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肖战,她是菅田

文:刘勇琳  聂传安


昨天推文中说,写作时选材尽量要做到“众人朝西你朝东”,即尽量能与众不同,才可能引人注目。

但也有人执念“众人朝西我偏朝西”,不仅朝西,还比别人更西,从众西中脱颖而出。

正如数万人参与的马拉松比赛的第一梯队。

他们似乎也在从众,不,其实他们是在领众。

他们是为数不多的牛人。

18班的刘勇琳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我为    点个赞》。应当前局势,填与“医生”相关词的人很“众”,而刘勇琳就是“众”中之一,她填了个“白衣赤子”。

但她的文章就能与众不同。

下雪了,亮银装点整个世界。(开篇简洁。环境描写,雪,虽冷,但亮,但美,暗含文章的两种情调。另外,第一段算标点共13个字,格外醒目。考试作文,第1段最好不要超过一行)

不似以往有冬日暖阳下祥和的欢乐,这里很静很静,静得仿佛可以滴落恐惧的墨色;这里也很冷很冷,紧张的心冻得发颤。(营造了一个特殊的让人恐惧的环境,马上让人的心提起来。整齐的句式显示出很强的语言能力)

闲窗漏永,月冷霜花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她缓缓起身,轻轻地活动因久睡在地上而僵硬的肢体,肩膀关节处应动作发出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小房间内似突暴一声惊雷,一下子把她吓住了,连忙停下,担心吵醒一旁两天劳累未合眼的同事。(考场上,随手就是几句柳永的词,显示作者既有大量的积累,又能融会贯通。更难得的是,柳永词的意境与此文非常相谐,一点也不违和,使得文章顿时典雅。任何改卷老师在考场作文中突然发现这么一段引用,都会眼前一亮。另外,这一段的细节描写真实而具体,让人物恍在眼前。读这一段的所得:诗词使文雅,细节让人活)

不用换衣服,因为从未脱下防护服;不用吃点喝点醒醒神,因为担心私事影响效率;不用梳理一觉后自己蓬乱的长发,因为她为了减少感染病毒的可能,一把推子,留下光可鉴人的脑瓜。在未开灯的小屋里,她似从前千万次般随手抄起消毒液,消毒,放下,开门,迈出。(排比,让句式整齐有致;“消毒,放下,开门,迈出”,一组短句,显示出女主的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消毒防护的房间紧邻会议室,会议室里亮着灯,在漆黑的夜里晃眼,刺激着本就充斥血丝的眼睛;闭上,但又似夺目的光明,清清楚楚地昭示不为人知的勤苦与付出。(这一段——包括前前后后——细致的描写足见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熟悉:防护服,理掉长发,房间格局,方舱,工作流程……一个十余年身在惠州十余日宅在家里此时又处考试状态下的孩子能写出这些细节,太了不起。很多细节她可能通过多种媒介看到了,于是用心记住了;许多细节她也许没看到,但她能利用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再造出来。用眼看,用心记,用大脑想像并思考!)

她一边洗手消毒,一边聚精会神地“偷听”房间里的谈论。室内交杂着此起彼伏的交谈声,不时错落着笔划纸页的刷啦声,有时是一支极富威严的苍老声线独鸣。听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但莫名感受到了如黎明乍现的温暖。她知道年逾古稀的老人以丰富的经验再战沙场,勤恳的中流砥柱披荆斩棘,茫茫人世间有各式各样的人们,以己之力在无销烟的战场搏杀。(题目是“为白衣赤子点个赞”,“赤子”并不是一个人,并不仅是文中的“她”,而是与“她”一样的所有的奋战在一线的人。这一段很好地解决了文章可能出现的只赞个人的问题。作者巧妙地设置了这么一个场景,通过“她”的听,侧面写出还有众多正在尽力与病毒搏杀的人。因此段,所赞对象由点到面,由单个到众人,更合情合理,也更有意义)

她快步来到值班的位置,照常执行例行工作。临时建起的方舱似一个小世界,有的地方平稳无声,有时传来一声啜泣,有的地方亮起一盏灯,是学生在挑灯夜读;有的地方会在一声咳嗽后,溅出血红,也有的地方会留下一具冰冷。(点明真实的现状。那“一具冰冷”也写出当前局势的严峻,暗中写出“她”以及所有的白衣赤子如此辛苦的原因)

天堂温暖,像地狱残酷,而这之间明晃晃间隔着脆弱的生命。在守卫生命的一线上,坚毅地站立着像她一样的一群白衣医者,以自己小小的臂膀,怀着赤诚的心,构筑生命的长城。

(白衣医者站在天堂与地狱之间,以弱体赤心挽救着生命。此段语言凝练,含义深刻,点明白衣医者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让人感动)

在寂冷的夜里,她想起当初报考医学专业的初心。只因这群白衣赤子善尽“人中人”的天职,以赤诚的热血携人间真情,慰藉黯淡时分的心灵。(不忘初心。此段点明力量之源)

定会有人怀感恩之心,为白衣赤子点赞。(必要的点题)

旁注里已经说了太多的话,此处只说几句。

昨天我说:“选材尽量避开大众题材,除非你的确是鸡群里的那只鹤。”勇琳也勇敢地写了大众题材,因为她的文章的确是众多文章里的“鹤”。

昨天我说:“选材宁小勿大、宁近勿远、宁实勿空,即宁身边不武汉。”勇琳也勇敢地写了武汉(方舱医院)。但她写的不是芸芸众医,而是一个非常具体“她”;她写的不是这段时间她在怎么做,而仅仅写了她醒来后的十数分钟——还是小,还是近,还是实。

不仅如此,勇琳文章很好地解决了真实与虚构的问题。那个“她”不一定真实存在,但“她”所做的一切完全可能甚至已经甚至继续在真实地发生。这正是写作时“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必须真实”的诠释。

大量积累(包括古诗文等书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用心感受,合理经营,成就了勇琳这么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她虽不是肖战,但她是菅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