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历史资料简介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历史大事典

  巴达里文化

  古埃及铜石并用文化,因发现于上埃及巴达里城(Badari)的遗址最重要,故称此种类型的文化为巴达里文化。巴达里文化约存在于公元前4500—3100年。从巴达里文化层发现的什物得知,巴达里居民普遍使用新石器工具,如磨制的石斧、石锄、石刀、石箭头等,但也发现一些天然铜制造的铜刀、铜锥等小型工具。因此,巴达里文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用铜制作器物的文化。巴达里文化时期,居民已相对定居下来,从事农业,农作物有大麦、小麦、亚麻等。畜牧业也已出现,畜类有绵羊和山羊。渔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居于重要地位。巴达里居民的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出色,能制造各种形式的薄壁陶和黑顶陶,用亚麻织布,用麻布或兽皮缝制衣服,用象牙、贝壳、绿松石、孔雀石制成各种装饰品。巴达里居民的墓葬规模都不大,随葬品也较少,而且所有的墓葬都无太大的差别,这说明当时人们还过着平等的原始氏族公社生活。在坟墓中发现与死者埋在一起的野兽、母牛、犬、绵羊和山羊的骨骼,这反映巴达里人的图腾崇拜。此外,在墓中还发现用粘土和象牙雕塑的妇女像,妇女被雕成母亲喂奶的裸体形象,同时,妇女的墓一般比男人的大一些,这表明妇女在氏族中居于重要地位。这一切都证明,巴达里文化是母系氏族制时代的文化。

  阿姆拉文化

  古埃及铜石并用文化,亦称涅伽达文化I,取名于该文化的发现地涅伽达(Negadeh)和阿姆拉(Amra)古城。阿姆拉文化约存在于公元前3600—3500年。这时居民定居在尼罗河谷两岸附近从事农业生产,也兼事渔猎,手工业已成为居民的专门职业,有陶器、石器、铜器等生产部门,产生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即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之也出现了商品交换。阿姆拉文化的重要成就是出现了城市,居民开始修建起城堡。涅伽达附近的“南城”就是此时的一个重要城市遗址,城堡用小砖建成,房屋为长方形。阿姆拉文化遗址有很多墓地,从墓中发现一些象牙雕刻或泥塑的男性雕像,这是对男性的崇拜,表示母系氏族已为父系氏族所代替。坟墓规模有大小之别,最大的墓可能是氏族贵族的,这反映当时已出现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在此期之末的陶片上,发现有王衔的符号和红冠的浮雕,这是王权的萌芽,由此可知,当时存在着军事民主制,氏族制度正在向国家过渡。

  格尔塞文化

  古埃及铜石并用的文化,取名于埃及法尤姆附近的格尔塞墓地,亦称涅伽达文化Ⅱ,约存在于公元前3500—3100年。此时埃及仍处于铜石并用时代,生产技术上一个重大进步是冶金术的发明,已不再使用天然铜,而是用经过冶炼的铜来制造铜器工具和武器,如刀、斧、锛、钻等。此时居民已进住于尼罗河泛滥的平原谷地,人们开渠筑堤,从事人工灌溉,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发展起来,居民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区都有商业贸易交往。经济上的变化,促使社会上不平等现象日趋明显,此时的墓葬反映,大形墓殉葬品数量多而且精致,小墓简陋,随葬品少而粗糙,特别是在一些遗物的画面上出现战俘奴隶的形象,这说明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格尔塞文化时代已出现象形文字,它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以及贫富分化,氏族内部出现血缘混杂的农村公社,有时若干公社进行联合,以便管理生产和对外战争,进而许多公社组成更大的联合组织,这就是国家,古埃及人称他们最早的国家为“斯帕特”(Spt),古埃及的象形字把斯帕特画成河渠地段的图形,希腊人称之为“诺姆”(no-mos),中译为“州”。州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国家或城邦,涅伽达和希拉康坡里(Hierakonbolis)两古城就是这类的城邦。每个州有自己的图腾,有州神、旗帜和军队。州长就是国王,其职位世袭,拥有军事、行政、司法和祭祀等大权。各州内有明显的阶级对立与斗争,在希拉康坡里遗址发现“蝎王”的象牙权标头,上面刻着头戴白冠的蝎王、王公贵族、平民、奴隶和被征服的外邦人,这反映了当时一般城邦的阶级关系。格尔塞文化时期,在上下埃及大约已有四十个州,这些州面积很小,人口不多,是个小国寡民的城邦。各州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和对河水的控制而不断发生战争,有时几个州结成联盟,但当时尚未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由此可见,格尔塞文化所反映的已是阶级社会的文化,它证明古埃及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已出现国家,是世界上最早跨进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

  埃及早王朝时期

  古埃及最早出现的统一的奴隶制王朝(约当前3100—2685)。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亦即格尔塞文化时期,埃及已形成很多的州或城邦,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城邦有时结成联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各邦经常发生战争,相互争霸。大约到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统治者美尼斯(Menes)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了上下埃及的统一活动。美尼斯首先征服三角洲的一些地方,在希拉康坡里发现的那尔迈(Nermer,即美尼斯)调色版刻着美尼斯的高大形象,他率领队伍远征北方,俘获了十二万人,掠夺大群牛羊,取得巨大胜利,从此他建立起埃及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始时首都设在上埃及的提尼斯城,不久迁都至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在那里建立新都名日白城(即后之孟斐斯一Memphis),历史传统将美尼斯的王朝称作早王朝或提尼斯王朝。早王朝共经历两个王朝:第一和第二王朝,历时约三百余年(前3100—2685)。美尼斯死后,其继承者阿哈(Aha)世袭为王,继续进行埃及的统一事业,他远征努比亚,并取得胜利,使埃及的南部疆界到达厄勒蕃廷(阿斯旺)。当时埃及有两个政治中心,北方大体以白城为中心,南方以希拉康坡里为中心,三角洲一带仍处于分散状态。到第一王朝的第五个国王登(Den)的时代,埃及的统一事业更进了一步。登王开始向东北扩张,打败了以狼为图腾的部落,其势力达到西奈地区,登王第一次使用两个王冠,一是白冠,一是红冠,白冠代表上埃及,红冠代表下埃及,双冠并用表明国王对南北两部的统治,这反映登王时早王朝已确立了霸权,埃及有了进一步统一的趋势。到第二王朝时期,埃及的统一基本完成,南北两部的分裂状态最后结束。早王朝存在的三百余年中,正是古代埃及的发育阶段,这时,在石构建筑、铜的冶炼和加工方面都有发展,水利灌溉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特别是国家的统一、领土扩大,基本上奠定了埃及的版图,中央集权也在形成,这对以后埃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埃及古王国时期

  埃及奴隶制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确立时期,包括第三至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首都孟斐斯(Memphis)。此时埃及虽仍处于金石并用时代,但生产已有新的发展,铜器使用已较普遍,手工业部门已有较细的分工,有冶炼、制陶、纺织、造船、建筑等行业,国家的商队经常去努比亚(今苏丹)、黎巴嫩等地进行贸易。古王国时期的阶级关系已较复杂,上层奴隶主阶级包括国王、贵族大臣、高级僧侣,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中小奴隶主是中等阶层,也有一定的财产。处于社会低层的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以国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残酷地压榨广大劳动群众,因而使古王国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为了加强对被压迫阶级的统治,乃出现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治。古王国时期已确立起典型的东方君主专制政体。国王是最高的统治者,握有军、政、财、司法、宗教等大权,王权被神化,国王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辅佐国王进行统治的有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僚机构,由国王直接掌管的军队也是王权的有力支柱。古王国时代的国王从即位时起,便为自己修建陵墓,即金字塔,金字塔规模宏大,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习惯上称古王国时代为金字塔时代,金字塔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象征。古王国历时五百余年,王权基本稳定,但到末期开始衰弱,第六王朝以后,地方势力渐强,各州纷纷独立,国内陷于混乱,约于公元前2181年崩溃。

  金字塔

  古代埃及帝王的陵墓。金字塔为一方锥体的建筑物,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译为金字塔,是古埃及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金字塔建筑开始于古王国时期(第三至第六王朝,约前2686—2181),习惯上称古王国时代为“金字塔时代”。古王国时期,埃及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王实行个人专制,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等大权,一切官吏都由他任免,他被视为神的化身,自称是太阳神之子,并尊称为法老 (Pha-raoh,意为“宫殿”)。法老不仅统治着现世,而且希求死后在阴间继续当统治者,为此,在他死后用香料、膏油将其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干尸),并将木乃伊安置在石棺内和巨大的墓室里,于是就产生了象征着法老统治威力永无穷尽的金字塔。第一座金字塔是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Djoser)在萨卡拉(Sa-kkara)地方建造的阶梯形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五十七公尺,共有六层,四边的外表呈角锥体,这是真正金字塔的过渡形式。从第四王朝开始,修建规模巨大的真正的金字塔,直至古王国之末,每朝法老都在即位之初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金字塔,在今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ji-sa)和萨卡拉一带,还矗立着大小不等的七十多座金字塔。其中最高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迄今仍被视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迹。胡夫(Khufu,约前2590—2568在位)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的创建者,在他统治时期,埃及已是一个北起尼罗河三角洲,南达努比亚的统一大国,法老政权达到古王国的盛世。据说他即位之后,便封闭了所有的神庙,强迫全埃及人民为他修建陵墓。胡夫的金字塔建筑在古王国首都孟斐斯以北,今开罗附近的基萨地方。塔高一百四十七公尺,底边为正方形,每边长二百三十公尺,塔基面积为五万二千九百平方公尺。全塔大约用二百三十万块巨大的石头建成,每块石头平均重达两吨半。该塔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建筑技艺高超,大石均经过精细研磨后加以堆砌,石与石之间的挨接处毫无缝隙。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极其复杂。塔内有国王墓室、王后墓室、地下墓室、入口、通风口等,有的地方还饰以雕刻、绘画等艺术品。较胡夫金字塔稍小一点是他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高一百三十七公尺。这座金字塔旁有一巨大的狮身人面雕像,高二十二公尺,这是在一块大的天然岩石上雕成的。为修建这些金字塔,埃及人民受尽了压迫与奴役,据说胡夫为修建他的金字塔,征用大量民夫,每十万人为一批,每批劳动三个月,总共费时三十年完成。胡夫死后,他的后继者也都为自己修建金字塔,但其规模已远不如胡夫金字塔那样庞大。金字塔是古埃及专制王权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埃及古老文明之伟大和古埃及人民勤劳智慧的光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