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的东家长西家短,《外滩钟声》还原了中国式家庭的真实模样
每到年底,大家都要忙到飞起,好像时钟都比平时走得更快一些。今年这个时候,一部电视剧似乎有让时间倒流的魔力,把我们带回到了40年前的外滩小巷梧桐里,衣食住行,油盐酱醋,邻里的阿姨们有着说不完的东家长西家短,每户人家都品味着各自的喜乐哀愁,在风雨中憧憬着明天的阳光,而入耳的钟声,一声一声,平缓中蕴育着热力,仿佛呼应着一代人的生活之歌。

是的,这就是由管虎担任总导演、费振翔担任导演,俞灏明、吴谨言、陈瑾、陈洁、代旭、牛犇主演《外滩钟声》,自12月10日开播以来,以独具的生活质感,饱含人情味的时代交响感引发观众的共鸣,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和其它拉开时代大幕的同期作品相比,《外滩钟声》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家庭演绎得真实饱满,众多人物以家庭为单位,构建了一幅纯挚而又真实的市井群像。坚守职责的杜心生,在爱情与理想之间难以取舍的俞佩佩,聪明向上的杜心美,质朴热辣的苗招娣,贪玩活泼的杜心根,还有保留着旧式生活观的上一代人,克勤克俭的杜母,诙谐又慈祥的老虎灶爷爷,一直招人恨的小组长,热心爽朗的胖嫂,他们之间的亲疏离散、命运瓜葛,被一群出色的演员演绎得活灵活现。

如果是从80或90年代走来的观众,会对剧中每一个家庭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些家庭和我们曾经一起生活过的街坊邻居一样真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或许有隔阂,或许有冲突,但终究要齐力顶住风风雨雨,没有什么所谓的坏人,做错事也只是出于对现实的误解或迷茫,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追求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杜家,这个典型的工人家庭,因为老爸的意外离世,大哥以自身的勤劳和无私,为弟妹们撑起一片天空,杜心生一边照顾妹妹的遗腹女安安,当起了单亲爸爸,同时为了让心根和心美可以自由的成长,他可以无怨无悔的付出,当弟弟或安安做错了事,他也会狠下心来责打,从当年胡同里天不怕地不怕的轻狂少年,到平实坚忍的大哥,俞灏明把人物的成长诠释得丝丝入扣。

杜家的故事当然是最抓心的,心生守得云开见月明,释怀了青梅竹马的爱情,接受了苗招娣;心美和杀父仇人的哥哥郭阿昌上演了一段有因无果的苦恋,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服装事业上,虽然受到几次打击和挫折,但天赋和才华已经尽显无遗,前程看似一片光明;心根则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精彩仍在继续。

其他几个家庭的故事则同样看点多多。俞家,俞佩佩因为出身一直深藏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当终于可以放手追逐梦想的时候,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姥姥虽然顽固得不近人情,却代表了现实最理智的一面;郭家,郭阿昌面对宁可割腕也不妥协的郭母,他妥协了;胖嫂家,丈夫入狱离婚,谢园饰演的小滑稽嘘寒问暖,痴心一片,两人已经碰出了爱情的火花,却因为女儿的阻挠,只能继续守候,而曼莉因为叛逆的个性,开始玩起了危险的感情游戏。

还有曾经面目可憎的小组长,渐渐回归正途;优雅而又神秘的周阿姨,隐藏了一段令人心痛的记忆;给梧桐里烧了几十年开水的老虎灶爷爷,见证了这里的分分合合。
这些家庭,浓缩了过去几十年里,所有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爱情、工作、出国、创业,同时也饱含了对亲情的责任与坚守,这也就是中国当下都市家庭所缺失的品格。随着经济模式的价值观念的变迁,活在当下的人们,更多是在为个体而奋斗,本身就是独生居多,又因为城市化和社交形式的的转变,离婚率的增长,大量留守、单亲、重组家庭出现,已经很难再体验当年那种纯挚而又紧密的家庭关系,而《外滩钟声》中梧桐里几家人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为大家找回了久违的中国式家庭观。

亲情才是最可贵的财富,所以表现家庭和亲情的影视作品总是能够打动人心,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家有九凤》,从《父母爱情》到《温州一家人》,再到眼前的《外滩钟声》,感谢这些优秀的国产剧,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家的模样,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