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之子名字叫“启”?甲骨文不赞同

根据史记记载,大禹去世之前,选择伯益为继承人,但大禹去世之后,他与涂山氏的儿子“启”阴谋取代伯益,成为新一代领袖,之后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于是“启”就被通俗的称之为夏启。

关于夏启的传说,各种文献记载大不相同,就以夏启出生时间而论,《夏本纪》中大禹说“启”出生四天之后,他就离家赴任,之后“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但屈原在《天问》中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怀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启”。司马迁认为“启”生于大禹治水之前,屈原认为“启”生于大禹治水期间。这个小问题上的不同记载,也可以看出后人对夏启的认知不一。

不管夏启传说有多少种,但非常一致的是大禹之子的名字叫“启”,这一点似乎无人否认。然而问题很明显,与大禹、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一样,甲骨文中也没有夏启的记载,为何后人知道夏朝第一代(或第二代)君王名字叫夏启?显然,大禹之子的名字让人怀疑,而甲骨文也揭示夏启应该不是名字,而是代表了其他含义。

甲骨文中的启字(见下图),一共有七种写法,呈现出启字的演化史。

图1是启字的初始字形,右部“又”为手的象形,左部“户”为门的象形,两相会意,表示以手拉门或开门,因此本义是开启、开门。

图2与图3的启字,上面加了一个口字或日字,表示开门引进日光,用以表示晴朗之义。当时,商朝人估计将太阳比作有门之物,与开门之“启”在比喻意义上是相似的,它们在造字心理上有着共同的构型。图6和图7的上部与之相似,上面都是一个日字或口字,代表的意思相同。

图4与图5的启字,在图1的基础上,下面加了一个口字,表示以言语启发教导,上半部分的“启”是形旁也是声旁。

从甲骨文中的启字来看,有着完整的演化链条,逐渐演化为如今的启字。

甲骨文启字的左部,明显是一扇门的形象,这一点可以参考甲骨文中的门字:由两扇门构成,或由两扇门上面加一横木构成,是一个象形字。

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的“门”正反映了商代中晚期房屋建筑中门的结构,整体结构非常严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当时中国的房屋建造水平,后世的大门结构与商朝的相差不大。不过,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比夏朝还要早一些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宫殿,自然也应该有门。文字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应运而生,因此陶寺遗址时期应该有门的概念与相应文字,但可惜的是迄今没有考古证据。

也就是说,从考古证据上看,门字始于商朝甲骨文,但从造字逻辑上看,门字应该出现更早,可能在仓颉造字时就出现了。

甲骨文启字的右部,是“又”为手的象形,但让人意外的是,在甲骨文卜辞中竟然没有发现手字。作为人体重要部件之一,甲骨文中没有手字让人不解,但甲骨文中却多次使用“又”字代表手的意思,比如甲骨文扔字,左边弯曲的线条是“乃”字右下部就是一个“又”字,代表用右手扔出某样东西,小篆中“扔”字将“乃”放到了“手”的右边,于是形成了如今的扔字。

单独的手字始于周代金文,上像伸开的指掌形,下像肘腕形,是一个象形字。隶变之后,已经看不出手形,与今天几乎一致。

甲骨文中之所以没有手字,原因有很多:一是商朝人还没有意识到手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单独造字,二是甲骨文只是商朝祭祀、占卜档案,并一定涉及手字,可能商朝其他文书中有单独的手字。

通过“门”与“手”字解读,很难判断大禹时代有没有出现“启”的概念,但通过甲骨文启字来看,商朝之前几乎不可能存在启字。

首先,甲骨文中的启字,初意是开门、开启,非常符合古人造字逻辑,然后根据这一本义,演化为晴朗、启发等意思,从简单到复杂,与后世启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演化链。也就是说,造字之初的启字应该就是开门之意,是商朝人创造的。

其次,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始于盘庚迁殷(大约公元前3300年),盘庚之前的甲骨文并未找到。盘庚迁殷之后,三百年内启字又发生了六次演变。按照这一演化逻辑,如果比盘庚还早1700余年的大禹时代已有启字,那么这么长的时间内,启字的字形与含义至少该有不少演变吧!但实际上,甲骨文中启字的初形与初意就是开门、开启。

也就是说,大禹时代不可能存在启字的概念,也不可能存在启字,自然就不可能给儿子取名为“启”,因此所谓夏朝第一代君王名字叫“启”,应该是后人所定义。

大禹之子不可能叫“启”,而史书上言辞凿凿地说夏启,那么夏朝与夏启难道真是虚构的吗?其实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启”有开启、开始之意,“夏启”就是夏朝开创者、开始者之意。由于年代久远,后人传承夏朝历史时,已经搞不清大禹之子的名字,于是就称之为夏朝开创者——夏启,后人以讹传讹,误以为他的名字叫“启”。实际上,按照这一逻辑,商朝第一代君王商汤就可以说是“商启”,周武王又可称之为“周启”。

值得深思的是,有的史书记载大禹是第一代夏王,有的史书记载夏启为第一代夏王,两种说法互相矛盾,但如果夏启代表开创者之意的话,即大禹就是夏启的话,那么这两种说法却会统一了起来。当然,这仅是猜测,并无实据,笔者只是姑妄言之。

参考资料:甲骨文、《史记》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