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驴儿,黑蹄子儿,
粗尾巴尖儿白肚皮儿,
粉鼻子粉眼粉嘴唇儿,
拖磨拉车,犟脾气儿。
在县城上学的时候,从新站下车到老城大概有六里地的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当时下火车出站到目的地,行路方法除了步行,有且只有两种:一是租借自行车,压身份证或者现金,二是坐驴车,俗称:拉脚儿,从新站到老城一人五毛钱,生意好的时候能拉五六个人,生意不好的时候一个人也拉。驴车,当地人美其名曰:驴吉普。放到现在的段子就是:全实木纯手工承制,高悬挂越野底盘,全景360度无死角,四季恒温空调,前置四驱动力,无极手动挡杆鞭增速,密码式语音识别控制,可实现半自动驾驶,配有专人驾驶而且绿色环保,可媲美英式皇家观礼座驾。直到上个世纪末,驴吉普一直是当地旅人,行脚拉行李的主要交通工具。直到公交车、出租车的出现,饲料成本增加,它才渐渐淡出曾经雄霸县城南北交通的地位。到现在,只有在景区为了图个新鲜坐上一圈,但已经没有了实用意义,“驴车拉脚”这个行业已经消失。在那个驴车都能是豪车的年代,大家生活都差不多,缺少肉食,不过向来不缺少地方美食的推陈出新、传承经典。豆类自上古就是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几千年来国人,对豆类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研究:豆酱、豆腐、豆浆和豆芽,成为了食品届的四大发明。甚至到如今以豆类纤维制成的人造素肉,成为了未来食品的潜力股。
在世界上,中国是第一个用酶酸大豆的方法生产富含氨基酸的美味食品豆酱及酱油的国家;是第一个制出富于营养的大豆饮料——豆浆、豆汁的国家;是第一个在室内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豆芽的国家;是第一个用凝固豆汁的方法生产酪状食品——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的国家。
在滦河流域,当地居民在漫长的食品史中,发明了本地特有的豆类食品。这种食品毫无压力的解决了南北的咸甜之争,僧俗的荤素之争,以及汤菜之争……诸种争端,不夸张的说,它能组成四凉四热、四荤四素的一桌丰盛的菜席,也不会让主宾觉得简陋、尴尬、没面子,甚至它可以代替川普,去申请非人类版的喏呗呃“和平奖”了,至少是人类非(或者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食品就是:绿豆粉饹馇,它是华北滦河流域的老百姓创造的民间小吃。嗯~小时候,当听说粉饹馇时,我就纳闷它和“小毛驴儿,粉肚皮儿”的粉有什么区别,这饹馇不红不白的,黄中带绿八竿子也挨不着粉色。不过每次赶集买来后,我都会偷偷的撕几次解馋,它像饼不是饼,像豆皮也不是,它的香味也是标志性的,别的食物没有这种香味。俗话说:“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所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滦河流域的各个地区的饹馇,有着各自的传承和特色。据传,迁安所产的饹馇,为毛家(徐)洼人所创。《唐山地名志》记载:迁安毛家洼村为唐代建村,此地为滦河故道,地势低洼。毛徐二姓建村,取名“毛徐洼”,后徐姓迁走,剩毛姓人家,改名“毛家洼”。徐家后来从毛徐洼搬迁到迁安城南,取村名“挪河”,意思是因滦河改道而挪移过来的。在毛徐洼的那个时间节点,徐姓人家首先将绿豆、爬豆等用石磨加工成豆汁,再用铁锅摊成煎饼状,因其熟后呈黄绿色,故称为摊黄饼,除作为家庭自用外,还在附近村庄换卖,很受乡里喜欢,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当家菜。至今迁安将摊饹馇作为主业的村子,还是毛家洼、挪河两个村子。据说,把饹馇汤这道菜称为“烩仙”,就与毛徐洼人有关。当年毛徐洼村人徐惠先一家闯关东,来到长白山地区居住下来,遂将迁安当地制作饹馇的手艺也带到了东北,还开了一家名叫“会仙居”的小饭馆。一年冬天,正逢天降大雪,清太祖努尔哈赤恰从此地经过,不觉身体寒冷,腹内饥饿。于是下马歇鞍,在徐家“会仙居”打尖儿,努尔哈赤吃了热热乎乎的饹馇汤后,觉得不仅滋味鲜美,而且全身暖和舒服,就问起这道汤叫什么名字。徐惠先耳误,以为是打听他的名字,就说“惠先”。由此,努尔哈赤记住了“会仙”的菜名,每次来都点名让徐惠先做“会仙”。后来,这将错就错的“会仙”饹馇汤的“会”字,加上了一个火字旁,从此“烩仙汤”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御品名菜。另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迁安各饭店、酒馆有一道挂牌菜,名为“烩仙”,说的就是这道菜。“饹馇”的名称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如此特殊的名字,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会好奇这个名字到底是形成于民间方言,还是特殊制作工艺?饹馇的名字和它的原料绿豆面,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样子。所以,当任何人第一次听说“g-e,zh-a”这两个由平轻音字组成的词时,不免一头雾水,满脸茫然。饹馇,又被叫作:咯扎、搁着。相传,慈禧太后当朝时,当清王朝在遵化马兰峪地区建东陵以后,守陵人品尝到这款美味的小吃时,为了讨好朝廷,讨得皇家的欢心,就很快将这独具风味的饹馇传到京城,传进皇宫。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咯扎,慈禧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旁边伺候的大太监李莲英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一口觉得很爽口,又吃了一口,嗯,很好吃,紧接着又吃了第三口,因为当时皇宫中有规矩:做人不能太贪,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超过三口。李莲英看见慈禧已经吃了三口,按规矩应该把菜撤下去了,于是他端起盘子,要递走。这时,慈禧看要把菜撤走,还想再吃,心里一急,说了一句“搁着”。意思是放着吧,我还想吃呢。李莲英当然明白了,可是如果放下,就违背了祖宗的家法,要受惩罚的,不放下吧,又怕慈禧不高兴。当时李莲英灵机一动,说了一声“谢老佛爷赐名,以后这道菜就叫做' 咯扎’”。顺势将菜撤了下去。咯扎与搁着谐音,从此以后,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至今,咯扎的身价也大大提高。传说毕竟是传说,可在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修的《遵化通志》上确有较为可信的根据,在其物产篇里这样写道:“绿豆,北人用之甚广……水磨澄浆,滩做锅焙,烹炸均宜人”。遵化饹馇分清浆饹馇和混浆饹馇两种。好清浆饹馇是用明绿籽精制而成,明绿籽即优质绿豆,籽粒大,光亮透明,当地群众即叫它“明绿籽”。好清浆饹馇薄如纸、光如镜、近似透明、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不裂纹,吃着有咬筋儿。遵化饹馇特色是取本地的栗子树叶取火摊饹馇,平底锅大火加热,放入豆浆,反复摊稠,均匀摊开至出锅。过去有人试过,一张饹馇包56个铜钱,拿起来不漏。饹馇在滦河流域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唐山大部分县市地都有,秦皇岛的昌黎、青龙,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左县、凌源市也有分布,但吃法略有不同。饹馇有大小之分:大饹馇,薄而不透,满族守陵人发明,唐山市各区县的市场均有出售;小饹馇,略厚成半透明状,类似粉皮,微黄,后人根据大饹馇的做法演变而来,因饮食习惯差异,满人很少有吃。另外,据老人儿们讲,过去只有昌滦乐有大饹馇、小饹馇之分,出了唐山都叫大饹馇。小饹馇是绿豆淀粉做的,加姜黄只是卖家作为;大饹馇只有昌滦乐有,以前只是自家过年过节做着吃,或有送人的,很少有卖的。滦州出产的饹馇,又以什么优点而闻名呢?因为滦州这边平原地带,坑洼边上种点儿杂豆,只要不被大水淹了,有了收成,也只是一星半点,傍年节泡了磨浆然后上大锅摊熟。摊制饹馇大各扎必须用茅柴火,连秫秸火都不行。而滦州这边兴在沙土荒地搂茅草,用茅草活摊成的大饹馇最为正宗。
饹馇是老百姓粗粮细做的产物。把精选的绿豆、小豆、爬豆等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饹馇就做成了。上好的饹馇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上锅熬煮时不碎不烂。因其熟后呈黄色,故又称摊“黄饼”。
饹馇,可荤可素,宜菜宜汤,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绿豆饹馇还只是半成品,它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成各种菜肴,饹馇炒肉、炸饹馇千、饹馇丸子、烩饹馇、飘汤饹馇、焦溜饹馇、醋溜饹馇、糖醋饹馇、白菜炒饹馇、韭菜炒饹馇、拔丝饹馇、玻璃饹馇、饹馇扣碗、饹馇拌菜等等,据说能以此做出100多道菜。
绿豆饹馇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降胆固醇的功能,符合现在提倡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近年来,饹馇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饹馇宴已成为招待国内外宾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赞誉。
另有人研究,饹馇黄色是由于采用了姜黄。姜黄除了产生黄色,还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缺了姜黄的色味,饹馇就大打折扣了。姜黄中含有的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功效,所以使用姜黄的饹馇具有保健作用。
玻璃饹馇:把饹馇切成寸大的菱形片,当锅里的花生油烧到六七成热时,把饹馇撒进去炸。饹馇飘上来后,颜色炸到微红,就捞了出来,然后把油到出来,把炒锅刷净,再放一小勺油,加入一大勺白糖,用小火边加热,边搅动,让糖溶化。等糖烧的有点发黄了,用勺舀出一点,往下一滴,用嘴一吹,出现丝了,就赶紧把过好的饹馇放进去翻炒,直到饹馇均匀地挂满了糖为止。出锅前,先把盘子上抹上油,再把玻璃饹馇倒进盘子里,赶紧用筷子将玻璃饹馇分开,晾凉。几分钟后,端在桌上,又甜又脆,冰冰爽爽。
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平滦
(注:此语引自“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唐山地区不足以代表饹馇的地域特色,明朝的平滦府辖区地域,更符合本文所述的滦河流域,另外“平滦”也为了与“宴”字合辙押韵。)县城的拉脚驴车,基本跟上面的那张图片差不太多,但仔细看呢,又与其他地区看起来稍有不同:驴车在车辕和车尾,左右四处各有一个耳朵状的木板,驾车老板儿可以侧坐在车左面那块板子上,另一面可以是伙计也可以是乘客。那也是我最喜欢乘坐的位置,视野最宽阔,可以最近距离地,看着驴腚上的尾巴一摇一摆,听着驴蹄儿在柏油路上走路的节奏,“嘎达嘎达嘎达”,两腿悬在空中,跟着节奏前后晃悠;听着车把式吆喝,让鞭子在空中甩出干脆的响声,看着鞭杆不轻不重地打在小驴腚上,催促偷懒儿的小犟驴,然后毛驴象征性的颠跑几步,坐车的屁股也在座板上被颠上颠下,然后小毛驴又会自顾自地回到自己的速度前进,最终走到了它的历史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