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悍将李臣典,打进南京后纵欲过度而死?或许,我们真误会他了

在八旗军队腐朽以致毫无战斗力的晚清时期,清廷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来镇压反乱,维系皇权统治。

翰林出身的曾国藩响应朝廷号召,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挽救晚清政权于既倒,硬是为清廷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文人出身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够为清王朝立下如此功勋,自然离不开其手下的如云悍将。

对于曾国藩的成功,时人有云“曾国藩靠曾国荃,曾国荃靠李臣典”。这里的李臣典,即为两次救下曾国荃;被曾国藩评价为“英勇绝伦,实为难得之将”;攻打太平天国都城南京时,身先士卒,“克复金陵,论功第一”的湘军悍将李臣典。

立下巨大功勋,却被冠以“好色”之名

清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被湘军攻破,曾国藩为“单开平逆首功”的总兵李臣典向朝廷请功。《清实录·穆宗实录》记载了清廷对于李臣典的嘉奖谕旨:

记名提督李臣典、于枪炮丛中。抢穵地道。誓死灭贼。从倒口首先冲入。众军随之。因而得手。实属谋勇过人。著加恩锡封一等子爵。并赏穿黄马褂。赏戴双眼花翎。

赐爵一等子、赏戴双眼花翎加赠黄马褂,对于时任总兵,记名提督衔的李臣典而言,可谓功成名就、终得所愿。可是,没等这份嘉奖谕旨发至南京,朝廷却收到了年仅27岁之李臣典暴毙而亡的消息。

于是,清廷不得不又另行对其追加了一份“加赠太子少保,谥忠壮,吉安、安庆、江宁各建专祠”的谕旨,以示身后恩宠。

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的一代猛将,却在27岁风华正茂、年轻力壮的正当年暴毙而亡,不得不让人对其死因有所怀疑。清朝官方文献之《清实录》所载“因伤增病,医治无效,即于七月初二日巳刻出缺”;

《清史稿》所载之“臣典遽病,恃壮不休息,未几,卒於军”等关于李臣典的死因记载,更是被后世认为乃系曾国藩为保湘军名声而刻意为之的掩饰结果。

按照当时的坊间传闻、野史记载乃至近代所成历史小说《曾国藩》、纪实性著作《曾国藩传》的说法,原本就贪图美色的李臣典,在攻破南京城后,除了“下令见长发者、新剃发者皆杀”外,还将“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洪秀全后宫的貌美妃嫔更是被李臣典悉数收入军帐,夜御数女,以至纵欲过度,暴毙而亡。

湘军主要人物

悍将李臣典,到底因何而亡

在李臣典暴毙之前,关于他的记载,一般以其为先锋作战、一马当先的悍将形象存在,并无其沉迷声色的相关说明。咸丰十年、同治元年,李臣典前后两次于万急之中救下曾国荃,其勇猛之状倒是屡次鉴于曾国藩和曾国荃的书信往来中。

如此悍将,如此堪当大任之人,如果李臣典果真有沉迷美色的不良嗜好,曾国藩肯定会通过和曾国荃的书信往来,对其予以训诫。可是,遍阅曾国藩的书信手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这说明最起码在攻破南京之前,李臣典还只是一个只顾打仗,顾不得沉迷美色的带兵之人。

更直接的证据在于李臣典没死之前,曾国藩上呈给朝廷的奏折中。在详尽描述前线战事发展的同时,我们能找到关于李臣典两次负伤的说明:“矢志灭贼,屡于子石如雨之中,抢挖地道,受伤两次”;

“十五夜贼出斫营,几至决裂,李臣典保守洞口,腰受大炮子伤”。在李臣典病逝以后,曾国藩又专门成折——《李臣典病故请恤折》,对其病逝过程详细上奏:

六月十五日在地洞口受伤,十六日克复金陵城池,十七日因伤增病,医治无效。二十日舁回雨花台营次,医者谓伤及腰穴,气脉阻滞,不久恐变喘症,加以冒暑过劳,难期痊可。二十三日,国荃亲往省视,李臣典不肯服药,即于七月初二日巳刻出缺。

也就是说,早在攻入南京城之前,一直冲锋在前的李臣典就前后两次负伤,尤其是腰部受炮击所伤,更是直接决定了李臣典绝无可能再行纵欲之举。况且,攻入南京城后,双方殊死搏斗,战事极为激烈,必定会让原本就身负有伤的李臣典病情加重;

再加上“冒暑过劳”,才导致了李臣典病情的“难期痊愈”。另外,在攻克南京城的过程中,相继阵亡的总兵级高等将领并非只有李臣典一人,郭鹏程、王绍义、陈万胜等湘军悍将的相继阵亡,难道都是纵欲而亡?

或许,近代著名学者朱孔彰在《中兴将帅别传》中,对李臣典的死因记载,更为可信:

公夜战过劳,明日病热,自恃年壮气盛,不谨疾之由也。

后记

作为湘军悍将,李臣典之所以被时人乃至后世冠以“纵欲”之名,或者似谭嗣同对当时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的记载,都是对湘军破城后滥杀的情绪宣泄。

毕竟,在当时乃至后世看来,对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而言,清王朝之满族统治阶层才是民族之大敌,才是应该一致对抗的目标。李臣典乃至其代表的湘军为晚清政权鞍前马后,实属软骨、卖国之行。

历史,当以客观、真实存在;当成今之明镜;意淫般的黑化报复,绝非明智之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