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画造型方式的演变,从技法的角度说美术史
中国画数千年来传承不断,以独特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其造型方法也是别具一格,今天,咱们就以图解的方式,从造型技法的角度聊一聊中国画的历史。
一、 战国纯粹的线造型
《人物御龙图》是战国时期的帛画精品,画中一个峨冠博带的男人驾驭着一条昂首卷尾的飞龙,似乎正要遨游九天。
《人物御龙图》 佚名 战国
这幅画用的是纯粹的线造型方法,虽然距今两千多年,但是已经具备很强的表现力。
甲图是按照原画所绘,画家用衣纹的扭动和向后倾斜的身体暗示出驾驭飞龙所需要的力度,这种人物动态很有力量感。
图乙只画了扭动的衣纹,没有向后倾斜,所以只有水平转动身体的动作,力量感较甲图弱一些。
图丙既没有衣纹扭动,也没有向后倾斜,只是静止站立的形象,所以此图力量感最弱。
所以说,《人物御龙图》的线造型方式很有表现力。
由《人物御龙图》可以判断,中国画最早就是用线造型。
二、 凹凸画法登上中国画坛
(1)什么是凹凸画法?
中国画线造型方式到两晋之后发生巨大改变,标志性事件是——出现了“凹凸画法”。
何谓“凹凸画法”呢?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控制颜色深浅的变化画出立体感,不过,这种立体感不同于油画的三维立体感,而是介于二维与三维临界状态的二度半空间。
凹凸画法通过渲染的方式完成。用蘸清水的毛笔将颜色染开,由深到浅过渡到没有颜色的地方,深色的地方有凹进去的感觉,浅色的地方有凸起来的感觉。
据现存史料记载,凹凸画法最早出现在南朝的梁代,由印度传入中国。
随着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阿旃陀壁画为代表的印度传统绘画凹凸法,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与敦煌石窟壁画中采用,梁朝画家张僧繇、唐初画家尉迟乙僧都善画“凹凸花”,当时这种凹凸晕染法被称作“天竺遗法”。
阿旃陀壁画局部 印度 6世纪
新疆克孜尔壁画局部 中国
这幅克孜尔壁画虽然斑驳残破,却仍然可以看出来,人物的脸、脖子和裸露的胳膊都像阿旃陀壁画一样,有“二度半”空间的立体感。只不过,这幅画的线条和染色都很粗糙,说明此时的凹凸画法还不成熟。
《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宋摹本) 东晋
《洛神赋图》被推断为不是顾恺之的原作,而是后世的摹本,画中出现的凹凸渲染法便是证据之一,据现存史料记载,东晋时期,这种画法还没有传入中国。
到唐代,凹凸渲染画法达到了普及与繁荣的时期。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唐
《历代帝王图》中的的凹凸染法很强烈也很细腻,与线造型和谐统一成为一体,这种画法在当时已经很成熟。
不过,《历代帝王图》这种有强烈凹凸感的画风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中国画固有的特征给掩盖了。到了宋代,由于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强立体感渲染的风格不再受到推崇,画面又恢复了平面化、装饰性强的特征。
《秋庭婴戏图》 苏汉臣 宋
宋代《秋庭婴戏图》虽然也有凹凸感,但是比唐代《历代帝王图》的凹凸感弱得多。
这种特点在宋代对前代绘画作品的临摹过程中也能看出来。比如现存的宋摹本《步辇图》,虽然是照着阎立本的画临摹的,但是凹凸感明显弱于《历代帝王图》。我们以浅色衣服为例,对比这两张画。
《历代帝王图》中,人物衣纹处的渲染效果十分明显,凹凸感很强,《步辇图》中,人物的靴子和帽子有比较强的凹凸渲染效果,但是衣纹处只有非常淡的渲染痕迹。
三、 线与客观造型
宋代工笔画技法很成熟,尤其是工笔花鸟画得到蓬勃发展,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唐朝时相对简单的凹凸渲染法到宋代演变为更含蓄、更丰富的技法,分染、罩染、统染、烘染、点染、托染等等方法都已经成熟。
《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花鸟画中的精品,传为吴炳所作,不过画上没有款印,不能确定作者。在这幅画中,一朵盛开的荷花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色彩典雅,艳而不俗,尤其是花瓣轻盈、柔润的质感令人叹为观止。
这张画将荷花盛开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出水芙蓉图》 佚名 宋
另一张宋画《鹡鸰荷叶图》则表现出荷塘萧瑟的美。残破的荷叶斑斑驳驳,述说着凄清寒冷的秋意,几根折断的荷梗更增加了几分悲壮的气息,一只孤独的鹡鸰则呆呆地看向水面。这种荒寒的美不仅是视觉的美,更是意境的美。
在看尽自然的宋代花鸟画家眼里,荷花盛开是美的,枯萎也是美的
《鹡鸰荷叶图 》 佚名 宋代
宋朝工笔花鸟画用线与渲染的技巧已经臻入化境,画家们对大自然的观察与表现达到了极致,线条、色彩与被表现的客观之物完美地融合到一体。
五、 线与主观造型
元代以后,写意画逐渐占据画坛主流,中国画线造型的方式有了颠覆式的发展。
接下来看看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与宋画的对比。
《富春山居图》中的松树 黄公望 元代
《早春图》中的松树 郭熙 北宋
在《早春图》中,一根根松叶像针一样细细长长,合起来一簇一簇的,像个刺球一样,很像现实生活中的松叶。
在《富春山居图》中,松叶只是一些类似于三角形或水滴形的墨点,跟现实生活中的松叶不太像。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早春图》的松树明显比《富春山居图》的松树更像真的松树。
我们再来看一看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中石头的对比。
在《溪山行旅图》中,范宽把石头坚硬粗糙的质感和凹凸的立体感画出来了。
在《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画的石头质感和立体感都不太强,基本是平的。
最后再看看宋代山水画中的水和《富春山居图》中水的对比。
宋代山水画中流水被画得很有动感。溪水在平缓一点的地方水纹很流畅,在撞到石头的地方则溅起很大的水花。通过生动的细节处理,可以感觉得到这里的水流速很快。
《富春山居图》中的流水几乎是一片空白。只在几个拐弯的地方画上几笔,交代一下水流的方向而已,如果把这几笔挡住,几乎看不出来此处画了水。
写意画在唐宋时期萌芽,到元代以成熟的面目登上中国美术史舞台以后,一直到明朝、清朝,都占据了中国画坛主流地位。写意画摆脱了客观自然对线造型的束缚,是一种主观的造型方式,画得像与不像不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在画的过程中抒写了“胸中逸气”。
元代以后,一流工笔画家们的线条也越来越具有独立的美感,不再是形的附庸。
我们来看看明末出色的工笔画家陈洪绶的作品。
宋画《出水芙蓉图》为了表现花瓣质感,线条画得非常细,而且变化很多,包括花瓣上一实一虚的、细小如发的脉络都画得一丝不苟,为了画出脉络的质感,在每一根实线脉络旁还有淡淡的渲染,所以特别生动自然。
我拿一张荷花的照片与画对比给你看,相信你就能体会到宋人对自然的观察与表现有多深入。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中的造型比较概念,并不生动,线条很粗,而且很黑,但是提、按、顿、挫的变化很丰富,线条具有书法的美感,这是与宋画不一样的审美追求,体现的是主观造型之美。
自然之美与主观造型之美孰优孰劣?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选择,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五、 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以后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西方油画与版画进入中国,对中国画造型产生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对人物画的影响最大。
我们来看看唐代人物、清代人物与油画人物的对比图。
唐代工笔画是一种主观的线造型法,重视的是人物的气韵、神情,与油画的面造型法相比,立体感比较弱,人体比例严重变形,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型方式。
清代一些人物画家们的造型受西方艺术的影响,比例逐渐趋近于真实人物,不过,线条的关键作用并没有动摇,立体感也不明显。
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比例通常是七头长左右,如果是八、九头长那就是模特的坯子,如果是五头长,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侏儒了。不过,如果不是被刻意指出来,一般人看《历代帝王图》,并不会意识到比例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中国画的妙处,画中的真实或许不是你看到的真实,但是符合你感觉到的真实。
从仕女画同样可以看出上述的造型变化,冷枚的《春阁倦读轴》的人体比例也是按照西方式的比例来处理的,不过他也同样选择了对线造型的坚持。
从战国到清朝,虽然外来文化曾影响过中国画,但是线造型为主的方式一直没有变,对线条的表现力一直在挖掘,说明这是传统中国画造型最重要的特征。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技法,每个朝代并不是一种画法一统天下,我在文中选择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作品,肯定不能代表当时所有的画风。不过,中国画太多的理论都是玄而又玄的文字,我希望能够换个角度去看中国美术史,本着以画会友的立场,希望与同道多多切磋,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