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骨质疏松中药之骨碎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提高。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骨骼的生长、发育与肾精充盈的关系密切。肾精充盈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强劲,肾精亏虚则骨髓不足以充养骨骼,骨的矿物质含量下降,则发生“骨痿”“骨枯”等。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下抗骨质疏松中药骨碎补吧。
说到中药骨碎补,我们就不自觉地被它有趣的名字吸引了,不同地区对它的称呼不同,又叫猴姜、毛姜、崖姜、肉碎补、石碎补等。《药性论》言:'(骨碎补)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名如其效,它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的功效。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附生于海拔200~1800m的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撩去茸毛(鳞片)。
中医认为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可疗伤止痛,补肾强骨;临床上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外用消风祛斑。此外,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20种含骨碎补的中成药,如七厘散、骨疏康胶囊、尪痹片等,在骨伤科应用十分广泛。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骨碎补中的成分柚皮素具有促进骨细胞形成、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圣草酚具有抗炎、抗骨质疏松的作用,这与中医所讲“止痛、强骨”有密切联系。它可以通过体内的信号通路来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从而抗骨质疏松。此外,骨碎补还有抗炎、促进牙齿生长、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作用。
饮片性状
骨碎补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和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植物形态
骨碎补植株高25-40cm。根状茎横生粗壮,肉质,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有绿毛。叶二型;槲叶状的不育叶灰棕色,卵形,无柄,干膜质,基部心形,背面有疏短毛、边缘有粗浅裂;能育叶高大,纸质,绿色,无毛,长椭圆形,向基部变狭而成波状,下延成有狭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对,略斜上,短尖头,边缘有不明显的疏钝齿;网状脉,两面均明显。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2-3行;无囊群盖。
服用注意: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注意大量服用骨碎补会带来口干、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中药趣闻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在荡秋千时摔伤了脊梁,疼痛难忍。御医用了内服药,外贴药等方法都不管用,疼痛依然没有缓解。于是就下令张皇榜要召集天下能人,来为唐玄宗治背伤腰疼。
这时候来了一个民间医生,为他献了一个名叫猴姜的草药。一方面煎汤内服,同时又把它捣碎外敷。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
皇上龙颜大悦,问道,这个药叫什么名字?医生回答道,叫猴姜。皇上说,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不雅。我给它起个名字吧,叫“骨碎补”吧,这便是中药骨碎补名字的由来。
#药事健康超能团##健康202I##你的骨路老了么#