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近代史】非洲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非洲近代历史资料文化介绍

  休达殖民据点

  西方殖民者在休达(Ceuda,亦称塞卜泰, Seb-ta)建立的殖民据点。1415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摩洛哥,占领了休达,在这里建立殖民据点。此后,葡萄牙人纷纷组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航行,在西非沿岸又相继建立侵略据点,并以这些据点为基地,对非洲进行侵略活动。休达殖民据点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点,它标志着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的开始。

  奴隶贸易

  西方殖民者以非洲黑人为商品所经营的一种罪恶贸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对美洲大陆大肆入侵和掠夺,对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使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被屠杀,或累死、饿死。久而久之,在美洲殖民地造成了严重的劳动力不足。殖民者认为,人数众多的非洲黑人,具有热带作物的种植技术,又能适应热带气候的劳动条件,把他们运往美洲,既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又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这样,非洲黑人,便成为殖民者攫取劳动力的主要对象,奴隶贸易由此发展起来。在奴隶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起了很大作用。天主教的教士们,引证圣经为殖民者的贩奴罪行辩护,许多教士本人就是奴隶贩子。由于奴隶贸易可以获取暴利,加以教会的首肯和参与,使它一经开始,便盛行不衰。许多国家参加了这一罪恶勾当。

  奴隶贸易开始于16世纪初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历时达四个多世纪。最先经营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17世纪以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也先后加入了奴隶贩子的行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英国获得了向西属拉丁美洲输出奴隶的契约特权,使英国成为贩卖奴隶的罪魁。美国早在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商人就参加了奴隶贸易,独立战争胜利后继续发展。南部各州的种植园经济完全是靠黑奴劳动维持的。西方殖民者劫掠黑奴的主要地区,是西非沿岸,后来又扩展到东非各地。掠夺黑奴的方式,开始是殖民者亲自“猎奴”,由于遭到黑人的反抗,后来就改变手法,转而用廉价商品向当地统治者“换取”。奴隶贩子供给部落首领纺织品、饰物、枪支、弹药、烈性酒等物,由部落首领去进行“猎奴战争”,俘获奴隶,互相交换。在长期的奴隶贸易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活人贸易制度”,即所谓“三角航程”。第一程是贩奴船从欧洲海港装满商品,运到非洲西海岸,换取奴隶,称为出程;第二程是装满奴隶的船只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把奴隶送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各地,高价出售给那里的大种植园主和矿山主,称为中程;第三程是把用奴隶换取的大批原料如蔗糖、棉花、金银、烟草等运回欧洲,称为归程。这种在大西洋上进行的商品——奴隶——原料的贸易循环,历史上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每一个环节,都给西方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当时完成一次三角航程约需时六个月,可以做三次买卖,一般获利在百分之一百到三百以上,有的甚至可获利百分之一千。其中第二程获利最大。一个奴隶运到美洲后可卖到买价的五十倍。奴隶贩子们在贩运奴隶的航程中,对黑人奴隶实行惨无人道的虐待。据估计,每运到美洲一个奴隶,最少牺牲十个左右奴隶。故人们把大西洋航线称为“魔鬼之路”。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把非洲当作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已无继续维持奴隶贸易之必要;加以黑人奴隶在美洲和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了反抗斗争,奴隶贸易日趋衰落。1807年,英国首先颁布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法国也在1848年革命的冲击下,最后废止了奴隶贸易。除古巴迟至1888年外,其他各国在1870年以前都先后废止了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是殖民史上最可耻的一页,它给非洲造成了空前的历史灾难。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左右身强力壮的劳动力。亿万劳动力的丧失,加以“猎奴战争”所造成的长期恐怖,严重损伤了非洲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奴隶贸易波及的地区,到处是田园荒芜、白骨累累、一片荒凉景象,从而导致了非洲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力的长期停滞,甚至倒退。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古代文明,使非洲社会进步受到阻碍,甚至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大倒退。它不仅使许多中世纪成立的非洲国家惨遭灭亡,而且由于长期的“猎奴战争”,许多部落和部族被分割,从而中断了新国家的形成过程。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加以殖民者挑动各部落、部族之间进行无休止的“猎奴战争”,也破坏和削弱了非洲人民团结抗敌的力量。万恶的奴隶贸易是造成近代非洲大陆落后的根本原因。但它却使西方殖民国家大发横财,殖民者从奴隶贸易中赚得巨额利润,流入本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尤其是英国,正是在奴隶贸易的刺激下,才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的一些主要城市,如伦敦和利物浦等,都是在奴隶贸易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万恶的奴隶贸易,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

  霍屯督和布须曼人抗荷斗争

  荷兰人建立的南非开普殖民地境内土著居民科伊族(Khoi)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在荷兰人入侵南非之前,开普地区居住着两个同属于科伊族的部落一霍屯督(Hottentot)人和布须曼(Bushman)人。荷兰入侵南非后,向该地区大批移民,大肆掠夺当地黑人的土地,建立使用奴隶劳动的农场和牧场,残酷屠杀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当地人民不甘屈服,起而反抗。1659—1660年,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进行了第一次有组织的反荷战争,使荷兰人惶惶不安。1670—1677年,在部落酋长的领导下,又进行了七年反荷战争。但处于原始公社制时期的科伊人终不能与用枪炮武装起来的荷兰殖民者相对垒,多次反抗均遭失败。1713年,殖民者输入“天花”,使科伊人死亡殆尽。幸存者有的逃入深山老林,有的被迫充当奴隶。

  开普殖民地

  荷兰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个居留地和殖民地。1648年,一艘荷兰船在好望角(Capeof Good Hope)附近遇难,逃生的船员在今开普敦(Cape Town)附近的海角登陆,受到当地科伊(Kho)人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在这里住了一个时期后才乘经过好望角的荷兰船只回国。他们报导说,好望角一带气候良好,土壤肥沃,适合白人居住,引起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趣。公司决定在开普建立一个中途补给站,以代替原来的圣赫拉拿(Saint Helena)岛。1652年,公司派三艘小船抵达这里建站,遂逐步形成命名为开普的城市。后来,荷兰以及法、德等欧洲国家陆续向开普移民,不断侵占附近非洲人的土地,形成了一个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荷属开普殖民地。开普殖民地开始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派总督管理。1806年,开普殖民地被英国夺取,并在1814年的《巴黎和约》中以六百万英镑的代价换取了荷兰的承认。此后,开普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卡弗尔战争

  南非科萨(Xho-sas)人反抗殖民者的战争。科萨人居住在开普殖民地以东大鱼河一带,属于班图族(Bantu)的一支。他们骁勇善战,组织严密,同荷兰殖民者后裔布尔(Boer,荷兰文农民之意)人及英国殖民者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顽强斗争。史学家们把科萨人的反侵略战争称为“卡弗尔战争”(卡弗尔是荷兰人对科萨人的称谓,出自阿拉伯语、原意为异教徒)。从1779—1879年,共爆发过九次“卡弗尔战争”。第一和第二次,(1779年,1789年),是反抗布尔人的入侵。由于科萨人英勇抵抗,荷兰东印度公司被迫缔和,同意科萨人住在大鱼河以西地带,阻止了布尔人向东扩张,使布尔人在四十年内未能越过大鱼河,不得不转而向北扩张。英国人夺取开普殖民地后,屡次借口科萨人扰乱边界和“盗窃”牲畜,发动战争,侵占科萨人的领土。科萨人在1799—1879年间,又同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六次战争。在头几次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常常利用科萨人的内部分裂取胜。在第五次战争(1818—1819年)中,部落酋长马科莫(Maqomo)联合分散的科萨人部落,给英国人以沉重打击,一度攻入开普殖民地。1834—1835年,又爆发第六次“卡弗尔战争”,科萨人进行拼死抵抗,为敌人所败。第八次战争(1850—1853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科萨人各部落联合霍屯督人等南非各部族,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次南非各族的共同反侵略战争。但坚持三年多,又被敌人分化瓦解而失败。由于反英战争屡遭挫折,科萨人转而求助于精灵和巫术。1857年,一位“先知”宣称:如果科萨人把牲畜和谷物全部毁掉,以后地面上会长出丰富的谷物、出现大量牲畜,同时,暴风雨会把全部白人赶下大海。科萨人相信了“先知”的予言,毁掉了谷物和牲畜,但赶走白人的奇迹却不曾发生。结果两万多人死于饥饿,数以万计的幸存者被迫受雇于白人。这次不幸的愚昧事件,给科萨人以致命打击。科萨人逃散几年后归来时,发现他们的土地已被欧洲移民所占。但是,即使遭此民族洗劫,科萨人在经过十几年恢复元气后,仍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自由而战。1877—1879年,科萨人进行了最后一次反英战争,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科萨人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坚持长达百年,写下了南非史上反侵略斗争最富有壮丽色彩的一页。

  开罗人民反法起义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埃及开罗人民反抗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和奴役的起义。法国“督政府”为了控制东方贸易要道,打击英国,派拿破仑·波拿巴于1798年5月率军三万五千人渡海侵入埃及,先后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等城市。法国侵略军在埃及实行恐怖统治,强迫人民供应粮食和军需品,并向城市大商人勒索巨款,到处掳掠屠杀埃及人民。埃及人民利用各种形式打击侵略者。在法军占领埃及期间(1798年7月—1801年9月),首都开罗人民举行了两次抗法起义。第一次爆发于1798年9月。开罗成千上万的群众,涌入爱资哈尔大寺。伊斯兰教长们鼓励人们起来赶走侵略者。10月22日,开罗市民和郊区农民举行反法大示威,遭到法军镇压,示威游行遂变为武装起义。起义者构筑工事,建立据点,攻打法军驻地,围攻拿破仑宅邸。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惩办了二百多名侵略者,给法军以沉重打击。第二次是1800年,开罗人民乘拿破仑远征叙利亚失败,法国在埃及的舰队被英国歼灭的有利时机,再度发动起义,攻占了许多法军阵地和法军总部,同法国侵略军激战达五十二天之久。但由于参加起义的封建军队马木路克首领中途撤走自己的军队,削弱了起义军力量,加以起义军固守开罗,被法军切断供应,致使这次起义又遭失败。开罗两次人民起义,点燃了阿拉伯人民反殖民侵略斗争的火焰。法国侵略军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不得不龟缩于开罗等几个大城市。

  内陆探险

  西方殖民国家以“探险”为名对非洲内陆地区进行的侵略活动。在17、18世纪以前,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的方式主要是商业性掠夺和“奴隶贸易”。侵略者活动的地区,主要限于非洲沿岸地带。他们采取所谓“自由占领”土地的方式,在沿岸地区设立殖民据点,蚕食沿岸地带,建立沿岸殖民地。由于非洲大陆极难进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森林茂密、交通不便、内有许多急流险滩,可供停泊的弯曲海岸很少,加以难以防治的热带病流行,所以直到19世纪初,对欧洲人来说,非洲仍“是一条海岸,而不是一个大陆”,百分之九十的地区仍为外人所不知。当时欧洲出版的非洲地图,既没有绘出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山脉的走向,也没有标明大湖区域。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殖民国家改变了对非洲的侵略手法,企图把非洲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为达此目的,急于向非洲内陆扩张,开始了所谓“内陆探险”。英、法等国竟相成立“科学调查协会”、“地理协会”等机构,纷纷派出探险队到非洲内陆,以传教和“科学考察”为幌子,进行勘察活动。这些“探险队”,潜入非洲内陆各地,勘测地形、绘制地图、调查自然资源、搜集人文资料、并强迫当地部落酋长与之签订“合同”、“协定”等,为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其中有些人参与制订殖民计划,蛮横霸占非洲地盘,充当了殖民侵略的先锋。据统计,自1791—1890年的一百年间,欧洲殖民国家为侵略非洲组织的探险活动,就达一百零一次之多。循着“探险队”开辟的道路,殖民商人、官吏和武装侵略军接踵而至,或则逐步蚕食,或则发动侵略战争,抢占非洲领土,把许多国家和地区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蒙哥·帕克探险

  英国殖民者蒙哥·帕克(Mungo Park,1771—1806)对非洲尼日尔河的探察活动。英国为了向非洲内陆扩张作准备,于1788年成立“非洲内陆调查协会”(简称“非洲协会”)。1931年该协会合并于“英国皇家地理协会”。1795—1797年,帕克受“非洲协会”委派,对尼日尔河进行第一次探察。他从冈比亚(Gambia)出发,到达尼日尔河上的赛古(Se-gou,在今马里共和国境内),因战事所阻,未果而还。这次探察,他肯定了尼日尔河系由西向东流向。1805—1806年,帕克受英国政府派遣,对尼日尔河进行第二次考察,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深入到尼日尔河最远处,以探索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的前景。但帕克“探险队”到达尼日尔河下游后即杳无音信。后来人们断定他死于布萨急滩。

  阿散蒂人的抗英斗争

  19世纪西非阿散蒂人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阿散蒂人(Ashanti)在17世纪末建立了国家,定都库马西(Ku-masi)。18、19世纪之交,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控制了黄金海岸的整个内陆地区,并把它的力量深入沿岸地带,是当时西非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殖民者侵入后,阿散蒂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殖民斗争。从1805—1874年,英国殖民者对阿散蒂人发动了七次侵略战争,每次都遭到阿散蒂人的英勇抵抗。1807—1824年间,曾四次打败英国的进攻。其中1811—1814年的战争,曾迫使英国向阿散蒂缴纳碉堡租金,并于1820年缔结条约,承认阿散蒂王国对沿海地区拥有主权。1824年,英国驻塞拉利昂总督查理·麦卡锡(Charles Macar-thy)率军大举进攻,被阿散蒂人围歼,麦卡锡也受伤毙命。这次战争的胜利,迫使英国不得不暂时停止侵略,一度想撤出在黄金海岸的驻军。1831年,英国与阿散蒂订立和约,英国承认阿散蒂独立,阿散蒂人放弃了沿海一些地区的主权。1844年,英国把它侵占的沿海地区联合组成“黄金沿岸保护领”,巩固了它在加纳沿海的殖民统治。1853和1863年,英国又两次撕毁和约,挑起战争,均遭到失败。1873—1874年,英国发动第七次侵略战争。1874年2月5日,侵略军攻占了首都库马西,企图迫使阿散蒂人投降,但全体居民一夜之间撤出首都,并带走了全部粮草,给敌人留下了一座空城。英国因孤军深入,只带四天粮草,不敢久留,只好撤出。行前放火焚毁了库马西城,阿散蒂人的许多文化珍品都毁于火海。3月间,双方再次订立和约,阿散蒂人放弃对几个沿海土邦的主权,英国则承认阿散蒂为独立国家。阿散蒂人坚持长期的反侵略战争,悍卫了国家独立,为非洲人民树立了反殖民斗争的光辉榜样。70年代,阿散蒂国家得到了复兴,收复了丧失的部分领土。但是,到80—90年代,随着英、法、德加紧对西非的瓜分,英国又想吞并阿散蒂国家。1890年12月,英国向阿散蒂国王提出“保护”要求,遭到拒绝。1896年,英国再次发动战争,攻占了首都库马西,俘获了国王,宣布阿散蒂为保护国。但是,热爱祖国的阿散蒂人民,不甘屈服,继续反抗侵略。1900年,阿散蒂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一度收回首都,但奋战四个月后终被英军镇压。1901年,阿散蒂被并入黄金海岸,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MohammadAli,1769—1849)代表新兴地主商人利益进行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早年曾在阿尔巴尼亚从事烟草买卖。后来参加土耳其帝国后备队,驻扎埃及,在反法斗争中升任军官。1803年,因对法作战而侵入埃及的英军撤走后,埃及出现了土耳其军、阿尔巴尼亚军和埃及封建主马木路克集团军三足鼎立的混乱局面。是年,阿里联合马木路克军团赶走了土耳其总督。1805年,夺取政权,在开罗上层人士的支持下,出任拥有帕夏(Pasha)称号的总督,并得到土耳其苏丹的正式任命。从此,埃及开始了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1805—1849)。阿里是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政治代表。为了把埃及建成一个强大的集权帝国,他从1808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①农业改革,从1808年起,他下令没收一部分封建主和马木路克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1809年,他又将租税承包人的原代缴地租变为年金的方式,把地租承包人的土地收归“国有”。接着又将没有文契和管理不善的寺院土地收归“国有”。被没收的土地,一部分赐给他的亲信和军官,形成了新的封建主集团,其余土地仍归村社农民使用,但需按连环保制缴纳地租。为了发展农业,他又兴修水利,奖励种植新作物,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②工业改革:兴建“国营工厂”和私营手工工场,发展工业企业和商业贸易,先后兴建了纺织、染料、呢绒、制糖、榨油、造纸等工厂,在商业上,实行国家垄断制度,大力发展对外贸易。③军事改革:废除雇佣军制,实行征兵制,招募农民,建立新军,开办军事学校,购买新式武器和装备,聘请法国教官,训练新军,大力开办军工企业,以增强国家军事力量。(4)行政改革:仿照欧洲国家,成立各部,归中央管辖,加强集权统治。(5)文化改革:鼓励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派遣留学生到欧洲留学;在国内兴办医科、农科、外语等新式学校,发展文化教育。阿里的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以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改革,发展了生产,活跃了经济生活,使埃及成为当时近东最进步的国家,为埃及资本主义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改革主要有利于地主阶级和商人,并未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广大农民仍忍受沉重的地租、劳役和兵役等剥削和压迫。

  利文斯顿探险

  英国殖民者、传教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对南非和中非的探察活动。19世纪初,英国为了侵略非洲内陆,继续进行所谓“探险”活动。1841年,利文斯顿被伦敦传教会派往南非,以传教为名进行殖民活动,前后达三十余年。他三次进行“内陆探险”:第一次是1849—1856年。1849年,利文斯顿从库鲁曼(Kuruman)出发,渡过卡拉哈里沙漠到达思加米湖(在今博茨瓦纳)。后来,从1852—1856年,利文斯顿又从赞比亚河上游出发,到达大西洋沿岸的罗安达(Lo-anda,在今安哥拉),然后折回横穿非洲大陆,沿赞比亚河到达印度洋沿岸的克利马内(Quelimane,在今莫桑比克)。在这次横穿非洲大陆的“探险”中,他考察了赞比亚河上游,看到了维多利亚瀑布。第二次是1858—1864年,他受英国政府派遣,由赞比亚河支流赞比西河上溯而行,探索了尼亚萨湖西岸地区,着重考察了赞比亚河的通航及贸易条件。第三次是1865—1873年,他从尼亚萨湖北上,到达卢阿拉巴河,但他不知道这就是刚果河上游。1873年,因健康不支累死于班韦乌鲁湖附近。著有《南非传教旅行考察记》等。

  阿布德·卡德尔领导的抗法斗争

  1830—1847年,阿布德·卡德尔('Abd-al-Qadir, 1808—1883)领导的阿尔及利亚西部地区的抗法民族独立战争。1830年,法国侵入阿尔及利亚,占领了首都阿尔及尔。以德伊(最高统治者是陆军长官,称德伊)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向侵略者投降,但阿尔及利亚人民不甘屈服,起而进行抗法爱国武装斗争。其中,阿布德·卡德尔领导的西部地区的抗法斗争影响最大,坚持时间最久。卡德尔以“圣战”为号召,依靠以农牧民为基础的西部爱国军队,利用游击战术多次打败法国侵略军,迫使法军于1834年同卡德尔签订条约,承认他在西部地区的统治地位。1835年,法军违约,大举入侵,为卡德尔所败。1837年5月,法军为集中兵力消灭东部抗法力量,再度与卡德尔订约,承认卡德尔在西部和中部拥有统治权。其实,这是法军缓兵之计。是年,法军击败东部抗法爱国力量后,立即准备集中主力进攻卡德尔统治区。1839年底,法军以超过卡德尔两倍以上兵力大举进攻,爱国力量几次重创法军,但因敌我力量悬殊,形势日益不利。1841年,法军占领起义者都城马斯卡腊(Mascara)。1844年,卡德尔被迫退往摩洛哥境内。1845年,西部人民再次掀起抗法起义,卡德尔立即回国,继续领导抗法战争。他与法军周旋六个月,屡败法军。1846年3月,再度退往摩洛哥。1847年底,卡德尔率军在阿一摩边境发动进攻,不幸兵败被俘,抗法斗争失败。卡德尔领导的抗法爱国斗争给法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于唤醒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意识起了很大作用。

  祖鲁人反抗英、布侵略的斗争

  19世纪南非纳塔尔(Natal)地区祖鲁(Zulu)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祖鲁人属于南非班图人的北支。十九世纪初期,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国家组织过渡。其杰出领袖恰卡(Chak)在位时期(1818—1828),祖鲁人国家达于极盛,其疆域近于今南非纳塔尔省。恰卡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建立并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民族武装。他打破部落界限,把所有男子按年龄分成新兵、战士和老兵三类,凡二十至四十成年男子一律应征入伍,严格训练;他改进祖鲁人的传统战术,创立了密集新月队形(牛角形),作战时由两角青年纵队放开两翼,包抄合围敌人;他又废止各式杂乱武器,代之以盾牌和短矛。恰卡凭借这支强大的民族武装,保卫着自己的民族独立。1828年,恰卡不幸被刺死。其弟丁干(Ding-aan,1828—1840年在位)继位。英国殖民者夺取开普殖民地后,英布两个殖民集团发生冲突,布尔人被迫北迁。1838年,布尔殖民者武装侵犯祖鲁人国家,丁干率军反击。布尔人无理要求让与“居住地”,遭丁干断然拒绝。是年12月,双方在因科马河激战,祖鲁人受到严重损失,死伤三千余人,使因科马河成为血河。1840年,布尔殖民者乘祖鲁人内部分裂之机再度发动战争,丁干兵败后退入斯威士兰(Swazi-land),不久被俘遇害。布尔人占领了祖鲁人大片土地,建立了布尔人控制的所谓“纳塔里亚国”。但祖鲁人并未屈服。70年代,英国扩大了在南非的侵略,于1871年侵占了奥兰治(Orange)河沿岸钻石产区,1877年又吞并黄金产地布尔人的德兰士瓦(Transvaal)共和国。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人准备消灭祖鲁人国家。70年代,祖鲁人在国王凯芝瓦约(Cetewayo, 1872—1884年在位)的领导下又强大起来。1878年12月11日,英国向凯芝瓦约提出最后通谍,要求他解散军队,允许士兵结婚,保护传教士和教徒,接受英国派驻的总督,限三十天内答复。凯芝瓦约断然拒绝了英国的无理要求,决心应战,号召祖鲁人保卫祖国。1879年1月,英国集中一万三千多兵力分四路大举进攻祖鲁。凯芝瓦约领导祖鲁人奋勇抗击,冲进敌人军营,同敌人展开白刃战,歼敌一千三百多人,收复了大片失地。7月4日,英军大量增援,双方在首都乌伦底附近决战。祖鲁人抵不过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敌人,死伤二千三百多人,结果,首都失陷,凯芝瓦约被俘,抗英战争失败。1887年英国正式吞并祖鲁国家。称为祖鲁兰,把它并入纳塔尔殖民地。

  英埃协定

  1840年英国与埃及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01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埃及人民掀起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1805年5月,开罗人民举行起义,打倒了土耳其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趁机夺得埃及政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阿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阿里的改革,使埃及国势渐强,引起英国忌恨。英国企图借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打击埃及。1839年,在英国唆使下,土耳其苏丹发动第二次埃土战争(1839—1841年)。结果,埃及新军打败了土耳其旧式军队。英国见形势不利,出面干涉,于1840年7月在伦敦召开了英、俄、普、奥四国会议,签订了《伦敦条约》,决定对埃及施加压力,要求埃及军队撤出苏丹和叙利亚南部以外的一切地区,并约定用武力援助土耳其。阿里因有法国支持,不肯屈服。1840年9月,英国干涉军出兵黎巴嫩,切断埃军后路,迫使阿里撤军。1841年英国舰队进逼亚力山大港,危及埃及本土安全。阿里在英国压迫下,不得不屈服。同年11月,阿里被迫与英国签订《英埃协定》,主要内容是:埃及接受《伦敦条约》;埃及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帕夏一职由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世袭;限定埃及军队不得超过一万八千人,并交出海军舰只,取消造船厂;埃及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一必须送交土耳其,并接受1838年《英土商务协定》,英国在埃及享有贸易特惠权,等等。这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使埃及日益沦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图库勒尔人抗法斗争

  西非图库勒尔人反抗法国侵略的斗争。图库勒尔(Tukolor)王国的创立者是艾尔·哈吉·奥马尔(El-HadjOmar,约1797—1865)。他笃信伊斯兰教,二十三岁时,曾到麦加“朝圣”,被任为西苏丹哈里发,并获得哈吉(到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尊称,威望日高。从1850年起,奥马尔定居于丁吉腊耶(Tidjaniya,今几内亚中部)。此后,他以“圣战”为名,统一了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上游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图库勒尔封建国家,定都于塞古。19世纪50年代后,法国加紧在塞内加尔河上游地区扩张势力,并不断东侵,企图蚕食图库勒尔国领土。奥马尔力图把法国殖民者从塞内加尔河流域驱逐出去,于1857年率两万军队进攻法国的侵略据点麦丁内(Medine,今马里西部)。围攻四个多月,因法军增援未果。1864年,奥马尔在一次内部战乱中死去,其子阿赫马杜(Ahmadu, ?—1898)于1866年继位,继续坚持抗法斗争。1885—1886年,法军两次进攻,都被击退,法军不得不与阿赫马杜订立和约。1890年,法军发动新的进攻,占领了首都塞古,大肆抢劫财物,并将城市居民卖为奴隶。法军继续向东推进。1893年,战争再起,阿赫马杜领导人民顽强抵抗,终因敌强我弱而失败。

  提奥多二世的改革

  19世纪中期埃塞俄比亚皇帝提奥多二世(Theodorev Ⅱ,1818—1868)实行的改革。19世纪50年代,提奥多征服北部和中部封建割据势力,完成了国家统一。1856年自立为皇帝,称提奥多二世。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统一国家的军队,禁止封建主私自征兵,确立士兵薪饷制;改革税制,把征税权集中于中央,减轻农民捐税;改革司法与行政,限制高级僧侣的特权;招聘欧洲工人和技师,发展工业;取缔奴隶贩卖,由国家出钱从奴隶贩子手中买下奴隶予以释放,等。这些改革,由于遭到教俗封建主反对,大部未能实现,但已经实行的部分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

  勾通地中海和红海的大运河工程。1859年开工,1869年通航。1856年,法国与埃及统治者赛义德(Sa'id,1854—1863年在位)签订了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权。该合同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开凿运河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力,运河完工后出租九十九年,埃及收取运河收益的百分之十五。运河工程于1859年4月动工,历时十年,于1869年11月完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欧亚之间的航程,降低了资本主义国家商船的航运费用,埃及政府却因大量负债进一步沦为列强的附庸。为修筑运河,牺牲了十二万埃及劳动人民的生命。英国为了插手控制这条重要国际航道,乘埃及政府因债务所迫出卖股票之机,于1875年,出资四百万英镑购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百分之四十四的股票。从此,英国也取得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管理权。

  马塔别列人反英斗争

  今津巴布韦原土著民族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19世纪80年代,南非大部地区都被英、德和布尔殖民者所占领,只有马塔别列人和马绍纳人的土地未被瓜分。这里地下资源丰富,早已发现金矿。80年代中期以后,英、布、德、葡等国的淘金者,争相向马塔别列部落酋长洛本古拉(Lopengula,约1833—1894)骗取租让权。德兰士瓦的布尔人于1887年7月也骗得一系列特权。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塞西尔·罗得斯为夺取该地金矿和阻止布尔人染指,也于1888年2月与洛本古拉签订条约,规定非经英国同意不得与他国订约和割让土地。不久,又以少量武器骗取了矿产和土地独占权。英国人的肆意掠夺使洛本古拉猛醒,深知上了当。罗得斯决心消灭洛本古拉政权,一方面挑拨马绍纳酋长背叛他,一方面又派兵分三路向首都布拉瓦约(Bulawayo)大举进攻。洛本古拉率马塔别列人英勇抵抗。1863年10月下旬和11月初,与英军两次决战,兵败,洛本古拉焚毁首都,向北逃亡。1894年退至维多利亚瀑布一带,洛本古拉不久病逝,抗英战争最后失败。1895年,其领土被英国全部占领,并以帝国主义分子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罗得西亚。

  穆罕默德·莫克拉尼起义

  1871年由穆罕默德·莫克拉尼(Mu-hamad Mokrani,生卒年月不详)领导的阿尔及利亚农牧民抗法武装起义。1830年,法国侵占阿尔及利亚之后,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大肆掠夺农民土地,剥夺广大人民的政治权利,强行向阿尔及利亚移入法国和欧洲移民,加以1866—1868年连续发生自然灾难,造成五十万人死亡。人民不堪忍受法国殖民当局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全国各地掀起了多起反法人民起义。这些起义中,以1871年3月4日在君士坦丁(Constantine)省爆发的东北山区卡比尔(Kabyles)族起义规模最大。这次起义是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后巴黎工人阶级即将发动巴黎公社革命的有利条件下爆发的。起义领导者是爱国封建贵族穆罕默德·莫克拉尼。起义开始不久,与宗教首领厄尔·哈达德领导的起义军联合起来,使这次起义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斗争性质。他们以“圣战”为号召,吸引了二十多万农牧民参军参战,声势十分浩大。仅在1871年一年中,就与敌人进行了三百多次殊死战斗。他们到处驱逐法国殖民者,夺回被占领的土地,曾一度把法军赶出东部地区。法国在镇压了巴黎公社革命之后,集中力量镇压阿尔及利亚起义。1871年5月,莫克拉尼阵亡,7月哈达德被俘,加以起义军兵力分散,孤军作战,遂被法军各个击破。1872年初,法军攻陷撒哈拉的起义军据点,民族大起义终被血腥镇压。

  斯坦利探险

  欧洲殖民国家为侵略非洲内陆对刚果河流域所进行的“探察”活动之一。英籍美国人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ly,1841—1904),原名罗兰兹(JohnRowlands),他对非洲的“探险”活动共三次。第一次,斯坦利由《纽约论坛报》派往东非,前去寻找正在赞比亚河流域“探险”的利文斯顿探险队。1871年,斯坦利在坦噶尼喀湖附近的乌吉吉找到了利文斯顿。第二次是1874—1877年,他受英国政府的派遣,由达累斯萨拉姆(Da-res-Salaam)深入非洲大陆绕维多利亚湖一周,证实这是一个大湖,而不是几个小湖的集聚。然后,经爱德华湖西行,沿卢瓦拉巴河而下,穿过乌干达等地,一直到达刚果河口,利文斯顿和斯坦利的“探险”活动,基本上搞清了赞比亚河流域、大湖地区和刚果河流域的地理情况。英国考察队和斯坦利的报道,把刚果河流域描述得非常富饶,引起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垂涎。狂热的殖民主义分子、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 1835—1909)企图涉足西非,密切注意斯坦利的“探险”活动,千方百计拉拢斯坦利为自己效劳,斯坦利终于投靠比利时。1879—1884年,斯坦利受利奥波德二世派遣,第三次到非洲。这次“探险”的直接目的是为利奥波德建立中西非帝国服务。为了掩饰此行的目的和便于征募运输人员,他率领一批欧洲亡命徒先到桑给巴尔,然后再到中非西岸,乘五艘小船溯刚果河而上。到达刚果河的急滩后,弃船步行,深入到刚果河上游和刚果河盆地。斯坦利一行全副武装,并带有“礼品”,他用武力威胁和欺骗利诱等手段,沿途与部落酋长签订了四百五十多个“条约”,建立了二十二个商店和据点。1881年底,斯坦利来到刚果河湖区,看到河北岸飘扬着法国国旗,便在河南岸建立殖民据点,并以比利时国王的名字命名为利奥波德维尔(Leopoldville,今金沙萨。)斯坦利的侵略性“探察”,为利奥波德二世控制的“国际刚果协会”侵占了刚果河西岸的广大地区。

  布拉柴探险

  殖民者萨沃尼昂·德·布拉柴(Pierre Savorg-nan de Brazza, 1852—1905)对刚果河流域进行的“探察”活动。布拉柴原籍意大利, 1874年入法国籍,在法国海军任职。他受法国政府派遣,两度对刚果河流域进行殖民探察活动。第一次是1875—1878年。布拉柴率领考察队从加蓬境内溯奥戈韦河而上,找到了从北面进入刚果河流域的道路。第二次是1879—1885年,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布拉柴再次探察刚果河流域。布拉柴所经之处,采用与当地酋长订约等欺骗方式,建立许多殖民据点,占有了刚果河北岸的大片领土。1880年9月,布拉柴在斯坦利之前到达刚果湖区。在刚果河北岸建立了一个殖民据点,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接着布拉柴又攫取了刚果河湖区到出海口的大片土地。1882年,法国政府批准布拉柴在刚果河下游骗取的条约,宣布建立“法属刚果”殖民地。自1883年起,布拉柴被任命为法属刚果(今刚果人民共和国)特派员和高级专员,直至1897年卸任。

  英法对埃及的双重监督制

  1876—1882年英法两国共同控制埃及财政大权的所谓国际监督制度。《英埃协定》签订后,埃及在经济上日益沦为外国资本的附庸。加以在“苏伊士运河开凿”时大借巨额外债,导致埃及财政危机。1876年,埃及政府不得不宣布经济破产,停付国债。列强乘机进行直接干涉。1876年5月,英法等国强迫埃及统治者伊斯迈尔(Ismail Pasha,1830—1895)签署一项法令,成立由英、法、意、奥、匈组成的“埃及债务管理委员会”(又称“国债局”)。委员会把埃及的短期债务折算成长期债务,总额共达九千一百万英磅,年息百分之七,分六十五年还清,以埃及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担保。同时,又规定把埃及的国家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划归国债局,作为偿还债务之用;另一部分划归埃及财政部,供国家开支,如支付有余,应交国债局。但在处理埃及债务问题上英法发生冲突,之后达成妥协。是年11月18日迫使伊斯迈尔又签署一项法令:埃及的国家收入由英国派稽核员管理,国家支出归法国稽核员管理。从此建立了英法两国对埃及财政的“双重监督制度”,使埃及完全丧失了财政自主权。伴随“双重监督制”而来的是英法对埃及人民的野蛮掠夺。他们派遣军队强征捐税,抢走农民的全部收成。埃及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都落入欧洲银行家手中,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大陆的瓜分。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在“抢先占领”信条的驱使下,掀起了瓜分非洲大陆的狂潮。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①从1876年“布鲁塞尔会议”到1884年“柏林会议”前夕,是列强瓜分非洲的开始阶段。此阶段列强按照“自由占领”原则,在西非、南非、北非和东非各地,开始了争夺领土的斗争。②从1884年“柏林会议”到1898年“英德协定”,是列强瓜分非洲的高潮阶段。为了在非洲夺得更多领土,各国都制定了瓜分非洲、在非洲建立殖民帝国的侵略计划,加紧了对非洲领土的分割。到19世纪末,非洲大陆除埃塞俄比亚赢得了抗意卫国战争胜利,保持了国家独立外,整个非洲已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③从1898年“英德协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是列强开始重新瓜分非洲的阶段。这个时期发生的“英布战争”、“摩洛哥危机”和“意土战争”,都属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非洲殖民地的斗争。据1914年的统计,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大陆的情况见下表:

国别 殖民地面积
(万平方公
里)
占非洲总面积
(百分比)
法 国 1090 35.9
英 国 880 29
德 国 250 8.2
比利时 230 7.5
意大利 225 7.4
葡萄牙 208 6.8

  布鲁塞尔会议

  ①1876年9月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发起召开的所谓“国际地理学会议”。这次会议是殖民列强分割非洲大陆的序幕。英国殖民探险家利文斯顿和斯坦利对刚果河流域的报导,引起了欧美殖民主义列强对中非地区的垂涎。利奥波德以讨论“开发非洲所应当采取的最好方法”为名,发起召开布鲁塞尔“国际地理学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比利时和英、法、德、意、俄、葡、奥匈、美等国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在进行科学考察和传播文明的幌子下,会议决定成立“国际中非考察与文化学会”,通称“国际非洲协会”,总会设在布鲁塞尔,各国可成立分会。会议还确定了各国分会在非洲建立据点的范围,并相互保证在上述地区有“行动自由”。会后除英国外,各国都成立了分会,纷纷派人到非洲进行探察活动。利奥波德对非洲野心很大。1878年11月,他纠集一批比利时资本家,筹集上百万法郎资本,成立了殖民组织“上刚果研究委员会”。该机构收买并派遣斯坦利到刚果河流域进行第三次考察。1882年,“上刚果研究委员会”改组为“国际刚果协会”,利奥波德更加明目张胆地以“国际”名义进行殖民侵略活动。②1889—1890年欧美列强讨论非洲奴隶贸易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出席1884年“柏林会议”的十四个国家,还有土耳其和伊朗。会议通过了一个禁止将奴隶输出非洲境外的空泛宣言,但不禁止在签订劳动力契约的幌子下保持人口买卖。会议还禁止将新式枪炮输入热带非洲,其真实目的在于破坏非洲人民的防御力量。

  欧洲人内阁

  1878年成立的由欧洲垄断资本代理人参加的埃及政府。1876年建立的“英法对埃及的双重监督制”,使埃及政府丧失了财政自主权。1878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控制埃及政府,又施加压力,迫使埃及总督伊斯迈尔任命亲英分子努巴尔(Nubar)为首相,任命英国人为财政部长,法国人为公共工程部长,意大利人任总审计官,奥地利人任财政大臣助理。政府各部门大量任用欧洲人员,他们的薪金比埃及人高出十倍。因努巴尔内阁成员都是欧洲人,故埃及人称之为“欧洲人内阁”。它标志着欧洲垄断资本完全控制了埃及政府的实权。“欧洲人内阁”为了加强对埃及的控制和保证债权人的高额利息,雇佣了一千三百多名欧籍职员,并给予优厚待遇;同时,又以缩减开支为借口降低埃及军官的薪饷,解除了二千五百多名下级军官的职务。他们强迫农民预缴两年的赋税,使农民难以为生。对埃及地主和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课以高额货物税和租税,而且排挤和限制其经济活动。“欧洲人内阁”的强暴政策,引起埃及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伊斯迈尔在人民的压力下,于1879年4月解散“欧洲人内阁”,由埃及人组成的“埃及人内阁”取而代之。

  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

  以阿拉比为领导的近代埃及反殖民主义斗争。1879年1月,埃及成立了以阿拉比为首的“祖国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殖民斗争。1879年6月,英法迫使土耳其苏丹罢黜了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Muham-mad Tawfiq, 1852—1892)为总督。杜菲克是个亲英分子。他上台后,取消了1879年宪法,迫使谢里夫内阁辞职,恢复了“英法对埃及的双重监督制”。杜菲克的反动政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881年1月,阿拉比率领一批军官发动请愿,要求撤换亲英的陆军部长,杜菲克将阿拉比等人逮捕,后军队攻入王宫,将其救出。杜菲克伪装让步,将反动的陆军部长免职,但暗中却策划将爱国军队调出开罗。阿拉比获悉这一阴谋后,于9月9日率军包围王宫,要求实行宪政。杜菲克被迫再次任命自由派地主谢里夫组阁。12月,召开国会,着手制定宪法。但谢里夫动摇妥协,提出一份包含政府不对国会负责条文的宪法草案。祖国党人利用在国会中的多数,否决了宪法草案。1882年2月,谢里夫被迫辞职,成立了祖国党内阁,巴鲁迪任首相,阿拉比任陆军部长。祖国党内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规定政府对国会负责,辞退外籍职员,废除“双重监督制度”等,得到人民拥护。英、法为继续控制埃及,曾企图收买阿拉比,遭到拒绝,遂决定进行武装干涉。 5月25日,英、法将军舰开进亚历山大港,向杜菲克提出最后通谍,要求罢免巴鲁迪内阁,放逐阿拉比。杜菲克唯命是从,下令解散祖国党内阁。开罗等地广大埃及人民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恢复阿拉比职务,废黜杜菲克,赶走外国舰队。人民运动不断高涨,迫使杜菲克不得不恢复了阿拉比的职务,随后,他便跑到英国军舰,请求主子“保护”。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积极奋战,准备抵抗。此时,英法发生矛盾,法舰于7月10日撤出埃及。英国决心独吞埃及,7月11日,英舰炮轰亚历山大港,阿拉比被迫撤出该城,决心坚守首都开罗。7月22日,组成了以阿拉比为总司令的国防委员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埃及人民积极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纷纷参军参战,捐粮捐款。阿拉比为阻止敌人从亚历山大港向开罗进犯,建立了北部防线,多次击退英军进攻。但在东线的运河区毫无设防。英军秘密调军从东线进攻开罗,阿拉比仓促应战,失利而退。9月15日,阿拉比调回北线防军,坚守开罗。但此时上层封建统治集团叛变投降,首都陷落,阿拉比被俘,被放逐到锡兰(今斯里兰卡)。轰轰烈烈的抗英爱国战争遭到失败。

  祖国党

  埃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1878年,英法在埃及组成“欧洲人内阁”,控制埃及政府,实行极其反动的政策,广大人民倍受压榨,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激起埃及各阶层人民的愤怒。1879年1月, 由一些爱国军官、青年学生和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祖国党。主要领导人是阿赫迈德·阿拉比(Ahmed Arabi,1839—1911)。祖国党主张维护埃及主权,驱逐殖民势力,实行宪政制度,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政治口号,并创办《埃及是埃及人的》刊物,宣传其主张。祖国党人在其领袖阿拉比的领导下,于1881—1882年,团结埃及爱国军民开展了反抗英国侵略和奴役的爱国武装斗争,并于1882年2月组成祖国党内阁。祖国党政府制定了新的政治纲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宪政改革,规定政府对国会负责,辞退外国顾问官员,废除“双重监督制度”,没收逃亡国外的埃奸和高利贷商人的财产等,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1882年7月,英舰炮击并占领亚历山大港,9月英军攻进开罗,祖国党人领导的人民抗英斗争遭到失败,祖国党瓦解。

  英布战争

  英国和布尔人在南非地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布战争共两次: ①1880—1881年的第一次英布战争。从70年代起,英帝国主义加紧对南非地区的扩张。1877年,吞并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成立了由英国官员组成的政府。布尔人不满英国的控制,于1880年12月发动反英战争。布尔人屡战屡胜。1881年2月,在马茹巴山决战中,布尔人又击败英军。 8月8日,签订《比勒陀利亚(Pretoria)条约》,英国承认德兰士瓦在内政上完全独立,但英国政府仍保持外交控制权。②1899—1902年的第二次英布战争。英国为实现其“二C计划”,企图吞并已发现金矿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再次发动对布尔人的战争。1895年11月至1896年1月,开普殖民地总督塞西尔·罗得斯偷袭德兰士瓦,被布尔人粉碎。英国不甘失败,于1899年10月11日发动战争。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协同作战,组织五万多兵力猛烈抗击英军。战争头两年,布尔人连连获胜,重创英军,一度攻入英属开普殖民地。自1900年起,英国为挽回败局,大量增援,集中二十五万兵力向布尔人实行反攻。是年2月,英军攻陷奥兰治首都金伯利,5月,英军宣布兼并奥兰治。6月,攻占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9月,英国宣布兼并德兰士瓦。此后,布尔人转入游击战,到处袭击英军,使其遭受重大损失。为对付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国一再从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殖民地调来援军,总计调集兵力达四十五万人。直到1902年,才迫使布尔人放下武器。是年5月,双方订立和约,布尔人变成了英帝国的臣民,但英国允许布尔人拥有自治权,以此笼络他们共同压迫南非人民。此后,英布殖民者合流,形成南非种族主义统治集团。1910年,两个共和国又被并入“南非联邦”。因第二次英布战争是两个殖民集团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故它在性质上属于初期帝国主义战争。

  突法战争

  1881年法国对突尼斯的侵略战争。1878年,英、德、法等国召开“柏林会议”,英、德同意法军占领突尼斯,以换取法国对各自所占领土的承认。此后,法国几次逼迫突尼斯承认法国的保护,均未得逞,随之便采取公开的侵略行动。1881年4月24日,法国得到英、德的默许,以突尼斯的克劳密尔部落进入阿尔及利亚(法国殖民地)边境为借口,派三个师三万多名军队从阿尔及利亚分兵两路侵入突尼斯,4月30日又派八千名海军陆战队在比塞大(Bizerte)港登陆。5月12日,法军包围突尼斯王宫,强迫突尼斯统治者签署了奴役性的《巴尔杜条约》。从此,突尼斯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巴尔杜条约

  突尼斯沦为法国保护国的条约。1881年4月,法军发动侵略战争。5月12日,法军闯入王宫,向突尼斯别伊(bey,突尼斯最高统治者称号)宣读一项事先在巴黎拟好的条约,要求突尼斯接受法国“保护”。如果他拒绝签字,法国将另扶植其他傀儡王公取而代之,限五小时之内答复。突尼斯统治者屈膝投降,两小时后被迫在条约上签字。因该条约在突尼斯首都郊外巴尔杜(Bardo)宫签署,史称《巴尔杜条约》。条约规定:突尼斯同意它的领土由法国“暂时”占领,答应向法国赔款;法国可根据“维持治安”需要,占领突尼斯任何地方;突尼斯的内政、外交权置于法国总督的监督之下,非经法国同意,突尼斯不得进行任何对外活动;尊重以前列强与突尼斯签订的一切条约,等。法国玩弄欺骗手段,在条约中未使用“保护制”词句,伪称法国对突尼斯的占领是暂时性的,但按条约规定,突尼斯实际上已沦为法国的保护国。该条约在1956年突尼斯独立时废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