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22: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穀(gǔ)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zhì)罃(yīng)。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1、榖臣:楚庄王的儿子; 2、连尹襄老:楚国臣,名襄老。连尹,官名; 3、荀首:知罃的父亲; 5、佐中军:中军副帅。佐:辅佐,副; 6、王:指楚共王。

[译文] 晋人把楚国公子榖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知罃回国说:“您大概怨恨我吧!”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shēng)其任,以为俘馘(guó)。执事不以(xìn),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1、俘馘:俘虏。馘,割取敌人尸体的左耳,以此记功; 2、执事:君王左右办事的人,指楚共王; 3、衅鼓:祭礼,用牲畜的血涂抹钟鼓。指杀戮; 4、即戮:就戮,接受杀戮。

[译文]知罃回答说:“两国交兵,我没有才能,不能承担自己的使命,所以做了俘虏。君王左右没有杀我,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您的恩惠啊。我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

王曰:“然则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shū)其民,各惩其忿(fèn),以相(yòu)也,两释(léi)囚,以成其好(hào)。二国有好(hào),臣不(yù)及,其谁敢德?”

1、德:感激; 2、纾:缓解,解除苦难; 3、忿:怨恨; 4、宥:宽恕; 5、累:捆绑的; 6、与:参与。

[译文]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以求解除百姓的苦难,现在双方都各自克制愤怒,达成互相谅解,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穀(gǔ)。”

1、不任:担当不了,不该担当; 2、不穀:古代诸侯的自谦之词。

[译文] 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我没有什么被人怨恨的地方,您也没什么让人感激的地方。我和您之间没有怨恨,没有恩德,我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

对曰:“以君之, 累(léi)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亦死且不朽。

1、灵:威灵,这里指福气; 2、外臣:对别国国君称呼本国的臣子; 3、首:指知瑩的父亲荀首; 4、宗:宗庙。

[译文]知罃回答说:“托您的福,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我国国君如果把我杀了,死而不朽。如果由于您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我交给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向我国国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及于,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1、嗣:继承; 2、宗职:宗子的职; 3、次:按次序; 4、事:指军事事务; 5、封疆:边境; 6、违:回避,躲开。

[译文]如果没有得到国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族内的职务,轮到我承担晋国的军职,率领偏师以保卫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躲避,竭尽全力,决一死战,心无二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您的方式。”楚王说:“看来不能和晋国相争啊。”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楚归晋知罃》全文:

人归楚公子穀(gǔ)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zhì)罃(yīng)。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shēng)其任,以为俘馘(guó)。执事不以衅(xìn)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shū)其民,各惩其忿(fèn),以相宥(yòu)也,两释累(léi)囚,以成其好(hào)。二国有好(hào),臣不与(yù)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穀(gǔ)。”对曰:“以君之灵, 累(léi)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清 李骏岩《左传快读》评析:

此是辞令中极有机锋文字,凡四番问答。前三番答得极冷、极淡、极浑沦含蓄;后一番答得极热、极浓、极慷慨激昂。读之增长气慨,懦夫为之变色,壮夫为之起舞,真绝世奇文。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楚胜,俘知罃,晋虽败,但生擒楚庄王之子榖臣,射死楚国大夫襄老,并将襄老的遗体带回晋国,至公元前588年,晋请楚放回知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