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麻城走亲戚

——家乡的风俗之3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麻城市,去亲戚家吃饭、送礼,叫做走亲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亲戚聚在一起,叙情谊、拉家常,是勤劳辛苦的乡亲们快乐的盛会。走亲戚,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有一套特有的程序和礼节。

第一步是请客。逢年过节、嫁女娶媳妇生孩子、老人过生日,主人家会提前去亲戚家请客:约定某年月日,去他家“吃顿便饭”。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存心(客气的意思),要一家人哈(都的意思)去,说“不过是咸萝卜咸菜宴饭”。被请的人家表示到时一定哈(都)去恭喜。

小时候有亲戚来请客,我总是格外激动,盼望着走亲戚的那天快点到来,自己好去亲戚家大快朵颐。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所谓“咸萝卜咸菜宴饭”不过是谦虚的说法,到时候可以吃到鱼和肉甚至肉糕,吃到很多平时难以吃到的美味佳肴。

第二步是备礼。被请的人家先准备好礼物,礼物通常放在一个长方形的篮子里,叫礼篮儿,上面用一条新的或干净半旧的长方形毛巾盖着,显得讲究而又神密。小孩子总是乘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掀开毛巾偷偷看一眼里面的礼物,心里盘算请客的人家还会回赠什么好吃的“接包”(象糖、花生、瓜子之类)。

并不是所有的家人都去赴宴走亲戚,大人会根据双方在血缘上、情感上亲近的程度,来确定送礼的多少和参加赴宴走亲戚的人数。所以,盼望走亲戚的孩子,常常只有机会去自己外婆家或姑姑家走亲戚。其他的亲戚家则没有大事不登门,还是要存心的。

第三步赴宴。到了走亲戚的那一天,去赴宴的人要沐浴更衣,收拾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乡里乡亲很多都沾亲带故,一个村里常常几家人同时去同一亲戚家走亲戚,形成一个不小的队伍。大家穿戴整齐地走在田垅地沟、羊肠小道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妇女们一边走着,一边和在田地里干活的乡亲打招呼,广而告知自己要去哪里走亲戚。干活的人们会聚过来,说:恭喜你有“相嗑(儿)”(指好吃的东西)吃呀。走亲戚的人则说“有偏您了”,意思是这“相嗑(儿)”本应该是共同享用的,不好意思把别人偏到一边自己去享用了。干活的人则一边回答说“当偏哪”,一边掀开盖着礼篮的毛巾,看送些什么礼物,人们会恭维说:“啧啧啧啧,礼办得真富实呀!”走亲戚的人则客气地说“做得不象个事儿”,自谦礼物简单。

一路走来,还有个特别的讲究,那就是要论谁该走在队伍前面,走在前面的人是这队伍中最尊重的人。一般是辈份长、年龄大的人走在前面。但有时候,辈份长的年龄却小,这时候大家谁都不肯走在前面,于是在羊肠小道上拉拉扯扯,象打架似的。有时一个人不得已被拉到前面,走了一程之后她会越想越觉得不合情理,又拉扯起来。甚至一直拉扯到亲戚家门口。小孩子总是看不懂大人走亲戚怎么那么麻烦,就自顾自在队伍前前后后跑。但大人觉得那是礼数,不能让人说自己不懂礼数。

客人进村后,主人家早有人远远迎来,接过亲戚手里的礼篮,一边道着辛苦说:让你着累了!一边埋怨亲戚不该太破费准备那么富实的礼物。人们在这种拉拉扯扯、亲切的埋怨之间,不知不觉地加深了相互尊重、相互顾念、相互爱惜的情感。

第四步是做客。做客也有很多的讲究。一是排座次。客人陆续地到来,谁坐在客厅右边,谁坐在左边,谁坐在上头,谁坐在下头,谁坐高椅,谁坐矮凳,老辈子的人非常讲究。大家根据辈份、年纪,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如果年纪差不多,就论辈份,如果辈份低的年纪大很多,也论年纪。那被推举坐右边上头的人自然使劲儿谦让,人们就说:年长大似天。坐定后大家亲切交谈,谈地里的庄稼、圈子里的猪和牛、家里的孩子,每家的事情都得到大家热情的关切。

坐着聊天的座次是客人们相互排列,大规矩下也有些小随意。入席的座次由主人家排列,则相当严格。谁坐首桌,谁坐首席也是件让人操心的事情。入座时,一个知礼数的人出面安排,叫牵席,被牵上首席的人自有好一番谦让,有时如打架一般拉扯得不可开交,直到大家都好说歹说,才安坐下来。

牵席有一些约定的规矩,如嫁女娶亲生孩子一般是外公家人坐首席,新人回门是新姑爷坐首席。一般请客按辈份、年龄排座位。如果安排不恰当,轻则被人微词不知礼数,重则得罪了亲戚。有的过分讲究的亲戚,因为自己在坐席上被轻视了,连饭都不吃坚辞回家。有的亲戚怕自己年长,主人家安排席位感到为难,干脆派家里年少的当代表,自己回避去走亲戚。

二是进餐。去做客,通常是吃午餐。说是吃午餐,其实要吃好几次。客人是陆续来的,一批人刚坐定不久,厨房里就会端出一些水煮瘦肉和肉糕,或糖水荷包蛋。每人一碗,叫喝个茶。主人总是强调要“哈(都)吃完”,客人通常只是尝一尝,又让主人端回厨房,叫回碗。

一会儿后,又会从厨房端出一碗瘦肉或荷包蛋煮面条,每人一碗,叫过中。这一碗是要吃完的,因为有面条而不能回碗,那面条的意义是长(常)来长(常)往。有的人家还会有甜米酒喝。所以,走亲戚的人爱说:办得太好胜了,过了三次中。孩子们常常在过中的过程中就填满了肚子,到吃正席时就吃不下东西了。

喝茶和过中是谁先来谁先吃,分批进行。后来者吃时会对先吃过的说“有偏了”,先吃过的则说“当偏哪,您慢用”。

吃正席时,菜是一个一个地上,通常桌面上保留三碗,后面的上来了,前面上的就撤下去。上菜也有顺序,先是一个大白菜、萝卜丝炒肉丝,叫洋菜,接下来是线粉、鱼丸子、肉糕、百合汤、八宝饭、肉丸子、酥鱼、扣肉、小菜等。吃菜时大家总是说“谁谁谁来吃呀”,“莫存心(客气)呀”之类的客气话。

客人常常一边吃,一边对主人喊着:“办的太好胜呀,菜太多了,不要再上了。”主人则会说:“都是些拿不出手的东西,将就着要吃饱啊。”大家一边客气着,一边享用着主人盛的情款待。

第五步送客和留客。酒足饭饱后,客人分批先后向主人告辞。主人都是要挽留一番,客人则讲着各种客观的原因说自己不能留宿,并像主人一样,嘱咐还没有告辞的客人一定要住几天。主人拿着客人的礼篮要送一程,一边送一边又为礼物收与不收拉扯起来,还要讲一些招待不周,没有时间叙说够,有空要来走动等客气话。

等一家家客人送走了,天已向晚,主人才有空收拾残局,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客去主人安”。也有一些非常亲的客人会自觉留下来,一般是年老的妇女,如母亲去女儿家,姐妹回娘家,嫂子去姑娘家,一般要住上几天。平时各忙各的,难以见面。既然因故走到一起,大家就干脆放下一切,好好地住在一起畅快叙谈。有时,几家轮流做东,老姐妹们张家三天,李家两天住一起,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一回亲戚走下来,那经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她们愉快的记忆和下次重逢的话题。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见过的麻城走亲戚的风俗。不知这种风俗是如何形成,也不知现在家乡的年轻人会不会把这一套风俗沿袭下去。从外地回家,见姐夫在做客时比较恪守礼节,还暗地里笑话他是“前朝遗老”。有时候回老家,亲戚朋友请我们吃饭,还是说:“我接你XX时候在XX酒店(或餐馆)吃个饭。”言语间依稀还保存着那些传统的礼节。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有些礼节比较多余;到了一定的年纪后,才觉得那些多余的礼节一代代传下来,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与意义。其实,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礼节,培养了一代代知礼节、讲情义的麻城人。

全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