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 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与缅甸掸族的由来

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 缅甸的掸族自称也是傣, 掸族是缅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对他们的称呼。从历史记载来看, 今天缅甸掸族的先民一度皆为中国的臣民, 其居住的区域也均属中国的版图。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 是随着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而导致这个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被缅甸统治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对于这一观点, 我国的学者都是认同的。但是, 对于缅甸掸族形成的具体历史过程仍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因此, 本文对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与缅甸掸族的由来论证如下。

关于中国傣族和缅甸掸族的早期历史,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 傣掸民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他们今天居住的这一带地区的? 学术界仍然还有很大的争议。但从比较可靠的记载来看, 大约在中国唐代以后, 这个民族群体的先民便已经居住在他们的后人今天居住的这些地区了。樊绰在其《蛮书》卷四中记载说: “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 并在永昌、开南, 杂种类也”。

一般都认为, 这些“黑齿蛮”、“金齿蛮” 、“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 等, 即是当时人根据傣语民族先民的习俗特征对他们的称呼。

唐时, 南诏兴起于云南西部,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以后, 形成了一个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民族割据政权。《新唐书· 南蛮传》记载说, 南诏势力最强盛时, 其疆域“东距爨,东南属交趾, 西摩加陀, 西北与吐蕃接, 南女王,西南骠, 北抵益州, 东北际黔巫”。当时发展到今天的滇西和西南及缅甸境内的傣族或傣掸民族的先民均处于南诏的统治下。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 南诏政权崩溃。之后, 自公元902 年至937年间, 在原南诏统治的区域内, 先后出现了长和国、天兴国、义宁国的统治。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 其疆域基本上与南诏时期一致, 只是局部地方略有改变。

这一时期, 缅甸缅人的势力崛起, 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兴起后, 缅族的势力在向南部孟人地区和西南部阿拉甘地区扩张的同时, 也开始向北部和东北部的傣族地区扩张。虽然缅甸史籍记载说, 缅王阿奴律陀在公元11世纪发动统一缅甸的战争时, 曾亲自前往大理索要佛牙, 返国时路经掸人诸国, 受到许多掸人首领的朝贺, 卯掸人(即傣卯人)还献了一位公主给他。[ 2] (P74)还有的史籍说, 阿隆悉都王在巡游时, 也曾访问了他领地附近的掸族下邦。但是, 这些仅仅只是传说, 蒲甘王朝到底控制了傣族的哪一些地区? 目前还没有明确可靠的记载。因为, 缅甸的史书还说, 阿奴律陀为了防止掸人的入侵, 又在掸邦高原山麓下设了43个哨所, 据哈威考证, 其中有33处, 现仍为村落或地区之名, 其中除了八莫在今掸邦外, 其余均不在今天的掸邦, 可知阿奴律陀时缅人的势力并没有真正深入和控制傣族地区。

公元13世纪初期, 正当宋、金对立, 而西南的大理国也处于内部分裂割据状态中的时候, 北方蒙古族势力兴起。1253 年, 忽必烈率领蒙古兵攻破大理国, 并于1276年设立云南行中书省。同年,灭了南宋后, 蒙古统治者开始开展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招降活动。

大理国时期的西部边疆直与印度为界, 元代云南行中书省的西部边界线亦沿袭不改。《元史·地理志》中记载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有蒙光路军民府。蒙光即位于今缅甸克钦邦中部的密支那西南部的孟拱, 元朝设置的蒙光路就驻在那里, 管辖的区域与西天接界界线显然即今缅甸北部与印度分界的那加山。当时, 这一带地区的傣族仍在中国元朝的管辖之下。西南部地区的情况, 《元史· 地理志》是这样记载的: “金齿等处宣抚司(驻近保山)。其地在大理西南, 澜沧江界其东, (西)与缅地接。… …元宪宗四年(1254年), 平定大理, 继征白夷等蛮。中统初(1260年), 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1261年), 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1271年), 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十二年(1275 年), 改西路为建宁路, 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1278年), 改安抚为宣抚, 立六路总管府。”

金齿六路一甸之地, 大致相当于今云南省德宏州和临沧地区的镇康、永德一带。这一带地方原为大理国的西南边境地带, 元朝至元十二年才最终把这一带地方的统治稳定了下来。而这一边疆地带的西南部便与缅国之地相接。

蒲甘王朝末期, 缅甸一度控制了“金齿” 的一些地区, 但是, 元缅战争以后, 蒲甘王朝衰亡,元朝先后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今缅甸太公城一带设了太公路, 至元二十七年(1290 年)在今瑞丽县西南部境外的瑞丽江南北两岸设了蒙怜路和蒙莱路, 后又在今缅甸兴威一带的木都之地设了木邦路, 后至元四年(1338 年)又在缅甸本部设了邦牙等处宣慰司。后来, 终因缅王领地“处云南极边”, 云南行省鞭长莫及, 于公元1342年便撤消了邦牙等处宣慰司, 将其辖地仍交由缅王治理, 作为元朝的属国, 不再隶属云南省。于是, 云南行省西南部的一段边界仍退回到太公路南部地段。太公路的东部则为与太公路同时前后设置的木邦路(驻今缅甸腊戍北部之兴威)。木邦路的范围, 大致相当于今缅甸萨尔温江以西的掸邦区域。木邦路的西南部接缅国境。南部与东吁交界。因此, 这一带地区的绝大部分傣族当时仍在中国元朝的统治下。

在南部地区, 元军于1253 年攻破大理国后,在三年左右时间内, 征服了今天的西双版纳一带,并立彻里军民总管府。继之, 又先后征讨招降彻里南部的“八百媳妇国”, 最终将势力深入到当地。《元史》卷三十五《文宗本纪四》说: “至顺二年(1331年)五月己丑, 置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以土官昭练为宣慰使都元帅。又置……者线蒙庆甸、银沙罗等甸并为军民府, 秩从四品。孟并、孟广、者祥等甸并设军民长官司, 秩从五品。”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建立, 使云南行省的南部边疆又向南扩展了一片, 把今天缅甸的南掸邦及泰国北部的清迈一带地区都包括进去了。因此, 元代, 今天境外缅甸的绝大部分掸族同云南的傣族一样, 依然在中国中央王朝的控制范围内。

元末, 今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一带地区的傣族以麓川为中心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 形成一股分裂割据势力。《元史》卷四十一《顺帝本纪四》记载:“至正六年(1346 年)六月丁巳, 诏以云南贼死可伐盗据一方, 侵夺路甸, 命亦秃浑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讨之”。“死可伐” 乃麓川路(今瑞丽县)土官, 其本名应该译写做“思可法” 。“法” 亦作“发”。傣语中“思” 意为“虎”; “法” 意为“天”。因其“盗据一方”, 元朝统治者对其咬牙切齿, 故把他的名字译写成了“死可伐” 。

公元1368年, 元顺帝逃回蒙古草原, 元朝的统治崩溃。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代替元朝统治了中国。明王朝建立之后,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 又把边疆各地逐步统一。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麓川、缅甸、车里(即彻里)、八百媳妇诸蛮, 皆遣使纳款内附。

然而, 这时, 思可法(即死可伐)的四世孙思伦法盘踞麓川, 仍侵夺邻境, 缅甸、车里、八百等皆受影响, 被遮断, 云南三司难以实际支配西南部边疆地区。思伦法当时所控制和影响的地区范围, 据《白夷传》记载:“东接景东府, 东南接车里, 南至八百媳妇, 西南至缅国, 西连戛里(今缅甸实阶区西部的上钦敦县), 西北连西天古剌(今印度), 北接西番(今西藏), 东北接永昌(今保山)”。当时, 除了车里等地区外, 今中缅边境两侧的几乎所有傣掸民族地区均被“麓川” 所兼并。思伦法称“麓川王”, 其所统治的“麓川国”,大有脱离明朝版图而自行独立发展的趋势。

建文元年(1399年), 思伦法卒, 原先被麓川兼并的傣族各部, 纷纷脱离麓川政权而自立。明廷抓住这个机会, 分别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 先设了孟养、木邦、孟定三府, 隶云南;又设干崖、潞江、大侯、湾甸四长官司, 隶金齿。此外, 还设有威远、镇康、孟琏、孟艮、促瓦、散金等土司政权。这些地区的统治者都是傣族, 各有世袭的酋长, 元初已建为土司区, 并由朝廷任命原酋长为土官, 明初沿元制, 后全被麓川所兼并, 均由思氏的亲族或下属头目统治。思伦法死后, 明朝又就原来的建制, 重新设置了上述各土司, 又重新控制了傣族的广大地区。到思伦法之子思任法统治时, “麓川” 势力又不断扩张。正统二年(1437年), 思任法侵夺南甸所属罗卜思庄等二百七十八村。三年(1438 年)六月, 思任法亲自统帅大军, 侵入南甸、干崖、腾冲、潞江、金齿等地。七月, 又遣部属万余人夺占潞江等处地方, 沿江造船三百艘, 欲攻取云龙州。八月, 又指使下属杀瓦甸、顺江、江东等处驻守官军。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 使云南全省为之震动。最终导致了明朝“三征麓川”。

正统十四年(1449年), 明将王骥第三次征讨麓川之时, 迫使当时麓川的统治者思任法之子思机法逃到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西部, 王骥乃“立石金沙江为界, 誓曰: `石烂江枯, 尔乃得渡' 。”放松了对伊洛瓦底江西部的控制。

后来割据孟养的思氏后裔仍多方争取归顺朝廷, 并曾于景泰二年(1451 年)和景泰七年(1456年)两次向明廷进贡, 交纳差发银, 但明廷不纳, 并拘留使者。天顺时(1457 -1461 年)又多次朝贡, 朝廷仍拒绝不纳, 结果使得孟养长期陷于纷乱之中, 终于使这片土地沦于异域。

16 世纪上半叶, 正当明王朝逐渐放松了对一些傣族地区的控制之时, 恰值缅甸东吁王朝兴起。东吁王朝兴起时, 怒江、伊洛瓦底江一带的傣族正处在各土司互相争夺仇杀的动乱时代。公元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 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莽应龙攻占阿瓦后, 便开始向今缅甸掸邦地区和我德宏境内侵扰。先后夺去了木邦, 侵占了陇川、干崖、孟养等地。莽应龙死后, 莽应里继续为东吁国主,进一步向傣掸民族地区进犯, 并一度侵入内陆。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明将陈用宾为防御东吁侵扰, 在三宣之外沿边修筑八关。此后, 三宣以外诸土司, 即今天缅甸北掸邦一带的傣族上层,和明廷的关系就较以前疏远了。

东吁王朝的统治者在侵略德宏地区的同时, 又分兵向东攻略车里、八百, 占据了今缅甸南掸邦地区。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 莽应龙起兵攻兰那, 陷其国都, 掳其国主, 明代的八百宣慰使司,自此便亡于东吁。莽应龙灭了兰那之后, 便以兰那为跳板, 南攻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 北犯车里宣慰司。1568年(明隆庆二年), 东吁王朝统治者莽应龙第一次派兵攻掳车里。对此, 《明史· 云南土司传· 车里》的记载是:“嘉靖十一年, 缅酋莽应里据摆古, 蚕食诸蛮, 车里宣慰使刀糯猛折而入缅,有大小车里之称, 以大车里应缅, 而以小车里应中国。”

总之, 东吁王朝时期, 西双版纳也曾一度为缅甸控制。虽然缅甸东吁王朝最终并没有能够控西双版纳, 但是, 到了明代后期, 许多原先属于中国的傣族地区沦于缅甸, 主要地区有: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孟密宣抚司、蛮莫安抚司、孟定御夷府、孟艮御夷府。当然, 对于上述地区, 缅甸统治者并不是都能完全控制, 清初, 一些早先附缅的傣族首领又在中缅之间徘徊。

1752年, 东吁王朝被下缅甸的孟人势力所灭。但缅人首领雍籍牙重新纠集东吁王朝旧部, 打败孟人势力, 建立了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雍籍牙王朝。雍籍牙王朝稳定了国内局势后, 又步东吁王朝后尘, 继续向傣族地区进犯。雍籍牙死后, 其子莽纪觉、孟驳相继为王, 便不断侵扰我沿边。

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 缅兵所遣东路军由景线进逼孟艮、整欠。先占孟艮, 继而侵入西双版纳。

对于缅甸雍籍牙王朝的不断入侵, 清廷不得已而进行军事反击, 于是发生了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4 -1770年)两次征缅的战争。

这两次征缅战争, 在领土方面虽无太大的收获, 但却暂时压住了雍籍牙王朝侵犯我边境地区的这股凶焰。此后, 缅甸雍籍牙王朝再也无力组织对我边境地区的大规模侵扰。但是, 缅甸雍籍牙王朝的入侵, 使缅甸对自东吁王朝以来对许多傣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稳定, 也使傣民族大体上形成了今天这种分别属于中缅两国的傣掸民族的跨国境格局。

被缅甸封建王朝控制的那一部分傣族, 尽管依然自称为傣族, 但是, 缅甸的统治者一直把他们叫做掸族。后来, 人们把他们控制下的傣族地区也统称为“掸族诸邦” (ShanStates), 简称“掸邦”。

1885年12月, 就在英国人侵占上缅甸时, 英国的一位“掸族事务专家” 的皮尔切尔, 在一份他发表的有关掸邦的《资料汇编》中说: “掸人的自称是傣(Tai), 他们的分布地区极为广泛, 大概是印度支那各种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种族, 仅在缅甸, 从西北到北部再到东部直至东南部, 都有分布, 曼尼普尔也有发现, ……一直到云南内陆。从阿萨姆河谷地区直到曼谷和柬埔寨, 各地的掸族都信佛教, 都很文明, 各地的掸族都说着差别不大的语言。……命运把这个民族分裂为若干互不相著的小邦国, 暹罗大概是现存的唯一一个独立的掸族国家, 其他所有的掸人则都分别属于阿瓦、中国或暹罗。”这里, 皮尔切尔将他所说的掸族分为了四个主要部分:即西北掸人、中国掸人或者叫东北掸人、东部掸人、南部掸人。又说。相对应的另一种分法又可以分为罕底掸人、卯掸人(又叫中国掸人)、掸邦掸人、暹罗掸人。

在皮尔切尔的论述中, “掸邦掸人” 指的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缅甸掸族。19世纪出使缅甸的英国人亨利· 玉尔在其《出使阿瓦日记》中谈到说,当时缅甸王朝控制的掸族即傣族地区共有13个邦,即勐白(Mongpai, 缅语叫Mobye)、莫迈(Mawkmai,缅语叫Mokme)、勐乃(Mongnai, 缅语叫Mone)、洋荟(Yawnghwe, 缅语叫Nyaungyue)、莱卡(Laikha, 缅语叫Legya)、锡袍(Hsipaw, 缅语叫Thibaw)、生威(Hsenwi, 缅语叫Theinni)、耿马(Kungma, 缅语叫Kaingma)、勐蒙(Mongmung,缅语叫Maingmaing)、孟连(Monglem, 缅语叫Mainglengyi, 意为大孟连)、景栋(Kengtung,缅语叫Kiangtung)、景洪(Kenghung, 缅语叫Kianghung)、景真(Kengcheng, 缅语叫Kiangkhen)。此外, 玉尔还提到孟定, 但他不清楚孟定“是否也向缅甸朝贡。”

从玉尔的记载来看, 其对缅甸掸族地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因为, 还有一些掸族的小勐邦在玉尔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到, 而他提到的这些勐邦当中,有一些则是属于中国的, 如耿马、孟连、景洪等等。后来, 英国的“掸族事务专家” 的英国人皮尔切尔在其关于掸邦的《资料汇编》中, 列出了如下一些缅甸掸族勐邦的名称:

北掸邦有莫枚(Momeit)、莫莱(Mohlaing)、库美(Kume, 又叫Heme)、勐昆(Maingkun)、当拜(Toungbaing)、勐吞(Maington)、东泽(Thonze)、锡袍(Thibaw)、勒迦(Legya, 即莱卡的缅语发音)、勐康(Maingkaing)、由叟(Youksouk,即劳扫的缅语发音)、勐金(Maingkin)、登尼(Theinni, 即生威的缅语发音, 生威又包括有九个小勐)。

南掸邦有提己(Tigyit)、莫别(Mobye, 即勐别的缅语发音)、娘越(Nyaungywe, 即洋荟的缅语发音)、囊温(Naungwun)、些龙(Helon)、勐蓬(Maingpun)、勐塞(Maingseik)、莫迈(Mokme)、莫乃(Mone, 即勐乃的缅语发音)、勐潘(Maingpan)、景栋(Kyein - tung)、景肯(Khein-khen, 即景真的缅语发音)。此外, 皮尔切尔还提到了一些缅人直辖的掸族乡镇。

事实上, 皮尔切尔所列的掸族勐邦也不完全,他所列出的只是当时萨尔温江以内的掸族小勐邦。

虽然在上述材料中关于缅甸王朝控制的掸族即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 但是, 到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末期, 这些地区中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为缅甸王朝牢牢控制, 成了后来英国组建的“英属掸邦” 的基础。尽管后来的中缅边界还有所调整, 但中国傣族和缅甸掸族这种跨国境分布的格局从这个时期开始便已经永久地形成了。

随着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势力的北扩, 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原来作为一个整体中的傣语民族, 由于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国度, 其历史经历也就有了差异。

在中国一侧, 更早时期对傣族的统治形式我们不是很清楚, 但从元明时期, 特别是在明代, 中国中央王朝对其统治区域内的傣族进行统治的主要形式一直是土司制。即在这些地区仍沿用原有的土酋治理地方, 即所谓“以夷治夷”。土司制度实际上包括土官和土司两类土职, 凡是其地划为正规的府、州、县的, 官职名称也与内陆正规制度相同,只是不设流官, 仍沿用原有土酋治理地方, 准其世袭任职, 凡被称为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及其左贰的, 属于土官一类。另一类, 不建为府、州、县, 而另有一套不同于内陆的官职名称, 最大的是宣慰司, 主官称宣慰使, 官阶从三品;次为宣抚司, 宣抚使从四品;再次为安抚司, 安抚使从五品;下为长官司, 长官正六品, 皆有副职。另有不常设的招讨司。这些都称为土司。二者还有实质上的不同:土官只有政权, 不掌握军权, 所以由吏部扎委;土司掌握境内的军政大权, 因此要由吏部的兵部会同委任。除次之外, 还有所谓“御夷府”、“御夷州”, 名义上是土官, 实权都相当于土司。

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治制度。为了行使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权, 中央王朝对土司规定了若干义务,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供征调”。所谓“供征调”就是中央王朝有战事时, 土司必须奉命征调军役为中央王朝服务。元代由于统治时间较短, 留下来的记载不多, 而有明一代对傣族各部征调使出事战争的事件是极为频繁的, 这种征调包括出兵、出粮饷、出军械、出战具如战象、战马、船只等。

除了战时的这种征调外, 中央王朝还要向土司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摊派, 主要形式有差发、朝贡等。差发是朝廷对各土司按年征取一定数目的金银, 谓之差发银两。另外, 中央王朝还要求傣族地区的统治者定期向中央王朝朝贡。朝贡是周边国家或民族在承认中国中央王朝的宗主权的前提下同中央王朝保持友好往来的一种交往方式, 对于周边少数民族, 中央王朝更把这种方式看成是一种控制手段。明代傣族向朝廷进贡的物品, 主要有象、马和各种珍奇异物等等。另外, 为了加强对傣族地区的控制, 中央王朝还开始向傣族地区大规模移民。早在汉代, 就有内陆人民移入云南, 但元明时期, 特别是明代, 出现了内陆人民移居云南的高潮。现今云南民间多数人自称祖上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来的,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此种传说。尽管这些说法难免有附会和传说失真的成分, 但从某个侧面确也可以说明当时移民的盛况。

明代设置土官土司是一种权宜之计, 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中央王朝最终目的是改土归流。明代, 土职陆续被改流的地区很多, 但由于当时傣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并不适应流官形式的上层建筑, 所以百夷地区最终没有一人一地被改流。

清代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 同时也采用了明统治者的办法, 不断地进行改土归流。从清朝以武力占领云南之时起, 直到清王朝统治的最后一年, 一直都在进行改土归流。清代在云南最初进行的改流就是在傣族地区, 如顺治十六年在元江地区的改流, 最后进行改流的也是傣族地区, 如宣统二年在车里地区的改流, 都是如此。

元、明在云南境内设置了许多的土官、土司, 后经明清两代改土归流, 总的数量不断减少, 但在傣族地区, 土司不仅仍然大量存在, 而且反而有所增加。

这种局面主要是统治者对傣族地区不断进行分化割裂的结果。清末民初, 中央政府在傣族地区又开始进行改流。尽管傣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最后被废除, 但从明清以后, 中国中央王朝对傣族地区的控制便巩固下来了。

缅甸封建王朝真正对一部分傣族实行有效的统治是从东吁王朝时期开始的。在麓川政权即缅史上所说的勐卯王国灭亡后, 恰值缅甸东吁王朝兴起。东吁王朝兴起之初, 怒江、伊洛瓦底江的傣族正处在各土司相互争夺仇杀的动乱年代。于是东吁王朝统治者趁机北犯, 侵占了一些傣族的地区。此后中国一度收复了一些地区, 但缅甸仍不断侵扰。18世纪中叶缅甸雍籍牙王朝建立后, 又不断侵夺傣族的土地, 最终使得一大片傣族的土地及其居民, 沦于缅甸的控制之下。

东吁王朝对傣族或者他们所称的掸族的地区的统治权利的具体体现主要也是向当地征收税收, 据记载, 17世纪时, 东吁王朝就在首都设有一名银税大臣, 专门负责对掸邦等边区的人民征收一种固定的银税。为了统治他们控制的傣掸民族地区, 缅王还向当地派驻自己的政治代表。早期的情况已无从知晓, 从晚期的情况来看, 在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又称雍籍牙王朝)时期(19世纪), 缅王在掸族诸邦的统治中心设于勐乃,缅王派遣的直接管理掸族地区事务的官员叫“波木敏达” (bohmumintha), 但“波木敏达” 大部分时间住在曼德勒, 只是偶尔前往巡视。真正常驻掸族地区的是“波木敏达” 的助手, 一种叫做“悉客” (sitke)的官员。当时, 好几个大一点的掸族的“勐” 或邦都派驻有“悉客” , 其中驻勐乃的叫做“悉客多纪” (sitkedawgyi, 即“大悉客”), 其他掸族诸邦的“悉客” 均需定期或不定期向驻勐乃的“悉客多纪” 汇报各个勐或邦的情况。“悉客多纪” 则又随时向驻曼德勒的“波木敏达”汇报掸族诸邦的情况, 或在“波木敏达” 前来巡视的时候向他汇报掸族诸邦的情况。缅王指派的“波木敏达” 及“波木敏达” 的助手、驻勐乃的“悉客多纪” 和驻其他一些大掸邦的“悉客” 均系缅族人。这些缅人驻扎官一般都从缅甸本部带有300 -400名军政随行人员。

缅王对其所控制的傣族地区即缅人所称的掸族诸邦的统治也是一种“半自治” 形式, 缅王也允许掸族的首领保留他们的世袭职位。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被缅甸控制的那一部分傣族逐渐在一定程度上“缅化” 了, 如在缅甸统治下的掸族诸邦,各个邦的首领即“索巴” (suobwa, 即傣语“召法” 一词的掸语方言发音, 意为“王”)都拥有缅王赐给的权标, 与缅王一样, 可使用金伞或白伞,“索巴” 称呼他们自己或亲属以及臣民称呼他们及亲属时都使用一些特殊的缅甸“王族语汇”, 如他们的儿子称“塔多” (thadaw, 意为“王子”)、女儿称“塔米多”(thamidaw, 意为“公主”)、他们的兄长称“尼多” (nyidaw, 意为“王兄”)、弟弟称“囊多” (naungdaw, 意为“王弟”)姐姐称“阿玛多” (amadaw, 意为“王姐” )、妹妹称“尼玛多” (nyimadaw, 意为“王妹”)等等。这些称谓与缅王在宫廷中用的完全一样。掸族诸邦的首领自己都可称“雅萨” (yaza, 即缅语对巴利语raja一词的异读和异写, 中文一般译写为“罗阇, 意为“王”)或“摩诃雅萨” (即“摩诃罗阇” , 意为“大王, 但不可称“罗阇帝罗阇” (rajadhiraja,意为“众王之王”)或“巴瓦欣·敏塔拉纪”(bawashinmintaragyi,意为“生命之主、伟大正义之王” ), 这些称号是缅王专用的。掸族首领还被封为“奈温巴英” (newinbayin, 意为“日落王”),而缅王则自称“奈兑巴英” (nedwetbayin, 意为“日升王”)。另外, 他们在住房建筑式样、财产继承制度等方面也受到了缅甸缅族的影响。

尽管如此, 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依然与中国的傣族很相似。而且至今, 居住在缅甸的掸族, 依然还自称傣族。例如居住在缅甸北掸邦一带的掸族还与相邻的中国云南德宏一带的一些傣族一样自称“傣岩” (TaiYai, 意为“大傣” )。中国边境地区的人们, 现在也依然把缅甸的掸族说成是“缅甸傣族”。如果我们要强调缅甸掸族与中国傣族之间差异的话, 似乎可按照缅甸人的称谓, 把缅甸的这些傣族称为掸族。但如果我们要强调他们之间的共性的话, 我们依然可以把缅甸的掸族叫做傣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