就能成为好医生吗?不一定。但是,如果不背,就一定不会成为大医。这是必须打下的基础。然后要师承,要拜师。
关于《伤寒论》,从东汉至今1800年来,《伤寒论》类著作书目截止1999年已达1604种之多。如果不是非常重要,那么多学者写这么多研究书籍干嘛?
臧云彩要求学生在背诵过程中,不得看任何注解《伤寒论》。为什么?因为你把原文背下来了,那就等于刻在脑子里了,这叫先入为主。如果看注解本,就容易受到干扰,而莫衷一是。
背,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办?过去的私塾教孩子背《三字经》《名贤集》,孩子也不懂啊,你家里的小娃娃背“曲颈向天歌”,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可是,儿时所背熟的东西,那是一生的精神财富,受益无穷。一个引经据典的演讲,和一个照着草稿都念不成句的你喜欢哪个?
只要背熟了,你就慢慢会明白意思。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或许某一时刻,或者睡梦中,你所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的问题忽然就有了答案。
臧云彩的学生背熟之后,有人买了一本宋代的医学著作,看着看着兴奋了,看着看着跳起来了,因为书上写的和他脑子里装的东西有似曾相识之处。不由自主地惊叹:原来如此!
曾经有位老中医说,你要是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吃透了,再读其它的医学书籍,简直太容易了,很多东西都是这些经典的诠释和发挥,这就叫万变不离其宗。这就好比学书法,只要把正书写得跟印版印的一样,再学写草书就容易了。奠基是极其重要的,中医四大经典学好了,就不愁建造不出属于自己的一座辉煌大厦来。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这就是学中医,成为中医,成为名医的路径,也是捷径。想想看,大学里有多少老师能背诵《伤寒论》的?有多少能背诵《金匮要略》的?背不上来,能理解透吗?如果理解不透,教给学生的会是真经吗?如果老师连这两本经典都没有背诵,没有研究透,就不配做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学生拿了毕业证,《伤寒论》条文都背不出来,当了医生也不会看病。当了医生,然后又不学习了,就永远是个“二把刀”。所以,很多学生自知大学几年,学业基本荒废,毕业了只好到药店卖药。我有个朋友就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干建筑包工头去了。
中医药大学不学《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就等于浪费时光。陈修园、徐灵胎这样的古代大医都知道经典的重要性,难道我们比他们聪明吗?
臧云彩曾说过:“中医是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只要中医的教育符合中医自身的成长规律,就是可以在短期内大规模地复制。我的很多学生都是20多岁开始每次门诊就有几十人次的门诊量,有的甚至一天上百人次的门诊量,并且都是纯中医思维针药并用,这也说明了只要我们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是可以很年轻就成为很好的中医的。不要自卑,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魅力让我们自信,只要遵循自身的规律。”
网上有个数据,全国现在在册的中医约50万,而西医是200万。按说从改革开放之后,全国那么多中医药院校(后来升格为大学),至少有几百万毕业生充实到各大医院或去民间开诊所了吧?除了这50万,其他毕业的学生干什么去了?
据《辽宁日报》报道,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陈学忠说全国会号脉的中医不足3万人。中医不会好脉,基本上就不会看病。40多万不会好脉的中医,就靠问诊吗?没有四诊,那不是在大约摸吗?这样如果能看好病,就是奇迹。
陈主席说的会把脉是指这些中医把手放在患者手脖子上的寸关尺部位,经过几十秒之后,能够基本判断出虚实,大概知道是什么病症,然后再结合其它三诊,就可以辨证论治。
那些不会把脉的,手虽然也会放在患者的手脖子那个地方,大多数不过是在患者面前装样子而已。盲人摸象还能知道象腿粗细,他们或许连摸象都不会。所以,指望他们能治好病,那真得靠运气。这就是老百姓抱怨找不到好中医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中医,脑子里全是中医思维,从诊病到处方一以贯之。为什么很多所谓中医变成了西医的附庸?有说是中医不赚钱,那是你不会看病。如果你会看病,一天100个病号,每人挂号10元挂号费就是1000元;如果50元就是5000元。而且,开的方子都是小方,经方在药味上都是小方,既能治好病,患者还少花钱。
所以,不要埋怨中医不赚钱,是因为你无能。
所以,有很多中医大夫脑子里一片西医思维,而被西医的病名所裹挟,一说西医的病名就抓瞎了。话说回来,不抓瞎也不行啊,四诊不通啊。
坐在中医的诊室里,看着是个中医,又没有技术。患者把症状说完了,你还要从电脑上扒拉药方,看着好像科学现代化了,实际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停电了,电脑上不了网怎么办?这和很多人质问,医院要是停电了,不能做各种机器检查了,医生还会看病吗,性质是一样的。
中医开方的章法是什么?是君臣佐使。是能用三味药物解决的不开五味的,经方就是这样的。“药过十三医生不沾”,经常开大方的大夫,一定水平有限,会被嘲讽为卖药的。网上看到一个图片,是治疗胆息肉的汤方,共40多味药。还曾经看到一张处方上写了70多味药。这样的方子能治好病?不吃出病来就是万幸。卖药也没这么卖法的。
因此,患者看不好病,他们就会出去说某某某看病不行,说的人多了,就证明你确实不行。而更大的负效应是,像你这样不行的人多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就会影响到整个中医的诊疗水平。于是,很多人就会抱怨找不到好中医,会不停地问哪里有好中医?
现在中医院的病房病历都是中西医结合大病历,西医的一套,再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最后是中西医诊断。有一次,汉古中医研究院姜建国先生到他们附属医院检查病历,病号是淋巴细胞增多型白血病,属血癌的一种,他主要看中医辨证这部分。这个病人按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病历上的病机分析写的是“湿热内蕴故生淋巴细胞”,当时他就把写病历的大夫叫了过来:“你给我说说看,湿热内蕴怎么生的淋巴细胞?你身上的淋巴细胞都是湿热内蕴生出来的吗?这个病人多亏是湿热内蕴,他要是气血两虚,你是不是也说气血两虚故生淋巴细胞?”所以说中西医结合不仅带来很多困惑,并且闹出很多笑话,这个问题很严重。
中医就是中医,诊病要用中医的诊断法,说话也要用中医术语,你再加上一些西医名称那不成了“四不像”了吗?这不是花生油炸花生米,自己糟蹋自己吗?
还有一些人,把自己这个中医大夫不行,归咎于中药不行,说现在的中药是种植的没劲。我觉得这是在给自己无能找借口。诚然,张仲景时代或许没有化肥农药和大棚,也不大可能会造假,草药是野生的,力道要纯正一些。但这也不是保证疗效的全部。
笔者觉得除了造假,种植的中草药和野生的没有绝对的差别,大不了在量上适当做一调整,比如党参、丹参、黄芪之类的。其实,也未必。王清任生活在清朝,那时的黄芪应该也是药农上山刨的吧。他的补阳还五汤用黄芪4两(120克),现在有的中医大夫用种植的黄芪也是用这个量效果也是很好啊。四神煎也是。
你说现在药药力不行,麻黄还是那个麻黄,敢说效果不行了吗?大黄也是种植的,过去吃了泻火拉肚子,现在吃了也是泻火拉肚子,怎么能说不行了?这就好比鸡蛋,现在再喂什么饲料什么药物,下出来的还是那个形状。超市有土鸡蛋有不土鸡蛋,说土鸡蛋营养大,我就不信,要是说标上个“土”字能多忽悠钱我是相信的。有一次在烟台一家大超市,有一个老人掂着普通鸡蛋说,他找人检测了,土鸡蛋和普通鸡蛋营养没有差别。
黄连、黄芩也是种植的,白芍、当归也是种植的,效果跟野生的有很大差别吗?我看未必。
主要在方剂的配伍,配伍不得当,给你野山参也不一定有效。配伍好了种植的党参也能治好病。
去年新冠疫情病厉害吧,最后还不是被中药消灭了嘛。那个由民间中医葛又文先生拟出的清肺排毒汤,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知道。它既能预防又能治疗,而被国家卫生部门大力推荐。这个方子,再一次证实,古方可以治今病,合方可以治大病,经方就是金方,千年有效,万古流芳。这个方子是由仲景五六个经方裁剪出来的一个合方,火力集中,靶点明确,用上了直中要害。
这个方子共有21味药,大多数都是种植的草药,不是一样的疗效好得不得了吗?所以,不要再抱怨药不行了,确实是自己水平不行。
开始看到这个方子没有太在意,后来随着媒体的不断宣传,和大规模应用,以为是多位中医专家集思广益出来的,后来才知道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中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中医在民间的说法,愈觉得真实不虚。
通过这个方子凸显出的灭疫威力,再一次证明“高手在民间”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有些民间中医那才是真正的中医,不是庙堂医,胜过庙堂医。中医的根在民间。
通过中医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发展中医药的力度和决心,这是民心所向,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作为中医药教学部门,应该对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加以提高,不能让那些已被千百年来反复证实的本真的东西束之高阁。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百姓,中辜负了国家对中医教育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