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走了,她十年的爱恨情仇就这样入土了

又一位老戏骨去世了,她就是“国民母亲”张少华。

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肯定很陌生,但是看到她的照片你一定很熟悉。

瘦小的身躯,佝偻着背,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可是嘴角却总是带着笑,眼睛也常常笑弯成一道月牙形,这个将苦难和乐观写在脸上的演员就是张少华。

3月23日上午11点,长期饱受慢性肺病折磨的老太太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75岁。

老太太一生生活简朴,为了不给身边的人添麻烦,她特意嘱咐去世后丧事从简,所以公司和家人花了2天处理完她的丧事才对外发布了讣告。

皮哥本想用“德艺双馨”、“仙逝”、“先生千古”等词汇形容张少华,毕竟她诠释了太多经典的母亲形象,但了解了她的生平事迹后,我却变得纠结起来。

网络资料显示,张少华出生于1937年,去世的年龄似乎是84岁,而讣告里她的真实年龄却是75岁,张少华自己是知道网上写错她的年龄的,可她却从未想过去修正,因为那模糊的十年就是她一生最大的争议,甚至不少人给她的称谓“老戏骨”前加上了“私德有亏”的判词。

因此,我觉得对张少华最客观的评价是:她是个充满争议的表演艺术家

她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苦”字来形容,生活的苦难也让张少华度过了坎坷的一生。

而在这一生中,她也被多个身份、标签交织在一起,如今我们再度回味,有些一言难尽。

01、赵丽蓉的搭档

张少华于1946年出生在北京南城的一个贫困之家,她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只能寄养在奶奶家,因为吃不饱饭,她13岁就考上了中国评剧院的学员班,每个月16元的生活费也让她的生活有了物质保障。

张少华在剧院里开始唱评剧,后来迷上了唱戏,苦学了6年青衣,在十年浩劫期间还唱过样板戏,到了70年代,剧院出资拍起了胶片电影。

张少华当时是剧院的骨干,她以彩旦的身份出演评剧《杨三姐告状》和《花为媒》,这两场戏在全国巡演了上千场,张少华也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而她的搭档就是我们熟悉的赵丽蓉老师。

在《花为媒》里,赵丽蓉饰演了媒婆,而她饰演了二大妈。

在拍《杨三姐告状》电影版时,张少华和赵丽蓉双双入选,张少华在片中继续扮演恶毒的嫂子一角,而赵丽蓉饰演了一位胆小怕事的母亲。

电影拍完后,赵丽蓉很快火了起来,之后还在《西游记里》饰演了车迟国王后,后来还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多部小品,成为了一代“小品女王”。

而张少华则一直沉寂,直到1993年涉足电视圈,才凭借饰演母亲被观众熟知。

02、荧屏上的“慈母专业户”

张少华在演艺圈几十年,参演了众多影视剧,大部分角色都是母亲。

在《海棠依旧》里她饰演的是袁老太,在《大宅门》里她饰演香秀的妈妈,在《勇敢的心》里她饰演了神机妙算的霍白氏,在《大秧歌》里她又饰演了德高望重的吴老太太,在《武林外传》里她饰演李大嘴的娘六指轩辕……

因为出演了太多母亲的角色,张少华成为了中国的“国民母亲”。

提到为何总是出演一类角色,老太太曾笑言:“我这个年龄只能出演这种角色了,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只要观众爱看就是了。”

这些母亲角色有着中国母亲的共性,譬如从她们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善良、平凡和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但每个角色也有各自的精彩,张少华在表演时也都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努力诠释着她们的不同点。

在2008年的《我的丑娘》里,张少华对于“扮丑”这件事一点儿也不介意,甚至自嘲说:“导演为什么选我,因为我长得丑吧,我年轻时也不漂亮,现在又瘦又小还沧桑,外形上就接近丑娘。”

剧中的丑娘是农村人,而张少华是城市出身,为了更符合角色,她在化妆时特意把自己化黑了,最终这部剧火了,“丑娘”成了张少华身上的标签。

2010年电视剧《铁梨花》开拍,剧中有一个雍容华贵的母亲角色,投资人觉得应该找气质更高贵的演员来演,可是导演郭靖宇却看到了张少华的潜力,他觉得其他演员的表演太类型化,坚持用张少华来演,两人之前并不认识,为了对得起导演的赏识,张少华又是细细琢磨这个角色,彻底撕掉了“丑娘”的标签,演活了一个大家长的母亲形象。

8年之后,郭靖宇再次找到张少华,给她量身定制了剧本《娘道》,张少华过去出演母亲大多是配角,这部戏里她饰演的隆老太太是绝对的主角,有大量的台词,为此老太太把每一句台词都手写了一遍,拍摄的时候一气呵成。

张少华演了一辈子小角色,但却演进了观众的心里,她用一生的努力告诉我们:角色无大小,演员无高低。

03、现实中与子结仇的母亲

然而让人唏嘘的是,这位“国民母亲”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失败的妈妈。

到了晚年,她独自生活在单位分配的40平米小屋里,看病经常是形单影只,瘦骨嶙峋的她常常一个人发呆。

张少华其实有个儿子,可是母子俩的关系却并不好,在张少华住院期间,她荧屏上的儿子杨志刚、胡歌等人都来探望过她,可是她的亲生儿子却几乎没露过面。

记者曾问过张老太儿子是否孝顺,张少华也是极力为儿子说话,她说自己有肺病,儿子花了5000多元给她买了供氧机和艾灸仪器。

不过她也坦言母子之间确实存在着隔阂,言语间充满着无奈。

张少华为何会和儿子交恶,原因众说纷纭。

有说她在年轻时把儿子丢给姥姥抚养,自己闷头拍戏赚钱,没有很好地陪伴儿子,直到儿子14岁,母子俩才真正团聚。

有说她儿子沉迷赌博,老太太拍戏就是给儿子还赌债的。

还有说老太太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拍戏给儿子还房贷的。

在此,皮哥就不恶意揣测了,只是感慨,老太太扮演了一辈子的母亲,唯一一次演砸的就是在真实生活中。

04、道德上有瑕疵的人

当然,大家对张少华诟病最大的就是她年轻时候做的荒唐事。

当年,评剧皇后新凤霞是张少华的老师,对她有知遇之恩。

但是在十年动乱的时代,她却带人去抄了老师的家,砸坏了老师的半月板,致老师终生残疾告别了表演舞台,还顺走了老师家里齐白石的画。

多年后,新凤霞原谅了张少华,她说:“苦难都过去了,我也残疾了,怪他们有什么用?原谅他们吧。”

最终新凤霞带着怨恨离开了人世,多年后,她的儿子吴欢在老人九十冥寿的时候发文质问张少华。

可老太太避重就轻地回应了这事,字里行间里没有看到一丝忏悔。

吴欢很快也回应了张少华,句句击中要害,这事最终不了了之,张少华也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如今随着她去世,她的这段黑历史也被再度翻出,成为了混杂在缅怀声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皮哥觉得,那个年代许多人都身不由己,张少华虽然私德有亏,但受害者新凤霞已经原谅了她,作为外人,我们真的没有什么资格再去对一个已经过世的老太太评头论足了。

回顾了张少华的一生,我们能看到,她在表演艺术上收获了极大的成功,但在生活中却是个失败者,她是荧屏上慈祥的国民母亲,却是生活中晚景凄凉的患病老人。

但愿那些爱恨情仇能随老人一起入土,但愿那些是非能和往事一起飘散在空中。

再见了,国民母亲,再见了,张少华。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