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 负重前行
辩证对待 负重前行
吴立梅
重修《东阳市志》,自2017年11月8日正式启动以来,历时3年有余。目前,初稿的撰写大体完成,就志书出版的要求而言,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此后修改、补充、完善的任务极为繁重,正如俗言“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克难,步履维艰。志书的质量能否符合社会各界的期望,全在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
按照市志编纂的一般规律,其周期一般在8至10年,重修《东阳市志》的一班退休人员,多为社会上或某个领域有一定影响的耆年硕学之士,抱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孜孜矻矻,争分夺秒,终于提前完成了近千万字的初稿。
初稿完成后,需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回顾,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纲目的调整首当其冲。市志的纲目,如房屋之框架,人身之比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纲目的讨论已近一月,编辑们畅所欲言,其中颇多真知灼见,对纲目的调整与完善颇有裨益。
其实,纲目调整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呈现东阳市情的方方面面,记录历史,留存史料,把握重点,突出特点,呈现亮点,以高标准地体现志书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
纲目的调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只有辩证地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不揣谫陋,谈谈我的看法。
一、主编和编辑
俗云“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套用到修志上,就是“志有百卷,主修一人”。 众手修志,志成一人,主修者的水平至关重要。因为主修者即主编是编辑人员的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和志书质量的把关者,是编辑人员的灵魂和核心,其德、才、学、识也决定了志书的档次和品位。
一部好的志书,要过四关。这四关,编辑自然要过,而主编则起着把关的作用。
一是政治关。任何一部志书,都有其政治观点,都有其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服务,是重修市志的圭臬,也是每一位修志人员的责任和使命,而主编统揽全局,负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把住政治关的责任。
二是史实关。史实,即历史事实,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是真实的历史。真实是志书的生命,唯有真,才能善,也才能美。唯有真实地记录历史,才谈得上存史,才有可能起到资政和教化作用。由于认识水平和表述能力的差异,编辑笔下的文字可能与史实存在一定距离,这就需要主编纠谬补缺。
三是结构关。一部六七百万字的志书,应当体现东阳历史的重点、特点、亮点和转折点,同时应当考虑东阳建置以来一千八百余年各个历史时段的均衡、各门类的兼顾,这就需要主编在结构上作出科学安排,合理编排各卷各章节,把控其篇幅,使重点突出,亮点呈现,门类齐全,详略得当。本次讨论纲目,实质上讨论的是志书的结构。
四是文字关。志书的内容必须通过文字和图片呈现,而文字是志书的主体,文字的优劣直接关乎志书的质量。志书的文字应当简明、准确、流畅、典雅。简洁明了、精确恰当、流利畅达是前六个字的要求,容易明白,但要做到字无可删、句不得减、描摹恰如其分、读之轻快惬意并不容易。可是更难的是典雅,即要求文字的优美高雅,使志书的使用者和读者在获取史料的同时,产生阅读的快感。而编辑人员经历不一,水平参差,主编就负有整饬体例、统一文风、典雅文字之责。
过好四关,才能使重修的《东阳市志》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后人,使付梓的志书成为东阳县市志书上的经典,并在全国县市志书上享有一定的地位。这不仅依靠各位编辑的努力,更仰赖主编的把关。
二、守正与创新
守正即恪守正道,继承数千年来优良的修志传统,遵循科学、客观、规范的修志规律。史志修纂上,有著名的“董狐直笔”,有史圣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有章学诚、吕思勉等人的著述。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供我们遵循和取用。
就这个意义而言,守正即继承,只有继承,才有可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必须在守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吕思勉先生言,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可以这样说,不守正,无视传统,否定继承,是历史虚无主义;不创新,蹈袭前人,因循守旧,陈陈相因,不敢越雷池一步,则是迂腐而不知通变的历史崇拜主义。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当代修志人应当践行的。
2017年的纲目,是王庸华先生经过数个月思考编列完成,并经编辑人员讨论形成的。这里面,融合了王老先生的理论素养、编志经验、创新意识和编辑们的智慧,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结构关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珍视和珍重。固然,随着编纂的进程,根据资料的多寡和认识的变化,对纲目作出适当调整是应该和必要的。但不能无视原来纲目的指导思想、编排思路,而大动干戈、重起炉灶。主编着眼于整体,从宏观上把握,而编辑们很少做到这一点。王老先生在《方志编撰摭谈》一文中表明:“重修《东阳市志》按以人为本、以人的社会活动为结构,来构建篇目。”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思路讨论纲目。因此,我以为,对这个纲目,应大体不动,局部调整。
这个纲目,把“东阳人”册放在首位,突破了一般志书从地情开始、首列建置沿革的习惯做法,这就是创新,而且,这创新有点石破天惊。“人”是东阳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值得骄傲的资本,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地位,体现了不同流俗的编纂思想,避免重蹈重物不重人、重事不重人的弊端。重修《东阳市志》这样做了,我想,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全国性修志中,很可能会有一些县市效仿。
三、繁与简
目前的初稿,有近千万字,成书后减至六七百万字,光从字数上看,缩减三四百万字是必然,因为初稿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水分或者无法入志的材料。考虑到必然需要增补部分必需的材料,这一缩一增,初稿的缩减或接近五百万字。就这个意义而言,删繁就简是无可回避的任务。
删繁就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纲目方面,简省章节目,使之处在严谨合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当然是文字的压缩和删减。压缩是简练文字,化繁为简;删减是剔除冗芜,挤去水分。另外,单从篇幅上考虑,各册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平衡,版面字数不低于100万字,不超出120万字,若此,各册尤其是政治册、经济册压缩删减的任务相当繁重。册内各卷之间也应保持适当平衡,防止畸轻畸重。
但这带来一个问题,如何突出东阳历史、人文、地情的重点、特点、亮点、转折点。与这些“点”有关的必须详写,用繁笔,用墨如泼,汩汩滔滔,穷形尽相。而次要的事物则能简则简,惜墨如金。而这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纲目设置上。我以为,原来的纲目已对此有了充分的考虑。
附带说一下重复交叉的问题。事物之间往往互相联系,志书的横排纵写,谈因说果,必然互有牵扯,重复交叉自是难以避免。处理的方法,一是大分类,小归类。譬如管理,政府层面涉及东阳整体发展的如机构设置之类归属于政治册,而小的局部的如能源、交通、通讯之类的管理分属于各卷;二是实在无法归类必须重复交叉的,则学学司马迁《史记》的处理方式——角度不同,写法有异,此详则彼略,此略则彼详,言此而喻彼。
四、知与识
日常所见,“知识”两字往往连用。但就修志而言,这两个字应当分开来理解。“知”就是掌握资料,了解地情;“识”就是识见、见解,其中当然包含了对东阳历史和地情的看法。
对于修志人来说,“知”和“识”相比,“识”更为重要。材料的搜集、整理、把握、撰写过程,一直受思想观念的把控和引领。这思想观念,来自于修志人的品德、才华、学问和阅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涵养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修志之人,是历史的记录者、叙述者,也是评判者甚或代言人。虽然,述而不论、客观真实是志书行文的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在材料取舍、字句斟酌中,笔下的字里行间,不可能不包含修志人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识”无时无刻不在顽强地显示它的功能和作用。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在说明史书重要性的同时,也说明修志人思想倾向的重要作用。章学诚曾言:“志乃史体,原属天下公物,非一家墓志寿文,可以漫为浮誉,悦人耳目者。”我们笔下的文字,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时代,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肩负的责任是如此之重,而“识”所起的作用岂可等闲视之!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视我们重修的《东阳市志》,也如同我们现在看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和道光《东阳县志》一样,优劣尽呈,妍媸毕现。因此,应当虑及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后人如何看待我们笔下的文字,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否避免速朽,对此,我们自当常怀惕惧,一笔不苟。
由此想起范仲淹让尹洙改文字的故事。“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尹洙字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宋·毕仲洵《范仲淹作墓志》)尹洙所言的“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应该成为修志者的座右铭。
回到“知”与“识”的关系上来,不妨重温章学诚的名言。章还说:“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文辞,犹三军也;志识,其将帅也。”“学问文学,聪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文史通义》)时至今日,有人要问,“识”如何提高,——还是应当回到学习上来,学习有关方志的论著上来。顾颉刚曾言:“编著中国通史的,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为变相的《纲鉴辑览》或《纲鉴易知录》之类,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 (《当代中国史学》) 埋头拉车,倾力编纂是职责所在;抬头看路,升华见识也是当务之急。知之而识之,识之而纂之,才能修出高质量的志书。
见识之外,还需要胆识。朱学勤先生说:“知识是一个境界,见识是一个境界,知识、见识之上的胆识,则更是一个境界。说得浅白一点,大概一桶知识换来一滴见识,而仅有见识却还是不能换来胆识,只有再加一点其他稀有元素,一桶见识才能化为一身胆气。”(《愧对顾准》)这稀有元素,包含了创新意识。而一改前人做法,突破框框,将《东阳人》册置于重修《东阳市志》的首卷,难道不是胆识的表现?
上述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我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纲目的讨论,听取了诸多同仁的发言后产生的一些想法。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无处不在,修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正确面对各种矛盾和关系,辩证对待,恰当处理,负重前行,就能修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2021.3.28
原载2021.4.2《修志工作》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