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峪关长城(四)

我还打算去长城博物馆,但时间上来不及,天又下着雨,孩子们又一心要去悬壁。便出了景区。正好路边停着几辆出租车,每辆都有人正在问价。我们身边就有一辆。司机是个本地人,问价的是个年轻小伙子。看到我们,司机便问,你们也去悬壁长城?去了你们两家(我们和小伙子)就拼一块儿。拉一趟一个景点最少60,两个景点120。你们各掏60,我就把你们都拉送到,悬壁长城和天下第一墩都游了,然后再送回来。

这当然好。因为已经决定去,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大家一齐上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悬壁长城景区。

一进去,我就被震住了!只见长城,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一样,逶迤盘旋而上,最高处,几乎就在天上。那样的高度,是我不敢涉足的。但是,既然带着孩子们来,孩子们是不可能不上的,我就只有舍命陪孩子们了。而且,既然来了,怎可能不登一下就退了呢?

一上去,走了几步,我的腿就开始发软,要知道,我从小长这么大,连房都没上过,更没爬过树,从来就没登高过。

心里发虚,腿发颤,时时想劝孩子们下去。

可是孩子们正高兴,当然不会听我的,反而劝我,叫我不要登,下去等他们。

看着他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模样,让他们自个去,我怎么能放得下心呢?

我便请和我们同车的吴先生,麻烦他帮忙照看我这几个孩子,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可是看着那高耸入云的飘渺的烽火台,再看看两个外甥,我还是不能放心,鼓起劲前行了。

其间,我又打了一次退堂鼓,正在这时候,迎面走来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一下子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决定一定要上去。

女儿说,妈妈,前面太高了,你不要上去。

我说,不行。

那样大岁数的老人家都上去了,我也得上去。

女儿说,妈妈,人家没上去,人家是看上不去了,回来的。

我一想也对。

但是,我得上去!

第一,是为了看护孩子;

第二,我觉得那样大年龄的老人都能登上这么高,那么我也能走下去。

游客本来很多,但因为下雨的缘故,很多人没有上来。

当然,能上悬壁长城的人,都是瘦一点的人。

血压高的人,真的不鼓励上。

这段长城,是明代修的。

平坦处也平,但两腿还是发抖,发软,不敢回头看。

正所谓“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

我们的老祖先,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费了多大的心血、功力,耗费了多少钱财人力,才修成了这道保垒。

这样险峻的地方,作这样大的工程,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或壮年的或年老的生命,奉献出了全部,默默的沉睡在了这里。


对面那是下山的路

像我,甩着两手,什么都不拿——登城时,女儿就把我的背包和手里的东西都接过去了——走得还是汗下如雨,气喘吁吁。

一般中年人,都走得有点费劲,直呼“真的需要锻炼了”。

最可爱那些小孩子,牵着大人的手,蹦蹦跳跳,天真活泼,腿脚轻快得如履平地,既不知累,也不怕高。

山川是如此俊美,引无数人来观赏、攀登!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美。

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

我们虽然只是登悬壁长城,但看到天那样高,地那样大,也感到天地浩大,静美,心胸豁然开朗阔了。

这段城墙下面,可能是石头。

上面我们看到的,全是砖头和土墙。

脚底下也是砖和泥土层。

古人真是聪慧,那时候没有钢筋和水泥,他们竟然能用泥土和砖块,把城墙修得这样稳固。

从垛口往外看去,下面是一片绿洲。

从垛口往外看,下山的路,像一条细长的带子,挂在半山腰。

从垛口往外看去,关山如梦,大地无边。

有好几处拐角,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

且看不见对面,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终于到了山顶!

太高了!

感觉脚下无力,双腿发颤,赶快下山。

下山的台阶很窄,边上只是用两道铁索作护栏,令人触目惊心。

没奈何,只得抓着铁索,一步一步,走到平坦处,才停住脚步,抽空抓紧时间拍了张照片,因为孩子们已经走远了。

很羡慕那些诗人,此时,如果换作他们,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他们一定会吟诵出绝美的诗句。

而我,只能望景兴叹,“踏踏踏”,作个走路的人啊。

哎呀,总算走到了平地上!

只有走过悬崖峭壁,才会感到走在平地上是多么幸福、多么好啊!

悬壁长城脚下,有一组雕塑,他们是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



因为还要去“长城第一墩”,出租车司机已经打来电话,我们便匆匆往外走。

水门



出了水门,我对女儿说:“真没想到,我也登上悬壁长城了。

女儿说:“妈妈,你太低估你自己了。

是嘛?

我哈哈大笑起来。

文/图/于小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