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刘刚:天上真会掉馅饼
天上真会掉馅饼
文 | 刘 刚
前不久,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文字,它叙述了这样一个观念:在一个以真诚为主流的环境中,欺诈是稀缺资源,再简单、再荒谬的欺诈行为都会有成功的希望;在一个以欺诈为主流的环境中,真诚是稀缺资源,简单和真诚往往容易成功。“天上真会掉馅饼”、“人'笨’天偏爱”。我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对生活中一些经历的回味。你们信吗?我确实相信了。
经历一:一张小广告与一笔“巨款”
记得1996年年初,学校安排两个月的时间让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我耍了一个小聪明写了一个实习报告找了一个单位盖了一个公章,然后就猫在学校看小说、观电影、逛街,还和班上的几个同学打牌(好像叫“跑得快”的那种扑克玩法吧。其实像我这种耍小聪明的人不在少数,这几个仁兄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等着开学,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
大概离开学还有半个来月。我寝室的一位黄石籍的同学实习回学校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约我第二天去找一个短工干干,赚点外快。我觉得马上要开学了,关键是想享受这惬意的生活,婉言推脱了他。他也不强求,第二天就和隔壁寝室的一位天门籍的同学出发去找工作了。
等到晚上,我那室友回来告诉我,他俩在汉口那边找到了一个为“同城广场”(香港长江实业在武汉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发房产销售小广告的事,没有底薪,只有口头约定的1%的销售提成。他还做了半晚上的工作让我和他俩一起干。当时,中国刚开始提出建立市场经济机制,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很多,对他的这种赚钱想法我怎么样也不相信。你想呀,那高的房价(4000多的房价在1996年那应该是天文数字吧)谁会买?你就是一发小广告的,有人通过你发的广告买了房你怎么知道?交易达成后你不怕房地产公司赖你账?即使房地产公司不赖账,又怎样把钱给你?(你连联系的工具也只是系里德办公电话)还有就是离开学还只剩半个月,你在这短的时间能有什么作为?当时我心里想,那事只有傻子才信。我为此还联合几个同学劝说他不要白费力气,趁早放弃(应该是一片好心),省点车费安心等开学。
经不起我们的劝,和他一起去的那个天门籍的同学去了几次后就和我们一起合流打牌了。可他,每天一大早就坐车到汉口,直到很晚才回来。每天在乍暖还寒的霏霏细雨中到中山公园、长江饭店、武汉商场、亚洲大酒店等地发那些在角落里写了他名字的小广告。有几次还差点挨了酒店保安和出租车司机的打。最明显的一次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发完小广告后误了回武昌的车点,晚上11点多一个人从汉口那边走回了武昌。回宿舍抖了一晚,深更半夜只叫冷。当时我们想,这不是傻吗?
半个月后,我们如期开学了。我们对他的那档子事几乎忘了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们系办公室转来了一个电话,让他下午抽空到汉口那边去了一趟。他回来了,拿着满满一口袋让人眼热的钱。写有他名字的一张小广告竟然让一个客户一次性购买了2套房子!交易金额达到了88万!房产公司竟然按照口头约定付了他8千8百!在校园里学生没有手机和宿舍电话的年代,他能够接到这个电话!在那个吃小白菜只需3毛、1元钱可以单独炒碗青椒肉丝的年代,8千8百元绝对是天文数字。不是上天的偏爱,他会这样幸运吗?
这比中奖还难的喜事必须祝贺。花钱请我们这些室友朵颐一番那自然不在话下。饭菜尽管丰富可口,但那餐饭我们好像都吃得不是那么香。
可他的傻劲还没完,主动拿出了2000元分给了和他一起发过几天小广告的我那天门籍的同窗(这个天门籍的同学推脱了几次,因为他确实只陪他发过几天小广告,觉得受之有愧,最后架不住才收下了,自然也满足了一下像我这样的一些饕餮之徒的口福)。而他,是满可以让人不知鬼不觉,因为他拿到钱的事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满可以自己独享,因为那钱是房地产公司给予他个人的销售提成,和别人无关;是满可以把这个钱交到家里,因为那年他爸爸和妈妈同时下了岗。他给我那个天门籍的同窗仅仅只为他们在一起发了几天小广告。你说他傻不傻?而上天是不是偏爱他?
可他就这样一直傻下来,傻不断,上天对他的偏爱也不断。对他的介绍我在第三部分将继续。
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学会了什么叫坚持,也懂得了什么叫分享。
经历二:一条捡到的信息和一名省直单位公务员
我们毕业那年,正是国家取消统一分配的第一年,就业的形势和现在的一样严峻。离毕业越近心里越烦闷。以前工作国家给,现在工作自己找。怎么找、到哪里找、找什么工作?我们确实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当时省里好像编了一个类似就业指南的东西,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写了某某单位某某岗位需要某某专业的毕业生几名,就四栏内容,还不是普发。我在系学生会找一哥们搞了一份。翻看了一下内容,符合自己条件的单位不多。再说,这是一个提供就业参考的东西,真的内容有几多?自己和这些单位非亲非故的,别人会录你?没有学校的介绍,别人连门都不会让你进,还会接待你?(不怕大家笑话,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来武汉前,大多数人认得的“高干”可能就只是村支书,见了省直机关门前那些站岗的武警就会腿发抖,还敢进门找工作?)所以没有在意,随手扔到铺上就没管了。谁信那东西能找到工作谁傻蛋。
我下铺的一个同学是洪湖的。这仁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办事总是“一根筋”,大大的眼睛,每天对人总是笑脸相迎,我们开什么玩笑他都相信。每天临睡觉前总要唱一唱王子鸣、郑军还有他自己编的一些的歌,最爱唱的一句好像是什么“天堂里有没有什么的”,现在记不清。他的思想和他的眼睛一样清澈。我们这些人虽然都是本分人,但不少人装过愤青、追过女友、打过架、酗过酒、翻过院墙、聚过赌,毕竟“人不轻狂枉少年”呀!可他没沾这些东西。
就是这位仁兄,他打球回寝室后,从我的床上捡到这个就业指南后如获至宝,很快找到了他的目标,要去省监狱管理局应聘会计职务。当晚还查地图找去应聘的路怎样走。他折腾了半夜,我们没有打击他、怕他伤心,却或明或暗地提醒他:会有那好的事?那是童话吧?
我们不相信,可这个仁兄相信了,一根筋地志在必得。第二天,他去了应聘的单位,并且被录用了,签订了就业协定,成为我们班第一个有单位的人,而且是省直单位的公务员、是人民警察。
我真不知道,平时单独不敢出门(读书那么多年,过江到汉口没去过一次)的他怎样走进省直机关大门的?又是怎样和那些处长、科长们交流的?反正他成功了。
他的简单让我们的复杂显得多渺小。从此,我也学会了简单,或许那些所谓的“繁杂”仅是你想象,其实事情就那么简单,想得多倒不如做得多。
经历三:一个“皮包公司”和一名优雅的儒商
我在第一节中说到的那个“傻”大学生,在学校吧,是一“及时雨”,每天叫他名字的人不断,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那谁,帮我把课本带回寝室,我要到外面溜达一下;那谁,你帮我们把这桶热水提到我们女生寝室;那谁,你能不能帮我把饭买好送来……而我那位黄石籍的同学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晚上10点才回窝,忙完了学习忙公益,以至于我们寝室的一个哥们专门在门上写了这样一个纸条“那谁不在,请勿打扰”,在一段时间里,室友们对叫他的人和事不甚其烦。
对他这人的印象,我觉得第一眼应该是憨,每天乐呵呵的,别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天我们早上睡觉,他就把我们的开水和早点送到手,真是把帮助人帮到了不讲格的程度。记得有回学校的下水道堵了,他花了1天半的时间用从老乡那里借来的粪桶把化粪池的粪挑干了。搞得我们几个室友那几天见了他倒胃口。有时真想说几句风凉话。第二眼是烦。搞那些事不是作秀、显摆、图表现吗?可是他把这些事做多了,我们慢慢离不开他、想成为他。像我这样的落后分子竟然为一个烧伤的同学跟他一起扯着横幅、拿着救助信跑遍了武昌的各高校!要在以前我觉得那绝对是傻冒。可我至今都认为,那封救助信是我最好的作品。
就是这位仁兄,他竟然开了“皮包公司”,叫“某某策划公司”。提供的就是《我知女人心》中刘德华、巩俐所演角色的那种营销、广告服务。一听就是没有厂房、没有具体产品、没有多少人马的空壳企业。你说他傻不傻?就算是开“皮包公司”也要显得是个实体呀!比如叫某某实业公司、科技推广公司、贸易公司之类的,搞得响当当的,那样才能唬住人赚到钱呀!可他就不:我开的公司就是为企业的营销和广告提供服务,没有其他的呀。一副愿者上钩的态度。
可他还是火力。应该说,真正的商人介意的应该是你隐藏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的名字叫什么。你尽管是“皮包公司”能为我所用才是真。前不久我顺便到他所在的那个城市看他。他先要陪我吃饭、后来准备让同事陪、最后只能让他家人陪,因为他公司所以的人都受企业委托分别到南京、成都、北京搞市场调查去了。那天,他们家简直是“全家总动员“,他年近70岁刚动完脑瘤手术的父亲来了,夫人和儿子来了,甚至是弟媳妇和侄女也来了,没有他的陪伴,我那餐也吃得比较香。听他家人讲,他到那个城市时几乎是一无所有,但去了7年后他现在为自己和弟弟在那里买了房(那里的房价最少的也要2万多一个平方),还把能帮助他人当做人生的享受。
这人就是我们的老班长,曾经的校学生会主席、省学联常委、团省委常委、也是睡我对面上铺的兄弟,一个一年四季吃青菜却能倾囊相助他人的傻儿郎。你说,像他那样整天把帮助人记在心间、相信他超过相信亲人甚至自己的人,上天不偏爱吗?他开的是“皮包公司”赚的可是“血汗钱”啦!
- 关于作者 -
刘刚,现在孝感市孝南区某单位工作。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