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楼渔路廊曾热闹
海楼渔路廊曾热闹
文/叶修德
胡陈港未堵口前,海楼渔路廊前面是茫茫大海。
海楼渔村曾名海楼村,因海楼与海头宁海话发音相近。海楼渔以渔民为主,为防外地人搞勿清,故添一渔字,叫海楼渔。
既有海,就有码头,有码头就要建造躲风避雨的地方,海楼渔路廊就自然而然建造起来。海楼渔路廊建造时间应在宋朝,宋朝,东仓就有许多村庄,叶氏流传,唐朝尚书室,宋朝丞相家,就可作东仓有许多村庄的佐证,如果没有村庄,叶丞相晚年就勿能在大赖设私塾教书。赚薄资糊口。据(宁海县志)记载,南宋就有西仓记载:朱开乡辟邪里十七都二图,茶山有彭坑,岭脚,龙王塘,桃胡坑等山村,这些小山村遗址尚存,西仓有张家园,郑家山头,文山外等小村庄遗址,后来还有丹山,大雷头,黄泥孔,吴加岭头等小山村,有村庄遗址。还有众多的道观寺院如茶山云峰庵(现存),南腰龙王殿,上坑庵,坑朱寺,五扼头第三扼庵,不知庵名,只留遗址。虽然稻米不够吃,再吃点蕃茹干,生活亦能过得平平常常。但重要的一点,沒有盐就勿能生活,盐从哪里来,从晒盐的盐场运来,古时没有公路,海路运输方便省钱,蛤蟆山嘴的水道深,三枝桅大船进进出出从未搁浅,比起东仓大麦塘埠头,古洞寺下寺埠头,力洋港埠头,毛屿港埠头都要好,海楼渔埠头又位于上述埠头中心,于是海楼渔埠头无可非议成为盐埠头。盐,历代管理都非常严格,朝廷设有专门管理盐的机构及官员。老百姓叫盐太爷。盐太爷稳坐海楼渔路廊,逢古历二,七都来此上班,(古历为二,七本是路下施集市日,后集市迁移力洋)。老百姓要买盐,买盐的钱靠力气赚来,于是,竹木树炭每逢集市挤向海楼渔埠,海楼渔路廊人声鼎沸,海楼渔,海头,燕楼山的善男信女总是把路廊的茶缸烧得满满的。雨天,路廊内人挤人,晴天,路廊旁的石头坐满人。一些老婆婆边烧茶边创收,炒蚕豆,炒黄豆,白药酒,也在路廊内做点小生意,用力气的人先在路廊免费茶水缸喝一杯甜珍滋滋的茶水,中意白药酒的喝一碗白药酒,中意炒蚕豆,炒黄豆的吃点炒黄豆,炒蚕豆,这叫吃着力。岭峧、西吴等山村,但背竹木树炭要走二十里羊肠小道,涉九条大溪坑,不吃点着力也不行,应了俗语嘴在嚼,有气力。
那时乡村没有小店,东仓人担盐要过西仓岭,渡头岭,茶院人担盐要翻越力洋岭,古渡人担盐爬枫树岭。那些岭头都泗州堂,路廊。供人中途休息。解放后,人民政府在乡村设小店。海楼渔路廊才彻底与盐字交别。
海楼渔路廊等待卖竹木树炭,买盐潮水涨退潮的时间里,各种民间故事,民瑶都有,如反映柴爿的柴爿瑶,松木柴爿满山睏。黄荆柴爿无处寻。枫村蜡烛枝树乌。檀树柴爿不进门。樟树劈柴人说呆。溪甲柴爿无人问。一九四八年,国民政府通货膨胀,钞票将变纸,海楼渔路廊内有人唱道:
年纪七十八,
日日担柴爿,
担到海楼渔,
脚底一跌滑。
里洋买膏药,
钞票提一篮。
民国十八年,天大早,贫民百姓靠力气赚钱,难以度日。山里人在海楼渔路廊相聚。到力洋大户家开的米店籴米,米价高得惊人,一天的力气钱,难度一天的饭钱,于是发生抢米事件。因为事件的源头在海楼渔路廊,蛮长一段时间,县警察,乡丁在海楼渔路廊巡视。
海楼渔路廊前面有一条大溪坑,大溪坑是西仓的尾端,为方便过溪,同治年间,在此建造一座石板大桥,此石板大桥是交通要道,过三、四里路就到达海头庙大桥,是连接去象山的交通枢纽,可惜在民国初年被大洪水冲毁,现遗址,石料均无存。
后来,海楼渔埠无法满足需求,又建造了燕楼山埠头,燕楼山埠水道比海楼渔埠深。沒有建路廊,只建一座小小的茅草棚,老百姓叫柴爿厂。现燕楼山埠无存,埠头原址建起民房。
作者简介
叶修德
叶修德,笔名时光不染。农民,农闲时爱好看书看报,写点小作品自乐,有作品在中央,省,市,县文艺刊物,广播电台发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集(宁海民俗故事),被县档案馆编印成册,因忙于农活,作品都是小儿科。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