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胜先生《陇西古今楹联选》首发式侧记
杨继胜先生题名盖章
古稀之年,终成大著。先生长疴久病,《陇西古今楹联选》付梓,实属不易。
庚子季秋初二日,得陇西县档案馆支持,由陇西县档案学会会长、陇西县作协主席史卫东先生操持,《陇西古今楹联选》首发式暨座谈会得以成功举办。群贤毕至,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祝贺,一时人文荟萃。
此时此地,不乏白发苍苍老者,亦不乏英姿勃发后学。计有原嘤鸣诗社社长任世杰先生、原教育局党总支书记莫尊国先生、原文化局局长陈富裕先生、现嘤鸣诗社社长杨树林先生、嘤鸣诗社诗人米嘉迎先生等诗词届老前辈,张万银、李军强等诗词界后起之秀,书画界聂天雄、梁宗文、郭峰、陈耀宗等名家,陇西县灯谜学会、收藏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史建国、刘维仁、史修身、杜彬等,陇西县作协莫泰国、陈欲胜、木门月、王贵文、陆之行、马世奎、刘双隆等到会祝贺。与会各界人士计100余人。展厅内挂满了贺联,人们纷纷摄影保存、欣赏。与会者对《陇西古今楹联选》评价甚高,称之为陇西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陇西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陇西的文化历史底蕴。杨继胜先生是个有心人,用20多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终成大著。《陇西古今楹联选》的印行,实乃陇西文艺界和文化界的盛事,必影响深远。
之前,《陇西古今楹联选》得到甘肃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家安先生首肯,称陇西为“甘肃楹联文化重镇”。对王了望、陈长复、王海帆、武尚仁、蔡建邦等的楹联做了高度评价,并指出:“杨继胜先生初心不改,搜罗、校雠也日多,遂有今日之书稿付梓。陇西联脉,就是这样一脉相承,近两百年生生不息。这是陇西之幸,也是陇原之幸。”
窃以为,《陇西古今楹联选》的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并重。观古今楹联,既能知史,又可观人文教化;既了解陇西古今名胜风物、风土人情,又可透视陇西历史风云和地方精神。由此,选录几联,作为见证。
王了望题陇西威远楼联:
人从方外无非雅
兴到楼头总是高
王了望题山寺联:
知无俗客常开户
尽有白云不守山
从此二联可见王了望深受佛学思想影响,诗思奇逸出尘。
陈长复——题首阳山清圣祠
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
两张饿皮腹包罗古今
此联概括了伯夷叔齐的傲骨。
再如陈长复春联:
一带青山堪写意
数湾流水可陶心
此联透露出陈长复陶令胸怀。
刘文炳题学校联:
周髀问谁知,一郡天荒开自我;
禹书留古迹,五洲地理续于今。
可知襄武书院总教习之胸怀。
再如晚清义士侯利建“自联春联”:
任尔桃李争春艳;
守我松柏耐岁寒。——活脱脱一个清廉者形象。
再如王海帆“夷齐祠”联:
不是扣马数言,安能兄弟到此;
于今逐鹿几世,问比商周如何?
——赞扬夷齐高义,反对战争扰民。
再如王海帆“第五师范十周年纪念”联:
古郡称南安,万里风云,要士子争先努力;
人才空北冀,十年教训,愿大家试一回头。
——勉励第五师范学子。
又王海帆“第五师范”联:
明杨庆著述之区,鹤鸣子和;
唐李翱读书与此,山高水长。
——道出了第五师范(后改名陇西师范)的悠久历史,可知陇西书院源远流长。
又清代巩昌知府周景曾“巩昌府署联”:
此地是渭州旧治;
其民有唐俗遗风。
——道出巩昌府之悠久历史。
又今人罗锦堂题陇西威远楼联:
登高望远进一步;
为人处世让三分。
——活脱脱一个儒者。
…… ……
翻读此书,教益匪浅。陇西古今名胜、人文、政经、历史、教育、风俗……全部包容在兹。应该对编纂者深深鞠躬,其人功不可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