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变何时发生?

第六个人

 · 15小时前

在深水区的时候。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半年,我在做一个深入的商业研究,横跨多个国家和区域市场,同时,贯穿品牌上百年历史。

我想到了「大国崛起」那部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在进入这个研究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那部片子的片头……虽年代久远,但仍感纵横捭阖,波澜壮阔。

接活儿那一刻,我内心死死认定:我根本搞不定。

这多少也让我想起了在没有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论文的那段艰苦岁月……

尽管有将近4年的市场研究经验,并且在现有的产品经理岗位上,我每天都要不断磨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但这件事,的确还是把我难倒了。

上周,在做这个项目的终期汇报时,我一个人滔滔不绝了1个小时,现场演讲连我自己都惊呆了。那些在几个月漫长时间里搜集的数据、素材、观点开始生动的活跃在我的口头表达里……整场汇报,观点扎实,逻辑顺畅,老板给予了很多积极的肯定。

我认为,无论是以研究者的身份,还是作为这门课程幕后的推手,我都实现了某种质变与跨越:这种质变,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而最令我感慨的是:这个质变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它可以复制吗?我们要如何对质变做正确的期待?质变是什么因素驱动的?

01 量:绝对的量

项目初期,我的助理在主导整个研究进程。她搜集了很多信息,反复做各种表格。但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我没有全程、全力介入。

随着研究深入,我意识到:即使看别人搜集整理好的结论,你都会完全无感。研究毫无捷径,重点在于:你要站在一线,亲自上手。

在早期阶段,我们还无法确认研究的方向。比如:我研究它创造一个新品牌如何在多个国家复制成功?还是我研究它在中国市场如何冷启动?到底哪种研究才更具备启发意义?

这是异常晦涩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当你不知道要讲述什么故事,你就无法定向去搜集信息。而另一方面:当你没有足够基础信息支撑时,当然也无法确定这个主题线索。这是相辅相成、蛋生鸡鸡生蛋的过程。

在项目中后期,我按照2-3天一个小循环来推进,逐步搭建起了内容的框架逻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每天迭代,我可以快速将看到的信息,扔到不同的篮子,知道哪个篮子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同样的信息不断地被强化巩固,同一个信息的不同观点又会补充、矫正已经形成的结论……

我的 PPT内容,每天都会发生新的有机生长。

这是从本质上开始驾驭一个研究项目的标志——更难的是,我对整个产业产生了全新的认知和洞察。

我发现:没有过去几个月长时间积累,这种快速把网球「丢进不同的篮子」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能够对信息分类,意味着你开始真正消化掌握立论依据。

质变,就发生在分筐的过程中。

这,依赖于:绝对的时间,积累和信息量的冲击。

有意思的是:当信息量足够大的时候,你对信息的记忆程度也会飞速提升;对信息灵活应用的程度也远超你想象。比如:你可以不看任何素材,徒手修改报告,记住某些事实和细节,在别人质疑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这本质上,也是质变的重要表现。

02 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可能来自跨界圈外

有很多人讲:解决艰难复杂的问题,它的办法,往往并不来自于视线内。现在看起来,这个观点尤其正确。

前两个月,我们在各种可能的渠道搜集二手信息,数据+分析+ 报告,力求能让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维度的感受,然后形成直觉,杀出一条血路。初步讨论后,我们商量出两种方向:

A 侧重全球品牌发展,讲清楚整个生意模式+ 增长模式,归纳出增长的关键因素

B 侧重中国实践,以品牌不同阶段的危机与挑战作为主线,讲清它如何面对与解决的

随着缓慢进入深水区,我们逐渐选定了B为最后的方向,限于素材搜集的难度,这是更可行的一条研究路径。

这个过程中,我跳出了营销这个非常局限的视角。运气很好,找到透过组织、创业、生意视角讲述这家公司的经典书籍,其中一本,对我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帮助我建立了整条故事主线。

研究项目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内容+ 数据+ 信息量是否足够充分,信息刺激,其实是解决难题的第一步。如果你能获得更多一手资料:比如:内部访谈,行业人士的专业观点,那更是绝佳的……

一个专业问题,构建看待它的核心视角,很有可能并不来自这个学科本身。跨界、学科融合的涉猎广泛内容,往往是一个研究人员的隐形成功因素。所以,这是只有平日积累无法抱佛脚的修行。

03 大胆假设,加速进程

在最后冲刺的1个月,我按照「周」为单位设计自己的工作进程,要求自己至少每周完成一个版本的迭代。

这种工作模式,是我过去完全没有采取过的。

我在早期下的某些结论是对的;一些框架性结论,也在后期,随着信息量和素材的丰富,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我非常感谢自己在深水区时保持了耐心与敏捷,没有停在原地被动等待数据和信息,而是向前一步,大胆假设。

这种假设大大加速了研究进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不求甚解,不需完美,先去抓住一只猫。

这种工作思路,我是潜移默化地从前公司学来的:当你要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你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回头看:这种大胆假设不但没有偏离轨道,反而,还给我后期做理论丰富、事实验证,留出了足够多的时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加速了半成品的洗蒸切,但给你真正下锅炒菜、装盘、做最后的颜值,留出了余地。

我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推进研究项目的战略成功。大胆假设,依赖相信直觉本身也是质变的一部分。

直觉,应该得到更好地利用。

04 质变依赖的不是完美,而是敏捷

在即使没有合作方、老板的压力之下,我也给自己设定了清晰的任务节点,并强势驱动自己要快速奔跑。

过去,我喜欢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等待东风;现在,我不会再等了。

敏捷,足够的敏捷,快速出结论;带着可能错误、不完整的结论,再去多方求证。

在修改研究报告的时候,我几乎每2-3天都会对细节、具体内容做大量调整和修改,而非常奇妙的是——我的核心结论几乎没有被动摇过。

这不仅说明:十几年在行业中的浸润,哪怕是自己局限的经验,也是可以被信赖的;同时也说明,一个研究人员,要相信自己知识储备的科学性,才能搞定难事。

敏捷不仅拉升了执行节奏,同时,也给了我充分推翻自己的勇气与时差。

在最后输出报告的两周里,我经历了从视觉到内心上的颠覆:工作虽然艰苦,但每一天都是喜悦的。

这其实是一种真正爬过珠峰的人,才会有的感受——

你终于知道,你过去看到的这个、那个信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如何串成一串项链。这种喜悦,只有量变达到质变来临的时候,你才能体会。

我自豪地对同事说:以后,真的还有我会怕的研究吗?

而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差别。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质变?

1. 不要拔苗助长,要充分耐心:该走的路都要走——你没有那么神,要稳扎稳打去积累;第3个月的飞跃是前2个月打基础得来的 ,不要在前2个月的时候就希望自己一口吃个胖子,那不现实。也不要对质变的时间周期做太多预设,这会干扰你深度工作和沉浸。

2. 锤炼自己具备非常完善的知识结构:如芒格所言,交叉学科、跨界知识,往往是你解决问题的灵感来源。

3. 训练自己抓关键信息、关键素材的能力:二八法则,好的研究素材深入研究,对形成核心结论至关重要;这对抓住问题本质、找到破局方法至关重要。

4. 啃硬骨头:当一次质变发生之后,你会曲线上升;这又将成为你下一次出发的新起点——你只会变得更强大。关键问题是:质变永远不会在你划水、停留在舒适区的时候出现,你要主动去啃硬骨头。

对我而言:我从如何建立研究方向和逻辑,到如何进入一个商业帝国,再到小处落墨回答一些实战的具体问题,走完了全流程。

这其中的收获,还包含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比如:

1. 如何搜集数据

2. 去哪数据补缺

3. 怎样验证某个结论是否靠谱

4. 谁可以被求助

这,都是一个研究人员要完成的蜕变。

我认为:我们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要解决无数无解、混沌、复杂的问题。

信息量决定了你如何理解现实和事实;直觉和经验帮助你推导初步结论;跨学科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创造创新的视角与思路;而最终,质变会加强你的直觉能力,让你拥有更多敏锐的触角。

当你能不断的啃下这些硬骨头,你就能逐渐拥有了某种体质,这种体质让你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项目。

任何艰难问题,都很难按照既定成熟套路去解决。让自己拥有空杯心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在深水区徘徊,有勇气做出假设,又能在恰当的时间节点策马扬鞭,才是正确的姿势。

所以,质变会在何时发生?

在深水区的时候。

要让自己尽快进入深水区,越快进去,就越容易探出头来。而重要的是:要战胜恐惧。

因为你直接放弃,它就离你远去了……

每一次质变,都会把你送上新的高峰。要主动去握紧,它会成为你生命中的养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