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功能是什么?90%的人都混淆了……
正文共2300字;阅读时6分钟
来源:小楼聊心理
前几天,看了一部胡歌的旧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他饰演一名落魄的逃亡者周泽农。
但看完电影后,最让我触动的,是他的儿子。
儿子一个人在院子里踢球,突然来了一群小孩,吵着闹着把他的球抢走了。
他没有生气,也没有追上去抢回,而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哭不闹,仿佛早已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他还这么小,就已经习惯了被孤立、被欺负。
她的妈妈在家具厂上班,挣生活费已耗尽她全部精力,根本无暇照看孩子。
他的父亲周泽农,离开家5年了,儿子早就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父亲”这个词,对他而言是陌生的。
我们总说,妈妈教会孩子温柔,爸爸教会孩子勇敢。
只懂温柔,没有勇敢,就很容易被欺负。
从小没有爸爸庇护的孩子,长大后也会畏畏缩缩,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在一个家庭里,爸爸这个角色,是无可替代的。
爸爸经常缺席,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爸爸为什么“消失”了?
周泽农是已经消失了的爸爸,但在我们身边,许多爸爸在孩子身边,却是若有若无的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原因是,妈妈无意中“支持”了爸爸缺席的行为。
我认识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
丈夫特别喜欢玩,下班了要么回家玩手机,要么在外面吃喝玩乐。
回到家几乎不理孩子,只有来兴致了,才会和孩子玩一会。
妻子对丈夫很不满,可当丈夫说肚子饿时,她还是会给他做饭或者点外卖。有时候甚至还会为了陪丈夫,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
按照妻子的说法,她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
丈夫虽然已当爸爸,但脾气还是和孩子一样。情绪化、爱发脾气,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和妻子争吵。
说起丈夫的问题时,她根本关不住吐槽的话匣子。可当提到其他人对她的评价时,她瞬间自豪了。
公婆认可她,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她办,亲戚邻居也都夸奖,说她能干。
这些评价,让她有一种自我成就的满足感,她认同自己的角色。
尽管妻子对丈夫颇多抱怨,但潜意识又不愿意改变现状。
心理学上有个“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现象。
一个有权利的人,会无意识中给另一个人灌输“没有我你活不下去”的观念。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给对方包办了许多事情,让对方的能力越来越弱。
以至于对方真的就觉得,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
这对夫妇的相处模式,就是这种现象的具象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父亲缺席的家庭都是这个原因。
只是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爸爸缺席现象,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造就的。
一个完整的家庭,必须父母各司其职,爸爸有其应负的责任。
父亲角色和父性的缺失,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02
爸爸的功能是什么?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有各自的“功能”,且两者的功能相互独立。
也就是说,有些事情必须妈妈来做,有些事情只有爸爸才能做得更好。
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功能是护佑,爸爸和妈妈的护佑是有所区别的。
荣格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妈妈的爱是指向融合的,爸爸的爱是指向分离。
融合是指妈妈把孩子拉到身边;分离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拉出去,让他们去家庭以外的关系体验各种各样的感觉。
妈妈让孩子有安全感,爸爸则让孩子学会独立,成为自己。
经典剧《家有儿女》中,有一集刘星和同学闹矛盾了,两人在楼下约架。
刘梅知道后,第一反应是骂刘星,让他去道歉。
刘星则反驳说自己没错,不道歉。
夏东海这时候走了出来,对儿子说:我和你一块去,保证能打赢。
虽然结局是夏东海把腰给闪了,两人落魄归来。
但也让刘星明白,遇事情不要退缩,要勇敢、坚强,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来。
没有爸爸护佑的孩子,长大后就如周泽农的儿子一样,遇到困难就逃避,毕竟知道背后没人挺自己。
爸爸的护佑可以促进孩子分化,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能单纯地靠黑白对错来看待。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是有瑕疵,但也不代表这个世界是不好的。
另一方面,相对于妈妈而言,爸爸更容易成为孩子的榜样。
爸爸要给孩子传递一种价值观,指导孩子思考这件事或这样东西,值不值得去做,帮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判断力。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中,“无畏”爸爸夏鸿鹏和女儿夏雨菲的相处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女儿现场作词赠父亲:“天下英雄谁敌手?我爸,为父当如夏鸿鹏!”
她直接表示自己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夏鸿鹏曾因胃癌切除了全胃,但他没有因疾病自暴自弃,反而用学过的诗词激励自己。
他的行动,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
他对诗歌的热爱,影响着上小学的夏雨菲。
为了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诗词,他亲手制作了一本诗集送给女儿。
这是爸爸的传道功能,传递一种价值观。也是爸爸的胜利功能,让孩子认同自己,并成为孩子生命中第一个榜样。
爸爸功能完整,孩子长大后才会有稳定的价值观。愿意遵守规则,在有序的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03
别让爸爸的角色缺席!
爸爸不可缺席,这毋庸置疑。
除了要实现父亲专属的功能之外,还要给孩子接纳、肯定、允许、爱护,包括契约、承诺以及对孩子的一种身份的给予。
如果有的妈妈觉得自己的丈夫很糟糕,无法承担起孩子的榜样作用;或者丈夫因为其他原因缺席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弥补这一问题。
如果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无法陪伴,也要不停告诉孩子,爸爸是爱他的,让孩子心中有会被父亲保护的感觉。
另外也可以“创造”另一个男性身份来当爸爸的角色,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孩子比较喜欢的男性,作为一个“替代性爸爸”。
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球星,或者男性明星,这其实并不是坏事,为了更靠近这样的成功男性,孩子会努力朝着这样的人发展。
如果你是一名爸爸,一定要负起责任来。
哪怕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异,你永远是孩子的父亲,这是无法摆脱的身份。
你是孩子的引路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出来的。
若心中有孩子,不管多忙碌、不管和对象关系多差,都不会让孩子缺失掉专属于你的那份爱。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